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教科书《生物》浙科版问题的商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3470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高中教科书《生物》浙科版问题的商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高中教科书《生物》浙科版问题的商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高中教科书《生物》浙科版问题的商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高中教科书《生物》浙科版问题的商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高中教科书《生物》浙科版问题的商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高中教科书《生物》浙科版问题的商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高中教科书《生物》浙科版问题的商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高中教科书生物浙科版问题的商榷江南高中 岳振华 2008/12/12【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科版生物学 (必修)1 存疑商榷。【关键词】浙科版 新教材 84 个问题 商榷课本是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订,给教师使用,给学生学习的范本。课本的质量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并且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与成长。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 8 月第 1 版,2008 年 6 月第 3 次印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必修)13 是一套好教材,它具有内容新颖、紧扣时代、结构严谨、深浅适中、图文并茂等诸多优点,但美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尚待进一步研究和商榷。1封面“DNA 分子双螺旋结

2、构模型”有误,根据化学和物理原理,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中,每旋一圈含 10 个核苷酸对,但封面图示中,每旋一圈却含 20 个核苷酸对。另外,图示中,嘌呤和嘧啶占的空间比例应该是不相等的,嘌呤占的空间比例比嘧啶大。2封面“细胞结构” 图中,核仁图像比例过大,双层核膜与核孔的图像不明显。3前言中逆 6 行“所有活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的,因此生物体都有共同的结构单位。 ”建议改为:“生物体通常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因此生物体都有共同的结构单位。 ”因为:(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死的生物体在一定的时间内仍有细胞结构。4前言中顺 10 行“首先,我们自己就是生物,而且是一种高级动

3、物。 ”应改为:“首先,我们自己就是生物,而且是一种高级智能动物。 ”因为:高智能的人类不能与高级动物如哺乳动物相提并论。5P1 中的右下角缺“1”页码。6P3 顺 3 行“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单位,。 ”宜改为“分子通常是物质的微粒,。 ”因为:有些物质( 如金属) 是由原子直接组成的。7P3 逆 3 行“,而水(H2O)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气体或固体 ”的表述欠妥,因为水(H2O)变成冰(固体)是在低温条件下,不是常温条件下。建议改为: “,而水(H2O)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或气体。 ”8P5 逆 5 行“水作为溶剂,在细胞内的液体、血浆等人和动物的体液及植物的汁液中,都溶有多种多样生物必需的溶

4、质,这些溶质大多是极性分子或离子,如蔗糖分子、镁离子(Mg2)等。 ”应将文句中的“蔗糖分子” 改为“某些糖分子” ,因为动物和人的细胞及血液中不含蔗糖分子,来自食物中的蔗糖经消化道蔗糖酶的水解,消化为果糖和葡萄糖后吸收进入血浆和体细胞。植物的汁液中含有蔗糖分子。9 P6 逆 1 行“ , 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宜改为“ ,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因为: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只含一个 Fe2原子,并不是主要成分。10P10 顺 1“脂质和糖类一样,都是贮能物质。 ”应改为:“脂质中的油脂和糖类一样,都是贮能物质。 ”因磷脂、固醇不是贮能物质。11P12 顺 13 行“肉、蛋、奶、蚕丝、

5、羊毛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有些外观很不相同的东西,却可能是同一种蛋白质组成的。例如,鸟的羽毛和人的头发、指甲就主要由同一种蛋白质(角蛋白)组成的”应改为“肌肉、蛋白、奶、蚕丝、羊毛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有些外观很不相同的东西,却可能是类似的蛋白质组成的。例如,鸟的羽毛和人的头发、指甲就主要由类似的蛋白质(角蛋白)组成的。 ”因为:(1)肉中的肥肉主要是脂肪组成的,蛋黄主要是脂肪和磷脂、固醇组成的;(2)组成羽毛和人的头发、指甲的角蛋白的分子结构是不完全相同的。12P12 顺 4 行“蛋白质与糖类和脂质不同,通常不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的表述欠妥,宜改为“蛋白质与糖类和脂质不同,通常不是生物

6、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因为:(1)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在生物体细胞内经脱氨基作用,不含氮的部分参与三羧酸循环,其过程释放大量的能量。 (2)肉食动物和以奶类、肉类为主食的人类,能源物质的来源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绿色植物和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包括人类)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从生物界整体来说,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13P13 顺二段顺二行“20 种氨基酸任意组成的多肽种类实在是数不胜数。假定 20 种氨基酸任意组成一个含 100 个氨基酸分子的蛋白质,就将有 20100 种蛋白质”,建议将文句中的“蛋白质”改为“ 多肽直链 ”,因为:(1) “20100 种”仅仅是一条多肽直链

7、种类的数据;(2)蛋白质分子可以含 14 条多肽链,且各自具有特有的空间结构。因此,20 种氨基酸任意组成一个含 100 个氨基酸分子的蛋白质,就将有20100 种,而不是 20100 种。也可以把“20100 种蛋白质” 改为“ 大于 20100 种蛋白质”。14P13 逆 7 行“一般的蛋白质在温度升高后,其生物学活性会降低。当温度超过4050时,其生物学活性就可能完全丧失”的表述欠妥,应将文句中的“可能完全丧失”改为“可能丧失”。因为:(1)有些酶如淀粉酶,40时催化效率最高,但钝化也较快,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作用逐渐消失;(2)地热温泉,有的温度往往超过 40,甚至达到60,但有些嗜热

8、性细菌和藻类照常生长繁殖。 (3)C4 植物的热限温度可达 5060。15P13 逆 4 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 ”应改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 20 种,。 ”因为:常见的氨基酸约有 20 种,但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不一定都有二十种。16P16 顺 1 行“核酸共分两种,”宜改为:“核酸共分两大类,”。17P22 顺 2 行“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别的活细胞”以及顺 5 行“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的表述欠妥,应改为:“在自然状态下,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18P22 逆 1 行“生物体的增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改为:

9、“生物体的增大,是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相对增大的结果”更为确切。事实上,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体积相对增大)共同进行,使生物生长(生物体积增大) 。19P27 顺 12 行“习惯上,人们常把真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3 个部分。植物细胞外层还有细胞壁”表述欠妥,宜改为“习惯上,人们常把真核细胞的结构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3 个部分。植物细胞的结构中,外层还有细胞壁”。20P28 顺 1 行“细胞膜又叫质膜(plasma membrane) ,是将细胞与外环境区分开的界面”宜改为“细胞膜又叫质膜,是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界面”。因为: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衣藻的周围环境是水体等

10、;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的周围环境是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 。外环境通常是指除血浆、组织液、淋巴以外的环境,外环境与内环境的概念有严格的区分。因此将文句中的“外环境”改为“ 周围环境 ”比较恰当。21P30 第 2、3 段中有关“蛋白质”、 “磷脂” 、 “胆固醇” 的名称中应加“分子”二字,如“蛋白质分子”、 “磷脂分子” 、 “胆固醇分子”,因为分子是构成生物膜结构的微粒或基本单位。22P34 顺 13 行“由细胞膜包被的细胞内的大部分物质,称为细胞质,其中有各种细胞器和透明、黏稠、流动着的液体。 ”顺 37 行“细胞器是真核细胞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一般有膜包被,如细胞核、等。

11、 ”以上表述与 P27 顺 12 行“习惯上,人们常把真核细胞分为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核 3 个部分”以及 P41 顺 1 行“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表述不一致,应当统一。真核细胞的结构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 个部分的表述传统习惯、透彻明了。如果把“细胞核”归于细胞器,那么动物细胞的结构只有细胞膜和细胞质二个部分,植物细胞也就失去了“原生质层”的概念了。23P36 逆 3 行“叶绿体外面有双层膜,。 ”建议改为:“叶绿体有双层膜,。 ”因为:双层膜本身就是叶绿体的结构部分,并不是叶绿体外面的部分。24P37 顺 2 行“刚由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液泡”建议改为:

12、“刚由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只有几个很小分散的液泡”。25P37 逆 3 行“当你伸展手臂或曲膝时,肌肉必须收缩,。 ”宜改为“当你伸展手臂或曲膝时,有关肌肉必须收缩,。 ”因为:伸展手臂或曲膝时并不是所有的肌肉都收缩,如:伸展手臂时,肱二头肌相对舒张,肱三头肌收缩。26P38“图 214”中,它的每一极染色体数不成对(只有 7 条) ,似乎不像一般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名称:体细胞) ,而是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名称:次级精母细胞或第 1 极体) ,但从染色体的形态看,如果每极减去或增加一条染色体,似乎像一般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名称:体细胞) 。根据课本知识结构的排布分析,本模式图的含意应该

13、是指一般的有丝分裂后期,建议:在图示的每一极增加(或减少)一条同源染色体。27P41 第二段“细胞核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例如,变形虫去掉细胞核以后就不能取食,也不能生长,所以只能存活几天,最终死亡。 ”建议删去文句中的“最终死亡”,因为:变形虫无论是否去掉细胞核,最终都会死亡。28P42 第三段“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在染色质中。 ”建议改为:“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在染色质中的 DNA 分子上。 ”文句中加入“DNA 分子”,更加具体化。29P42 第四段“核仁是细胞核中

14、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是由某些染色体的片段构成的。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来源于核仁。 ”对以上论述提出质疑:(1)每一个细胞分裂周期,染色体一般都要进行一次严格的复制和平均分配,保持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稳定;(2)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改变都会造成细胞变异;(3)一个细胞核中通常含 12 个核仁。如果“核仁是由某些染色体的片段构成的”,那么每个细胞几乎不可能保持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稳定性,几乎每个细胞都在发生变异。细胞质中含有数以万计的核糖体,如果像课本中表述的“核仁是由某些染色体的片段构成的,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来源于核仁”,那么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岂不是“大乱” 了吗?建议改为:“ 核仁是细胞核中呈圆形或椭

15、圆形的结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0P42 逆 1 行“1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建议改为:“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动物细胞通常没有细胞壁”。因为:某些海洋低等动物有由非纤维素物质构成的细胞壁。31P43 顺 1 行“2绿色植物细胞有叶绿体等质体,动物细胞没有。 ”建议改为:“绿色植物细胞通常有叶绿体等质体,动物细胞通常没有。 ”因为:绿色植物只有绿色细胞有叶绿体;某些低等的原生动物(如:眼虫)是有叶绿体的。32P45 顺 2 行“细胞壁的外面有时还有层荚膜”建议改为:“某些细菌细胞壁的外面有时还有一层荚膜”。因为:许多细菌细胞壁外面没有荚膜,肺炎双球菌有的有荚膜

16、。33P47 右下角缺“47” 页码。34P50 顺 1 行“ATP 是由 1 个核糖、1 个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的。 ”建议改为:“ATP 分子是由 1 分子核糖、 1 分子腺嘌呤和三分子磷酸构成的。 ”35P51小资料第三行“许多种生物都会发光,有些腐败的鱼或肉上的细菌会发光,。 ”建议改为:“ 许多生物都会发光,有些动物腐尸上的细菌会发光,。 ”36P51小资料第三段第一行“生物发光的直接能源是 ATP”与第三行“在有氧的条件下,只要有 ATP,荧光素酶就能催化荧光素的氧化而发出荧光”似乎不协调,建议删去第一行“生物发光的直接能源是 ATP”内容。参考资料:萤火虫的发光,简单来说,是荧光素(luciferin )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发生的一连串复杂生化反应;而光即是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由于不同种类的萤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