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 ,王振铭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6448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 ,王振铭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 ,王振铭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 ,王振铭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 ,王振铭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 ,王振铭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 ,王振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 ,王振铭(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 2004 年年会论文集17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热电厂为什么要技术改造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 王振铭内容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热电联产己具有相当规模,为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热电联产应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保持节约能源的优势,提出增强经济效益措施和向科技、管理、环保要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关 键 词 热电联产、节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 39 条明确提示:国家鼓励发展下列通用技术: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发展热电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为贯彻“节约能源法”国家领导部门委托中国电

2、机工程学会热电专委会组织编制发展热电联产的新文件,于 2000 年 8 月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以急计基础20001268 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批准执行。其后我国热联产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一、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到 2002 年底为止,我国热电联产的情况:年供热量 139150 万吉焦,增加 8.08%。6000 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共 1937 台总容量达 3743.67 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容量的 14.58%。在运行的热电厂中,规模最大的为太原第一热电厂,装机容量 138.6 万千瓦,在北京、沈阳、吉林、长春郑州、天津、邯郸、衡水、秦皇岛和太原这些特大城

3、市己有一批 20 万千瓦、30 万千瓦大型抽汽冷凝两用机组在运行,星罗棋布的热电厂不仅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迅速发展,就连黑河,海拉尔、石河子和海南岛这些边疆城市也开花结果,区域热电厂也从城市的工业区,蔓延到了乡镇工业开发区,苏州地区一些村镇办热电厂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大中城市工业也开始安装大型供热机组。有些私营企业家也看好热电联产,投资建设热电厂。在负责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为北京市热力公司,现己有供热管网514 公里。 (其中蒸汽网 38 公里) 。供热面积 7800 万平米。供应蒸汽 105 个工业用户897t/h,大小热力站共 1317

4、 个。己建成的热力管网:蒸汽管直径 DN1000,热水管直径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 2004 年年会论文集18DN1400。到 2001 年底,全国共有 662 个设市城市,其中己有 286 个城市建集中供热设施,占42.18%,2002 年底中国集中供热的供热能力:蒸汽 83346 吨/时,热水 148579 兆瓦/时。供热量:蒸汽 57438 万 GJ/年。热水 122728 万 GJ/年。2002 年底全国供热面积为 155567万平米。比上年增长 6.31%。热力管道总长度己达蒸汽 10139 公里,热水 48601 公里,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集中供热面积约占全国集中供热面积的

5、80%,热化率 30%,全国集中供热从业人员共 24 万人。在总供热量中,热电联产的蒸汽占 65.89%,热水占 32.66%.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热面积增长较快,并向过渡区发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中,公共建筑占 33.12%,民用建筑占用59.76%,其它占据 7.11%,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有如下特点:(1)三北地区集中供热以民用建筑为主,如北京市民用建筑为 72.66%,河北为 66.54%辽宁为 67.5%山东为了 51.97%。(2)城市集中供热逐步向过渡区发展,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均己有集中供热,但以公共建筑和工厂为主,如上海为 61.72%.江苏为 53.35%,安徽为 39.

6、55%城市供热管网的建设也有很大发展。按建设部规定,我国城市按非农业人口规模分组:超特大城市:200 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00 至 200 人口大城市:50 至 100 万人口小城市:20 万人口以下不同规模城市的集中供热超大城市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供热面积(万 m2) 42085.52 32436.29 24050.17 22911.18 24845.75比 例 (%) 28.76 22.17 16.44 15.66 16.97城镇集中供热发展状况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供热面积(万 m2)27651 32832 44164 50992 6

7、4645 73433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供热面积(万 m2)80755 86540 96000 110766 146328 155567从以上表可看出:我国城镇集中供热 2000 年至 2002 年,平均每年 2.2 亿平米。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城市热化率也出入较大。下表表示不同地区城市的热化率。从下表可知,纬度超高的严寒地区,热化率越高,纬度越低的地区热化率普遍较低。即东北地区的热化率一般为 6090%,黄河流域一带的河南、山东地区城市的热化率一般约为 2530%。均达到了 2000 年建设部城镇集中供热发展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 2004 年年

8、会论文集19规划的要求。不同地区城市的热化率城市建筑面积(万 m2)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万 m2)热化率(%)热电联产/比例(万 m2)(%)锅炉供热/比例(万 m2)(%)吉林市 3572 3014 84.4 1422/47.2 1509/50绥芬河 180 92 51.1 - 92/100延吉市 77.9 61.4 78.8 - 47.9/78.0北安市 340.09 225 66.6 175/77.7 50/22.3通辽市 750 600 80 220/36.6 330/55黑河市 396 258.6 65.3 200/77.4 58.4/22.6兰州市 5547 4171.9 75.2

9、791/18.9 2280/54.6大连市 5714 5033 88 1636/28.6 3397/67.5烟台市 2000 1800 90 610/33 280/15.5邯郸市 2452 618 25.2 350/56.6 268/43.4濮阳市 288 266 92.3 266/100注:有些城市将分散小锅炉也统计在集中供热之内。从统计数字可看出:热电联产是蒸汽集中供热的主力军,锅炉房供热承担了城镇热水集中供热的重担。无论从供热能力上看,还是从供热总量上看,热电联产均占全国蒸汽总供热能力和总供热量的 6070%。如 2002 年,全国总供热能力为 83346t/h,热电联产为 59946

10、t/h,占72%。全国供热总量为 57438 万 GJ,热电联产为 37847 万 GJ,占 66%。所以,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委的文件中,均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二、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几个趋势1、大容量供热机组增多近两年我国热电联产建设中,开始注重建设规模,对城市集中供热国家也积极提倡搞大型两用供热机组。以前单机 20 万、30 万千瓦的大型供热机组仅在特大城市建设,近两年在20 万以上人口的大、中城市也开始建设。据“热电建设动态”报导,仅 2003 年国家批准立项和开工建设的 5 万千瓦及以上的热电工程就有以下若干工程。2003 年国家批准立项和开工的热电工程顺序 热电工程名

11、称 装机容量 顺序 热电工程名称 装机容量1 江苏太仓港 2300MW 10 天津陈塘庄 1135MW2 河北邢台(兴泰电厂) 2300MW 11 河南新乡 2300MW3 河南焦作 2135MW 12 内蒙乌兰浩特 250MW4 黑龙江齐齐哈尔 250MW 13 大连泰山热电 2135MW5 河南平东 2200MW 14 山东茌平热电 2135MW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 2004 年年会论文集206 乌海 2150MW 15 天津东北部 2300MW7 太原二热 2300MW 16 天津杨柳青扩建 2300MW8 包头东华 2300MW 17 山西临汾 2135 MW9 江苏新海 230

12、0MW 18 合计 7650MW上表仅为不完全统计,且为单机 5 万千瓦及以上的机组。例如江苏省以前多为单机1.2 万千瓦有以下的小型供热机组,目前太仓 2135MW 供热机组己投产,2300MW 供热机组近期也先后投产。江苏新海 2300MW 大型供热 2003 年 8 月通过可研报告审查也将于 2005 年 4 月投产运行。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开始建设由于陕甘宁天然气进京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己使十余个省市燃料结构调整成为现实,一些地区将开始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见于报导的燃机热电厂有以下工程。计划建设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序号 项目名称总容量(MW)序号 项目名称 总容量

13、(mw)1、 武昌热电厂扩建 270 6 北京上地热电厂 1002 华能北京热电厂二期 采暖 1062 非采暖期 1106 7 清华大学热电厂(未批) 1003 北京太阳宫热电厂 786 8 高井电厂燃机改造 6004 北京亦庄开发区热电厂 150 9 北京草桥热电厂 6005 北京电子城热电厂 100 10 兰州燃气热电厂 400合 计 4038上表仅为不完全统计。3、 国产首台低热值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机组投运由南京汽轮电机(集团)公司生产的首台 66MW 低热值气体燃料联合循环热电机组于 2003年 10 月 18 日在吉林通化钢铁厂通过 72 小时试运后,正式投入运行。2004 年 7

14、 月 15 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南京主持召开了“PG6561B-L”型高炉煤气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新产品鉴定,可以批量生产。我国冶炼企业生产中的伴生高炉煤气,因热值低无法利用而放空、既无经济效益,又污染环境。该工程的投产拓展出国产燃气轮机的应用领域、为我国冶金行业有效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济效益,提供了有效途径。以本工程为例,按每年运行7500 小时计,年发电量可达 3.8 亿千瓦时,创造的年经济效益达一亿五千万元以上,在大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4、 各城市重视环保,调整燃料结构拔小烟囱,发展集中供热据国家环保总局报导:2002 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

15、得到遏制,但污染程度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 2004 年年会论文集21仍很严重。在全国 471 个城市中,在 209 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 44.4%.空气中 SO2平均和总悬浮颗料物与 2001 年相比均有所不降.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兰州、乌鲁木齐、太原、西宁等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北京空气质量五年提升了 28.2 个百分点,2003 年力争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 60%。己实现。到 2002 年底,北京市己有 4.4 万台燃煤茶炉大灶,一万台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对尚未改造的燃煤锅炉,北京市 2002 年共推广使用低硫优质煤 800 万吨。太

16、原市清洁能源规划通过国家科技部、环保总局的专家评审“规划”要求不生产高硫分,高灰分煤,禁止原煤直接进入用户。拆小锅炉,发展集中供热。太原市人民政府下发了2003 年拆除和整治燃煤锅炉的通告 ,规定在 7 月 31 日前完成 160 台燃煤锅炉的拆除和整治任务,并实行日报制度,对逾期未完成自拆和整治任务的单位,要在媒体上曝光,逾期不拆的锅炉全部予以强行拆除,并没收拆除之设备。上海市卢湾区在 1999 年建成“基本无燃煤区”的基础上,经过两年努力,2002 年完成区内 4t/h 以下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使全区清洁能源的比例达 96.8%,成为上海首个“无燃煤区” ,区域内民用燃气普及率为了 100%,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乌鲁木齐大力实施“兰天工程” ,拆小锅炉,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综合治理大气污染,使该市环境质量有很大提高。2002 年前 10 个月达到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达89.22%,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 63.5%,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