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的工作责任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18057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持良好的工作责任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保持良好的工作责任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保持良好的工作责任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保持良好的工作责任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保持良好的工作责任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持良好的工作责任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持良好的工作责任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持良好的工作责任心零缺陷工作第三章读后感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就是一份责任,当我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当我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责任感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它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万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一旦失去责任感,即使是做自己擅长的工作,也会做得一塌糊涂。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一项工作的时候,成不成功,取决于是否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以及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是每位干部职工都面临的问题。有的人对工作认真负责,做起事来积极

2、主动;有的人等待观望,工作上的事推一推转一转;有的人消极厌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工作中混日子。集团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公司领导高屋建瓴,制定和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并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扎实苦干的结果,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依靠大家的力量不断推动整个集团的事业向前发展。在工作上得到认可、政治上得到进步,会让我们内心充满成就感,工作中取得成绩、获得褒奖,会让我们充满快乐。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应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要培养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要有敬业精神,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把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就会把工作做好。平时工作中多做多反思,多问

3、问自己做得好不好,就能做到尽职尽责,只有当我们在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时,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在工作中和生命中的价值。集团公司规模扩展速度非常快,这些事业的拓展要靠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理应义不容辞地干好本职工作,为集团,为社会,最终也为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二是要具备开展工作的能力。要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把自己磨练成一把“金刚钻” ,练就过硬的组织指挥和协调统筹能力,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善于攻坚克难,面对困难不能畏缩也不能糊弄;要具备开阔的视野,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具体工作,用先进的方法来管理队伍,最终实现工作目标。三是工作中要树立“三心” 。要有信心,信心是人生之舟的舵,工作是动力

4、,任凭人生旅途的风雨变幻,始终会顺利向前航行。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既然从事了这个行业,就不能后悔,善始善终完成工作。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将自己的时光消耗在不停的选择之中;要有恒心,要耐得住寂寞,每天相同的工作可能是枯燥的,如加班加点、带班执勤等,认真做好工作就意味着要放弃大量的休息、娱乐时间,因此要具备持之以恒的耐力,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要有决心,就是要为创一番事业、闯一条新路进行自我激励,工作时必须树立一个崇高的目标,那么在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就一定会获得成功,一个人只有将全部力量和精力致力于某一项事业时,才能有所成就。四是要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负责。对待工作的结果正如这

5、句话所说: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工作不认真、拖拉就意味着每一日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要更积极向上。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自己的生命已无法选择,人生过程必须去体验,如何去做好这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应当勇敢的接受这个挑战,正确对待人生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受到的挫折,把它们当作是对自己的磨练,认真去悟透“人生” 这个禅,用行动来解释“工作”这个理,使自己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最近读了一本零缺陷工作的书,其中提到的很多观念深受启发, 其实“零缺陷”这个概念最早是 1961 年一个叫菲力普

6、.克劳斯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来的,他指出“零缺陷是质量绩效的唯一工作标准,改善质量的基础,使每一个人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但在传统的观念里,“零缺陷”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句话便否定所有的“零缺陷”,于是人们常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原谅我们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 的确,人的一生谁也不可能无过,但是因此而否定了“零缺陷”的目标和观念,不能不说是一个群体的可悲之处。就像书中所说的,“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与在第二次、第 10 次把工作做对是一样的,错误只是一个机率问题,并不因为是在第几次就会有不同”。 是啊,凭什么就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呢?没有人能做到一生无过,

7、但问题是:如果不以无过来要求自己,那么这个过的最低要求又是多少,1%,2%还是 10%?实际上,不管是百分之几,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最终大家的出错率一定在最低要求前后出现。那么,为什么不能把目标定在“零”呢?其实很多的过错,就是由于我们日常工作认识中的一些误区或忽略造成的,只是忽略得多了,就成了一种常态或认识中的一种真理不出点错怎么能叫真理? 我不是管理者,但作为医院办公室工作的一员,不由得联想到当前我们的医疗卫生工作和医患关系的现状,也许医疗卫生工作更应该推行“零缺陷”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目标!因为作为医务工作者,你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或认识上过错,就可能导致生命无法承受之轻的损失,这样的过错或失误

8、是我们无法承受的。近些年来,医疗纠纷呈快速增长趋势,医患关系紧张,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医疗服务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医疗缺陷和服务缺陷。如果每个医院都能实行“零缺陷”管理,毎个医务工作者都被灌输着“零缺陷”的工作目标,在医疗服务各环节(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及各层面(医疗层、护理层、技术服务层、后勤保障层)实行“零缺陷”管理,加强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管理意识、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医疗护理零缺陷,医患沟通零距离、质量管理零投诉,才能避免缺陷的发生,才能真正让老百姓满意。零缺陷”一词,近来经常见于产品的广告中,意思大致是为了说明该产品特别好,取代“最好、一流、卓越”等主观模

9、糊的形容词,成了一个新的广告词。零缺陷管理的概念源于美国,本意应该指的是企业在生产或服务质量上的一种先进管理模式,到了我们这里却完全变了味。那零缺陷管理究是什么?恐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也来谈点看法。 望文生义,“零缺陷” 就是一点缺陷都没有的产品, 产品的质量好到了 顶 ,大部分人会这么认为,但在客观上任何产品不可能好到了 顶 的。由此就认为是一个不实的形容词。既然是形容词在真正的企业管理上就不会重视应用,对零缺陷的这种认识,这确是一件令人遗憾的误解。 零缺陷管理首先就是标准化管理,零缺陷-不等于是最好的产品,但绝对是附合要求的产品,比如 1 台 10 万元的车和 1 台100 万元的

10、车相比,就不能说 10 万的车就有质量问题, 100 万元的车就没有质量问题。所以不管是高档的产品还是低档的产品,只要它的技术要求 100达到了设计要求,就可以说是真 正 的 零缺陷产品。比如一颗木钉,设计要求长度是 350.5。而实际的产品长度是 36 ,看起来一点也不影响使用,但百分之百是不合格产品。 标准化管理是实现零缺陷管理的基础,ISO900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零缺陷管理的基础手段。但不是实现零缺陷管理的全部手段。 零缺陷管理是一种工作哲学,一种理念。产品、服务应有质量,及人的素质、知识能力、管理水平、 企 业 运行也要 有 质量。任何业务工作都是一个过程,是利用资源把输入转化为

11、输出的一系列的活动,工作哲学是指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理念是能够认识到事情的最终结果。具体工作哲学可概括如下 几 个原则: 一、质量符合客户与市场的客观要求,而且这种要求必须用可衡量的、明确的字眼来定义,而不是在预感经验或个人观点的基础上来判定。一旦承诺就必须兑现,质量在严格意义上讲是没有等级,标准这有一个,虽然顾客的要求是多维的。动态的和不断提高的,但对质量的要求是始终不变的。所以我们在制订标准是就要对顾客的要求进行识别,并且还要充分地理解 、 挖掘,使标准能使顾客满意,进而使顾客成功,顾客成功了,才会忠诚于企业和产品,企业才能成功 。 二、质量是怎样产生的?是预防而不是检验,预防能产生

12、质量。预防要求在事先把准备工作全部做好,把可能出现漏洞的地方仔细地多检查几遍.把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 预防包含着思考、计划和分析过程.然后采取行动以避免其产生。检验虽然是有必要的,但不是为了查找问题和补救,而是为下次预防作准备。 三、100 按标准行事才能达到“零缺陷” ,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 “零缺陷 ” 和“差不多就好 ” 是两个完全同的概念和工作标准。“差不多就好” 只是说我们在某些时候符合了要求,而“零缺陷” 的工作则意味着我们每一次在任何时候的工作都合要求。它是亠种认真的符合我们意愿和要求的个人承诺。如果我们要让工作具有质量,那么我们决不向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妥协。我们的客户也就不会得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了。“零缺陷”是一种心态、一种意识,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只有全部符合要求才能满意,不符合要求,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不能接受的。 四、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因不符合要求而所付出的代价,而不是指数。当一件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产生,就会产生直接的损失,返修、返工、损耗、报废、处理问题,用户索赔等费用。间接的客户流失,信誉形象损失等等。这种 因 不 符 合 要 求 而 造 成 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必须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 比 如 生 产 太 阳 能 热 水 器, 也许100 台产品上,只有一台 出 了 问 题, 但要付出的代价不可能只有一台的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