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内在逻辑及动力机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023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内在逻辑及动力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内在逻辑及动力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内在逻辑及动力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内在逻辑及动力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内在逻辑及动力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内在逻辑及动力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内在逻辑及动力机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内在逻辑及动力机制 王辉龙 洪银兴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 技术创新是维持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不可或缺的要素, 但滥用技术将招致生态系统的灾难性后果。新旧动能转换过程存在自然资源约束和自主创新困境, 需以创新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以绿色发展指明方向和要求。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相容的内在逻辑是: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内化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之中。建立时空正义视角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都内在地要求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市场、政府、技术共同构筑起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融合的动力机制。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创新; 生态文明; 空间正义; 作者简介:

2、王辉龙 (1978) , 男, 山东即墨人, 博士,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型经济、生态文明;作者简介:洪银兴,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收稿日期:2017-08-10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苏南苏北产业转承中的环境污染转移机制、测度与矫正制度设计研究” (15BJY061)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Internal Logic and Motivation MechanismWANG Hui-long H

3、ONG Yin-xing 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University; Abstra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in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natural ecosystems. However, the abuse of technologies will lead to disastrous consequences for the ecosyste

4、m.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motivation energy, there exists the dilemma of natural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e need to tak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provide motivational support, and take green development to specify the direction and requirement

5、s. The internal logic compatible with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is that inno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are internalized in the process of liberating and developing the productive for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uman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tim

6、e justice and the value pursuit of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ve an internal requiremen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Market, government and technology should be joined to build the motivation mechanis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Keywo

7、rd: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innov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pace justice; Received: 2017-08-10由工业革命开创的人类现代化进程, 将世界经济带入快速增长的轨道。技术创新在增进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日益严峻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问题, 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发生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伦敦烟雾等世界公害事件曾警醒世人, 我国从 2013 年开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雾霾问题。据国家统计局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数据, 2013 年 51 个样本城市中, 有 10 个城市的市民在长达半

8、年以上的时间里生活在至少轻度污染的环境中, 这 10 个城市涵盖了北京、天津、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东、中、西部的工业化中心城市。推进经济发展和治理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 要求我们在发展理念上做出新突破, 在发展实践上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并坚持绿色化方向。在人与自然相互交融, 螺旋上升的过程中需要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绿色发展则为技术创新提供空间, 孕育着新技术和科技革命的种子。目前对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研究偏技术层面的较多, 涉及技术进步对环境改善的影响及资源约束下的技术进步路径。实证研究表明, 技术进步是降低能源强度的重要因素1, 同时, 绿色约束的强化也有利于激励企业采用新技术, 提高区域创新

9、效率2。从发展理念层面来研究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关系, 则涉及更深层的经济机理和哲学意蕴。马克思考察了工业革命带来的自然破坏和环境污染后指出, 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和对资源的无节制攫取, 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根源。科学的进步, 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可更有效地利用和循环使用资源, 但解决的根本路径是彻底推动社会制度变革。西方经济学认为由于社会没有把环境当作一个要素纳入自我调节体系, 负外部性产生了生态危机, 解决方法是界定产权和技术创新。20 世纪 60 年代, 西方国家出现严重的城市危机, 有学者提出以时间正义和空间正义来重构一种可持续发展伦理3。时空正义成为研究绿色发展的另一个视角。习近平总书记指

10、出,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讲的既是空间各要素的相互依赖, 又是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进而形成生产和分配关系。而要素的重新组合符合熊彼特对创新的定义。于是, 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在空间正义上达成了一致。理论的发展往往与实践相互推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和紧迫。从理论上讲清楚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融合的内在逻辑, 构建促进两者融合的有效动力机制, 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新旧动能转换中的资源环境约束和自主创新困境经济进入“新常态”后, 我国发展模式亟须从粗放的低成本驱动阶段, 转向以创新、集约为特征的新动能阶段。然而, 这种转变却面临国内外多重阻力和矛盾。(一)

11、 工业化:处在中期阶段, 产业低端, 污染仍存增长空间目前, 我国总体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 已有的工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决定了在一段时间内, 随着经济总量的提高, 污染总量仍将增长。一是产能过剩依然严重, 且主要集中在低端、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产业。这类产业生产效率低, 因占用资源而挤压创新型产业发展空间。二是战略性先导性技术缺乏, 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从产业代工向自主研发转型需要付出较大的机会成本, 靠牺牲资源和环境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赚取微薄利润的发展思路, 还有很大市场。三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够。虽然人们对优美环境和优良生态的需求大增, 但从自我做起减少污染排放,

12、以及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二) 城镇化:快速且非均衡发展, 城市环境压力大, 人的创造性受到影响2016 年,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7.35%, 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 40%左右。按照国际经验, 城镇化率在 70%80%达到稳定状态。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 需要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将产生不小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一是城镇化推进速度快, 转移人口多。当前我国以年均超过 1 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城镇化, 每年城镇新增人口 2000 万左右, 几乎相当于四个芬兰的人口总数。与之相伴随的是建设工程量巨大, 产生的建筑垃圾、扬尘污染被认为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二是人口分布不

13、均衡, 大城市病突出。公共服务资源的分布往往与城市规模和行政级别有关, 而人口总是向公共服务质优量足的城市流动。一方面, 大量人口涌入, 给大城市带来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 在大城市生存压力大, 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 中小城市缺少必要的人才支撑, 创新发展普遍乏力。三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集中爆发。表现为城市无序膨胀带来的土地与粮食安全;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部分城市的生活垃圾堆积、水资源短缺和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人口过度在大城市集中造成交通拥堵等。(三) 现代化: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创新力不足, 以有形产品交换无形产品难以为继目前我国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 50%, 这严重阻碍自主创

14、新能力提高, 并使资源环境背负沉重压力。一是花费大量资金却买不来核心技术。据海关总署统计:截至 2016 年 10 月, 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高达 11908 亿元人民币, 同期原油进口仅为 6078 亿元, 集成电路进口花费已接近原油两倍。但在半导体蚀刻设备、超高精度机床等高精尖技术领域仍感受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无奈。二是技术跟随发展路径导致创新动力不足。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模仿, 一方面使我国以较低成本加入全球价值链, 另一方面被“俘获”在价值链低端难以升级。三是以有形实物资源交换发达国家无形知识和技术资源的贸易模式遇到了瓶颈。例如, 我国稀土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到日本, 经技术深加工卖回中国后价

15、格翻了百倍。同时, 国内每年因稀土污染的治理费用惊人。无形产品的利润率大大高于有形产品, 若长期处在有形产品生产阶段, 国民财富虽有增加, 但国家竞争力难有实质性提高。(四) 全球化:保守逆流涌动, 环保领域技术争夺激烈, 国际博弈加剧美国退出得到国际主流社会认可的巴黎协定, 说明人类在应对共同环境挑战方面还有很多阻力。作为发展中大国, 我们面临继续推进经济发展和履行保护环境国际义务的双重压力。一是消耗和排放量大, 受关注度高。中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决定了绿色消费和绿色产业都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能否通过创新发展实现能源替代、结构调整、生态改善, 面临较大的国际压力。二是技术水平和环境标准低,

16、发达国家设置贸易壁垒限制我国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2010 年美国政府宣布对华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启动 301 调查, 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发展。三是作为大国要承担一定的国际责任。美国反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 忽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实, 给我们强加超出能力范围的责任。研究发现:从工业化时代起所排放的每 10 吨二氧化碳中, 约有 7 吨是发达国家排出的。19972003 年, 中国约有 7%14%的碳排放是由出口美国的商品所引致的4(PP4063-4068)。因此, 把排放责任完全归于中国是不公平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的, 从工业文明开始到现在仅 300 多年, 人类社会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少数发达国家的西方式现代化, 但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五) 体制机制:亟待顶层设计创新, 更需基层制度承接和社会意识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近些年我国环境污染事故多发, 且愈演愈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