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541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 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 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 2学 业 达 标一、选择题1下表是1928 年 46 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其中,主导消费方式产生的最主要消极作用是(B)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信贷 26.3 11.2 23.9 61.4现金 20.9 6.2 11.5 38.6累计 47.2 17.4 35.4 100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解析】以信贷方式成交高中低档车的比例大于现金方式成

2、交,说明信贷消费成为主导消费方式,从而加剧了生产的盲目性,故 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2(2016江苏扬州期末)19291933 年期间,美国有 5500 家银行倒闭,13 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 70%,失业人数达到 1700 万。材料反映这场经济危机(C)A爆发十分突然 B影响极其深远C破坏性非常强 D波及地域广阔【解析】由材料信息“美国有 5500 家银行倒闭,13 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 70%,失业人数达到 1700 万”可知,经济危机的破坏性非常强,故 C 正确;“爆发十分突然”与题意不符,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影响极其深远,

3、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危机波及地域广阔,排除 D 项。故选 C。3 “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做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的是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尖锐,穷人的生活下降。而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4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 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 ”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体验是(B)A “牛奶面包供不应求”2B “找工作如登天

4、一般”C “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D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解析】考查 1929 年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本题主要考查 1929 年经济危机时的社会现状“工人大量失业” ,故选 B 项。5(2017天津红桥)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实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固守传统的经济政策不放,他固守的经济政策是(A)A “自由放任”政策 B市场经济C重农抑商政策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面对危机,美国总统胡佛仍然坚持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危机对美国的打击,故 A 项正确。B 项是经济形态,不是经济政策

5、,应排除。C项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应排除。D 项是苏联的经济政策,应排除。故选 A。6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A)A人们对社会制度丧失信心 B人民对生活水平低下不满C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D美国人民期待救星的出现【解析】B、C 两项属于经济领域和生活领域,与题干材料中“夺取政权” “建立工农共和国”等口号的含义不符;D 项与题干材料中“示威者”等提示词不符。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 世纪 30 年代,在街头求职的失业者背上的小木牌上写着:I know 3 trades,I speak 3 lan

6、guages,fought for 3 years,have 3 children,and no work for 3 months,but I only want one job.材料二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当时)窝棚称为“胡佛别墅” ,窝棚区称为“胡佛村” ;失业者手中拿的破口袋称为“胡佛袋” ,在公园长板凳上过夜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旧报纸叫做“胡佛毯”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三1932 年,全国再也没有人搞货币兑换了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金手套”锦标赛半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偿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女睡衣、

7、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裤、机工工具、涂脚药膏、 圣经(新约)等。(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请完成: 3(1)材料一、二反映了美国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概括指出材料三所体现的反常现象,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因素。【答案】(1)社会问题:工人失业现象严重;广大人民生活贫困;人民对政府极为不满。主要原因: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大危机;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没有取得实效。(2)反常现象:实物交换重新流行。影响因素:经济危机爆发前,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爆发后,产品大量积压;金融机构崩溃,物价严重下跌,导致通货紧缩;大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素 能 提 升一、选择题1(201

8、6四川成都)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 55%。 ”这表明造成 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C)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解析】 A 项说的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故 A 错误;B 项说的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材料反映了工人工资水平低,造成购买能力低,这样就出现生产相对过剩,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故 C 正确;D 项说的是政策

9、原因,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故选 C。2(2016浙江平阳二中质检)变形金刚影片中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美国水利工程胡佛水坝(下图)胡佛水坝是 1931 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 年竣工。胡佛水坝表明(D)A胡佛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胡佛政府在美国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C胡佛政府较好地解决了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问题D胡佛政府采取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解析】材料“胡佛水坝是 1931 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采取过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兴建公共工程,D 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标志着政府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开启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时代,排除 A;胡佛政府坚持自由

10、放任的4政策,排除 B、C。故选 D。3.(2016安徽蚌埠期末)有学者研究指出,1929 年1938 年,美国大部分商品滞销,但收音机的销售量却呈爆炸式增长。由此可以推理当时(A)A民众闲暇时间大幅增加 B电子产品不受危机影响C民众醉心于超前性消费 D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解析】1929 年爆发经济大危机,大量工人失业,购买收音机是由于人们待业在家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进行娱乐,故 A 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收音机销售量暴涨,不能得出电子产品都不受经济危机影响,故 B 项错误;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材料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1929 年是经济危机爆发时期,故 D

11、项错误,故选 A。4(2017四川德阳期末)1931 年,斯沃普向胡佛建议将全国工商业强制动员进联邦控制下的贸易协会,以管制物价和生产,指导贸易经营活动。胡佛指责该计划是“法西斯主义” 。这表明胡佛(C)A已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 B赞同由政府来管制生产C维护企业经营的自主性 D反对政府进行任何干预【解析】斯沃普的建议是想依靠贸易协会直接管制生产,其意图在于使政府的行政权力深入到企业经营中,这违背了自由放任政策规定,故胡佛指责其是“法西斯主义” ,表明胡佛主张企业应该有经营的自主权,政府不应破坏企业的自由,故选 C 项。A 项无关;B项“赞同”与材料核心意思相悖;D 项,胡佛并不反对政府的干预,而

12、且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故错误。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胡佛总统(19291933 年 3 月在任)的前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二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原因在于美国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萨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促成的,胡佛始终强调危机起源于欧洲,而欧洲学者强调美国对欧洲的冲击。卢文璞世界现代史材料三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 40%,1932 年相当于 1900 年的水平,20 年代曾获得经济大师称号的胡佛这时被人们称作“饥饿总统” 。在美国当时

13、流行一首歌谣:“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冲。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请回答:5(1)据材料归纳美国人对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的基本论点。(2)材料一、二反映出当时美国人对危机的看法在什么方面达成共识?有何共同缺陷?(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和前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答案】(1)梅隆认为经济危机无法遏制,它的发生与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必然联系。弗里德曼认为美国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萨谬尔森则强调危机是偶然事件引起的。胡佛认为欧洲的危机影响了美国。(2)在经济危机的严重危害问题上达成共识。都没有认识到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3)正如三则材料所反映的那样,对经济危机缺乏本质的认识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