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10篇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15596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人传记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名人传记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名人传记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名人传记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名人传记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人传记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传记10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人传记 10 篇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时(1918 年 5 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 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坟、 热风、 华盖集、 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 而已集等 16 部。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 祝福、阿 Q 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

2、成英、日、俄、西、法、德等 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 年 11月 22 日),逝于 1948 年 8 月 12 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

3、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 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1948 年,朱自清因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本已身患肺病的他更是虚弱不堪,终于在贫病之中逝世,年仅 50 岁。朱自清有著作 27 种,共约 190 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 1953 年开明书店出版的 4 卷朱自清文集。1988 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 6 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 年发

4、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 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

5、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 1889 年 10 月 29 日。1907 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 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 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

6、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 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 年 3 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 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 年 3 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

7、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 年 4 月 6 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 80 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 月 28 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 20 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 38 岁。 张骞,汉族,字子文,汉中郡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汉武帝建元元

8、年( 前 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前 138 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 10 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 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 121),与李广出

9、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张骞因迟误军期,当斩,用侯爵赎罪,得免为庶人。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公元前 119 年率 300 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元鼎二年(前 115),张骞还。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

10、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父亲是胡传,字铁花,官至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后因乙未战争离台。母亲冯顺弟。1910 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1914 年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学于哲学家约翰杜

11、威。1917 年通过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考试,同年夏天回国。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胡适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以及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的做人

12、之道。 郭沫若(1892 年 11 月 16 日1978 年 6 月 12 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乐山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为现代著名文学家、史学界权威人士,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 年 11 月 16 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观娥乡沙湾镇。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1914 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这个时期接

13、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 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 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1921 年 6 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 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3 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 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

14、任,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4 年到 1927 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1928 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1 年皖南事变后,“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六部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以及杂文甲申三百年祭。1946 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

15、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郭沫若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同时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华罗庚(1910 年 11 月 12 日1985 年 6 月 12 日),汉族,江苏金坛金城镇人,是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

16、”、“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 88 位数学伟人之一。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 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1936 年 1 月 27 日生于美国,3 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49 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 年获硕士学位,1962 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 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