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 (1974-2016)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157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 (1974-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 (1974-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 (1974-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 (1974-201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 (1974-201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 (1974-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 (1974-20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 (1974-2016) 宋美霖 摘 要: “沉默的螺旋”是政治学和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理论, 从被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提出开始, 它就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 1995 年该理论被译介到中国后, 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网络时代到来后, 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使相关的研究转向了该理论在网络传播下的适用性.该文即从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重要变体、网络时代理论的适用性及问题与反思等方面来进行综述.关键词: 沉默的螺旋; 反沉默的螺旋; 网络传播; 适用性; 问题与反思; 作者简介:宋美霖, 女, 吉林长春人,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 (北京100871) .收稿日期:20

2、17-09-30Received: 2017-09-30“沉默的螺旋”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提出的传播学经典理论之一, 它的产生与早期的社会心理及当时的政治局势 (尤其是大选) 有关.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舆论导向的原理, 而且涉及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研究这一理论, 不仅需要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分析, 更需要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方向来加以阐释.该理论从提出伊始就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在放大、争议与质疑之后, 一度出现了“反沉默的螺旋”和“颠覆论”“倒置论”等观点.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文明的发展, 该理论的适用区间和存在条件也在不断地调整.进入互联网时代, 更有许多学者

3、尝试从网络技术与新媒体的发展等方面来探讨该理论的适用性.在对该理论的研究角度越来越多的今天, 从理论本体出发, 探究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时期的研究者对于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态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对该理论的研究太过庞杂, 本文仅从该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重要理论变体以及网络时代对该理论的反思几方面进行研究.1“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沉默的螺旋” (The Spiral Of Silence) 最早由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于 1972 年在世界心理学大会上提出, 1974 年, 诺伊曼在“重回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一文中阐述了这一理论, 并在 1980 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

4、的社会皮肤一书中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整体来说, 理论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 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 就会积极参与进来, 这类观点也就会被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时 (有时甚至会遭到群起而攻之待遇) , 即使自己赞同它, 也会保持沉默.结果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如此循环往复, 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 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发展过程.1135-173“沉默的螺旋”理论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假说:大多数人会努力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从而不太愿意说出自己的观点.2220-224这一理论的提出

5、,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向人们揭示了大众媒介舆论导向的作用原理.舆论被大众传播的“意见气候”所制约, 因此, 它的形成和结论可能并不是理性讨论的结果, 而是少数派由于惧怕被孤立而不敢发声所作出的妥协.也就是说, 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气候”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该理论甫一出现就不断遭到质疑, 诺依曼在后来对该理论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澄清, 她在调查和对媒介内容分析后确定, 媒介影响大众观念至少需要六类信息, 即:持主要观点的人的分布、对民意状况的估计、对未来是否成功的预测、公开捍卫自己立场 (发表见解) 的勇气、话题含有多少感情和道德的因素以及在议程设置中媒介讨论话

6、题的主旨和强度.1135-173如果在某一话题中媒介收集到如上信息, 对民意的发展作出较好预测, 媒介意见才能形成舆论.由于人的社会本性使人们经常互动, 产生了大众观念 (民意) , 而恐惧孤立、对民意状况的观察和对不同政治势力的估计决定了人们是说出观点还是保持沉默, 3140-161 于是, 诺伊曼得出以下结论:在社会中赞成的呼声不断升高时表达赞成, 在赞成的呼声下降时保持沉默的趋势存在于人们的个人倾向、信念和必须遵循的社会要求中.42 对理论的争议、质疑与反“沉默的螺旋”2.1 对理论的争议与质疑“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 1995 年被译介到中国.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 这一学说也不断遭到质疑

7、.(1) 个体心理难以量控, 理论自身存在矛盾.郭小安的舆论的寡头化铁律:“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边界的再思考对国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 结果发现, 个体对被孤立的恐惧的强度、害怕孤立本身是变量还是一个常量、个体理性的有限和第三人效果以及认知不协调等机制存在导致的意见气候难以评估、由“态度不确定性理论”引发的相关问题等目前都是难以解决的.(2) 跨文化背景下理论的适用性.“沉默的螺旋”以 1965 年和 1972 年两次大选为样本, 研究对象为德国的社会心理, 不能保证其普遍性.早期学者的研究选取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香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 其结论不能支持假说且毫无规律可寻.随后, 为

8、了验证文化模型的差异是否能更好地反映人们表达自己意愿的心理模式, 大多数测试开始在亚洲和西方文化的比较间展开57-25, 研究者发现, 两者主要是亚洲的集体主义文化和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之间的差异, 基于此, Waipeng lee 等人在美国和新加坡进行了实验, 结论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在跨文化环境下并不普遍适用, 该理论更适用于类似亚洲国家这样文化环境对个人主义的影响更小的国家和地区.(3) 心理变量单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重要前提是“人由于被孤立的恐惧而选择沉默”.这个心理变量是单一的, 而人性是复杂的, 会因为周围环境或其他“变量”而产生改变, 这是理论本身没有揭示的.国外最早质疑该理

9、论的当数英国的丹尼斯麦奎尔和瑞典的斯文温德尔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中指出:“关于这个模式的一个有趣的问题是, 这个螺旋是否能体现真正的态度变化.也许是, 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异常的思想的表述才遭受到压制打击.而在更为有利的条件下, 这些意见能相当迅速且出人意料地重现.”除此之外, 研究者还提出了“尴尬”“面子”等变量.(4) 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适用性.学者认为, “沉默的螺旋”之所以发挥作用是因为纸媒时代人们在接受信息时被迫接受利益集团控制下的主流媒体的影响, 反馈个人意见的权利与渠道很少.6网络时代, 个人获取和表达信息的自由和渠道大大增加, 群体压力也在网络环境中不复存在, “沉默的螺旋”也会

10、随之消解.陈力丹认为, 网络的匿名性使“少数派”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是否符合意见气候.72.2 反“沉默的螺旋”反“沉默的螺旋”这一观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不断发酵.该理论与“沉默的螺旋”相背反, 在这种模式中, 公众保持着思考的自觉性和人格的独立性, 不会对舆论盲从和趋同, 能够自我分析, 很少因为“意见气候”和对“孤立的恐惧”而被迫保持沉默.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是国内最早提出该观点的人, 他主要着眼于社会传播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理论的冲击, 认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主动作用多于被动作用.他在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中指出:“沉默的螺旋”非但不是普遍适用的规律, 而且在意识形态冲突的社会完全失效,

11、 取而代之的则是“舆论背反模式”.人们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已经失效的原因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网络传播的特性.首先是网络的匿名性.钱培、周宏刚、孟威等认为这会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受到较少的约束和心理负担, 来自群体的压力会逐渐消解.8,9,10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人们前所未有地参与到网络媒体交流中, 纸媒的信息量有限, 会阻碍人们对信息的判断, 而网络包含的信息容量之广、交流手段之多以及匿名性使许多人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也就基本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的矛盾7.朱珉旭认为网络赋予公众安全感, 使少数派不再回避多数群体, 有了更多的反抗.其次, 在受众的自主意

12、识较强、传播大量信息且信息传播相对分散与自由的网络空间, 网络的群体性与互动性也消解了人们对孤独的恐惧.最后, 网络空间和民众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龙小农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倒置”的观点, 认为“民众不再迷信政府、大众传媒, 而是注意自我感受, 主张自身权利, 不愿当被动受众, 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建构者”.(2) “中坚分子”的力量.“中坚分子”首先由诺伊曼提出, 她认为他们是那种固执己见的少数派, 无论面临何种社会压力都不动摇, 甚至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在国内反“沉默的螺旋”研究中, 学者们普遍认同“中坚分子”的力量对该现象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刘海龙认为, 当沉默的多数增加时, 中坚分子公开

13、的意见表达往往会成为皇帝新衣骗局的揭露者.11在网络时代, 网络的互动性使得人们在保持交流与联系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 他们可以选择调整自己的意见或接受他人的意见, 这一过程中, 中坚分子就会对那些动摇者产生影响.1244-45(3) 诺伊曼思想的时代局限性.“沉默的螺旋”理论对时代的针对性太强, 并且由于其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 过分强调舆论压力、从众心理、孤立恐惧而忽视其他变量.133 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的适用性正如以上学者从各种角度证明“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不复存在.一些学者也通过相关研究验证“沉默的螺旋”依旧存在.孟威认为, “沉默的螺旋”在媒体与公众意见相似、公众对于问题熟悉且

14、能自由发表意见、媒体意见与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致、媒体意见与个人所在的团体意见相近等特定条件下起效;刘海龙则是从网络空间是否存在群体压力这方面解答了这一问题, 他认为网络空间中仍然有相应的群众与群体规范, 会对参与者产生压力与社会孤立感, 只是表达方式与纸媒所体现的有所不同;谢新洲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后发现, 网络中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未消失, 只是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有所变化, 其程度减弱, 但影响力依然是客观的, 从众心理依然普遍, 因此, “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依然存在;陈华明, 李畅认为, 互联网时代传播的社会控制机制没有像媒介传播方式一样发生本质变化, 因此原有的传播效果论可以

15、继续发挥作用;王焕超认为“沉默的螺旋”中少数派和多数派的力量对比及隐形冲突依然存在, 只是化身成了新媒体语境中话语权较大者和较小者, 较大者具有高影响力, 为他们在新媒体中发表意见提供了便捷, 影响力、话语权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舆论导向的效果;郭小安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实质及适用边界进行研究, 认为“中国的网络环境提供了更合适的土壤, 如意见气候的感知更为明显 (甚至大众媒体往往迎合公众情绪和刻板印象) 、公众事件的道德判断强, 情感动员的效应明显, 更容易造成舆论的一边倒现象”.4“沉默的螺旋”研究中的问题与反思“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的研究一直是传播学领域的重点议题, 在对该理论进行不断放置在

16、新的时代环境下研究的同时, 许多学者也对之前的研究成果总结问题, 进行反思.刘海龙指出, “沉默的螺旋”根据信息环境与网络空间公共性丧失这些变量所产生的效果是复杂的, 我们需要考虑到当政治权力逐渐渗透后会带来的“沉默的螺旋”的变化;原源认为研究者很少从媒体演变、传播渠道、舆论形成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他认为社会舆论的形成不仅仅是“沉默的螺旋”一种形式, 有时表现为“上升的螺旋”, 有时则可能是上下反复的“弹性螺旋”;谢新洲认为, 当网络人群与现实人群的距离逐渐缩小后, 研究会更加具有代表性.此外, 国内大多数的研究还停留在经验积累和推断阶段, 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郭小安指出, 目前国内外许多对“沉默的螺旋”及其衍生理论的研究无论是从微观还是宏观视角、定量还是定性, 都没有回归到舆论学的研究轨道上, 也没有很好地把握诺伊曼的理论要旨, 正如他自己所形容的那样, 他的研究是思辨式的, 主要来自于逻辑推断和经验观察, 缺乏数据支撑和实证检验, 而大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