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知识之染色基本理论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6665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染整知识之染色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染整知识之染色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染整知识之染色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染整知识之染色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染整知识之染色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染整知识之染色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整知识之染色基本理论(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染整知识之染色基本理论染料的上染过程: 所谓上染就是指染料舍染液(或其它介质 )而向纤维转移并将纤维染透的过程。上染过程和通常所指的染色过程不尽相同。上染过程的几个阶段:1染料从染液向纤维界面转移 扩散边界层:主要靠染料自身扩散转移到纤维表面的液层,称为扩散边界层 加强染液的循环和提高染液的流速,尽量减小扩散边界层厚度是加快染色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样不仅可加快染料到达纤维表面的速度,还可以提高匀染效果2染料在扩散边界层中靠近纤维到一定距离后,染料分子迅速被纤维表面所吸附,染料分子和纤维表面分子间发生氢键、范德华或库仑引力结合。3染料吸附到纤维表面后,在纤维内外形成一个染料浓度差,因而向纤维内部

2、扩散并固着在纤维内部。上染过程示意影响上染过程的因素 染料运动状态: 染液流动 扩散 吸附 扩散重要影响因素:1染料分子结构 16 同左 14 同左2染料溶解状态 7.纤维表面特征 5. 纤维微结构3染液中其它组成 及电荷 6.纤维化学结构4温度5浴比、染液流动 6p H 值染色平衡染色平衡:当染色达到一定程度时,染料的吸附与解吸速率相等,染液和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不在发生变化,即达到上染平衡状态。上染过程是大量染料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宏观结果,常以染料在染液中和纤维中的浓度变化来衡量,而不是代表个别染料分子的行为。上染百分率: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数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达到平

3、衡时,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数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率。上染速率: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对上染时间的变化率。上染速率曲线:上染率对时间的变化曲线(或者纤维上染料浓度对时间的化曲线)称为上染速率曲线。吸附等温线 :恒定温度下,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与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关系曲线。平衡吸附量: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染色饱和值: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不再随染液中的染料浓度增加而增加,此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成为染色饱和值。 染整知识之染色-染色的方法染色方法根据把染料施加于染物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中的方式不同,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染( 或称竭染) 和轧染两种。浸染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上染纤

4、维并固着在纤维中的染色方法。 特点:适用于各种形态的纺织品的染色;间歇式生产,生产效率较低;设备比较简单,操作较容易。浸染时染液重量与被染物重量之比称为浴比。 轧染轧染是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织品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使染料均匀分布在织物上,染料的上染是(或者主要是)在以后的汽蒸或焙烘等处理过程中完成的。 特点:连续染色加工,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织物的染色,但被染物所受张力较大,通常用于机织物的染色,丝束和纱线有时也用轧染染色。轧染轧点带液中的染液可以分为三部分即被纤维所吸附的染液留在织物组织的毛细管空隙中的毛细管染液留在织物间隙中、在重力作用下容

5、易流动的染液泳移所谓泳移是指织物在浸扎染液以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蒸发而向受热表面迁移的现象。泳移不但使染色不匀,而且易使摩擦牢度降低。纺织品的染色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可以在纤维、纱线 、织物及成衣等不同阶段景进 行染色。1、散纤维染色 在纺纱之前的纤维或散纤维的染色,装入大的染缸,在适当的温度进行染色。色纺纱大多采用散纤维染色的方法(也有不同纤维单染的效果),常用于粗纺毛织物 。2、毛条染色 这也属于纤维成纱前的纤维染色,与散纤维染色的目的一样,是为了获得柔和的混色效果。毛条染色一般用于精梳毛纱与毛织物。3、纱线染色 织造前对纱线进行染色,一般用于色织物、毛衫等或直接使用纱线(缝纫线等)

6、。纱线染色是染织的基础。常规纱线染色的方法有三种:绞纱染色将松散的绞纱浸在特制的染缸中,这是一种成本最高的染色方法;筒子 染色筒子染色的纱线卷绕在一个有孔的筒子上,然后将许多的筒子装入染色缸,染液循环流动,蓬松效果与柔软程度不如绞纱染色。经轴染色是一种大规模卷装染色,梭织 制造前要先制成经轴(整经),将整个经轴的纱线进行染色,如联合浆染机与经轴纱线束装染色。由于是经轴,所以多适用梭织染色使用。 但随着经轴落筒的出现,我们可以把染色后经轴上的纱线落成筒子纱,这种染色的纱线使用范围就更广了,譬如靛蓝染色大多使用的还原染色方法,只有使用经轴染色才可以很好的解决,如果没有经轴落筒,是很难实现的。4、匹

7、染 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为匹染,常用的方法有绳状染色、喷射染色、卷染、轧染 (不是扎染)和经轴染色。这里不一一介 绍。5、成衣染色 把成衣装入尼龙袋子,一系列的袋子一起装入染缸,在染缸内持续搅拌(桨叶式染色机 )。成衣染色多适合于针织袜类、T 恤等大部分针织服装、毛衫、裤子、衬衫等一些简单的成衣。模拟试题一姓名_学号_ 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 选择题(第 115 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品种在练漂加工中可以不漂白是()A.浅染色布 B. 深染色布 C. 印花布2、涤纶纤维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时,染液 PH 值一般为

8、 ()A.3-4 B.5-6 C. 9-103.下列适宜采用紧式练漂加工的织物是()A.棉针织物 B.灯芯绒布 C.纯棉厚重织物4、硫化染料目前染色用的最多的是()A. 黑色 B. 蓝色 C.灰色5、还原染料染色时,保险粉和烧碱的用量()理论用量A. 等于 B.小于 C. 超过6、分散染液处方中的磷酸二氢胺起何作用()A. 缓染 B.分散 C.调节 PH 值7、织物浸轧染液烘干时,为了防止织物上染料的泳移,烘筒温度通常应()A. 前低后高 B. 前高后低 C.前后一致 8、酸性染料通常不能与()助剂同浴.A. 阴离子型 B. 阳离子型 C. 非离子型9、直接染料轧染时,初染液应该().A. 加

9、浓 B.冲淡 C.前后一致10、红、黄、蓝三色的余色分别为() .A.紫、绿、橙 B. 黑、棕、青 C. 绿、紫、橙11、为了提高直接染料的耐洗牢度,通常可采用()固色剂来进行固色.A. 阴电荷性 B. 阳电荷性 C. 电荷中性12、国产 X 型活性染料其活性基的学名为().A.一氯均三嗪 B.二氯均三嗪 C.B-乙烯砜13、由于 X 型活性染料反应性较高,在()中就能固色,因此又叫普通型活性染料 .A. 底温和弱碱 B. 高温和弱碱 C. 低温和强碱14、硫化染料染色时,采用较高染色温度,上染百分率可().A. 提高 B.降低 C. 基本无变化15、下列染料的染液中需要加入软水剂的是().A

10、. 活性染料 B.阳离子染料 C. 分散染料二、判断题(第 1-15 题.请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为了提高棉织物上活性染料的得色量,可采用在染液里加入食盐等电解质.()2、如果把原色中的红黄兰三色等量混合可得橙灰色.()3、提高染液温度,上染百分率提高.()4、适合染中浅色的是还原染料.()5、染料浓度相同,浴比增大,织物的得色量不变.()6、一般说,提高染液温度,染料在染液中的分散度提高. ()7、染色过程一般包括吸附、扩散、固着三个阶段.()8、染料能上染纤维是因为染料在溶液中的化学位大于染料在纤维中的化学位.()9、

11、织物的染色方法有浸染和轧染两种.()10、轧染是连续式生产,劳动效率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11、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染色工艺,染料利用率高.色光较易控制,染浴可连续使用.()12、印染产品在染整过程中,要做到布卡相符,根据生产流程填写记录卡.()13、在安排染色产品生产时,尽量从浅色到深色,这样能缩短机台的清洁工作时间.()14、染色时对前处理织物检查的项目有织物平整度和幅宽.()15、浸染法所用的染料通常采用分次加入的方法以求染色均匀,并加促染剂以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三、简答题(第 1-5 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1、何为有效氯?2、简述审核染色样色光时的注意要点.3、试根据下列织

12、物的性能特点,正确选择染色设备.(1) 涤棉针织物(2) 纯棉机织物(3) 纯涤纶织物(4) 真丝绸织物4、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遇到染料泳移现象,试回答什么是染料的泳移?并分析产生泳移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的措施.5、织物染色后皂洗的目的是什么?一般采用什么助剂?染色是把纤维材料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它是借助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化学或化学的结合,或者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染料而使整个纺织品成为有色物体。染色产品不但要求色泽均匀,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根据染色加工的对象不同,染色方法可分为织物染色、纱线染色和散纤维染色等三种。其中织物染色应用最广,纱线染色多用于色织物和针织物,散纤维染色则主要用于混

13、纺或厚密织物的生产,都以毛纺织物为主。 研究染色的目的在于能够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染料,正确制订和进行染色加工,获得高质量的染色成品。第一节 染色基础知识一、染色理论概述把纤维浸入一定温度下的染料水溶液中,染料就从水相向纤维中移动,此时水中的染料量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达到平衡状态。水中减少的染料,就是向纤维上移动的染料。在任意时间取出纤维,即使绞拧,染料也仍留在纤维中,并不能简单地使染料完全脱离纤维,这种染料结合在纤维中的现象,就称为染色。若把海绵浸入染液中,染料溶液也能进入海绵内部,可是即使时间长,染料溶液的浓度也不变化,将海绵取出绞拧时,染料和水同时又从海绵内挤出来,所以说海绵并未被

14、染色。(一)染色基本过程 按照现代的染色理论的观点,染料之所以能够上染纤维,并在纤维织物上具有一定牢度,是因为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之间存在着各种引力的缘故,各类染料的染色原理和染色工艺,因染料和纤维各自的特性而有很大差别,不能一概而论,但就其染色过程而言,大致都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1.吸附 当纤维投入染浴以后,染料先扩散到纤维表面,然后渐渐地由溶液转移到纤维表面,这个过程称为吸附。随着时间的推移,纤维上的染料浓度逐渐增加,而溶液中的染料浓度却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吸附的逆过程为解吸,在上染过程中吸附和解吸是同时存在的。2.扩散 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直到纤维各部

15、分的染料浓度趋向一致。由于吸附在纤维表面的染料浓度大于纤维内部的染料浓度,促使染料由纤维表面向纤维内部扩散。此时,染料的扩散破坏了最初建立的吸附平衡,溶液中的染料又会不断地吸附到纤维表面,吸附和解吸再次达到平衡。3.固着 是染料与纤维结合的过程,随染料和纤维不同,其结合方式也各不相同。上述三个阶段在染色过程中往往是同时存在,不能截然分开。只是在染色的某一段时间某个过程占优势而已。(二)染料在纤维内的固着方式 染料在纤维内固着,可认为是染料保持在纤维上的过程。不同的染料与不同的纤维,它们之间固着的原理也不同,一般来说,染料被固着在纤维上存在着两种类型。1.纯粹化学性固色 指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

16、,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例如: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彼此形成醚键结合。通式如下:DRX+Cell-OH DR-0-Cell+HXDRX:活性染料分子X:活性基团Cell-OH:表示纤维素2.物理化学性固着 由于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相互吸引及氢键的形成,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许多染棉的染料,如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等都是依赖这种引力而固着在纤维上的。二、染料基础(一)染料分类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可将染料进行下列分类。l.直接染料 这类染料因不需依赖其他药剂而可以直接染着于棉、麻、丝、毛等各种纤维上而得名。它的染色方法简单,色谱齐全,成本低廉。但其耐洗和耐晒牢度较差,如采用适当后处理的方法,能够提高染色成品的牢度。2.不溶性偶氮染料 这类染料实质上是染料的两个中间体,在织物上经偶合而生成不溶性颜料。因为在印染过程中要加冰,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