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种常用节能措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360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种常用节能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种常用节能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种常用节能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种常用节能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种常用节能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种常用节能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几种常用节能措施 蒋珊珊 摘 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能源大量耗损带来的压力, 我国贯彻实施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 促进了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发展, 使节能成为建筑电气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部分。本文阐述了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并对节能方式进行了具体探讨, 希望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关键词: 建筑; 电气设计; 节能措施; 作者简介:蒋珊珊 (1983-) , 女, 工程师, 本科, 主要从事建筑电气设计工作。身份证号:452501198303180244收稿日期:2017-9-12Received: 2017-9

2、-121 引言目前, 各国都很重视对能源的节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大量的能源作为支撑,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能源, 这使得我们对能源的消耗和需求逐渐提高。我国的资源存储量虽然在世界上排名前列, 但在能源需求日益增大和大量能源浪耗的今天,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各行各业都提出了节能方针。在建筑电气方面, 实现建筑电气中的节能设计十分关键。近几年, 全国用电量快速增加, 一些地方出现了缺少电能的情况, 采取节能措施迫在眉睫。2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原则对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 技术先进原则。减少无谓的能量损耗是节能的重要着眼点。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 首先要找出和建筑物节

3、能功能无关的能源漏洞, 对其进行探讨, 然后再考虑实施合理的节能措施, 减少耗损。例如, 对于大面积的照明, 要降低能耗, 较好的方法是采用调光控制技术, 这是一种较为先进节能的技术;又如变压器和传输电线造成的能量损耗是对功率的无用损耗, 可以通过改进设计方案来节能。(2) 经济效益原则。在节能的同时不能忽略国家经济效益和建筑电气使用的安全性, 片面地为了节能而造成投资的高度消耗, 增加运行费用。应该通过分析, 在满足经济效益和保证电气安全使用的前提下, 选择合适的材料, 减少能量耗损, 使得增加的节能投资能在短时间内或几年内得到回收。在选择设备时, 应该尽可能选择可以节能的设备, 同时投入一

4、定的维护技术, 提高电气设计的经济性, 使得电气工程得到持续的发展。(3) 保证实用性和适用性。在对建筑电气进行设计时, 不能只考虑电气的节能部分, 牺牲建筑的使用需求, 同时也要确保建筑电气的适用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不同的建筑物和不同的建筑物中的不同部分对照明的显色、照度和色温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 娱乐场所、展厅和医疗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要满足特殊的工艺用电要求。总之, 节能措施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在满足实用性的同时, 也要追求经济效益和考虑先进技术的使用, 合理将节能技术运用到实际工程中。3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3.1 变压器的合理选择目前, 电能费用呈现

5、上升趋势, 但我们还无法对电能耗损进行有效控制。变压器的电能耗损费用在电能费用中的比重加大, 为了减少能量的浪费, 降低电能消耗, 对变压器采取节能措施是必要的。对变压器进行节能设计, 首先要考虑变压器的空载耗损, 同时也要关注变压器的电力因素、容量因素和数量, 使变压器能在工作时处于低耗状态。在考虑变压器的容量因素时, 应该考虑实际的电能使用情况, 结合系统的内在负荷情况进行精确设计。除此之外, 在变压器的选择上, 应该选择节能变压器。据了解, 节能变压器能够减少耗损, 降低噪音, 并且提高工作效率, 发展前景很大。3.2 照明设计节能建筑电气照明的节能潜力很大。据统计分析, 高效节能灯比起

6、低效灯要少消耗50%的电能。节电是节能的一部分, 在保证正常的照明需求下, 尽量使用节能照明用具, 选择合适的节能照明设备是节能的重要措施。照明设备中, 不同的灯有不同的作用。白炽灯由于安装维护都简单并且价格便宜, 在过去用得很广泛。但是其使用寿命短, 并且发光率低, 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只有在古董字画和局部艺术照明中才使用, 现在已经被发光率高的新光源取代;三基色荧光灯和稀土金属荧光灯具有发光率高、光色选择性好、色温范围广的特点, 一般用在候船室、候机楼、商场、展厅和舞台等地方;而用于住宅照明的一般是稀土金属荧光灯和一般荧光灯;高压钠灯和低压钠灯的光具有光色偏暖、色温低、颜色失真度大的特点

7、, 所以只能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紧凑型荧光灯和直管荧光灯是组成荧光灯的两大类, 具有光效高、寿命长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使用较多的是直管荧光灯。除了上面列举的灯具外, 还有很多混合灯具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合理选择照明光源是建筑电气设计中重要的节能方式。例如, 在建筑物中可以尽量利用透光性能好的玻璃门窗采集自然光, 达到用自然光照明进行节能的目的;对于人流量大的公共场合, 要按照人流的多少自动对光照度进行调整。总之, 要达到节能的目的, 就应当尽量选用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发光率高以及较为经济的光源。同时, 不同的地点要选择不同的适用光源, 达到更好的节能目的。在制度方面, 要重视对照明用

8、电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规范。电力主管部门不仅需要出台相关政策, 也要提高用户遵守相关规定的意识, 促进节能环保。3.3 供电系统节能3.3.1 节能电动机在电动机方面, 要达到节能的目的, 可以考虑通过提高电动机的工效减少电动机的损耗, 也可以使用质量好、效率高的电动机, 还可以选用电动机的启动调速方式。但通常, 电动机的规格是固定的, 是被制造方决定的, 设备配套都由制造方统一供给。在这种前提下, 电机的效率比较低, 要减少对电动机的耗损和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应该尽量减少电动机的空载和轻载负荷。但由于设备价格普遍较高, 这种办法并不能广泛使用, 存在一些缺陷。3.3.2 供电、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9、科学的设计供配电系统是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方法。要达到节能的目的, 不光需要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合理设计, 也要考虑用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和用电负荷容量, 减少供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造成的损耗, 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经济性。在实施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 供配电线路节能设计: (1) 科学设计供配电线路的走向, 在设计配电变压器的位置时, 变压器要尽量设在负荷中心, 缩小供电的距离。同时, 在线路铺设时, 采用走直线的方式进行铺设, 避免电路迂回; (2) 选择质量好的导线, 如电阻较小的铜芯导线。要根据实际需求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和电缆, 在降低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减少消耗; (3) 增

10、加一定数量的导线截面。导线截面的增加会加大导线成本, 但有时供电负荷较大、供电距离较长, 普通导线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 选择大一级界面的导线进行供电是必要的。(2) 设计供配电系统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简单可靠的原则, 尽量减少电级数来节能。(3) 考虑负荷情况。根据负荷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变压器的接线要充分考虑负荷状况和高效率的运行准则, 将其负载率维持在0.70.85。这样就能使得变压器的运行维持在良好状态。(4) 合理选择供电的电压。通常,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电压越高, 消耗越小。(5) 变电所和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应该较小, 较小的距离可以较大

11、程度的缩减线路电压的损耗, 提升电网整体运行效率。3.4 暖通空调的优化与设计我们由调查结果得知, 在公共设施与建筑物中, 我国建筑物全部能源耗费 50%左右均来自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 因而解决电气节能问题的措施: (1) 可以解决暖通空调的能耗浪费。怎样进行对电能的有效利用?第一步可以调整系统接口处, 优化系统的接口, 采用科学的设计, 以期达成电气节能的目的; (2) 可通过对暖通空调接口的温度、风速、管径等有关要素的监测进行研究分析, 关注国际市场, 适时调整现代化的智能接口设计, 使其能够按照实际情形控制通信控制口, 适应季节性空调, 达到预期成效。这样, 就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控制

12、来使风量和变流量系统达到最好的状态。4 结束语综上所述,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方式多种多样, 发展的潜力很大。在考虑电气节能时, 应该满足实用、经济和技术先进的条件。对于节能设备要详细了解其性能, 同时在经济和技术上进行比较。节能设计要致力于发展和完善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减少能源损耗, 同时获得经济收益, 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郑志武, 黄俊华.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方式J.河南科技, 2015 (12) :2022. 2林卓铭.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问题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6 (9) :4950. 3蔡宗法.基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探讨J.科技视界, 2013 (26) :9698. 4李书宾, 陈甜甜.高层民用建筑中电气要点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 (03) :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