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1235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特色教研活动方案设计与反思 一、设计意图自 2001 年始,进行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也有了极大的变化。课堂上,老师们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注重学生的发现与探究,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简言之,老师们正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摸索适合于新理念的新方式。近一年来,北京市将教学研究定位在“合作”、“探究”、“体验”、“讲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五种教学方式上,所以,我们把本次活动定位在“体验”、“讲授”两种教学方式上,力求使老师们对教学方式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另外,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老师们课堂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已从被动逐步转向主动,

2、而从自己的教研活动的形式上看,则变动不大。虽然增加了教师交流、互评、反思等一些环节,在某些环节上有了老师们的参与,但其本质上,从教研活动整体看仍以灌输为主,教师并不能主动的,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教研。为摸索让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新形式,特组织本次活动。再有,我们一直在提倡“教研、科研一体”。如何一体,却是一个难题。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教研、科研两张皮。我认为,教研,更多的研究的是方向性的,以定性研究为主;科研,则需要数据的准确,更突出定量研究,重视“量化”。在本次活动中,我有意识地突出教研与科研的结合,建立了评价组,设计测试题及问卷,准备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前、后测量化对比,并对老师们参加本

3、次活动后的意见反馈,进行量化分析。二、方案设计活动名称:小学数学特色教研活动课堂教学中不同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活动目标: 分别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和“讲授式教学方式”,教学同一教学内容“植树问题”,探索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尝试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和合作交流的形式,促进教师更广泛深入地参与教研活动。使 80%以上参与活动的教师都有发言的机会。 探索将科研的方法引入教研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参与人员及分工:人员:我区市、区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及四年级数学教师下设: 理论组成员:厉文友、冯蕾、李宏娟、于丽明、张秋英、何小蓉、周秀凤、李宏伟、闫云梅等。组织人:闫云梅分工:查找“体验式”、“讲授式”两种教学方

4、式的相关理论并进行理论介绍。 实践组成员:芦震红、马玉华、王彦、袁雅静、孙庆辉。组织人:孙庆辉分工:备课及现场授课。 评价组成员:李玉成、杜杰、周孟晖、齐伟、焦云、张岭。组织人:张岭分工:设计检测题、问卷,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现场分析反馈教学情况;收集并整理与会教师对本次活动的问卷反馈。 研讨组成员:与会全体成员。组织人:各组组长分工:分组参与现场研讨,发表意见。 具体步骤:环节一:教学方式理论介绍。“体验式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方式”环节二:研究课观摩,提供研讨素材。课题“植树问题” (每节课 30 分钟)芦震红(体验式),马玉华(讲授式)环节三:自我反思。由授课教师对自己的设计

5、,谈想法。(主要针对教学方式)环节四:交流研讨。分组交流对比两种教学方式。各组组长:厉文有、韩璐;李宏娟、于今育;冯蕾、邵萍;于丽明、王越华;张秋英、杜艳;何小蓉、马强;周秀凤、罗海华;李宏伟、蔡云;王彦、范涪京;袁雅静、万东春。各组组员:签到时抽签确定。研讨问题: 您认为在这两节课当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讲授式或体验式的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您有哪些建议? 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您对体验式和讲授式教学方式的了解。(可举例说明)环节五:现场交流各组展示交流成果。由各组代表发言,其他教师补充。环节六:评价组反馈评价组通过对学生检测结果的分析,反馈教学效果。由李玉成代表评

6、价组反馈。环节七:专业引领对教学方式的使用,提出建议,并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发言人:孙庆辉环节八:现场问卷调查对全体与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反馈对本次活动的看法。主要内容及时段安排:内容 主讲人 时间 时间安排.理论介绍 体验式教学方式 讲授式教学方式张秋英于丽明10 分钟10 分钟1:301:50(5 分钟机动).研究课:植树问题 体验式教学方式 讲授式教学方式芦震红(体验式)马玉华(讲授式)30 分钟30 分钟1:552:252:303:00(中间换场 5 分钟)中间休息 10 分钟.自我反思马玉华芦震红5 分钟5 分钟3:103:20.分组研讨全体教师,组长做好记录整理工作20 分钟 3:2

7、03:40.现场交流各组代表发言,其他教师补充。 30 分钟 3:404:10.评价组反馈李玉成 5 分钟 4:104:15.专业引领孙庆辉 10 分钟 4:154:25.教师问卷调查全体教师 10 分钟 4:254:35三、实施后的反思该活动已于 2005 年 6 月 8 日实施,现根据实施情况反思如下:收获 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人,真正参与教研活动首先,先期介入的老师,在任务的驱动下,得到锻炼。本次活动,让老师们成为教研的主人,是我们设计意图之一。如何达到这个意图?在准备阶段,就建立起理论组、实践组、评价组,有近 20 位教师参加进来。老师们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合作:他(她)们搜集资料,整理综述

8、;指导课堂,落实教学;设计测试,显示效果老师们群策群力,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可以说,这近 20 位教师,在这次活动的准备中,都获得了一次专业的培训。另外,作为参与活动的研讨组成员,同样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他(她)们在活动中,从两种教学方式的理论概述,到两种教学方式的实践展示,并看到两种教学方式效果的测试数据,再进行同伴之间的交流,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两种教学方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老师们普遍认为,本次活动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两中教学方式的研究上,理论联系实际,二就是研讨氛围浓。从本次活动结束前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有 48 人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占调查总数(56

9、人)的 85.7%,达到了活动目标中制定的 80%的标准。另从问卷中显示,老师们对本次活动的形式与内容,都较满意,认为本次活动的形式、内容好的分别有 53 人,两项均为94.6%。老师们对活动满意度,说明老师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也就说明老师们从中有较大的收获。 引进科研的方法与手段,优化教研活动以往的教研活动,往往谈理念、谈落实、谈方法,而方法使用的效果如何,仅仅是经验描述性的,即定性研究。本次活动,我们定位在两种教学方式的对比研究,如果只是定性,则感觉说服力不强。为此,我们把科研的方法引进本次活动中,以使教研活动更见实效。首先,在选择现场课授课教师和学生班级时,采用了科研的方法,使其尽可能

10、一样。最终确定马玉华、芦震红两位老师执教,两人均为骨干教师;两个班学生都是永乐三小四年级学生。另外,在对两种教学方式对比研究中,运用科研的方法,显示学习效果。在研究中,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关键。以前的教研中,这个环节一般是由教研员或教师,进行点评,多为经验性评价。而这次活动,我们认为只有这种评价,是不够的,因此要对学习效果进行前后测,再进行对比分析。所以在方案设计之初,就建立了评价组。实践证明,收效极佳。现将测试过程进行说明如下:测试说明:共设三题,第一、二题为课堂教学中研究的题型,属“基础测试”(达成性目标),第三题为运用本课知识解决问题,属“能力提高”(发展性目标)。题目略,测试结果

11、见下表:表一 体验式课堂教学效果统计表 总人数:26 人前测 后测测试题目正确人数 正确率 正确人数 正确率 提升率1 14 53.8% 24 92.3% 38.5% 8 30.8% 17 65.4% 34.6% 7 26.9% 15 57.7% 30.8%2 11 42.3% 17 65.4% 23.1%3 8 30.8% 23 88.5% 57.7%全对人数 4 14表二 讲授式课堂教学效果统计表 总人数:26 人前测 后测测试题目正确人数 正确率 正确人数 正确率 提升率1 7 26.9% 25 96.2% 69.3% 2 7.7% 20 76.9% 69.2% 2 7.7% 19 73

12、.1% 65.4%2 3 11.5% 17 65.4% 53.9%3 2 7.7% 4 15.4% 7.7%全对人数 1 3有了数据,老师们对两种教学方式的认识,就更加理性。例如,对比表一、表二,就可以看到,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目标的实现(即达成性目标)(1、2 题),讲授式教学方式有着较大的优势,这正是讲授式教学方式“效率高”的特点;再比较能力提高目标(发展性目标)(3 题),则发现,体验式教学方式提升率为 57.7%,而讲授式教学方式仅为 7.7%。这也恰恰体现了体验式教学方式的特点:虽然在单位时间学习效率较低,但因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表象,使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刻性较高,学生持续学习能力强。 深

13、入认识教学方式,寻求多种方式有效结合通过比较,老师们对两种教学方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通过专业引领,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 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概念性的,可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技能性的,可使用讲授式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选用,应因人(学生、教师)而异,因内容而异,因环境而异; 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式,而应是多种教学方式合理搭配使用,以达到效果优化的目的。改进本次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应予以解决。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把规模缩小,把主题定小本次活动,调动了全区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参与,从而保证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在今后日常的教研工

14、作中,不可能总是把骨干教师集中在一起搞活动,活动是分年段、分年级进行的,怎么办?我考虑可以把本年段中有一定研究能力、有研究愿望的教师组织起来,分成二或三组,组内确定主题和分工,以此次活动形式为参考,组织研究性教研活动。另外,本次活动因是第一次,引领、示范作用较强,所以在主题选择上,比较有挑战性。今后的教研活动,主题选择宜小不宜大,重在教师的参与,和专业发展,使其更有可操作性,更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参与的力度在今后教研活动中,要进一步加大老师们参与的力度。在确定研究性教研活动主题时,应多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在教研形式的选择上,应由老师们自主根据主题,因需设计;在教研活动实施中,应为老师们的辛勤研究搭建平台,让老师们畅所欲言另外,还要注意,在活动前要公布研究的主题和程序,使广大教师有所准备。 要加强计划,使教研活动内容超前于教学本次活动后反馈的问卷中,有四位教师提出“教研活动内容应超前教学进度”。当然,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是“教学方式”,而不是教材中的某一章节,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不大。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想,如能把这次活动安排在“植树问题”的教学进度前,老师们是不是能在“教学方式”和“教材使用”两个方面都有收获呢?基于此,在今后教研活动中,我要加强计划性,尽量使研究内容超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