环保法试题070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62233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法试题070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保法试题070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保法试题070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保法试题070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保法试题070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法试题07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法试题070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1.()是环境保护基本法中规定的最重要、基本的环境政策。A.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D.公众参与2.“三同步”不包括() 。A.同步规划B.同步协调C.同步实施D.同步发展3.()是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实现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A.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B.制定环境保护计划C.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中去D.实行行政首长环境问责制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提出建议: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应该是()为主。A.治理B.规划C.预防D.治理与预防相

2、结合5.合理布局的关键是()的布局的合理性。A.工矿业部门B.物质资料生产部门C.农业部门D.第一产业部门6.我国确立了“三同时”制度是为了贯彻() 。A.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B.可持续发展原则C.“防治结合”原则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7.关于对公众参与原则的理解,错误的是() 。A.依据有“环境公共财产”论等B.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C.我国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D.公民有通风采光权8.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在我国共同的未来中提出B.我国的“协调发展”方针与此是一致的C.最终目的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D.因此涉及需要与限制

3、两个重要的概念9.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 。A.民主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C.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D.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10.基于环境问题自身的特点和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首先提出“预期的环境政策” 、强调采取预防性措施的是() 。A.人类环境宣言B.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C.内罗毕宣言D.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多项选择题1.如何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A.把环境保护纳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B.制定环境保护计划C.环境问题首长问责制D.合理规划与布局E.把环境保护纳人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去2.下列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的

4、法律包括()A.环境保护法B.环境影响评价法C.海洋环境保护法D.环境标准管理办法E.大气污染防治法3.国外有的学者为了给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找到理论依据,提出了() 。A.“环境公共财产”论B.“公共义务”论C.“公共信托”论D.公民“环境权”的理论E.“公共福利”论4.国外有的学者为了给公众参与环境理论找到理论根据,提出() 。A.“环境公共财产”论B.“可持续发展”论C.“公共委托”论D.“谁污染谁治理”论E.“环境权”5.三项建设做到三同步,是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其中有两个重要环节是() 。A.同步发展B.同步实施C.同步治理D.同步规划E.同步建设6.国际上一般认为污染者负担费用的范围

5、包括() 。A.消除污染费用B.污染预防费用C.被害者救济费用D.损害赔偿费用E.防止公害费用三、简答题1.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含义。2.简述合理的工业布局应注意的事项。3.简述环境保护法对污染者的责任问题的规定。4.简述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的贯彻。四、论述题。1.试论公众参与原则在我国法律上的体现与贯彻。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01 页。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01 页。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04 页。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06 页。5.【正确答案】 B【

6、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08 页。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09 页。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14 页。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含义和作用。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国共同的未来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策略提出一个基本指导原则“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方针是对其的进一步具体化。 “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参见教材 102 页。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该题是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贯彻方法的考查,而合理布局、全面规划恰恰是该原则

7、贯彻中最重要的方面,故本题应选 B。参见教材第 107 页。10.【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1980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的内容,考生应熟练掌握。参见教材第 106 页。二、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ABE【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04 页。2.【正确答案】 ACE【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07 页。3.【正确答案】 ACD【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13 页。4.【正确答案】 ACE【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13 页。5.【正确答案】 DE【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03 页。6.【正确答案】 AD【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第 110 页。三、

8、简答题1.【正确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这就是说:第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不是随意确定的,它应该是由法律确认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所体现。第二,不能把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一般立法、司法原则或其他法律原则混为一谈。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也不同于一般法律规范,它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是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的规范。2.【正确答案】 合理的工业布局应该注意:(1)适当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2)加强资源和

9、能源的综合利用;(3)大型项目的分布与选址,必须事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4)严禁污染型工业建在居民稠密区、城市上风向、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体现上述要求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将会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损害。3.【正确答案】 环境保护法对污染者的责任问题规定为: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4.【正确答案】 (1)为了有效地贯彻开发者养护的原则。我国有关法律对自然资源的开

10、发者规定了各种强制性的整治与养护的责任。环境保护法第 l8 条规定: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剐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第 l9 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2)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后,在不少省市开展起来的一种把环境保护的任务定量化、指标化,并层层落实的管理措施。 环境保护法第 l6 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3)

11、采取污染限期治理的措施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是贯彻污染者治理原则的一种强制性的和十分有效的措施。这种措施使污染企业的治理责任更加明确并有了时间上的限制,使污染治理得以按计划进行。四、论述题。(1).【正确答案】 (1)公民的环境权。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但在宪法 、 环境保护法 、 民法通则等法律的有关规定中,体现了维护人民良好生活环境的精神。(2)我国会民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这项权利首先在宪法中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公民可以广泛参与国家的环境管理。(3)公民有时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我国的环境保护法 、 大气污染防治法 、 水污染防治法 、 海洋环境保护法等都对公民享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作了规定,充分体现了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原则。但在实践中,公民如何真正有效地参与环境管理,参与监督以及检举,还存在许多困难,如缺乏具体行使权利的形式、程序和有关具体的法律规定。依照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若行政许可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或存在违法行为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