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誉优秀辅导员材料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8027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维誉优秀辅导员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赵维誉优秀辅导员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赵维誉优秀辅导员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赵维誉优秀辅导员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赵维誉优秀辅导员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赵维誉优秀辅导员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维誉优秀辅导员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赵维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赵维誉,男,汉族,一九九七年毕业于青海省广播电视大学,小学高级教师。1979 年担任当地学校代课教师,步入讲坛从事教育工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 35 年,担任辅导员工作 15 年。他担任辅导员以来,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严于律己。他工作踏实认真,教育教学方法得当,得到学生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所带班级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班风正,学风浓,精神面貌昂扬向上,日常行为规范表里如一。班级成绩,无论是在全县统考中,还是在全乡质量检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班级行为规范评比位居全乡第二名。因班级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多名学生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县、乡优秀班集

2、体,他也多次评为芦草沟乡、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他虽年已将近退休,仍任新民乡中心学校班主任、大队辅导员,为学校少先队事业兀兀终日不息奔忙。他既要尽教师本份备课代课,播种知识,孕育未来,又要总揽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中队开展丰富而有针对性的少先队教育活动,热情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每年组织大队活动在 20 次以上,他要洞察思想教育现状及时抓苗头开展活动,处理日常学生纪律品德问题,进行教师学生的评价工作。 在少先队员中坚持开展“好习惯我养成”活动,他心气顺干劲足,促使少先队员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了少先队员综合素质。面对留守儿童和独生子女,面对一部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智障儿童,对个别特殊学生的工作,他

3、费尽口舌,竭尽所能。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少先队工作发展健康并受到上级表扬,多次被评为新民乡中心学校优秀大队。他撰写的三篇论文获一等奖,并在公开刊物刊登,多年来辅导学生在乡书画大赛、小发明创新大赛、小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中有多人次获奖,他也多次获得县、乡优秀辅导教师奖和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就是这样,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走进工作对象心里,以诚心说服,以行动感化,无事找事做以预防为主,有事不怕事果敢处理,赤心一颗见微知著,勤手一双洒扫不辍。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记新民乡中心学校辅导员 赵维誉 他参加工作 35 年,担任学校大队辅导员近

4、 15 年。在这 15年来,他始终奉行“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价值观,辛勤耕耘,把一腔赤诚奉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少先队事业。他就是新民乡中心学校辅导员 赵维誉。男,汉族,二 000 年毕业于青海省广播电视大学,小学高级教师。一九七九年担任当地学校代课教师,步入讲坛从事教育工作,担任辅导员工作 15 年。他担任辅导员以来,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严于律己。他工作踏实认真,教育教学方法得当,得到学生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所带班级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班风正,学风浓,精神面貌昂扬向上,日常行为规范表里如一。班级成绩,无论是在全县统考中,还是在全乡质量检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班级行为规范评比位居全乡

5、第二名。因班级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多名学生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县、乡优秀班集体,他也多次评为芦草沟乡、新民乡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一、爱生如子,善于用爱心感染学生。作为辅导员,关心学生他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三十五年前,当他以老师的身份第一次上讲台,心里非常紧张不安。可当全班学生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这位新老师时,他的窘迫消除了,他的灵魂与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原来做一名老师是这么的光荣。他不由地在心里对他们产生了爱,从此,也对自己的教学岗位产生了爱。数周工作下来后,他

6、逐渐意识到拥有爱每位孩子的心,是管理好班级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辅导员,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生活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倾心谈话,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爱。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而是全部学生。他在平时喜欢与学生拉家常,如“你在家最喜欢做什么?” “天气冷了,你多穿衣服了吗?” “最近进步很大,请继续努力!”与学生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他发自内心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关爱,从而搭起了他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遇到问题,学生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引导。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例如每周值周检查时,他先看看学生的衣表是否干净,学生穿着是否整齐,遇到气温变化的时候,他还会提醒同学们增减衣

7、物、棉被等等。每次考试前他会提醒同学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各种学习用具要带齐。集体活动前他要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总之,同学们在学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他几乎事事关心。学生生病时,他带去看病。家长感激,学生感动。他认为:这些看起来很平常,但这些正是一位辅导员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其实这正是一个辅导员爱心的具体体现,真的,把爱心给了学生,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效果当然好,学生也信服他这个辅导员, 班级也就好管理了 。 二、德育为首,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作为班主任的他,一直把思想工作置于班级工作的首要问题来抓。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8、,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他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并在班内利用黑板报积极开展“理想教育” 、 “感恩教育” 、 “法制教育” 、 “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正确人生观,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分浓,班级成绩名列前茅,没有出过严重的违纪事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的思想工作成绩。班主任管理班级需要操心。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 ,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安全,学生的行为、生活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

9、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他们班的孩子的特点也很明显,思想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他在班级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人争先进”的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活动从“文明” 、 “守纪” 、 “好学” 、 “勤劳” 、 “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每个方面都制定比较详细的要求,如“文明”就是言行举止要得体,与人交往有礼貌;“守纪”就是课前准备好,上课不挨批,集体活动守纪律就可以得到;而“

10、好学”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设计的积分表,把自己在平时学习和测试中得到的成绩记上,让孩子们相互观摩,暗暗竞争,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勤劳”,主要指在卫生值日, 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能不怕苦 ,不怕累,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起榜样作用;“特长 ”,是指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活动小组 ,再聘请相关学科老师为指导教师 ,积极开展活动,这既展现了他们的风采 ,也丰富了班级的课外活动,良好的班风已形成,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在学校文明班级的评选中,多次荣获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班级流动红旗。 3、培优辅困,善于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老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孩子

11、,而是几十个孩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学困生和拔尖出现同样的问题,犯同样的错误或面对同样的权利时,辅导员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出现偏颇,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他是学困生而不耐烦,严加指责;也不能因为他是拔尖生而装作不看见。这样,会使学困生感到老师的不公平,与老师产生一种对立的情绪。因此,他在对待学困生和拔尖生时一直坚持平等原则,对学生真诚相待,耐心相帮,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四年级班的赵太伟是个留守儿童,该生平时经常迟到、旷课、逃学,且生性好动,完全坐不住,还动不动就要睡觉,行为习惯非常差。但他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班上的桌椅坏了,他就主动修理;班上的卫生不到位,他就主动扫干净等

12、。为此赵老师充分肯定其优点,鼓励他改正缺点,发挥优点,使他在行为习惯、约束自己方面有着明显的进步,成绩也上了新台阶。这一学年里又荣获了新民乡先进少先队称号,他也被评为新民乡优秀教师。 四、爱心教育、敢于开展少先队活动要让学校形成一种“快乐”的氛围,他认为游戏、活动才是适合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的教育方式。自担任大队辅导员以来,他精心安排,做到“月月有主题”、“人人有进步。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等爱心教育。然后通过“礼仪之星”、“友谊之星”、“孝敬之星”等一系列评比活动进一步促进爱心教育。他号召全校队员给图书馆捐书、在放学路上做一件好事等活动。在“学雷锋、送温暖月”这个活动中,学校涌现了一批

13、“小雷锋”和“雷锋中队”。“安全教育月”他让学生学习自救、自护及安全知识,并联合学校政教处多次进行“防地震”演练。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真正地喜爱校园生活。 三十五年的教育生涯让他备尝教育工作的苦辣酸甜,也让这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成为了他人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满园桃李,面对走出大山的孩子,他深深地品尝到了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快乐、光荣、责任与骄傲。他就是这样,凭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们相信,在他的不断努力与探索下,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为学生奉献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更加相信,在他的无私奉献和爱贫乐教精神的感召下,全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会越做越出色!二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