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教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16611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 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2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3知道小括号的作用。4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教学重难点】多角度观察问题,

2、解决问题。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方法。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教具准备】口算卡片,课本插图。【课时按排】本单元可用 4 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 看木偶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4 页例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过程与方

3、法: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科书第 13 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二、探求新知1利用木偶戏场景插图。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

4、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1)221335(人)(2)22616(人)35629(人) 161329(人)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22136 (2)2261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三、巩固应用1练习一的第 1 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一的第 4 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

5、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四、全课总结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设计】(1)221335(人)(2)22616(人)35629(人) 161329(人)2213629(人) 2261329(人)第二课时 买面包【教学内容】教材第 5 页例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

6、作用。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课前准备】教科书第 5 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面包,今天老师也带大家去买一次面包。2、出示买面包的情境图,“你能从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什么有关的数学问题?”二、探究新知1、利用买面包场景插图。让学生自由说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知道了什么?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提示: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

7、信息。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1)54846(个)(2)82230(个)462224(个) 543024(个)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有什么不同。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1)54822(2)能不能列成 54822?小组里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老师今天能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括号”,把(2)中的算式

8、“54822”变成“54(822)”,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先算822,然后再算 5430。大家说说括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8小结。三、巩固应用1练习一的第 2、3 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请学生尝试解决第 5 题。有困难时给学生以启发。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四、全课总结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设计】(1)54846(个)(2)82230(个

9、)462224(个) 543024(个)5482224(个) 54(822)24(个)第三课时 跷跷板【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89 页例 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科书第 89 页跷跷板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2出示跷跷板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

10、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二、探求新知1利用跷跷板场景插图。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图中有多少人?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图中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1)2612(人)(2)4312(人)12719(人)12

11、719(人)(3)5观察比较解题方法的联系。明确解题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267(2)437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三、巩固应用1第 9 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二的第 1、4 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12、。四、全课总结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设计】(1)2612(人) (2)4312(人)12719(人) 12719(人)26719(人) 43719(人)第四课时 整理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011 页 2、3、5。【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13、课前准备】教科书第 1011 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看看第 10 页第 2 题中小白兔们在干什么?你最喜欢说什么?2出示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白兔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二、探求新知1利用木偶戏场景插图。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发言。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三、巩固应用1说说生活中你了解的哪些事与这几节课的内容相似,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2、请学生尝试解决第 5 题。有困难时给学生以启发。四、全课总结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