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60322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太平真君十一年(450 年) ,北魏太武帝朝最重要的汉族谋臣崔浩被处死,一大批出仕北魏政权的汉族文人被杀,这是北魏前期牵涉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政治事件,研究者亦颇为注意。关于这次事件的原由, 魏书卷三五崔浩传说:(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初,郄标等立石铭刊国记 ,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在衢路,往来行者咸以为言,事遂闻发。有司按验浩,取秘书郎吏及长历生数百人意状。浩伏受赇,其秘书郎吏已下尽死。关于“备而不典”的“不典”,一般理解为“不雅正”,并进而解释为崔浩主持编写的当代史,暴露了鲜卑族统治者

2、引以为耻的内幕,因而被杀,或进而寻求相关的证据。不过,“不典”之“典”亦可理解为“典籍” ,也就是说,崔浩奉命主持修撰北魏当代史国记 ,又称国书 ,记录北魏史实,极为详尽,但一些说法缺乏历史根据,却把这样一部史书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大道之旁,引发强烈的反对意见。经过审讯,崔浩承认曾有收受贿赂的行为。但处理却相当严厉,崔浩姻亲“尽夷其族”, “其秘书郎吏已下尽死 ”。这一事件概称为 “国史之狱”。绝大多数研究者相信,只有从北魏历史特别是北魏统治民族鲜卑拓跋部汉化进程为背景,才能把握“国史之狱”的真实原因。因此,我们首先讲述拓跋鲜卑的源起、北魏前期统治的特征、汉化过程中的曲折反复,最后再疏解“国史之

3、狱” 相关史实。一、鲜卑拓跋部的兴起与北魏创立嘎仙洞外景北魏前期的历史,与鲜卑拓跋部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因素,密不可分。拓跋部兴起的历史,虽经众多学者探求,特别是田余庆先生拓跋史探一书的阐幽发微拓跋史探 ,北京三联书店 2003 年。 ,仍难说十分清晰。根据魏书首卷序纪 ,鲜卑拓跋氏乃华夏始祖黄帝血缘后裔,早先曾居于“大鲜卑山 ”,黄帝之后七十二代孙有位名叫推寅的首领,鲜卑语意为“钻研”,率族人向南迁于方圆千里、雾气弥漫而且低洼潮湿的“大泽” 。推寅第八代孙名诘汾者,因神人告谕,奉父命率族人从“大泽” 继续南迁,历经险阻,遇如牛之“神兽”引导,抵达“匈奴故地”。诘汾之父因为主谋从大泽南迁匈

4、奴故地,也被族人称为“ 推寅” 。有学者试图通过考古学的证据,说明鲜卑拓跋部确实是从呼伦贝尔即所谓“ 大泽” 迁于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的。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 10 公里处的嘎仙洞内,发现北魏太武帝时祭祀远祖“ 先可汗 ”与“先可敦”的铭文,这里属于大兴安岭北段,与魏书的记录可以印证,更令不少学者认为序纪所述为信史。但仍有学者坚信,这些证据还不能证明鲜卑拓跋部的确切渊源。这一迁徙的传说,究竟属于拓跋部本身的历史,还是鲜卑族众的集体记忆,难以确证。鲜卑并非单一的血缘族群,而是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众多部族的民族。据三国志记载,鲜卑属于先秦“东胡”

5、的一支,东汉初始与中原政权发生接触。随着匈奴衰弱,鲜卑逐渐从东北“鲜卑山” 漫布于大漠草原,至东汉中后期,称为鲜卑的族群已漫居于“ 东接辽水,西当西城 ”的广袤之地,其中也包括匈奴主体部分迁离后,仍居于大漠草原的十多万落匈奴人“落” 为历史上草原民族的基本生活与生产单位,相当于中原的“户” 。据研究,一 “落”人数在 5-15 人之间,数量不等的有血缘关系的“落” 构成为一“部”。此处匈奴十余万落,疑为十余万人。 ,分属于互不统属的一百多个部落。对于草原民族来说,一个部落的兴起,成为整个族群的领头羊,真正具有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悠久的传统或高尚的血统,而是一位能够服众、统辖有方的英雄。东汉桓、

6、灵帝之间的檀石槐就是这样一位鲜卑族的英雄。 三国志上说,檀石槐之父附从匈奴人作战数年不归,归而其妻已产育一子,其妻称自己大白天听到惊雷,仰望时有电光入于口中,于是怀孕生子。檀石槐“长大勇健,智略绝众”,又 “施法禁,平曲直 ”,受到本部及其他部落人的敬畏,被推举为“大人”,征服草原,建立起一个 “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 的草原帝国。檀石槐将控制的地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下由各部首领自行管理,同时听从自己的调遣。其中“西部” 地当“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即今河北张家口以西至河西走廊,一直延伸至伊犁河流域,西部中的一个部落大首领叫“ 日律推寅 ”,学者一般

7、相信他就是 魏书中所说的拓跋先祖推寅,但这似乎与序纪所说拓跋部从东北向西南迁徙的路线,不太吻合。盛乐故城遗址对于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拓跋部来说,被后来的北魏政权奉为始祖的力微,便是与檀石槐类似的英雄。 序纪记录力微的出生就颇类于檀石槐。据说“ 圣武皇帝” 诘汾在狩猎时,忽然见车马从天而降,有一侍卫森严的美女,自称“ 天女” ,来与诘汾交好,一年后按约定时间,送来儿子力微,并称力微将“子孙相承,当世为帝王” 。力微为天女所生的神话,无疑是后来对力微的神化。据序纪 ,力微因本部落受到别的部落攻击离散, “生而英睿” 的力微依附于其他部落,因作战勇敢,得以与随从分到一块驻地。又过了十多年,旧部慢慢前来

8、归附。按序纪给定的时间表,约在公元 248 年,力微已使诸部屈服,拥有二十余万骑士。又过了十年,将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作为政治中心,并举行祭天活动,表明以力微为中心的部落联盟正式成立。 序纪还称在举行祭天大典的同时,力微借鉴匈奴、乌丸与中原政权为敌,结果崩溃的历史教训,决心与中原政权和好,并派长子沙漠汗南下,与三国魏政权“和亲” 。力微无疑是拓跋部在今内蒙古中部草原上兴起的关键人物,但力微时代的拓跋部或者说以拓跋部为中心的部落联盟,在当时是否有着序纪所说的影响力,还很成问题。在三国志有关鲜卑的叙述中,我们找不到任何关于拓跋、力微等相关的记录,这只能说明当时拓跋部在草原上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

9、力微与曹魏“ 和亲” ,很可能是新兴的草原部落势力对于中原政权的主动投附。序纪称:“ 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 ”这是北魏时代对于“拓跋 ”部落名号的官方解释,有学者对其进行过详细的研讨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 , 历史研究 ,2006 年第 6 期。 ,但“拓跋” 究竟是力微以前的旧部名,还是力微建立部落联盟之后的新名号,也无从证实。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拓跋部落联盟是一个结合了众多族群的民族联合体,在后来北魏前期与拓跋部一并视为政治核心的另七个“兄弟” 部落,其中就包含了来源于高车、匈奴的部落。按序纪的说法,力微寿长 104 岁,死于 277 年。力微晚年,对诸部的控制

10、有些力不从心。 “诸部离叛,国内纷扰 ”。经过近二十年的纷扰,拓跋部落联盟形成三个主要势力,力微之子禄官自领一部居东,地当今河北张家口以北至辽西;力微之孙、沙漠汗长子猗领一部居于定襄盛乐,即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沙漠汗次子猗卢领一部居于今山西大同盆地以北地区。猗、猗卢兄弟政治上的联系显然更为紧密。 序纪称三部有“控弦骑士四十余万” ,显然不实。汉唐间,控制从东北到西域的草原国家,往往以骑士四十万为最高纪录,这时仅在内蒙中部及晋冀北部有所影响的拓跋部落联盟,绝不可能拥有如此多的战士。猗卢在兄长去世后, “总摄三部,以为一统 ”。拓跋部落联盟的再次稳定,为拓跋政权的成长打下了基础。猗卢总领三部前后,

11、正当西晋政乱朝亡之秋,晋室出镇宗王和地方势力人物,纷纷培养自己的势力,各为自安之计,拉拢少数族首领。塞北新兴的拓跋部落联盟,自然也会成为拉拢的目标。 序纪称猗卢兄安葬母亲,西晋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与镇守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均曾派出自己的人员,前往吊祭。当 304 年居于拓跋部之南的匈奴人正式反晋后,晋并州刺史司马腾曾借兵于拓跋部,进攻匈奴,西晋朝廷因此授猗大单于,金印紫绶。20 世纪 50 年代于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出土的一批文物中,有“晋鲜卑归义侯” 金印及“晋鲜卑率善中郎将”各一枚,同时出土的有一件金牌饰物,上有“ 猗金”三个汉字,可见序纪所述并不十分准确,但拓跋部在西晋灭亡之际与反晋的匈

12、奴、羯人对抗,谋取自己的利益,确属事实。拓跋部落联盟同西晋势力联合抗击匈奴,与拓跋部接境的晋雁门、代等数郡的汉族人士携其族众,或奉命或自动地投附拓跋部,通过他们的努力进一步促成了拓跋部向晋室靠拢。315 年,长安晋愍帝政权封拓跋首领猗卢为代王,猗卢按晋王国官授前来投附的汉族人士以官爵,这批有文化而且作战勇敢的边地汉族人士成为代王王权的有力支撑,猗卢因而开始抛弃“言语约束” 的传统,“明刑峻法”,对部落习惯提出挑战。结果 “国落骚骇”,新旧相猜,鲜卑部落首领对于代王猗卢依仗的“ 晋人 ”恨之入骨,代国建立的次年,猗卢与子六修所统部落相互攻击,失利而死,投附猗卢的数万晋人逃离拓跋部。猗卢死后,拓跋

13、部落联盟内部权力斗争不断,时强时弱,转而依附于羯族后赵政权。直到 338 年,在后赵作人质长达十年的什翼犍在后赵的支持下,统领拓跋部,称单于,同时亦称代王,局势才又慢慢稳定下来。中原生活的经历,使什翼犍时期的代国较多地摆脱部落联盟形态,向中原帝王专制性政权靠拢,他重建了王国官制,以“建国” 为年号,设置简明但对冒犯王权严加处罚的法律,重用进入代国的汉族人士,让自己的儿子学习儒家典籍。但部落联盟下的各部落基本仍各自为阵,对大漠南北均有影响的鲜卑代国,仍不得不相继为羯族后赵、鲜卑慕容部前燕的附庸。376 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氐族前秦一举消灭代国,拓跋部落联盟土崩瓦解。后来创立北魏政权的拓跋珪,前秦灭

14、代时年仅六岁,此后十年间的经历耐人寻味。按魏书的说法,他跟随着母亲历经磨难,回到阴山以北的贺兰部;而按另一些记录,他曾被前秦作为俘虏或人质迁往长安,并被送入太学学习。从拓跋珪后来对于华夏文化的熟悉程度及相应的政治举措来看,后一种说法有相当的合理性。383 年,前秦兵败淝水,慕容部余众从关中东奔河北,形成后燕、西燕相对峙的政权,关陇各族纷纷割据一隅,为鲜卑代国的复兴创造了条件。386 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为各部所推,举行祭天大典,以“登国”为年号,拓跋部的代国又一次复兴。代国的复兴无疑是慕容后燕支持的结果,此后数年间,在后燕政权的帮助下,拓跋珪征服了阴山以北鲜卑各部及柔然、高车

15、一些部落,使代国的政治影响及于阴山南北。拓跋珪的成功,除了后燕早期的支持外,还在于他成功地将松散的部落联盟改造成以王权为中心的国家。登国年间,拓跋珪建立起完全听从自己号令的禁卫亲军,成为他得以驾驭部落大人的关键。在投附的汉族士人协助下,服务于代王的官职体系逐步建立,拓跋珪甚至计划建立规模上千人的太学,培养本民族需要的文化人才。 “大人 ”成为拓跋珪可以任免的一种官职,而不是世袭的部落首领。强大起来的代国,开始不听从后燕的支配。392 年,后燕消灭西燕后,明显加强对代国的控制,最终代国与后燕关系决裂。395 年冬及 396 年春,拓跋珪成功击败后燕来犯之众,俘获了一批随后燕军活动的汉族文人,遂开

16、始制作皇帝的仪仗。396 年九月,代国军队进占晋阳(今山西太原) ,同年十月,越过太行山进攻后燕腹地,次年十月,攻占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县) 。398 年正月,攻占河北重镇邺城。慕容部残余势力一部分南迁,后来控制山东半岛,建立南燕,一部分逃回辽西,以龙城(今辽宁朝阳市)为中心建立政权,史称北燕。398 年六月,占有山西中北部及河北地区的拓跋政权下令将国名由“代” 改称为“魏”,次月,下令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修建新都,以此作为新国家的都城,中国历史上的北魏正式成立。中原与草原(1)二、中原与草原北魏政权建立之初,与中原汉族大族之间关系紧张,难以实现有秩序的统治,同时新兴的柔然人控制了漠北草原,拓跋部落联盟时代的政治中心盛乐,也不时受到威胁。北魏政权危机重重。由于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政权,以河北世家大族为依托,政治举措一如西晋旧规,在西晋时原本地位不高的河北世家大族势力反而迅速成长,他们对慕容政权也予以积极支持。前燕虽灭于前秦,但后来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