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纲要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3453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生物学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神经生物学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神经生物学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神经生物学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神经生物学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生物学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生物学纲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时间 2011.11.161名词解释(8*5 分)1.微管结合蛋白(MAP)-在细胞内,微管除含有微管蛋白外,还含有一些同微管蛋白相结合的辅助蛋白,这些蛋白质总是与微管共存,参与微管的转配,称为 MAP。MAP能稳定微管结构、促进微管聚合和调节微管装配。MAP 的磷酸化在控制微管蛋白的活性和细胞中的定位中起基本作用。2.Tau 蛋白-有 5 种不同类型,由同一基因编码,是一类低分子量(5562KDa)的辅助蛋白,也称装饰因子。能增加微管装配的起始点和促进起始装配速度,进而促进二聚体聚合成多聚体。控制微管延长。3.突触(synapse )-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

2、特化结构。4.神经递质- 神经系统通过化学物质作为媒介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称为化学传递,化学传递物质。5.神经调质- 是一些神经调节物本身并不直接触发所支配细胞的功能效应,只是调节传统递质的功能和作用。6.神经营养因子 NTFs-是一类可溶性的多肽因子,其表达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周期性,为神经系统提供了一个营养因子的微环境。7. 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细胞通讯主要有三种方式:细胞间隙连接、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化学通讯8. 信息物质-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信息物质。9. 细胞间信息物质-是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的统称

3、,又称作第一信使。10.细胞内信息物质- 第一信号物质经转导刺激细胞内产生的传递细胞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11.第二信使(secondary messenger): 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物质,如:Ca2+、 DAG、IP3 、Cer、cAMP、cGMP、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等。12.第三信使(third messenger) :责细胞核内外信息传递的物质,又称为 DNA 结合蛋白,是一类可与靶基因特异序列结合的核蛋白,能调节基因的转录。如立早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的编码蛋白质 。13. 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别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的成分,它能把识别和接

4、受的信号正确无误地放大并传递到细胞内部,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特殊蛋白质,个别是糖脂。 配体-能与受体呈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则称配体(ligand) 。14. 突触后电位 (Postsynaptic potential):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可产生多种突触后效应,其中最主要的效应是直接开启突触后膜的递质门控离子通道,或经 G 蛋白偶联受体及其启动的第二信使系统,以及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间接影响离子通道的活动,产生突触后电位,从而完成“电-化学-电”信号模式的转化及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突触后电位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15.受体调节-指体内各种生理和病理因素对受体可塑性

5、或可变性的调节。16.G 蛋白-称 GTP 结合蛋白,鸟甘酸调节蛋白、N 蛋白、G/F 蛋白等,是细胞信息传递的偶联因子。17. 小 G 蛋白-以 Ras 为代表的具有 GTP 酶活性的小分子量 G 蛋白(简称小 G 蛋白),考试时间 2011.11.162它是只有一个亚单位,有胞浆游离与膜结合两种形式,不与受体偶联,也有结合 GDP与 GTP 的两种失活与激活状态,具有信号转导功能和 GTP 分子开关的超级家族。18. 对话-第二信使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又称为对话(cross-talk) 。19. 突触传递的可塑性-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传递能力可受它们已进行过的传递活动的影响。20. 突触易化(sy

6、naptic facilitation)-当突触前末梢接受一短串刺激时,虽然每个刺激都引起递质的释放,但后面来的刺激引起的递质释放要比它前面刺激引起的为多。21. 可塑性(plasticity)-即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对神经活动及环境改变所作出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应答反应。22.神经的诱导- 指胚胎发育过程中两种细胞群落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其中一个群落或两个群落发生定向分化的过程。23.癫痫-是由于脑细胞遭到破坏所引起的反复发作,突发性,暂时性的脑功能紊乱。是一组多原因所致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广泛皮层神经元或部分脑区神经元的异常同步放电。24.电压依赖性 K+通道(Kv)-包括短暂外向 K

7、+通道(Ito) 、超快(Ikur)、快(Ikr)K+通道。25.动作电位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神经元兴奋产生的一种可以传播的短暂电位。26. 脆性 X 综合征(FXS) -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是由于 Xq2.7.3 的脆 X 智力低下 1 (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 ,FMR1)基因突变导致其 5端(CGG)n 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当扩增达到一定数目后便会出现该基因异常甲基化,使 FMR1 基因的转录功能降低,导致其编码的脆 X 智力低下蛋白(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protein ,FMRP) 减少,引起相

8、应的症状。 临床表现常为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发育延迟。27.干细胞(SC)- 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即干细胞保持未定向分化状态和具有增殖能力,在合适的条件或给予合适的信号,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28.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是指分布于神经系统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其主要功能是作为一种后备贮备,参与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或细胞正常死亡的更新。29.细胞凋亡-指能量依赖的细胞内死亡程序活化而致的细胞自杀,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主动死亡过程。30.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症,具有以下至少三项精神活动受损:语言、记忆

9、、视空间能力、情感、人格和其他认知功能(如计算力、抽象判断力) 。 31.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老年性痴呆( Senile Dementia) ,是一种进行性退行性神经疾病,以大脑皮层颞叶和额页萎缩为著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认知功能全面衰退,伴有精神异常和人格障碍,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考试时间 2011.11.16332.PP-1-在锥体神经元胞膜、胞浆及亚细胞器均有表达。PP-1 在神经细胞的功能可能通过调节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而参与学习记忆过程。 问答题(6*10 分)1.简述神经元的结构。答:胞

10、体、突起(树突、轴突)2.神经末梢的种类及各自的功能。感觉神经末梢游离神经末梢-冷、热、痛及轻触觉触觉小体(触觉)被囊神经末梢-环层小体(压觉及振动觉)肌梭(本体感觉)运动神经末梢躯体运动神经末梢(骨骼肌)-运动终板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心肌、平滑肌、腺体)-膨体3.简述细胞骨架的组成及其功能。答:微管-构成细胞内网状支架,支持和维持细胞形态参与中心粒、纤毛和鞭毛的形成维持细胞内细胞器的定位和分布为细胞物质运输提供轨道微丝-支撑 -形成应力纤维、支持微绒毛参与细胞运动-变形运动、细胞分裂、肌肉收缩参与胞内信息传递中间丝-细胞内支架作用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及物质运输 与细胞分化关系密切4.神经胶质细胞

11、的功能。答:框架、支持作用;修复、再生作用;免疫应答;物质代谢和营养中心;绝缘;稳定细胞外 K+浓度;参与某些递质的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增强突触形成与强化突触传递;5.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答:通过对细胞间液中 K+的缓冲作用影响神经活动, K+变动(24mmol/L)可影响神经元的整合和信息传递。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在电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相互联系是通过 K+实现的。通过对谷氨酸(Glu)和 -氨基丁酸(GABA)等代谢的调节影响神经活动参与跨突触的信号传递过程的调节-A.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动受神经递质的调制B.与神经末梢间有突触样连接 C.可通过合成神经活性物质参与调节神经活动和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

12、组织构筑的塑造和维持微环境的稳定可诱导血脑屏障(BBB)的形成 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参与脑的免疫应答反应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对神经细胞起支持、营养和绝缘等作用。6. 神经递质的代谢、受体及其生理功能代谢 受体 生理功能考试时间 2011.11.164合成-合成酶是胆碱乙酰化酶,胆碱是合成的限速底物储存- 胞浆 50%,小泡内 50%释放-囊泡和胞浆释放失活-乙酰胆碱酯酶酶解水解为主要方式毒蕈碱受体(MAchR)是 G 蛋白偶联受体烟碱受体(NAchR)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学习、记忆镇痛和针刺镇痛觉醒和睡眠:参与慢波,快波睡眠体温调节摄食、饮水感觉和运动系统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升 B

13、P乙酰胆碱AchAch 和 AchE 功能紊乱的疾病-肌无力综合症、假性胆碱酯酶缺乏症、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自身免疫性疾病、胆碱酯酶交叉免疫性疾病、Alzheimer 病、帕金森病儿茶酚胺CA合成-4 种酶:TH、DOPADC、DH、PNMT储存-依靠单胺类转运体,囊泡摄取和初中在囊泡中释放-Ca 2+依赖的胞裂外排失活-重摄取多巴胺 DA 分为D1、D2 受体家族突触前 DA 自身受体对神经元活动、DA 合成和释放的负反馈调节。突触后 DA 受体对运动和精神活动的调节5羟色胺合成-底物是色氨酸,色氨酸羟化酶是合成的限速酶储存-囊泡储存需 5-HT结合蛋白释放-胞裂外排失活-突触前膜转运体重摄

14、取、部分经酶解消除分 7 种 5HT17,除受体是离子通道型受体外,其他的都是 G 蛋白偶联受体5HT 1A 功能-介导中枢降压机制、调节行为、增加食欲、调节体温、调节情绪、促进激素释放5HT 2A 受体-致焦虑和忧郁、收缩血管平滑肌、使血小板凝聚、使交感神经释放 CA、介导中枢降压机制、5HT2B 受体-抑制行为、摄食、脑脊液生成、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5HT 3 受体-诱发疼痛、调节中枢 GABA 和多巴胺释放、致恶心呕吐、调节胃肠道张力和收缩膀胱。氨基酸递质-谷氨酸兴奋性氨基酸的代谢-谷氨酸合成- 酮戊二酸、草酰酸、鸟氨酸、谷氨酰胺合成谷氨酸储存-囊泡膜上质子泵驱动释放-依赖 Na+/K+

15、神经转运体失活-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谷氨酸门控的离子通道-NMDA受体、非 NMDA受体(AMPA、KA受体)与 G 蛋白偶联的谷氨酸受体-ACPD 受体、LAP4谷氨酸和神经内分泌紊乱抗惊肌松作用抗精神病巴金森氏病 亨廷顿氏病老年性痴呆 低血糖中风和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考试时间 2011.11.1657.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主要特征及其区别。主要特点 区别神经递质递质必须在神经元内合成,并储存在神经末梢,同时存在合成该递质的底物和酶。递质的释放依靠突触前神经去极化和 Ca2+进入突触前末梢。突触厚膜存在特异受体,并被相应递质激活后使膜电位发生改变。释放至突触间隙的递质有适当的失活机制。递质作用可被外源性受体竞争性拮抗剂以剂量依赖方式阻断, 或被受体激动剂模拟神经调质可为神经细胞,胶质细胞或其他分泌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