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知识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5092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知识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外国教育史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一节 巴比伦的教育一、苏美尔的教育1.“泥板书”:古代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人们将粘土和水调匀,制成大小不等的泥板,作为“纸”使用,并将字写在上面,然后再把它晒干或烧干,这就成了所谓的“泥板书” 。最早的泥板书出现在大约公元前 3000 年,所在文献往往有几块到几十块泥板组成。它的广泛使用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人民的智慧。3.“泥板书舍”:是古巴比伦苏美尔人创办的学校,由于学校用的教材是泥板书,学生做练习或作业也是用泥板,故将学校称为泥板书舍。在泥板书舍中,负责人称为“校父” ,教师称为“专家” ,助手称为大兄长,学生称为“校子” 。第二节 古代埃及的教育

2、一、古代埃及的学校 1.宫廷学校;是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国王法老在宫廷里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收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2.僧侣学校:古埃及中王国以后出现的一种附设在寺庙中的学校,注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教学内容主要有天文学、数学、建筑学、水利学、医学及科学,培养能力优而水平高的人,寺里收藏了大量图书,为要求深造的青年提供方面。3.职官学校(书吏学校):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的一种学校,训练一般的能从事某种专业工作的官员,修业期 12 年。4.文士学校:古代埃及用来培养能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的学校。这类学校的教学程度较低,教学

3、内容以书写、计算为基础,还包括公文写作、合同拟定、财会等实用知识。招收人数较多,对出身限制较宽,修业年限有长有短。古埃及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第四节 古代印度(天竺国)的教育一、婆罗门时期的教育1.古儒学校:公元前 8 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在古代印度出现的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 ,均系婆罗门种姓;儿童入学须经古儒考验;他们声称不收学费,实则接受家长的赠礼;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中,学习年限为 12 年,学习内容主要为吠陀经;师严而道尊,采用体罚或恩威并重的方法;利用年长的儿童充当助手协助教师把知识传给一般儿童。二、佛

4、教教育2 “比丘”:即僧人,古印度佛教寺院里的僧徒学习 12 年后经考验合格者,叫做“比丘” 。他们多数离寺回家,少数人继续留寺,再修习 10 年后,担任寺中的僧侣职务。3.“比丘尼”:古印度的女僧在尼庵学习完毕后成为“比丘尼” 。第二章 古代希腊的教育第一节 古风时代的教育一、 斯巴达的教育斯巴达的儿童属于国家的财富,不过 7 岁以前由母亲养育,称为“母之子”。 男孩满 7 岁即离开母亲入国立的公共教育场,接受军事体育训练。称为“国之子”。 教育目的:培养勇猛善战的人 1.“五项竞技” (“五项运动竞技” ):是古代斯巴达人军事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即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角力(摔跤)

5、。2.特点:1鲜明的阶级性,只有奴隶主子弟才能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平民和奴隶的子弟则不能;2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内容和方法均受政治目的制约;3偏重军事体育教育,五项竞技、军事游戏和训练是最主要的项目,文化知识的教育没有地位;4教育是国家的事业,由国家监督管理,实行免费教育;5重视女子教育。 (目的:可以生育健壮的婴儿;在男子出征时,可以保家卫国。 )6 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把奴隶主的后代培养成为身体强壮、忍苦耐劳、遵纪守法、勇猛善战的武士,教育方法采取严酷的锻炼和训练。雅典的教育雅典教育的特点:- 2 -1.教育具有阶级性;2.重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不仅重视体育训练也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

6、;3.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重视国家和私立教育的发展;4.忽视女子教育;5.教育目的:培养具有健美的体格,高尚的情操,广泛的文化素养,发达的智力,多方面的兴趣,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即“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教育目的:通过体、智、德、美诸育,培养具有健美的体格,高尚的情操,广泛的文化素养,发达的智力,多方面的兴趣,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 考研题解1、教仆:古希腊雅典侍侯和陪伴奴隶主儿童学习的奴隶。希腊文原意为“儿童的指导者” 。大多为仪态端庄、有文化的年老奴隶。其职责为:儿童上学往返途中为其拿写字板、七弦琴、竖琴等学习用品,并监督儿童的行为,儿童在校学习时,守候在身旁伴读;儿

7、童回家后,帮助复习功课,指导言语举止,应对礼仪。伴随儿童从 7 岁人雅典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直至 16 岁人国立体育馆为止。2、修辞学校:古代雅典的最早的高等学府,由智者伊索格拉底于公元前 390 年创办的,主要讲授修辞学、哲学、自然科学、天文学等。他对发展希腊的文化科学起了很大作用,对以后的欧洲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5、士官团(是古代雅典的一种国立高等军事学校,培养军事领导人。年满 18 岁的青年从国立体育馆毕业后可升入士官团深造,在这里学生宣誓效忠国家,服从政府极为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作战。 )6、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华东师大 2000 研)雅典的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

8、务的,奴隶无权享受教育。但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因而教育体制也彼此各异。其区别主要是:(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遵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而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2)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雅典则竭力培养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3)教育机构不同,斯巴达由国家为 7 岁至 18 岁的男子设立兵营式的教练所,为 18 岁以上的男

9、子设立青年“士官团” ,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育。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等。程度不齐,流派甚众,任人选择就学,政府不求整齐划一。(4)教育内容不同。斯巴达的教练所和士官团以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为主。雅典则在体育习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修辞学校和哲学家的学园则提倡水平较高的理论科目的讲授和争辩。(5)教育方法不同。斯巴达强调要服从师训,刻苦训练。雅典则对启发诱导比较重视。(6)师资队伍不同。斯巴达的教育机构皆由斯巴达奴隶主阶级的成员负责教育工作,同时由执政官予以训诫。雅典则除本国的统治阶级成员任教外,来自国外

10、的智者充任教师者为数众多,招揽人才不限国籍。第二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一、 “智者”的教育活动1“智者”:古希腊的职业教师。 “智者”原指古希腊的哲学人,后泛指有智慧、有能力、技艺超群的人。公元前 5 世纪的后半叶, “智者”一词才获得了特殊的含义,成为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一部分人的专有名称。这些职业教师适应社会民主政治活动的需要,向青年人传授辩论的艺术,即雄辩术。2、教育主要内容和思想特征:教育主要内容:三艺:即文法、修辞学(雄辩术)和辩证法(哲学) 。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3、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高尔基亚、普罗迪克斯等等。第四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于公元前 4

11、69 年生于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雅典,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其门徒柏拉图、徒孙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哲”。*一、教育目的论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治国者必须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他高度评价教育在造就人中的作用。在他看来,禀赋差的人固然需要教育,即使禀赋好的人也应接受教育,否则会使人变得难以驾驭。- 3 -*二、德育论1实践的哲学道德2寻求道德的一般3.教人学会做人4智慧即德行,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美德,使人达到至善。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5自制是德行的基础6守法就是正义7身教重于言教*三、智育论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苏格拉底除传

12、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的各种实际只是以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四、“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一生主要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事业,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主张。苏格拉底在进行讲学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1)“苏格拉底法”的主要内容“苏格拉底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下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

13、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2)“苏格拉底法”的意义“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方法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对以后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这种方法只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是万能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它有其局限性,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第五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一、

14、事迹、著作阿卡德米学园 :公元前 387 年柏拉图在雅典近郊创建,讲授哲学和科学。教学方式采取讲演和对话两种。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著作:理想国和晚期作品法律篇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1、世界观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理念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柏拉图认为,宇宙的本原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性的理念。在他看来,理念是独立存在、永恒不变、完美无缺的真正的“实体”,它是变幻无常、生灭不定的现象世界产生的根源。超越现实,先天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本体,是第一性的,而现象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阴影或摹本,是第二性的。

15、2、认识论“学习即回忆”柏拉图断定,知识是对理念世界的认识。因为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实的、完美无缺的,所以只有认识理念世界,才能获得可靠的、真实的知识。比如,只认识到现实世界中具体的美的事物,而没有认识到理念世界中的美,这只能说有了美的意见,而不是有了美的知识;而只有认识到美的理念,才算有了美的知识。柏拉图认为必须学习认识理念世界。柏拉图说,学习就是回忆。在柏拉图看来,作为人的组成因素之一的灵魂,是先于肉体而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的,对理念世界的一切早已有了认识。但灵魂投生到人体之后,由于肉体的玷污、情感的干扰,灵魂将知识全都忘记了。为了重新获得那些原有的知识,就需要学习。而所谓学习,就是

16、把已经忘记了的知识回忆起来。3、人性论- 4 -柏拉图依据其理念世界的金字塔,设计了一个由执政者、卫国者和生产者组成的等级森严的“理想国”。由神用金子创造的极少数执政者,即哲学家,灵魂中理性部分最强,具有最高的美德智慧,最适于担任国家的最高的统治者,是社会的最高等级。人数稍多的卫国者,是神用银子造的,意志在灵魂中占主要地位,富于勇敢的美德,他们的天职是防御敌人,保卫国家,是社会的第二等级。为数众多的手工业者、农民和商人,是神用铜铁造出来的,他们的灵魂中最主要的是情感,具有节制的美德,最适于生产物质财富,供应前两个等级。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不属于上述三等人中的任何一等。柏拉图认为,在一个国家中上述三个等级如果各守本分,各尽其职,国家就会和谐一致,实现“正义”或“公道”的原则。三、理想国中的教育观1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工具,培养哲学家是教育的最高目的(1)柏拉图高度估价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改造人性,陶冶德性,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他认为,人们灵魂在理念世界中所获得的理性和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