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896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讨 李慧 天津农商银行 摘 要: 当前信用卡业务相较过去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 而且对促进经济活力和消费市场发展作用巨大, 但与此同时信用卡交易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其中潜藏的各类风险给信用卡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危害。本文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其次详细分析了信用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导致这些风险的原因;最后就如何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卡业务; 风险分析; 防范对策; 1. 引言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发展分为早期萌芽阶段、初级发展阶段以及当前的初步成熟阶段, 由最初的中国四大银行发行信用卡

2、, 逐步扩大到各家商业银行都可以发行信用卡, 再到目前广泛的网上和实体门店消费使用。诚然, 当前的信用卡业务相较过去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 而且对促进经济活力和消费市场发展作用巨大, 但与此同时信用卡交易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信用卡业务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偷卡、偷刷之类的风险外, 还发展出了盗取持卡人的个人信息来伪造卡或直接进行网上在线支付等新型风险, 这些都给信用卡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危害。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 改善信用卡交易市场的环境以降低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已经刻不容缓。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防范这些风险进行了探讨, 希望对相关工作

3、能够有所借鉴。2.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2.1 信用卡发卡量不断上升, 持卡数量地域化差距扩大截至今年初, 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数量已经超过了 61 亿张, 相比于去年初增长了 12.54%。截至去年末, 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 4.47 张, 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的数量为 0.31 张, 同比增长 6.27%。我国信用卡发卡量虽然增长迅速, 但人均持卡量却表现出了一定的地域化差异, 北京的人均信用卡持有量达到了1.35 张,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 信用卡信贷规模持续增长, 受理环境显著改善在信贷规模方面, 到去年年底, 银行卡授信总额为 9.14 万亿元, 同比增长29.06%;

4、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 4.06 万亿元, 同比增长 23.63%;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 1.96 万元, 授信使用率 64.45%。在受理环境方面, 到去年底为止, 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 2067.20 万户, 联网 POS 机具 2453.5 万台, ATM92.42 万台。截至去年底, 每台 POS 机具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 250 张, 同比增长 4.68%。2.3 银企加强协作, 创新金融产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也对信用卡的营销策略进行创新, 通过银企协作的方式来创新信用卡产品和扩大信贷规模。以交通银行为例, 该行联手优酷为喜欢追剧的卡友量身定做了一款交行优酷信用

5、卡 (如图 1 所示) , 申卡者可享受优惠会员费等值刷卡金, 一方面增加了交通银行信用卡的业务,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优酷产品的营销与管理, 实现了银行、企业和持卡人的三方共赢。除交通银行以外, 光大银行也与乐视携手推出了乐米卡, 促进了光大银行创新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进一步拓宽了金融产品创新的技术领域。3. 信用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3.1 发行风险商业银行为了抢夺信用卡交易市场, 各出奇招地促使用户办理信用卡,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发卡数量, 但也产生了众多废卡。同时, 一些商业银行为了追求最大利益, 对信用卡的发行数量缺乏科学控制, 进而导致许多用户的卡无法得到有效使用。总之, 商业银行如

6、果过分注重信用卡的发行规模, 就会导致信用卡的质量降低, 给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埋下风险隐患。图 1 交行优酷信用卡 下载原图3.2 信用风险现实中, 如果持卡人没有及时足额偿还银行本金和利息, 那么就会产生信用风险。首先, 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具体到各个商业银行也没有对持卡人的信誉情况做到及时的更新和调整, 进而最终导致各方利益受到损失。其次, 持卡人的个体行为会对其所持信用卡的信用度造成影响, 一些经济危机导致的个人或企业破产也会催生出信用危机。3.3 操作风险现实中, 如果银行职员没有对系统进行正确操作, 那么就会导致系统控制失灵, 具体的管理机制和流程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其

7、次,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 在互联网时代, 通过网络支付可以为其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但也可能由于知识不足或不熟悉支付方式等原因的影响, 造成消费者错误地利用了网络交易。4. 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的主要原因分析4.1 客户征信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持卡人的个人信用数据收集不够, 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建立了客户信用系统, 但系统中资料的更新却比较迟滞, 对信用卡申请办理更是缺乏严格的信用审查。此外, 各个商业银行和政府机构对个人的信用数据也没有做到充分共享, 因为商业银行缺乏完善准确的个人信用数据, 所以也就增加了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此外, 对于个人来讲, 我国的个人失信成本比较低, 这

8、两方面共同导致了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4.2 银行对个人信息保密措施不到位进入互联网时代后, 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加大, 而这些信息极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商业银行出于业务和服务开展的需求, 可能存在将个人资产信息披露给第三方的现象, 而这就会导致消费者的信息泄露。对于个人来说, 因为轻信外面的私人机构, 造成自己的重要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盗用, 进而从事一些不正当的事情。此外, 网上在线支付或一些其他调查经常会让个人填写私人信息, 这也会导致消费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泄露了自己的信息。4.3 银行和个人对信用卡业务理解不对称对于商业银行而言, 发行信用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储备资金和实现货

9、币回收, 并希望利用信用卡在中间商间接结算业务中的优势来发展其他配套服务, 而不是将信用卡以零售商的形式进行交易。但对于个人而言, 对信用卡的理解往往仅局限于借贷方面, 一些消费者甚至觉得可以利用信用卡的钱来进行还贷操作, 进而实现反复循环使用的目的。4.4 商业银行内部制度不完善现实中, 我们经常会听到商业银行的内部工作人员联合犯罪团伙共同实施金融作案的报道, 就其主因就是银行的内控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商业银行内部, 缺乏对工作人员操作流程的全程监督和严格记录, 信用卡的办理者素质以及客户申卡资料没有及时归档等因素都会给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5. 商业银行防范信用卡风险的对策探讨5.1 完善信

10、用卡业务的相关政策当前的信用卡业务政策缺乏对信用卡办理、使用所有流程的详细规定, 更缺乏对正常透支和恶意透支的明确区分, 而这就可能导致持卡人即使恶意透支也无法被有效追责。鉴于此, 必须对信用卡业务的相关法规政策加以完善, 完善后的政策应该覆盖信用卡使用的各个环节, 并为依法追究恶意透支行为提供明确依据。5.2 加快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构建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是保障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 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各家商业银行应该对信用档案进行充分的共享,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信用卡的发放门槛, 对客户的申卡资料更是应该做到严格审核。5.3 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首先, 商业银行应构建

11、完善的信用卡业务管理体系, 不能仅重视发卡数量和规模, 而是要将规避风险作为信用卡业务的管理重心。在对申卡者的授信额度进行审核时, 不能仅依靠申卡者提供的资料, 而是要通过对申卡者周边情况的详细调查来准确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 避免因审核不严格而导致的风险。其次, 商业银行要应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追踪, 通过对持卡者用卡情况和还款信息的追踪分析来及时识别是否存在过度透支和恶意透支等行为, 以便为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风险提供依据。最后, 商业银行加强内控的另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对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 要确保信用卡业务的所有内部操作流程都处于详细的监督和记录状态下。总之, 内控制度的构

12、建应结合信用卡业务的特点, 重点体现在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规避层面上。5.4 先进技术控制风险现实中, 使用先进技术可以有效规避一些信用卡业务风险, 如为了应对持卡者的信用卡被不法分子盗用的情况, 就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将客户的照片印在信用卡表面上, 或者在刷卡时同步显示客户的照片信息等等。结束语本文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其次详细分析了信用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导致这些风险的原因;最后就如何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参考文献1李彬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分析J.江苏商论, 2017 (10) :92-93. 2朱双.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7 (04) :124-125. 3王文浩.关于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及防范措施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6 (04) :144-145. 4张聪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 2016 (24) :70-71. 5李晓静.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5 (02) :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