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254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民间音乐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常虹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 要: 做好民间音乐的保护工作, 不仅是保存和抢救我国宝贵的音乐遗产, 将是我国音乐体系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历史, 并以此为载体增加国人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自豪。高校音乐教育对于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民间音乐的保护内容、高校在民间音乐保护工作现状、未来保护措施进行了论述与研究。关键词: 民间音乐; 保护传承; 高等教育; 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课题, 项目编号:2015B055民间音乐是我国音乐体系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优秀文

2、化的历史传承和内容体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中国民间音乐, 正在面对着日渐艰难的生存环境, 很多十分珍贵、古老的艺术形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中。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 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将本土音乐教育学习作为当今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已成为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在地方高等师范学校中, 很多已将本地特色的民间音乐作为其音乐教育重要特色内容, 通过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非常好的效果。一、民间音乐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国民间音乐主要是指汉族及其他 55 个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 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大类:声乐类、器

3、乐类和综合类。声乐类民间音乐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文人歌曲和宗教歌曲等;器乐类民间音乐主要包括独奏曲和合奏曲;综合类民间音乐包括为歌舞、说唱和戏曲等。中国的民间音乐源远流长, 形式多样, 从体裁上可分为戏曲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歌舞音乐、民间歌曲、曲艺音乐五类, 这些音乐既有几千年流传至今的国宝级音乐形式, 也有近现代由传统音乐延伸而来的音乐。民间歌曲的题材形式丰富多样, 主要有山歌、劳动号子、小调以及赶马调、婚嫁歌、放牧歌、丧葬歌、狩猎歌、酒歌等。在民间歌舞音乐方面, 既有汉族的花鼓、花灯、龙狮舞、秧歌等音乐;也有苗族的芦笙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歌舞、朝鲜族长鼓舞、藏族的弦子、傣族的

4、象脚鼓舞等音乐。这些民间歌舞音乐与民间舞蹈结合一体,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戏曲音乐也是在民间音乐体系中一个的是十分重要的部分。目前, 我国共有超过 400 种剧种, 按声腔音乐分类, 可分为高腔系统、梆子腔系统、昆腔系统、本土腔系统、皮黄腔系统等五大类。曲艺音乐, 在 351 个说唱曲种中, 有 327种音乐性曲种, 从形态上划分, 可分为鼓曲、本土小曲、琴书、弹词、道情、牌子曲等六类。民间器乐, 在演奏形式上, 可分独奏、合奏两类。具体有笛子、笙、箫、等吹管乐器和乐曲;有二弦、京胡等拉弦乐器;有古筝、琵琶、扬琴等弹拨乐器;有鼓、梆子等打击乐器。合奏, 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丝竹乐乐种和乐曲;

5、有十番鼓、东北鼓吹乐、西安鼓乐等鼓吹乐、吹打乐乐种。文人音乐是由中国古代时期文人创作的音乐, 主要为古琴及古曲诗词音乐, 在中国的音乐史上有过很大的影响。宗教音乐主要是指在祭祀、法会、法事等宗教活动中使用的音乐, 以佛教和道教音乐最具代表性。宫廷音乐是在我国古代宫廷及重要仪式中演奏的音乐, 主要为娱乐性和典制性两个大的类别。典制性音乐包括朝会乐、祭祀乐等, 娱乐性音乐包括吹打乐、筵宴乐等形式, 主要是用于提供皇族的消闲娱乐。这些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历史财富, 是各地区、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好传统民间音乐, 对于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审美性, 传承我国音乐文化精神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6、发展和传承民间音乐, 不仅是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更重要的是通过弘扬传统文化, 可以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促进社会的团结和安定方面, 对中华民族精神、思想、感情、意志、行为等都有着巨大的价值。二、高校民间音乐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从国外情况看, 许多国家在素质教育中都将本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高度重视民间、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与发展, 已成为各国、各民族的共识, 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音乐教育主要的发展趋势。日本、德国等国学校就将学习民间音乐, 作为其音乐教育的起点。印度高校的音乐教育几乎全是本土音乐文化

7、;韩国在学校音乐教育中, 民族传统音乐内容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从国内情况看,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在国家大力提倡和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下, 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已逐渐在部分高等院校中陆续开设, 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从整体上看, 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对民族民间音乐课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高等学校的音乐理论大部分是借鉴西方内容, 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占比相对很低, 在很多高校甚至没有开展。改革开放后, 随着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 很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 在高校开设民间音乐教育课程, 能让广大的学生知晓完整的中国音乐历史, 了解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组成部分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8、, 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 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十分特殊的作用。自改革开放后, 很多国内音乐类高校和、师范类院校逐渐将民族民间音乐纳入教学内容中, 对改变以欧洲传统音乐体系为中心的旧有体系、加强中华民族自身民间传统优秀音乐形式的传承与发扬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高校中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教育, 不仅可以让广大学生了解民间音乐的最优秀精华的部分, 同时还可以与现实生活很接近的音乐课程中受到祖国音乐的新套,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学会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把地方民间音乐的研究成果引入音乐教学环节, 已经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和研究、实践的内容。在教育管理部门的积极支持下, 目前很多国内高校

9、音乐专业已在专业课程设置中, 将本地区的民间传统音乐纳入教学内容, 通过使学生加深对地方民间音乐的了解, 使其接触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知晓各个时期、不同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美学语言、民俗、观点, 获取独特的民族音乐养分, 在让学生音乐素质更全面的同时, 也可以做好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将民间传统音乐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可以提升学生个人音乐素养, 更能让大学生了解不同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 使其更加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同胞, 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激发爱国热情。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 承担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

10、产的历史责任, 师范类、艺术类高校主动吸纳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中的精品, 既能推动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 也对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国家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指出:“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将传统民间音乐教学资源整合, 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改编成适宜大学生需求、容易被接受的教育内容, 对推进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民间传统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中, 将对本土、本地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使人们加深对传民间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更深刻地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尊重、自发自觉地保护它, 从而推动民间音乐的保护与

11、发展。加强高校的传统民间音乐教育, 可以弥补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缺失, 增添鲜明的地域色彩浓郁的民族特色。三、在高校开展民间音乐教育的建议措施传统民间音乐作为各个民族和不同地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承载着民俗风情、审美倾向、地域生活习惯、方言口语、民族性格等文化内涵。改革开展以来, 在欧美、日韩、港台商业音乐的侵袭下, 传统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日渐狭窄, 对于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文化的传承需要动态承接和保护, 需要一代代人的传递下去。民间音乐原有的传承主体是自发喜爱、学习它们的广大百姓。但由于时代发展的原因, 这部分人群的数量正在急剧缩减。为了抓好传承和推广, 在客观上需要

12、借助大学的音乐教育平台, 结合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的自身特点, 切实发挥大学音乐教育文化教育的阵地作用。一要强化认识, 改变观念。要加强对民间音乐的宣传,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传统民间音乐的机会, 感受和理解民间音乐的美, 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民间音乐。要对民间音乐的教学制定长远规划和目标定位, 加大教学科研力度,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民间音乐培训部门。二是要提高民间音乐教育课程的质量。对高校音乐专课程, 按照更全覆盖、更高标准、更深理解的要求, 进行充实调整, 把传统民间音乐在教学内容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健全调整现有的科研制度, 通过加强考核的方式, 要求须将地方高校所在区域的民族民间音乐纳

13、入到音乐课程之中, 调动高校教师参与民间音乐科研的积极性。结合能力素质教育, 广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 寓教于乐, 在实践中教会学生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民间音乐进行学习、掌握, 有组织地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民间音乐采风活动, 主动向当地从事民间音乐的优秀艺人求教, 增强民间音乐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三是结合学校教育优势, 加强教学改革。民间音乐常处于自生自灭、无序的状态。以高校为阵地, 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 是保护和发展民间音乐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自身具有完备的教育体系, 通过发挥传播知识与文化的功能, 对可以受教育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是任何其它的方式无法替代和比拟。结合教学改革, 应积极聘请民间艺人等作为客座教师, 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将他们自身最具特点的民族音乐唱、奏专长传授给学生, 更好地发挥“活性资源”作用。参考文献1张伯瑜.音乐流变传统音乐繁衍与消亡的内在因素J.人民音乐, 2001 (2) . 2杨康民.“原生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J.音乐研究, 2006 (1) . 3黄允箴.撞击与转型论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的萎缩J.音乐艺术, 2006 (2) . 4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J.人民音乐, 2006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