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三三, 后三三的公案略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275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前三三, 后三三的公案略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前三三, 后三三的公案略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前三三, 后三三的公案略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前三三, 后三三的公案略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前三三, 后三三的公案略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前三三, 后三三的公案略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前三三, 后三三的公案略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前三三, 后三三”的公案略释 闫孟祥 王澄艳 河北大学 摘 要: “前三三, 后三三”的故事, 来自唐朝中后期无著禅师朝礼五台山与文殊化身对答的传说。到北宋时期, 由汾阳善昭、圆悟克勤等精心加工, 成为传禅的机语, 并因之成为禅宗最著名的公案。其所含意蕴, 从理论上来说是大乘佛教如来藏本来面目大空性、大平等。因其含义丰富, 语言表述独特, 该公案广被文人墨客为主的社会人士青睐, 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关键词: 平等; 传心; 文化; 作者简介:闫孟祥, 男,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研究佛学。作者简介:王澄艳, 女, 河北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中西文化史。收稿日期:2017-

2、08-05Received: 2017-08-05关于五台山文殊菩萨度化无著禅师的“前三三, 后三三” (下文简称“三三”) 公案, 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很大。从传心付法的禅师到包括皇帝在内的社会名流, 历史上引用者超过百家, 并引起研究者关注。鉴于有关研究还有待完善, 此处对这一公案的来源和所含意蕴做一些解释。一、公案的来源历史记载这一公案的出处, 有无著、无著文喜的差异, 认识这一公案首先应对此予以辨别。出自无著的记载, 最早见于北宋前期汾阳善昭禅师 (947-1024)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中记载:文殊问无著:南方如何住持?著云:末法比丘, 少奉戒律。云:多少众?著云:或三百或五百。无著却问

3、:此间如何住持?殊云:凡圣同居, 龙蛇混杂。云:多少众?殊云:前三三后三三。至晚求宿, 殊云:大德有执心在。 (无著答:) 某甲无执心。云:还曾受戒否?云:受戒久矣。云:既无执心, 何用受戒?著无语。童子送出, 至门, 遂问:适来大圣道“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子召:大德!著回首, 童子云:是多少?又问:此是什么寺额?童子指金刚背后。无著回首, 化寺乃隐。 1(卷中)之后, 释延一广清凉传、圆悟克勤禅师碧岩录等, 都记载这一公案出自无著禅师。出自无著文喜的记载, 现所知最早见于丹霞子淳禅师语录, 该语录云:无著喜禅师往五台华严寺, 至金刚窟礼谒。遇老翁牵牛行, 邀师入寺。翁曰:近自何来?师曰南

4、方 (按:对话内容与汾阳善昭禅师记同) 。 2(卷下)此外, 宋法应颂古连珠集、宋本觉释氏通鉴、普济五灯会元等, 也都称无著文喜。历史上, 无著和文喜是两个人。北宋初赞宁宋高僧传对其二人都有记载。关于无著的记载:释无著, 永嘉人也, 识度宽明, 秉操贞礭。留神大道, 约志游方, 抵于京师云华寺, 就澄观法师研习华严之教。凡诸经论志极旁通, 然于华藏海终誓遨游。以大历二年 (768) 入五台山, 肆欲观圣人之境界。 3(卷 20)赞宁记无著入山后, 见到化身文殊, 因受异常感应, 所以, 他“隐此山而终”。关于文喜的记载:释文喜, 姓朱氏, 嘉禾御儿人也。七岁诣本邑常乐寺僧清国下出家。开成二年

5、(837) 届赵郡受近圆登习四分律。咸通壬午岁 (862) 至豫章观音院见仰山, 喜于言下了其心契, 仰山令典常住。乾宁四年 (898) 奏师号曰无著。光化三年 (900) 示疾, 十月二十七日加趺坐而终于州郭廨署, 春秋八十, 僧夏六十。 3(卷 12)据之, 文喜禅师晚年被唐朝廷赐号“无著”。从记载来看, 他没有到过五台山。两个人生活的时间, 在两家记载中可以看出:无著禅师于唐大历二年 (768) 入五台山, 是唐朝中后期人。文喜禅师去世于光化三年 (900) , 时年 80 岁, 生卒应该是 821-900 年, 是唐朝末期人。据上述, 应该是因文喜禅师赐号无著的原因, 至历史上一些记载

6、把两人混淆一起。但据赞宁传记, 无著禅师见到化身文殊, 没有关于谈“三三”之事。其记中称:(无著) 因往金刚窟, 望中致礼。方坐假寐, 闻叱牛三声, 云:饮水!一翁古貌坏形服, 粗短褐, 曳麻屦, 巾裹甚异。著乃迎执其手, 问:从何来?翁曰:山外求粮用来。居在何地?云:求粮用在台山。翻质著云:师何戾止?答曰:闻此有金刚窟, 故来随喜。翁曰:师困耶?答曰:否。曰:既不困惫, 何辄睡乎?著曰:凡夫昏沈, 胡可怪哉?曰:师若昏沈, 可去啜煮荈乎?翁指东北, 见精舍相距数步余。翁牵牛前行, 著蹑躅而随。至寺门, 唤均提三声, 童子应唯开阖。翁曰:师出家来何营何虑乎?答曰:有修无证, 大小二乘染指而已。

7、曰:未知初出家时求何心?著云:求大乘菩提心。曰:师以初心修即得。又问:齿腊几何?三十一矣。翁云:师之纯淑年三十八, 则其福根荄植此地而荣茂欤。且徐徐下山, 好寻道路, 勿伤厥足。吾年老朽, 从山外来, 困极, 欲偃息也。著请:寓一宵可乎?曰:不可, 缘师有两伴相随, 今夜不见师归, 忧愁师归。夏悉曷已, 此乃师有执情在。著曰:瞿昙弟子有何执处?虽然有伴不顾恋他。又问:持三衣否?曰:受戒已来持之。曰:此是封执处。著曰:亦有圣教在。若许住宿, 心念舍之, 脱有强缘, 佛故听许。曰:若依小乘, 无难不得舍衣, 宜从急护。翁拂襟投袂而作, 著亦趋行。翁曰:听吾宣偈:一念净心是菩提, 胜造恒沙七宝塔。宝

8、塔究尽碎为尘, 一念净心成正觉。著俯听凝神, 谢曰:蒙宣密偈, 若饮醍醐, 容入智门敢忘指决?丈人可谓知言, 铭刻心府。翁唤均提:可送师去!临行, 拊背曰:好去。著再折腰, 与童子骈肩齐步至金刚窟前, 问童子:此何伽蓝, 不悬题额?童子指金刚窟, 反问著云:伊何窟乎?曰:先代相传名金刚窟。童子曰:金刚下有何字?著惟忖少选, 曰:金刚下有般若。童子遂宣偈云:面上无瞋供养具, 口里无瞋吐妙香。心里无瞋是珍宝, 无染无垢是真常。偈终, 恍惚之间童子及圣寺俱灭, 唯见山林土石。谛观山翁立处, 有白云冉冉涌起, 去地寻常许, 变成五色云霓, 上有大圣乘师子, 而诸菩萨围绕。 3(卷 20)广清凉传的记载

9、, 在上述无著与文殊化身老翁相见之前, 先见化身“寺主”谈“三三”:大历二年 (768) 正月, (无著) 发迹浙右, 夏五月初, 至清凉岭下。时日暮, 倏见化寺, 鲜华绝止, 因扣扉请入。有一童子, 名胊胝者, 启出应, 无著请童子入白寺主, 以昏夜寓宿。童子得报, 延无著入, 主僧宾接, 如人间礼。问曰:师自何来?无著具对。又曰:彼方佛法何如?答:时逢像季, 随分戒律。复问:众有几何?曰:或三百, 或五百。无著曰:此处佛法如何?答云:龙蛇混迹, 凡圣同居。又问:众有几何?答云:前三三与后三三。无著乃良久无对。主僧云:解否?答云:不解。主僧云:既不解, 速须引去, 无宜久止。命童子送客出门,

10、 无著问曰:此寺何名?答:清凉寺。童子曰:早来所问前三三与后三三, 师解否?曰:不能。童子曰:金刚背后, 尔可觑之。师乃回视, 化寺即隐。无著怆然久之, 即说偈曰:廓周沙界圣伽蓝, 满目文殊接话谭。言下不知开何印, 云 (云字应无) 回头只见旧山岩。无著既出, 坐而待旦, 天晓即路。是月望日, 届华严寺众堂安止。次月朔日, 维那白:斋后大众, 各备盏啜茶!有一老人, 持盏付无著云:啜茶记送金刚窟来。无著受教。少顷茶毕, 众散, 无著坐食堂南床上, 见一老人僧踞北床, 问无著云:师从南方来, 持得好念珠来否?无著云:无, 但有粗珠耳。老僧请看, 无著与之, 遂失所在。 (按, 后文与赞宁记大致相

11、同) 4(卷中)两书的选材来源都有说明。赞宁记来源是:元和中 (806-821) 门人文一追述焉。 3(卷 20)。但从唐朝中后期到宋初已有一百多年, 赞宁具体依据记录于何书的“追述”, 未予说明。延一记的来源是:(无著离化身文殊后) 既而遇汾州菩萨寺僧修政等六人, 同至金刚窟。修政等询问无著, 乃言所遇之事。修政等庆闻灵迹, 自恨不睹其事, 即觑欷久之。乃依无著口, 依实录之, 传于遐迩。 4(卷中)延一作清凉传的缘起, 在“序”中也说明, 是因为“勾当五台山寺司公事”的郄济川请真容院延一法师撰写, 延一法师则采经传和传闻, 于三月之内写成。就是说, 两处记载都可能来自于当时的传说。至于究竟

12、是流传过程中演变出了无著与化身文殊谈“三三”, 还是本身两家依据不同的传说, 已不能进一步考据。事实上, 后世这一公案得以流传, 主要是因为一些禅师用之于传禅。所以从影响而言, 流传的源头主要是禅师的使用。从公案使用的历史看, 被广泛重视主要是在宋代。汾阳善昭禅师最早用之作颂古, 之后雪窦重显禅师 (980-1052) 续作, 圆悟克勤禅师 (1063-1135) 更对雪窦重显颂古予以注释, 写成碧岩录。碧岩录广泛流行, 被称为“宗门第一书”, 无著“三三”的故事遂成为流行一时的公案。汾阳善昭之所以运用该事作颂古, 其自称是:“先贤一百则, 于下录来传, 难知与易会, 汾阳颂皎然。空花结空果,

13、 非后亦非先, 普告诸开士, 同明第一玄。” 1(卷中)他是借古说开新义, 把禅机寓于其中。之后雪窦重显、圆悟克勤采用该公案, 都是借以传禅。从禅而言, 该公案表达的并不是历史, 而是汾阳善昭、雪窦重显、圆悟克勤等精心加工而成的传心机语。也可以说, 在禅公案中其所承载的, 主要是佛法和诸禅师之心, 其他已经不重要。二、公案的含义分析禅宗强调以心传心, 根据受者的心境, 采取特殊针对的方法, 因此, 对传心用语的内涵予以解释, 很难十分准确。但一般而言, 多数用语是在一定语义引导下进行的, 即围绕着明心见性的佛理内涵下语, 再通过各种特殊的方式使听者悟入明心见性的真实境界。“三三”公案即属于这一

14、类, 与明心见性的佛教道理紧密相连。理解明心见性之理, 首先要理解空性 (即下文之“无”) 之理。空理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经论中有多种角度的解释, 如楞伽经就用事物变化说明一切皆空:有牛角者析为微尘, 又分别微尘剎那不住。彼何所观?故而言无耶!若言观余物者, 彼法亦然。 5(卷 1)此观察方法与现代人的认识方式相似, 因而较易理解。牛角比喻为世间相, 而牛角本身可析为微尘, 析到极微时, 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物象, 一切刹那不住 (与现代物理学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等的分析颇相近) 。那么牛角本无所有, 只是“心识”所现之象, 即牛角的形象, 只是心识的一个对境。所有一切有形与牛角相同, 仅是

15、心识的对境。同样, 心识也只是刹那不住,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6即人的“识心”也是本体空性。据该理论, 识心和识心认识的世界两者皆空, 因此世间人所认为的“真实”, 都非真实:若说真实者, 彼心无真实, 譬如海波浪, 镜中像及梦, 一切俱时现, 心境界亦然。 5(卷 1)但有假空现象和识心, 必有真实, 即:能产生识心和有形现象的“那个” (大乘佛教表述为真如、觉性、如来藏、本来面目等等) 才是真正真实。楞伽经用水和波浪的关系比喻世间相和最终真实的关系: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风起, 洪波鼓冥壑, 无有断绝时。藏识海 (如来藏) 常住, 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

16、 腾跃而转生。青赤种种色, 珂乳及石蜜, 淡味众华果, 日月与光明, 非异非不异, 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变, 种种波浪转, 七识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诸识识所识, 现等境说五。 5(卷 1)一切波浪都是海中所生, 海比喻为最终的真实, 波浪则比喻为识心和识心所对的对境。一切波浪都在海中, 海必有波浪。从波浪的角度看海, 所见是波浪大小不同, 形色各异。世间相的青黄赤白亦如是彼此不同, 都是如来藏性所现。海本具生波浪之性, 故生波浪, 如来藏本具生识之性, 故能识能知。因此, 前识起, 后识知之, 前识即被执着为物象, 后识执着为识物象的心。据大乘唯识宗, 首生识为阿赖耶, 之后续生识分为末那识、意识乃至眼耳鼻舌身识七种。此处简略说明现象与如来藏的关系, 概括为物象和与物象相对的识心, 实际都是如来藏性的化现。禅宗所悟就是如来藏的最终“真实”。据之, 一旦悟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