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测试卷(寒假补课)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15582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期末测试卷(寒假补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期末测试卷(寒假补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期末测试卷(寒假补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期末测试卷(寒假补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期末测试卷(寒假补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期末测试卷(寒假补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期末测试卷(寒假补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寒假)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第一卷(阅读题 共 6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 中秋的中国含义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 。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网路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 、 “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逾行逾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 ,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

3、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 。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无论怎样的心境, “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里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湾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 ,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

4、的落后与庸像,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顺便说一下,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截至目前,中国只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去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

5、遗产。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 ,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

6、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正在于此。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特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总第 245 期)1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

7、,对中秋文化的本质与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2对于“中秋”等传统中国节日已经被“异化” ,甚至失去“节操”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自己逾行逾远,对自己民族的节日根本不重视。B中国政府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工作起步较晚,与日本、韩国等有较大差距。C整个社会风气较为轻浮,重视物质财富的积聚,轻视精神文化的建构。D随着经济日渐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本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3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之所以要进行中秋“申遗”活动,是因为中秋节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立足的身份证。B随着人们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中秋“申遗”活动等活动将得

8、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理解与支持。C弘扬中秋“和”文化,是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D文化是世界共享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二文言文阅读:完成 47 题(19 分)元德秀者,河南人,字紫芝。开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德秀少孤贫,事母以孝闻。开元中,从乡赋,岁游京师。不忍离亲,每行则自负板舆,与母诣长安。登第后,母亡,庐于墓所,食无盐酪,藉无茵席,刺血画像写佛经。久之,以孤幼牵于禄仕,调授邢州南和尉。佐治有惠政,黜陟使上闻,召补龙武录事参军。德秀早失恃怙,缩(旧时的丧服)麻相继,不及亲在而娶。既孤之后,遂不娶婚。族人以绝嗣规之,德秀曰:“吾兄有子,继先人之祀。

9、”以兄子婚娶,家贫无以为礼,求为鲁_山令。先是,堕车伤足,不任趋拜,汝郡守以客礼待之。部人为盗,吏捕之,系狱。会县界有猛兽为暴,盗自陈日:“愿格杀猛兽以自赎。”德秀许之。胥吏曰:“盗诡计苟免,擅放官囚,无乃累乎?”德秀曰:“吾不欲负约。累则吾坐,必请不及诸君。”即破械出之。翌日,格猛兽而还。诚信化人,大率此类。秩满,南游陆浑,见佳山水,杳然有长往之志,乃结庐山阿。岁属饥歉,庖厨不爨,而弹琴读书,恬然自得。好事者载酒肴过之,不择贤不肖,与之对酌,陶陶然遗身物外。琴觞之余,间以文咏。率情而书,语无雕刻。所著季子听乐论、蹇士赋,为高人所称。天宝十三年卒,时年五十九,门人相与谥为文行先生。士大夫高其行

10、,不名,谓之元鲁山。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母以孝闻:侍奉 B.每行则自负板舆: 背,背负、C. 格猛兽而还:交战,击杀 D. 士大夫高其行: 比高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元德秀卓行的一组是: ( )不忍离亲,每行则自负板舆,与母诣长安母亡,庐于墓所,食无盐酪,藉无茵席以孤幼牵于禄仕,调授邢州南和尉不及亲在而娶,既孤之后,遂不娶婚累则吾坐,必请不及诸君门人相与谥为文行先生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德秀孤苦无依,依照法令领俸禄做官,出任邢州南和尉。后来,因为治理事务有很好的政绩,又得到提拔,做了龙武录事参军。B元

11、德秀赶不上在父母活着时娶妻,于是不肯结婚 o 因为侄子结婚娶妻,家里穷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办婚礼,所以请求作鲁山县令。C到鲁山上任时,德秀从车上掉了下来,不幸摔伤了脚,不能慢跑拜礼,但还是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郡守长官。D元德秀淡泊名利,安予贫贱,晚年定居陆浑山,寄情山水,所著文章得到了人们的赞扬。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 分 )(1)吾不欲负约。累则吾坐,必请不及诸君。(2)好事者载酒肴过之,不择贤不肖,与之对酌,陶陶然遗身物外。三古诗文阅读:完成 8-9 题(8 分)水 仙 子 咏 江 南 ( 元 ) 张 养 浩 一 江 烟 水 照 晴 岚 , 两 岸 人 家 接 画 檐 , 芰 ( j )

12、荷 丛 一 段 秋 光 淡 。 看 沙 鸥 (u) 舞 再 三 , 卷 香 风 十 里 珠 帘 。 画 船 儿 天 边 至 , 酒 旗 儿 风 外 飐 (zhn ), 爱 煞 江 南 。8.此曲咏赞江南的美景,写出了江南景物什么样的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4 分)9此曲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4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3 题(19 分)附 耳 细 说选自毕淑敏我的五样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

13、,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无论多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发育健全的人,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儿童,更敏感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喝斥他们,为了一点小小的过错,唠叨不止。

14、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为只要是良药,再苦涩,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力。这样的父母,实在是想错了。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惟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是对社会公有法则的遵守与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理的阴暗和残缺很难弥补,人格潜伏着巨大危机。人们常常以为只有批评才须注重场合,若是表扬,在任何时机任何情形下都是适宜的,这也是一个误区。 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

15、比是热敷,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伤治痛的手段,批评往往能使我们清醒,凛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迸发挺进的激奋。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淋浴,使人血脉贲张,意气风发,产生勃兴向上的豪情。但如果是在公众场合的批评和表扬,除了直接对对象的鞭挞和鼓励,还会涉及到同时聆听的他人的反应。更不消说领导者常用的策略往往是这样:对个别人的一般也是对大家的批评,对某个人的表扬更是对大多数人的无言鞭策。至于做父母的,当着自家的孩子,频频提到别人孩子的品行作为,无论批评还是表扬,再幼稚的孩子也都晓得,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沙射影。批评和表扬永远是双刃的剑。使用得好,犀利无比,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使我们快速向前。使

16、用得不当,就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我想,对于孩子来说,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此。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无论其个体如何努力,可改变的幅度不会很大,甚至丝毫无补。玫瑰花绝不会变成绿色,小草也永无芬芳。人也一样。我们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气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高低在这一范畴里,都大可不必过多地表扬或是批评。夸奖这个小孩子是如何的美丽,那个又是如何的聪明,不但无助于让他人有的放矢地学习,把别人的优点化为自己的长处,反倒会使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滋生出满腔的怨怼,使那受表扬者繁殖出莫名的优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