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阅读练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0783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房子》阅读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草房子》阅读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草房子》阅读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草房子》阅读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草房子》阅读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房子》阅读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房子》阅读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草房子练习题一、填空题: 1、草房子的作者是 曹文轩 。本书的主人公是 桑桑 ,他的父亲是 桑乔 。2、春节文艺汇演,油麻地小学演屠桥, 纸月 扮演十八岁的姑娘,杜小康 扮演队长。最初 柳三 扮演伪军连长,可是最 终 陆鹤 扮演了。 3、桑桑眼里的 蒋一轮 是由无数个好加起来的完美的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4 桑桑给鸽子造的新家是用 碗柜 造的,鱼网是 蚊帐 造的。5、 纸月 的毛笔字麻油地小学的学生中写的做好的一个, 桑乔 的毛笔字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中写得最好的一个。6、排练的戏红菱船中的女主角是 白雀 演的。7、 桑乔 是油麻地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导演。8、秃鹤的本名叫 陆鹤 ,大家叫他 秃鹤 是

2、因为 他是秃头 9. 书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她有两 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为 救乔乔 第二次是因为 取水中的南瓜 。10、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文艺宣传队的 桑乔 。11、 朱小鼓 和 桑桑 在烂泥塘里打泥巴仗。12、桑桑最喜欢的女老师是 温幼菊 ,最喜 欢的男老师是 蒋一轮 。13、 杜小康 和 桑桑 在打麦场玩火。 14、是 朱一世 揭开了在酱油里 掺水。15、当纸月将书包里的东西都取出来查看 时, 脸一下子红了:在她的作文本下,压着 桑桑 的作文本。17 桑桑 经常给蒋一轮和白雀传信。18、被爸爸狠狠揍了一顿,第二天就发现得了一种很严重的病。爸爸揍他的原 因是(他把象征荣誉的

3、本子上带印章的页撕去了) 。后来桑桑生病了,他生了 鼠疮 病。在桑桑生病的这个期间,是 温幼菊 一直在鼓励他“ 别怕”。 19、油麻地人在冬天都喜欢把牛牵到屋子里睡觉,一是因为天冷,二是 怕被别人偷去 20、秦大奶奶一生最喜欢的孩子是 桑桑 。21、麻油地的首富是 杜小康 家 。22、在麻油地小学,除了温幼菊戴口罩外,还有 杜小康 。23、麻油地一般人家的小孩一年四季只有两季衣服,而 杜小康 有一年四季的衣服。24、 杜小康 是麻油地小学唯一有自行车的人。25、麻油地孩子们在冬天喜欢捉迷藏,但最 爱玩的一种叫“ 贼回家 ”。二、选择题1、秃鹤的光头从( C )年级开始不让人 家摸? A、一年

4、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 年级2、让秃鹤最为骄傲是( C )A、汇操 B、新学期小组活动 C、文艺 会演 D、与细马打架 3、桑桑家视为“家宝”的东西是 ( C )?A、黑鞭 B、猎枪 C、装奖状的小木 箱 D、二胡4、头发一年四季油亮亮的,分头,但无一 丝油腔滑 调感,无一丝阔“小开” 的味道,很分明的一道线,露出青白的头皮,加上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透出一股 挡不住的文气,笛子又吹得好的是( B )A、桑乔 B 蒋一轮 C、白三 D、杜雍和 5、油麻地人对( A )有这样的评价“嘴里叼根屎橛子,那根麻花都不 换”( )A 、白 三 B、朱一世 C、桑 乔 D、秦 大 6、“身材高高

5、的,非常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粽子大的小脚,拄着拐杖,一头银发。”这句话描述的是草房子里的哪个人物。( B )A、纸月的外婆 B、秦大奶奶 C、邱二妈 D、桑桑的妈妈 7、油麻地有个小孩,他特别喜欢上课吃东西,仿佛不吃点东西,就无法上课,他说自己不吃点东西,脑子就不好使。他是 ( A )A、戚小罐 B、细 马 C、朱小鼓 D、李铜壶 8、“豁嘴大茶壶”是 ( C )A、周德 发 B、吴天衡 C、刘一水 D、阿恕三、连线题淘气、勇敢 、有好奇心,喜欢写作并写的不错。 陆鹤内心自卑的孩子,表面上却很要强 。 桑桑慷慨,一人做事 一人当,爱帮助别人,诚实负责。 杜小康四、简答1、

6、桑桑被爸爸狠狠揍了一顿,第二天就发现得了一种很严重的病.爸爸为什么揍他?在桑桑 生病的这个期间,是谁一直在鼓励他“ 别怕 ”?他把爸爸象征荣誉的本子上带印章的页撕去了。温幼菊老师。2、细马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吗?他为什么不喜欢上学? 不是。因为他的语言和大家不通,大家都有些嘲笑他。附答案:1、曹文轩 、桑桑、桑乔2、纸月、杜小康 柳三 陆鹤3、蒋一轮4、碗柜、蚊帐5、纸月、桑乔6、 白雀 7、桑乔 8、陆鹤 他是秃头 9 、救乔乔 取水中的南瓜10、胡琴手 11、朱小鼓 、桑桑 12、 温幼菊、 蒋一轮13、杜小康 桑桑 14、朱一世 15、桑桑 17、桑桑 19 、怕被人偷去20、桑桑 21、杜

7、小康家 22、杜小康 23、杜小康 24、杜小康 25 贼回家五年级无声的爱阅读题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津) ( 津)有味 兴致(勃 ) (勃 ) 壮丽绚( 烂 ) 扣人心( 弦)故名思(义) 书声(琅) ( 琅) ( 抑)扬顿挫 ( 毫 )无疑问前(功)尽弃 (威)风凛凛 呆头呆(脑) 全神(贯 )注 心满(意)足 一(模 )一样 ( 背 )井离乡 神气活(现 ) 兴高( 采 )烈 深( 恶 )痛绝 心(惊 )肉跳 不计(其 )数费尽心(机) (沸) ( 沸)扬扬 清新(壮 )美 行侠(仗 )义知恩图(报 ) 自命不( 凡 ) 温文(尔 )静 出其不(意 )小心( 翼 ) ( 翼 )

8、乐不可( 支 ) 犹豫不( 决 ) 狼吞虎( 咽 )息息( 相 )关 生死与( 共 ) 踉踉(跄 ) (跄 ) 相依(为 )命朦朦(胧 ) (胧 ) (怡 )然自得 千(姿 )百态 清新明(净 )二、选择(下面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我们学过林海音的窃读记 ,下面属于她的作品的是( 1)(1) 童年乐事 (2) 竹节人 (3) 打水漂儿2、 捅马蜂窝的作者是( 2 )(1)林海音 (2)冯骥才3、下面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是( 1 )(1) 教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2) 他走路的样子很像我爸爸。(3) 一阵风吹来树上的梨儿像在对我们点头微笑。4、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4

9、 )(1)各抒己见 心旷神怡 名副其实 人声鼎沸(2)神机妙算 从容不迫 阴谋诡计 身临其境(3)漫不经心 逃之夭夭 郁郁寡欢 无微不至(4)穿流不息 前所未有 斗志昂扬 爱不失手5、 暗渡陈仓选自四大名著( 1)(1) 三国演义(2) 西游记(3) 水浒传6、在无声的爱中,描写西部风光的文章是(2 ) (1) 死海掠影(2) 醉高原7、下面文章属于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是( 1)(1) 繁星(2) 蝴蝶诗人8、 儿子的创意作者是( 1)(1)毕淑敏(2)冯骥才3、连线1、 简妮的项链 母爱看不见的爱 父爱2、虎口藏宝 娜塔莉暗渡陈仓 韩信3、乡土风情 为弟留母中华美德 说书人4、阅读品味1、读书

10、对你有什么影响?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读书的收获和感受。2、写写自己童年玩过的几种游戏,哪种游戏使你难忘?为什么?3、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讲几个事例来表现父亲对你的爱吗?五 年 级 古 诗 文 竞 赛 试 题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1填颜色:(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3(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填数字:(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三)_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3填植物:(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3

1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4)国破山河在,城春 (草木)深。二、补充句子(10 分)(1)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2)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3)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4),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古诗文中“游”名胜。(10 分)(1)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2)(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_只隔数重山。(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四、请把下列花草名准确地填入相应的诗句中。(6 分)桂花 桃花 荷花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3 别样红。

12、2、竹外 2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3、人闲 1 落,夜静春山空。六、连线(14 分)春望 王之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凉州词 杜甫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芙蓉楼送辛渐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 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一、判断题1、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6、“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错)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8、宋妈在我家当奶妈。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9、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 ()10、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1、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错)订正:小时候12、兰姨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