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十句话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33805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十句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十句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十句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十句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十句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十句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十句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诸葛亮作为三国时代的著名人物,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也很有一套。他给儿子上的十堂课中,通过简洁个语言阐述了很深刻的道理,使人受用无穷。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 不能够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的环境。 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你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你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2、?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澹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细心计划将来。 面对未来,你有理想吗?你有使命感吗?你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你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 ” 诸葛亮忠告孩子要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 但学习的

3、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 你有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 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不谋而合。 快人一步,不但理想达到,你有否想过,有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 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 ”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 冶性”。 你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

4、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 “意与岁去 ”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 请你想一想,你有蹉跎岁月吗? 第九课:想象的力量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 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象力比知识更有力量。 你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踏实地,规划是人生呢? 第十课:精简的力量 以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

5、短八十六字,精简地传递了具体的讯息。 我相信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更有效果。 你懂得言之有物地精简沟通吗?毛主席作为政治家,对三国人物的研究颇有深度。他在看三国时,将其中的道理和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毛主席喜欢看古典文学作品,看过之后会提炼出其中的精华。他在品读三国人物时,见地颇深。袁绍、刘备、孙权优柔寡断我(毛泽东) 是提倡政治家办报的,但有些同志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优柔寡断。袁绍、刘备、孙权都有这个缺点,都是优柔寡断,而曹操则是多谋善断。我们做事情不要独断,要多谋,但多谋还要善断,不要多谋寡断,也不要多谋寡要,没有抓住要点,言不及义,这都不好。听了

6、许多意见之后,要一下子抓住问题的要害。曹操批评袁绍,说他志大智少,色厉而内茬,就是说没有头脑。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具体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占据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毛泽东评点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亮宜自临阵”失街亭、斩马谡是一件亦悲亦壮的历史事件,评书中说

7、,京戏中唱,都以此来颂扬诸葛亮爱惜人才、执法严明。毛泽东则不然,他对此有独到的见解。毛泽东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 ”认为街亭之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于街亭之败,而在于诸葛亮用兵无法,调度失略。张合围困马谡之时,诸葛亮当北进街亭,策应马谡,与张合展开决战,战胜张合。这就是毛泽东评点中所说的“亮宜自临阵”的关键所在。“司马懿敌孔明之智”明帝青龙二年(公元二三四年 ),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 (今陕西省眉县西南),筑防于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马懿抵御蜀军。诸葛亮大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多次挑战,诸将欲与亮战,司马懿皆不

8、从,按兵不动,静待其衰。亮无奈派人送给司马懿“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司马懿出兵应战。司马懿知亮计已穷,佯装大怒上表朝廷请求决战,朝廷不允,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监军,不许魏军出战。司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藉王命制御诸将是其智略的显现。司马懿更大的智略还在于不战,使亮自败。因此,毛泽东评点时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 ”。毛泽东曾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品刘备毛泽东曾多次谈论刘备,其褒贬十分中肯。他对刘备的赞赏,主要集中于刘备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1957 年 3 月 20 日,毛泽东乘专机自南京飞往上海,聊起了“煮酒论英雄” 的故事。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

9、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后又自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逊,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他多次强调刘备善于用人,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刘备的缺点,毛泽东认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这是刘备的最大缺点。1949 年 3 月 24 日,毛泽东由西柏坡至北平,路经刘备家乡河北涿州时,对警卫员们说:这里就是三国演义中说的“桃园三结义”的地方。刘备的野心大但他志大才疏学识浅,好感情用事,在许多问题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因为想报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不听诸葛亮等谋臣的劝阻,贸然负气出兵,结果被东吴打得大败

10、而归,自己无颜再回成都见诸葛亮和文武百官,死在临近湖北的四川省东部奉节县东的白帝城。二是这个人不能区分主次矛盾,因此导致了失败。1941 年初皖南事变后,毛泽东借用刘备的例子,指出对于各部分的国民党人,应当采取不同的政策。毛泽东说:三国时期,荆州失守,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与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刘备不了解这一点,所以当孙权数次征讨荆州时,刘备派了根本不执行“以联吴为根本、争夺荆州要有理有节”方针的关羽去驻守。在讲述了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他

11、接着说:刘备见关羽被杀,荆州丢失,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苦谏都不听,最终导致兵败身亡。鉴于这些,毛泽东在 1958 年 3 月的成都会议上曾明确指出:三国时刘备不好,还是老头子挂帅。周瑜是个“青年团员” 对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十分喜爱。他说:“读三国 ,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后要看组织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对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十分喜爱。他说:“读三国 ,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后要看组织。 ”早在井冈山时期,打土豪时,毛泽东还想在土豪家里能找到三国演义之类的书来读。在毛泽东的著作、报告、讲话、演说当中,引用三国演义的历史故事,赋予新意,可以说不胜

12、枚举,多有所见。毛泽东在 1953 年的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说:“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 ,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毛泽东用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重视选拔青年干部,不能论资排辈,要看能力,靠德才兼备。品曹操 毛泽东年轻时就对曹操十分推崇。1918 年 8 月,他路过河南,特地与罗章龙、陈绍休三人到许昌瞻仰魏都旧墟,凭吊曹操,并与罗章龙作过魏都联诗一首:横槊赋诗意飞扬(罗) ,自明本志好文章(毛) 。萧条异代西田墓(毛) ,铜雀荒伧落夕阳(罗) 。诗中表达出毛泽东对曹操的钦佩之意。在毛泽东看来,曹操是中国古代少见

13、的一位集政治、军事、文学才能于一身的人。因此,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曹操,并给予高度评价。1952 年 11 月 1 日,毛泽东视察河南安阳,参观殷墟。他对随行人员说: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还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北方,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毛泽东反对贬损曹操,对把曹操看作奸臣的传统观念十分不满。1957 年 4 月 10 日,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为曹操辩诬: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1958 年 8 月中旬,中共中央在北戴河

14、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召集各大协作区主任开会,他在会上说:我们与劳动者在一起,是有好处的。我们感情会起变化,影响几千万干部子弟。曹操骂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有道理的。毛泽东以这则故事来告诫领导干部不要脱离群众,可谓恰到好处。毛泽东是一个浪漫的诗人。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中这样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是毛泽东给曹操定论的名篇。寥寥数语,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毛泽东十分喜欢曹操的诗。他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甚至注意到了曹操的养生之道。1961 年 8 月,他向因

15、病休养的胡乔木推荐曹操的龟虽寿一诗,说:曹操诗云:“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此诗宜读。1963 年 12 月,他又写信给因病休养的林彪推荐龟虽寿 ,说此诗讲长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来一读,可以增强信心。1975 年,毛泽东对北大女教师芦荻说: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了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 “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在 1976 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把曹操和孔子、秦始皇、朱元璋并列。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毛泽东坚决主张为曹操

16、翻案。在 1958 年 11 月召开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说:把曹操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几天后,毛泽东在武汉召集柯庆施、李井泉等座谈三国志 ,说:三国演义是把曹操看作奸臣来描写的,而三国志是把曹操看作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来叙述的。但由于三国演义通俗生动,看的人多,加上旧戏上演三国戏都是按三国演义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冤案,都要翻。毛泽东则主张对曹操的评价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肯定。还有一次在北戴河时他充满感情地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