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差动热分析技术 DTA(DSC)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4348275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8.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差动热分析技术 DTA(DS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第1章 差动热分析技术 DTA(DS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第1章 差动热分析技术 DTA(DS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第1章 差动热分析技术 DTA(DS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第1章 差动热分析技术 DTA(DS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 差动热分析技术 DTA(DS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差动热分析技术 DTA(DSC)(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差热分析,主讲:徐立新 (化工与材料学院材料系),浙江工业大学校重点教学建设项目 (101001315)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技术网络课程之多媒体课件,目录,1.1 热分析的定义 1.2 热分析的类型 1.3 差热分析的发展历史 1.4 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 1.5 结果分析方法 1.6 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7 实验方法及影响因素 1.8 主要应用领域,1.1 热分析的定义,1.1.1 热分析的基本定义,热分析: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Thermal Analysis, TA,1.1.2 热分析的基本内涵,热分析的基本标准: 须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 须表示

2、为与温度的关系; 须进行程序控温。,图1 热分析的一般曲线图,1.1.2 热分析的基本内涵,1.1.2 热分析的基本内涵,(2)何为“与温度关系” ?结果不是一个数据,而是某一物理性质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常表示为曲线。,图2 某聚合物样品的重量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1.1.2 热分析的基本内涵,(3)何为“程序控温” ? 温度的控制须按程序方式进行,主要包括等速升温、等速降温、恒温、循环等方式。,1.1.3 热分析举例,图3 一般聚合物的DSC升温曲线,例1:聚合物热转变温度的测定,测试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 曲线形式:热流速率-温度关系; 测试结果: Tm,Tg,Tc,Td 等。,1.1.3 热

3、分析举例,图4 CuSO4.5H2O 热失重过程,例2:硫酸铜结晶水比例测定,测试方法:热重分析; 曲线形式:重量保持率-温度关系; 测试结果: 结晶水比例。,1.2 热分析的类型,1.2.1 按所测物理性质的类型分类,图5 热分析方法的基本类型,1.2.2 按是否采用联用技术分类,图6 热分析方法的基本类型,1.2.3 举例,图7 受污染土壤的热重-红外光谱联用分析,1.3 差热分析的发展历史,1.3.1 差热分析技术的地位,差热分析是最基本的热分析方法之一,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间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关系的技术。 广泛应用于无机、硅酸盐、陶瓷、矿物、金属、高分子等领域。,H.

4、 Le Chatelier 法国科学家,1887年,法国H.Le Chatelier 首次利用差热分析技术对粘土矿物的结构、成份进行了分析。,1.3.2 差热分析技术思想的提出,图8 H.Le.Chatelier发表的加热曲线图,W. C. Roberts-Austen 英国科学家,1899 年,英国W.C.Roberts-Austen 第一次采用示差原理测得第一条 DTA曲线。,图9 W.C.Roberts-Austen 获得 的电解铁差热曲线图,1.3.3 第一条差热曲线,图10 差热分析仪器结构示意图,1955年,美国的S.L.Boersma对差热分析的仪器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目前仍在

5、使用的仪器模型。,1.3.4 差热分析仪器结构模型的提出,1963年,美国的E.S.Watson 和 M.J.Oeill 等首次在差热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思想。,图1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1.3.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原理的提出,目前的差热分析仪在性能和结构上已有很大改进 ,实现了高度自动化,通过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已 经成为材料研究领域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1.3.6 当前发展概况,1.4 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1.4.1 热效应,在一定温度范围,由于样品内部发生物理或化学转变所导致的瞬间吸热或放热现象。,各类热转变,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相转变 玻璃化转变(吸热) 熔融(吸热)

6、 结晶(放热),热分解(吸热) 氧化反应(放热) 交联(吸热 / 放热) 其他化学反应,共同特点:均有热效应发生(吸热或放热),1.4.2 参比物,图12 常见的热惰性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25-1000oC)没有任何热效应发生的物质,称为热惰性物质。,1.4.3 差热分析,(1)当样品内无热效应发生,样品与参比物同步升温,两者温差接近于零,所得曲线呈近似直线。,图13,http:/ 差热分析,http:/ 差热分析,http:/ 差热分析,http:/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图17 DTA 曲线图,1.4.3 差热分析,1.4.3 差热分析,

7、图19 DTA曲线图(实例),1.4.3 差热分析,1.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1)基于“动态零位平衡”原理,通过补偿加热单元对温度偏低的一侧进行补偿加热。,图20,http:/ 趋近于零,所得曲线呈近似直线。,图21,1.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http:/ 大于零,曲线呈峰形(向上)。,图22,1.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http:/ 小于零,曲线呈向下峰形。,图23,1.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http:/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http:/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图25 DSC 曲线图,1.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6

8、)从DSC 曲线上可得: 转变温度(峰位置); 热焓(峰面积)。,1.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7)与DTA 相比,DSC 将温差信号转化为补偿功率差,曲线上峰数量、位置不变,仅仅方向相反。,图27,1.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http:/ (b)降温过程10oC/min 图28. DSC曲线图(实例),1.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1.5 结果分析方法,1.5.1 峰的位置,图29. DTA(DSC)曲线上峰位置的确定,峰位置的确定:TA-起始转变温度;TB-转变终止温度;TC-顶点转变温度;TD-外延始点温度;,图30.玻璃化转变峰位置的确定,玻璃化转变位置:TA-起始转变温度;TB-

9、转变终止温度;TC-半高转变温度;TD-外延始点温度;,1.5.1 峰的位置,1.5.2 峰的面积,图31.DSC曲线上峰面积的求算,转变峰面积:由峰始点、终点及顶点通过积分获得。,1.5.3 横向定性比较,图32.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比较(实例),1.6 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1.6.1 差热分析仪结构,图33.差热分析仪结构组成示意图,1.6.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结构,图3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结构组成示意图,1.6.3 仪器结构实图,图35.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仪器外形(Q200),图36.炉体结构示意图,1.6.3 仪器结构实图,图37.DSC仪器自动进样设备,1.6.3 仪器结构实图,图3

10、8.DSC仪器制样压片机,1.6.3 仪器结构实图,图39.DSC仪器制冷设备:液氮罐(左)和机械制冷(右),1.6.3 仪器结构实图,图40. DSC仪器炉体内样品台结构,1.6.3 仪器结构实图,图41.带有压力控制系统的DSC仪器(Q20P),1.6.3 仪器结构实图,图42.带有紫外光测量系统的DSC仪器(PCA),1.6.3 仪器结构实图,图43.美国TA公司产的DSC仪器系列(Q2000-Q20),1.6.3 仪器结构实图,1.6.4 仪器性能参数,控温范围: -180oC 到 1500oC; 升降温速率: 0.001-100 K/min; 控温精确度: 0.05oC; 量热精确度

11、: 0.1%; 基线弯曲度: 10uW ; 制冷方式: 液氮冷却、机械制冷;,美国TA公司:,1.6.4 仪器性能参数,美国TA公司:,1.6.4 仪器性能参数,美国TA公司:,1.6.4 仪器性能参数,美国TA公司:,1.6.4 仪器性能参数,美国TA公司关于DSC产品的宣传资料,1.6.4 仪器性能参数,美国TA公司关于DSC产品的宣传资料,1.6.4 仪器性能参数,美国TA公司关于DSC产品的宣传资料,1.6.4 仪器性能参数,1.6.4 仪器性能参数,1.6.4 仪器性能参数,1.6.4 仪器性能参数,1.7 实验方法及影响因素,1.7.1 适用的样品形态,块状样品:从固体样品切取;

12、粉末样品:如无机纳米氧化物等; 纤维样品: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薄膜样品:如固化涂膜、塑料薄膜等; 液态样品:如低分子有机样品; 气态样品:无法进行。,1.7.2 对样品的基本要求,样品用量:合理范围,一般5-10mg ; 样品装填:确保均匀传热,要求紧密; 样品清洁:避免污染,预先去除溶剂; 样品危害:避免受热副产物的腐蚀等。,1.7.3 测试影响因素,(1)样品用量,用量过多,易造成传热变慢以及不均匀,从而使转变峰位置向高温移动,同时使相邻峰位置靠近。一般用量尽可能少,5-10 mg。,(2)升温速度,一般,DTA(DSC)曲线形状随升温速度变化而改变。当升温速度增大,峰温向高温方向偏移,峰形变得尖而陡。,1.7.3 测试影响因素,(2)升温速度,随升温速度的提高,相邻峰会发生合并,使分辨率下降;而灵敏度则随升温速度的提高而增大。一般,10-20 oC/min。,1.7.3 测试影响因素,(3)样品的粒度、几何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