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与文化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29613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俗与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民俗与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民俗与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民俗与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民俗与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民俗与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俗与文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俗文化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一 什么是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生活。最早见于礼记 王制 “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礼记缁衣中“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 ;史记 孙叔敖传 “楚民俗,好痹车” ;汉书 董仲舒传 “变民风,化民俗” 。相近词:风俗、习俗、民风、谣俗二、(1)民俗形成原因经济原因案例:纳西族东巴祭祀经诗祭天古歌(2)民俗形成原因政治原因婚姻制度的演变 上古时期 杂婚 从母姓 “姜、姬” 姓奴隶社会 抢婚 称“ 昏礼”封建社会 婚礼有了一定的程序 历代婚姻制度变化很大,但与政治的变化息息相关(3)民俗形成原因地缘原因(4)民俗形成

2、原因原始宗教影响(图腾崇拜)三、什么是民俗学1927 年,广州中山大学创办 民俗周刊, “民俗”成为一个固定的学术名词。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学问。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节 民俗学主要研究领域1、物质民俗: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1、集市:北方叫“ 集” ,江南叫 “市”,两广叫“墟” ,云南叫“ 街子”,川黔叫“场” 。袖里吞金。赶墟2、行商:一是商队,另一种是货郎小贩。马帮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地图 丝绸之路 货

3、郎 吆喝 北京叫卖大王臧泓3、坐商 主要表现:幌子、字号牌匾、店堂标牌、商标等。中国最早的商标北宋“白兔儿”“白兔儿”铜板,时间不晚于 1127 年(北宋年间) ,比 1473 年英国最早的印刷广告还早三百年。2、社会民俗:又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放风筝3、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4、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预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含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1)民俗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民族语言和方言。狭义:指在一个民族或地区中流行的反复出现的套语。(2)民间文学:指由人民集体创作和

4、流传的口头文学,主要有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等形式。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一、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1、社会性和集体性( 指民俗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所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民族性。 )傣族泼水节(1)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 3 至 7 天。第 一天傣语叫“ 麦日” ,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 ;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 ”,竟为岁首,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2)土家族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舞蹈,带有浓

5、烈的祭祀色彩。 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 、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 单摆 、 双摆 、 回旋摆等;按其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 、二月堂 、 三月堂 、五月堂 、 六月堂等。摆手舞又分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 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 2、类型性和模式性(指民俗事象在其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叶限中国最早的灰姑娘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中的叶限篇。3、传承性和播布性例:(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史的纵向延续性例:

6、蒙古族“ 那达慕 ”播布性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即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例:西北地区“花儿)( 1) “那达慕” 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 “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 -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 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山歌,又称“少年” 。男青年唱的叫“少年 ”, 女青年唱的称“花儿” 。 “花儿”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 “花儿” 唱词和曲调分 “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两大类。 4、稳定性

7、和变异性(稳定性是指民俗文化一旦产生,就会伴随这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变异性是指民俗文化在传承和播步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变异原因:(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现象。受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影响。 。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影响。受地域观念和民族心理影响。 )二、民俗文化的功能(1、历史功能 2、教育、规范功能 3、维系功能 4、调节功能)第四节 民俗文化的研究方法一、 田野作业法(指深入实地考察、直接采集民俗资料的方法。 )二、 历史研究法(指追溯民俗事象的纵的历史联系)三、比较研究法4、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民俗事象进行比较,从而

8、找出民俗事象之间纵的和横的联系。第二章 居住民俗一、居住民俗的形成居住民俗形成的主要阶段居住民俗的创始期。居住形式:洞穴居住民俗的过渡期。居住形式:风篱 居住民俗的发展期。居住形式:土木建筑 二、居住类型1 帐篷(中国古代民族,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喜好的一种居住形式。 ) 2 干栏型(在木(竹) 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 )(1)河姆渡遗址世界最古老的干栏式建筑。 (2)黎族船屋3 上栋下宇型(特点:有夯筑坚实的地基,竖木为柱,连柱为梁,梁上搭檩,顺檩搭椽,墙体用土坯或砖石砌成 ,土木结构)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

9、,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山西、陕西、北京、河北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 4 窑洞型按构筑方式可分为三种:靠崖窑(靠山式,沿沟式) 、平地窑、锢窑(掩土的拱形房屋) 。 三 居住的民俗表现1 火与火塘的突出作用 火塘,叫“火坑”,也有的地方称“火铺” (1 火是御寒取暖,饮食起居之必备 2 火塘是家庭生活的中心 3 火塘边有座次、睡次的区别4 火塘是神圣的地方)2 住房的分配长幼尊卑的原则3 人畜分居,人神有别四 居住的信仰习俗(一)风水与民居古代民居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1 两大基本构成:山、水。 (蜿蜒曲折的山为山龙(龙脉) ,源远流长的水为水龙)2、古之风水,以龙

10、山为吉地(山的气脉集结处为龙穴,龙穴作墓地或建宅。 )3、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4 坐北朝南的基本格局5 风水四大要素龙、穴、砂、水。 “龙真” 、 “穴的”、 “砂环”、 “水抱”四大准则。(1) “龙”指山脉, “龙真”指生气流动的山脉。 。其中的主山为 “来龙”;又山顶蜿蜒而下的山梁为“ 龙脉” ,也称 “去脉”。寻龙的目的是点穴,点穴必须先寻龙。 (2) “穴”指山脉停驻、生气聚结的吉穴。用来安居、下葬的场地。 (3) “砂”指穴周围的山势, “砂环” 指穴地背侧和左右山势重叠环抱的大好自然环境。使地中聚结的生气不致被风吹散。 (4) “水”指与穴相关的水流水向,水抱 指穴地

11、面前有水抱流。 ) 宅外部(1)生态方面的要求:背山面水,负阴向阳,土肥水美,林木秀蔚,环护有情为吉。(2)朝向要求:以宅中北房宽阔高大为好,宅院南北深长为佳。南向房较多,通风纳阳都更有利。 (3)排水要求宅院以西北高、东南低为好。且宅院前应有质量完好的河渠或池塘。(4)交通要求以宅外大路便利宅院出入而又不致干扰破坏宅居私密性为基本原则。 (5)私密性要求除便利交通而又避开道路、河川、桥梁交冲处外,宅院也不宜近临城门口。寺庙、祠社、官衙、以及窑冶、监狱等公共场所。 此外,在防风、防火、防盗、防潮以及卫生等方面,也都有所考虑。满足心理需要方面的习俗(1)背依丘岗,左右环护,心理上有稳定、安全感;

12、前有宽敞的明堂及形象优美的对景为吉,又能予人以旷达感及更丰富的审美愉悦。(2)宅周流水、道路不能直硬冲射,以弯曲有情为好,水声也以悦耳为吉。(3)避忌环境景观有“ 破、败、坏、断”等不吉之处。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景观的象征隐喻意义,(4)房前屋后忌讳屋脊、房角直冲及其它不甚美观的环境实体,如仓房、粪屋对门等。(5)宅形要求完整,6 宅内部安排习俗(以“ 三要 ”、 “六事”为准则。 )5、翕聚、充实、净洁,为“三要” 、 “六事”即宅门、厅堂、居室、井、灶、路、厕、仓、碾磨、畜圈等布置得宜、尺寸合度为吉。 7 选址习俗 (整体系统,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观型察势原则) (三)装饰1 第一位:龙,象

13、征天子。 第二位:凤,比喻有圣德之人第三位:狮子,代表勇猛、威严。 第四位:海马,也是吉祥的化身。 第五位:天马,我国古代神话中吉祥的化身。第六位:骏唲第七位:押鱼,第八位:獬豸,第九位:斗牛,第十位:行什,2 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分为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和苏画和玺等五种。全画龙图案的为金龙和玺彩画。画金凤凰图案的为金凤和玺彩画。龙凤图案相间的龙凤和玺彩画,龙凤图案相间的为龙凤和玺彩画,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的为苏画和玺彩画五 居住民俗的特点(1 聚族而居 2 房屋式样大体相同 3 城镇附近有长亭而无旅社 4 民房低于官府 5 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

14、可见)六 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实用性 艺术性 伦理性 宗教性)第三章 服饰民俗深衣 襦裙简单的说,汉服中深衣就是上下连在一起的,襦裙是上下分开的二 服饰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第二阶段(服饰除用于遮身蔽体之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并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第三阶段(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第四阶段(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战国带钩 作用: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削、佩镜、佩印或佩其它装饰物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有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族服饰,袭北方习俗。初唐女

15、装发式的演变隋代发式平顶式,将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式的,只是顶部已有高耸趋势,大多作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唐初妇女服饰,仍以小袖短襦及长裙为主,裙腰束至腋明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明代圆领大袖衫为儒士所穿的服饰。清朝服饰6、 清代嘉庆、道光之前,汉族妇女服饰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乾隆年间以上身着镶有花边的袄、衫为主, 。嘉道以后,镶有花边的衣衫趋于窄小,长度也明显缩短。有的再加一件较长的背心。下身除穿裙外,也有穿裤子的。长袄的特点是在领低及袖口镶有宽花边为装饰,并且不同时期袖子流行的宽窄也不一样,时而流行宽

16、,时而流行窄。三 服饰承载观念 变化的关系1 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例 :人生四礼(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丧服制度 斩衰。 衰 (读做“ 催”) 衰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齐衰,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砸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衰的礼制。大功,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小功,是轻于 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