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35416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历年真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5 年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巴洛克 D.杜威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 。A.

2、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因材

3、施教赢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A

4、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2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个空,每空 1 分,共 15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3.教育对个体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价值。4198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

5、心精神是 。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 和教科书。9.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14马卡连柯说,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6、。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当代教育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 ,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设计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柯

7、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3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说明。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结构。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说明下面教学案例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试做具体的分析。“力”的概念的敢学我在讲课时,问同学们知道“力”吗?大家都说知道。但我问到“力到底是什么”的时候

8、?同学们却答不出来。我就接着说:“谁能说出力的表现?”于是,他们活跃起来了。有的说“人提水” ;有的说“起重机吊钢管” ;还有的说“磁铁吸引铁钉” 。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同时辅以适当的演示实验,并板书如下:物体 作用 物体人 提 水起重机 吊 钢管磁铁 吸 铁钉接着布置归纳分析:从上述几个力的表现的例子可以看出,力是离不开物体的,如人、起重机、磁铁都是物体,水、钢管、铁钉也是物体。我进而又指出:“提、吊、吸”在物理学中都称为作用。由此得出力的初步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以“我们的理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2005 年中学教育学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A

9、 3.B 4.C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B二、填空题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延时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及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5.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创造能力 7.职业角色的多样性8.教学大纲 9.教学 10.学生身心发展 11.模象直观12.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5.教育者三、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错 5.错 6.错 7.错 8.对 9.错 10.对4四、简答题1.教育

10、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仁与现念的多样性等。2.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在现代社会,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教育、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学生。(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

11、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进行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的建设者。(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师肩负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

12、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3.(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4.备课内容包括:(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钻研教学大纲,就是要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本学科 在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阅读参考资料也很重要。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

13、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在教学的哪一阶段,由哪些学生进行答间活动等。然后把这些研究、分析的结果,纳人课时计划。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5.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五、论述题1. (1)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教师问“力是什么” ,学生不能回答,老师接着问“谁能说出力的表现” ,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发言活跃,这就运用了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力很抽象,但通过老师的启发,学生举的例子都是具体直观的,老师的演示实验也是直观的,所以运用了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