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伟绩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对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710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伟绩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伟绩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伟绩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伟绩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伟绩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伟绩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伟绩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对比(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伟绩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对比 刘明翰 陈月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摘 要: 从郑和与达伽马和哥伦布的远航对比中, 说明因不同的背景、目的和影响, 其结果与性质则迥异。明成祖的中国的天下观与中国传统的协和万邦对外思想, 引领郑和作为和平使者, 扩大了同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促进了彼此之间互通有无的经济文化交流, 而在西方殖民扩张的世界秩序论指导下达伽马和哥伦布的远航, 则给亚非拉的人民带去了一个整整持续了三、四百年的殖民主义暴力侵略、掠夺的时代。郑和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充分贯彻和体现了华夏文明天下观的伟绩, 是永载世界史册的。

2、新时代的中外交往是我国历史上中外交流的继续和发展。“一带一路”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大的战略决策, 也是中国寻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载体, 反映了我国新时期积极的国际战略思想。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天下观; 郑和与达伽马、哥伦布远航的比较; 一带一路; 作者简介:刘明翰 (1932-) , 男, 教授, 主要从事世界中世纪史与中外关系史研究。作者简介:陈月清 (1932-) , 女, 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与中外关系史研究。收稿日期:2017-08-20Contributions of Zhenghes 7 Voyages down the

3、 Western Seas to Maritime Silk RoadComparison between Contributions of Zhenghes Voyages down the Western Seas and West Europes Early Colonialisation and ExpansionLIU Ming-han CHEN Yue-qing China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tudies; Abstrac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voyages of Zhenghe and of Da Gama

4、s and Columbus shows a sharp contrast in the outcome and nature of the voyag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backgrounds, purposes and influences. It was Emperor Yongles world view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idea of cooperating harmoniously with other countries that helps the successful voyages of Zhenghe as a

5、 peace messenger. The voyages promote communications,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Asian and African countries; while with the world order concept of the western colonial expansion, Da Gamas and Columbus voyages brought people in Asian, African and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a period of 300 to

6、 400 years violent colonial invasion and exploitation. Zhenghes contribution to Maritime Silk Road has gone down in history, which best exemplifies the world view of Chinese nation.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the continu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7、s in history.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ed by Xi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licy outlining an overall plan of domestic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up to the world,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China to seek constructing a new win-win cooperativ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representing Chines

8、e active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idea in the new epoch.Keyword: Zhenghes voyages down the Western Seas; world view; comparison between voyages of Zhenghe and of Da Gamas and Columbus; The Belt and Road; Received: 2017-08-2015 世纪对于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是属于海洋的。在这一世纪中, 东西方先后出现了三次历史上空前的航海活动。14051433 年, 我国郑和七次下西洋, 跨南

9、海、渡印度, 远航西亚直至东非海岸。1415 年, 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于 1498 年抵印度。1492 年哥伦布横越大西洋, 直航美洲。这三次大航海, 都极大地扩大了世界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但因不同的背景、目的和影响, 其交往的结果与性质则迥异。郑和七次下西洋, 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郑和作为和平使者, 扩大了古代中国人民同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促进了彼此之间互通有无的经济文化交流, 标志着明朝对自古以来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达伽马和哥伦布的远航, 在给欧洲殖民强国带来数以万计的黄金白银之外, 也给亚非拉的人民带去了一个整整持续了 30

10、0 多年的殖民主义暴力侵略、掠夺的时代。现对此作一些对比, 以说明中国的天下观及其对外政策的理念与西方殖民侵略的世界秩序论之截然不同。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与华夏文明形成过程的天下观郑和下西洋 (14051433 年) 是十五世纪初, 中国明朝建国早期, 在明成祖朱棣执政时, 开辟了世界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显示出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彪炳寰宇、震烁九州天下观的宏伟篇章。(一)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及直接原因1. 历史背景首先, 当时中国具有在全世界领先开辟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实力和条件。中华民族曾创造了辉煌灿烂从未中断的伟大文明, 明成祖时中华文明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是一个稳定的农业文明的国家

11、, 但由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拥有漫长的滨海地带, 始终有着数量巨大的滨海居民, 因而有着很强的航海方面的遗产。公元前 221 年中国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开始形成, 而西欧的法、德、意、英等国直到九世纪后, 才建立起封建割据的早期国家。十四世纪前, 大量史实证明中国的科技水平在世界是领先的1。中国早在商代已开始用铁, 纺织业中手摇纺车等的使用早于欧洲。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等四大发明, 对人类有过重大贡献。迄十四世纪时, 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科技成就约 300 项, 其中出自中国的约 175 项, 占 57%以上2。十四世纪前, 中国的造船术和航海水平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其次, 中国明

12、朝早期永乐年间在国内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局面及业绩, 是成就郑和下西洋创举的基本条件。永乐帝谨遵明太祖朱元璋的决策, 以“民之贫富, 为治国的根本方针”。他经常感慨道:应“使四海皆给足”, 自己进餐时, 即使无美食, “也未尝不乐”。明朝永乐时期朱棣力斥并制止王亲国戚扩建王府私邸。他指出:“天下初定, 劳困未苏, 兼旱蝗相仍, 民苦寒馁, 安养休息, 方在此时”3。明朝永乐年代, 大力发展经济, 明令减轻百姓捐税等负担, 使国内农、工、商业发展走向繁荣。“是时宇内富庶, 赋入盈羡, 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 府县仓廪蓄积甚丰。”4朱棣继续在政治上巩固中央集权和维护祖国统一, 曾五次亲自远征蒙古

13、鞑靼余部的分裂破坏活动。在文教领域, 兴学校、大办教育, 特别是定决策, 完成了卷帙浩繁的永乐大典的编辑纂修工程 (1407 年编成, 共 22937 卷) , 此乃鼎足世界杰出文献的巨著之一。再次, 明成祖时强大的国力导致封建皇权对其威德远扬的强烈追求。从根本上说, 推动郑和航海的力量, 正是来自皇权对外力求威望与声誉的要求。其主要目的, 是“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5。达到“帝王居中, 抚驭万国”和“四夷慕圣德而率来”的局面6。2. 直接原因直接导致郑和统帅下远航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原因主要有下列各点。首先, 明成祖即位后, 蒙元残存的分裂势力“引弓之士, 不下百万众”7, 当时存有“北虏南倭

14、”不断骚扰, 以及建文帝的敌对势力。朱棣为避免南北同时受敌, 乃选中出身伊斯兰世家, 本人又信佛教的干将郑和, 去当时佛教、伊斯兰教徒众多的东南亚各地, 贯彻明成祖的中华天下主义战略。其次, 明朝太祖朱元璋于 1398 年逝, 其长孙朱允炆继位为建文帝, 他鉴于诸亲王拥重兵, 决定削藩。朱元璋第四子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帝位后, 改元“永乐”。他为扩大和巩固皇权, 经认真筹组后, 委亲信精明干将三宝太监郑和率船舰出使“西洋”, “颁正朔”, 广招徕, 力促周围各地诸国“执圭捧帛而来朝”“祯祥毕集”8序, 实行开放, 扩大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再次, 因建文帝生死不明, 传言纵火出逃, 谜团久

15、悬, 永乐帝派心腹胡濙隐察未果, 乃委郑和趁下西洋侦寻建文帝本人, 亦乃顺便之举。最后, 永乐年间是明朝对外友好联系活跃时期, 众多官员、使臣, 力促国际间和平互惠交往, 如李达、陈诚频往西域, 侯显往返尼八剌 (尼泊尔) , 孟加拉和沼纳朴儿 (印度中部) 等9。明朝在海外从未驻一兵一卒, 未侵占外国外地寸土, 德化广宣, 明朝对外活跃多受赞誉。郑和下西洋时昭显了富强和国力。(二) 明成祖推行的是中国的天下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对外思想明朝朱棣任皇帝, 经济渐繁荣、政治稳定后, 鉴于海域辽阔, 乃定沟通四夷。但他信奉和推行的是中国的天下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对外思想。中国的天下主义, 就是中国古代的世界

16、秩序观, 其最高理想是世界大同, 要向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来过渡, 这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包容非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 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天下主义是古代中国人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天下”在古代中国内涵极其丰富, 它是中国思想家建构出的最大的空间, 既可指中国与四方合一的世界, 也可指人文与自然交汇的空间;更是与“家”“国”一起构成谱系的价值体, 是“国”之合法性的最后依据。中国传统的对外思想原则化的理论是“一”与“和”, 古代儒家的“天下观”, 虽认为“华夷有别”, 但却又更主张“天下一家”“王者无外”“和也者, 天下之大道也”。所谓“王者无外”“定于一”“一统华夷”“和而不同”“和为贵”, 都表达了这“一”与“和”的原则化理念。封贡体系中的天朝与朝贡国不是现代国际关系意义上平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但也绝非殖民体系下的殖民关系。这一秩序在近代以前数千年中主要特征是和平互利的。封贡体系中的等级性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天下观与华夏中心意识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