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虫害控制资料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02487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企业虫害控制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食品企业虫害控制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食品企业虫害控制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食品企业虫害控制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食品企业虫害控制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企业虫害控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企业虫害控制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介绍大家好,作为食品伙伴网的忠实粉丝之一,我很开心能在此与各位分享一些虫害管理方面的认识,并欢迎与各位一起讨论交流虫害管理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如有不正确之处,敬请不吝斧正。在讨论中,我们将通过 4 个主题逐步展开讨论:1、 “为什么我们的杀虫总是没效果”-介绍虫害风险管理原理与国际趋势2、 “有没有食品企业可以用的杀虫剂”-介绍虫害处理方法与产品选择3、 “怎么做虫害趋势分析 ”-虫害管理风险分析技术4、 “其他部门不配合怎么办?”-虫害管理中的沟通与技巧5、最后一天,我们进行涉及虫害管理的开放议题讨论。为避免一些关键提问贴被“埋没” ,我将选出其中具代表性的帖子放入首贴中,方便大家“一帖式

2、解疑 ”。因为信息量大,需要各位在进行一些主题讨论时到特定的论坛文库或者“ 食品伙伴 -虫害管理” 群下载一些附件,提供些链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的帖子内容,仅代表个人的从业观点或引用相关专业书籍,并仅用于论坛内部讨论和参考。 比较推荐 2 本专业书籍,可供各位日后自学。如果各位有兴趣,也可以参加到食品伙伴网的虫害管理 QQ 群:120844283英文:Trumans Scientific Guide to Pest Control Operations 美国 PCO 的必备之选,Purdue University 负责编纂,并由行业高手执笔。涵盖ipm 原理、杀虫剂知识、施药设备和方法、食

3、品安全原则、不同类别害虫的识别和处理方法、不同生产或营业环境的处理原则。立足食品与人群安全,非常实用详尽,适合专业 PCO 和食品企业中负责管理虫害控制的人士。不足之处:英文,且无中译本。中文:除四害指南由全国爱卫办于 94 年首版,由当时行业的几位德高望重的病媒生物防治方面的权威泰斗督导或亲自执笔。数据翔实可靠,立论严谨,实为大家之作。图文并茂,文字精炼。此书之后,虽然也有很多所谓“专家” 的新作品,无论是科学性还是文笔,均不能望其项背。实为经典之作!不足:讨论的害虫,仅限四害,原目标人群是地方的卫生防疫和爱卫办。我们阅读的时候,必须注意书中提及的化学处理方法是否适用于日益高要求的食品生产环

4、境。食品伙伴网下载:Trumans Scientific Guide to Pest Control Operationshttp:/ . “为什么我们的杀虫总是没效果”-介绍虫害风险管理原理与国际趋势关于虫害对食品企业的威胁,估计各位朋友都有过切肤之痛。而我想起一个在广州碰到的案例:案例 A: 某国际品牌的食品厂员工食堂,一天员工吃饭时间。一个女员工突然尖叫:她领的工作午餐中有十多条蝇蛆在蠕动,差点被吃到嘴里。餐厅负责人(某著名餐饮承包公司)因此受到食品厂严重斥责,并勒令立即整改。女员工因此受到的刺激和伤害,估计短期内无法恢复。我们也不妨想多一下:如果不是自己的员工,而是购买我们食品的客户,

5、那对企业的声誉构成何等的影响(何况是零成本传播的网络时代)。餐厅负责人立即进行内部检查,但奇怪的是,清洁似乎都做到位,喷药也每天喷,门窗也管理的很好。直到后来我们沟通和现场检查后才解开谜团-麻蝇。后面的讨论中,我们将引用这个例子深入展开。A. 没效果的原因所谓效果,就是处理完后,害虫数量减少甚至不见了。然而“效果不好”,这是我听过最常见的问题。其实,杀虫是最容易的,每平方米若干毫克(mg)的杀虫剂有效成分,就足以致死大部分的昆虫(一般对昆虫的专业杀虫剂,滞留喷洒的用量也仅 10-25 毫克有效成分/平方米。即使是超市的气雾罐产品,对着害虫直接喷射,致死效果几乎都是肯定的)。 那为什么有提出这个

6、问题呢?常见是因为,1. 杀虫剂没有被正确使用在靶标位置上。例如,苍蝇一般的停靠高度是0.6-3 米的高度,而且喜欢在绳索(电线、装饰吊绳等)上停留。而你只对低位的墙体喷洒,效果一定很差。2. 杀虫剂被冲洗或分解。食品厂比较常见的内部清洁程序、新装修粉刷墙面(偏碱性)、强烈光照(光解)或有机分解,都是很常见的:因为杀虫剂有效成分因为这些原因已经被严重减低到不足量的地步了。3. 而目前企业碰到最多的也是最“难”解决的,并不是“杀不死”,而是“杀不绝”。杀了还有,或者是内部孳生(例如蛾蠓、蚤蝇、果蝇等),或者外部入侵(家蝇、褐家鼠等)。有的害虫,既可以内部孳生,也可以从外部入侵,例如蚂蚁。当你碰到

7、这种情况,或者因为企业要求不能随意使用杀虫剂的时候,就需要考虑 Plan B 虫害风险管理。作为一名负责企业虫害的品控管理人员,您最不能做的就是让杀虫公司做“主”,也就是“我给了钱,我不管你怎么做”。你是保障你的企业的最关键的一道防线,所以,你如果要做个在虫害管理方面的优秀品控管理人员,就必须:1. 具备害虫基础知识,见附件的参考书籍,作为“防身武器”下载备用。2. 碰到虫害问题,一定要对杀虫公司和现场人员刨根问底(什么虫-为什么有-怎么解决,就是所谓的 what-why-how)。3. 在解决过程中,往往需要部门间协调。例如生产部门、机修甚至采购,尤其是老板。沟通技巧非常重要。见第 4 天课

8、程,有技巧建议和工具。4. 杀虫剂只是解决燃眉之急。但仅依赖杀虫剂,其风险远远高于虫害。杀虫剂的使用和管理,必须是在你的严格监控管理之下,绝对不能让杀虫公司单方决定。见第二天课程。B. 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在开始讲解虫害风险管理之前,建议大家先阅读以下附件的教材。作者是安志儒,原禄港技术总监,也是我的恩师。在讲虫害风险管理之前,我们先讲讲定义:什么是害虫和虫害控制的历史?一般群众理解的“有害生物”,是指四害。因为这四种生物是在虫媒疾病传播中的元凶(见安志儒教授的稿件)。但到了后来,害虫(Pest)的概念有了很大的拓展,泛指一切(人类和微生物除外,那分别是警察和消毒公司的工作)的可以导致人类健康、

9、经济、精神伤害的生物。例如,鸟类,如果放在公园里,是有益的生物,但是对于食品企业而言,飞到生产车间,就是“有害生物”了。所谓“有害生物”,都是相对不同环境和人群而言的。需要说明的,很多人习惯称虫害控制公司为“消杀”,其实不太贴切。消杀-消毒和杀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消毒的靶标是有害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两者的控制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消毒的要求,比虫害控制严格多了。如果你让杀虫公司做消毒,必须确认对方具备相应的消毒员资格。而虫害控制,也就是常说的“杀虫”,其历史和所用的产品也是颇有趣的。我放到以下附件中:C. 城头变换大王旗:综合虫害管理(IPM)/绿色杀虫虫害风险管理的概念,是从“综合虫害管理

10、”中引申出来的。所谓综合虫害管理,简单讲,是指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化学方法最后考虑),把害虫密度控制在经济损失可以接受的水平。打简单比方说,花 100 块钱,把害虫密度降到可以损失少于 100 元的水平,同时不增加更多的损失(例如杀虫剂污染)。这个概念始于 60 年代世界粮农组织(FAO)用于农田害虫管理,70 年代末期进入公共卫生领域,后由陆宝麟教授首先介绍到中国。这个概念目前仍被行业奉为指导原则,并在不同领域探索更多的应用。在国际上,现在也开始流行绿色虫害管理的概念。其实绿色的概念,也并不是讲不用杀虫剂,只是对杀虫剂的应用更加严格。例如,更强调对点的处理,减少空间处理和大面积滞留喷洒等风险

11、较高的方式。在参加今年 5 月份全球虫害控制高峰论坛(巴塞罗那),给我留下的印象的,美国 NPMA(国家虫害管理协会)在推行这个新标准以顺应社会绿色“潮流”。这个新标准,立意是很好的,理论是美妙的,实行是困难,尤其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情况而言,因为卫生大环境和害虫压力根本不能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提并论。所以,很多国家和企业代表并不支持这个“绿色虫害控制标准”。但长远而言,这个标准就是未来。参阅 NPMA 的附件 D. 新招牌?虫害风险管理对于中国食品企业而言,我们就需要根据其生产和管理特点来展开。对于食品企业而言:1. 食品加工或暴露区域的害虫接受水平几乎为零2. 杀虫剂容忍程度极低,甚至不能用药

12、3. 企业所在地往往在卫生状况较差的城乡结合部,而企业对周边环境无能为力4. 审核要求(STAR, AIB,BRC)等等5. 食品企业的习惯思维:“食品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意识强,托微生物控制的福啊!针对这些,就出现了“虫害风险管理”的概念,并不断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系统”兼容接轨。个人的观点:虫害风险管理,其实从根本而言并不是新概念。这种基于 SSOP、管理流程改善和供应商管理等方法,对虫害孳生和入侵的风险进行控制,进行害虫预防并整合到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观点,其实在 STAR 和 AIB标准中已经体现无遗。如果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配合一定的虫害基础知识,就能更容易真正读懂这些“条文琐碎”的标

13、准。只有真正读懂了,你才会真正实施,才会说服你的同事!从食品企业朋友(客户)反馈看,虫害风险管理,更适合食品企业的管理和内部沟通。简单而言,常见导致虫害的 5 大类风险:1. 外围害虫密度 - 就是外围环境的害虫数量。例如,你是在养猪场旁边,那就恭喜你了,运气真“好”。需要更多努力了。2.吸引因素 - 例如,室外灯光照明(汞灯吸引飞虫)、垃圾房管理差。3.建筑与管理漏洞 - 门窗缺陷和管理不当、基础设施差4.室内卫生环境 - 常见是存在卫生死角或者清洁方法不对(例如,仅用热水冲排水口,就无法解决蛾蠓的问题)5.原材料供应 - 原材料带进来害虫,例如小家鼠和德国小蠊(小强)如果发现出现害虫,从这

14、五个方面着手查找原因。大家可以阅读这个附件,对虫害风险管理有个概念了:好,下面我们讨论一下问题。有个小小期望:一些常见的问题,把以前的帖子汇总一下E. 如何设定虫害阈值和评估杀虫公司一直与食品行业的朋友有这方面的讨论,就是如何设定所谓的“害虫阈值”?换言之,就是如何通过可执行的害虫数量标准来评估你的虫害服务供应商?2 种观点都是不妥当的。1 种是“既然没有适用的官方标准,就随便拿适用于城镇卫生运动的全国爱卫办(97 年颁发)的审核标准,或者不提任何标准,随叫随到,大不了罚款”,属于纯忽悠;另一种是经过讨价还价,设定出某些具体的数字,例如,每平方米多少只苍蝇。而实际上,如果缺乏充分的现场长期调研

15、,这些“数据”根本经不住任何的挑战,时时刻刻戏弄品控的质量神经。这2 种观点,都是建立在一种错误的苟且的思维上,至于如何变成可执行的依据帮助到企业的品控和生产,则需要新的思维方法,我们姑且称为“虫害风险管理”。害虫的出现,对于绝大多数企业几乎都是必然的,因为虫害风险极难做到“零风险”。周边环境害虫高密度形成的入侵压力,上游供应链的管理等等,往往都超出一个企业能完全控制的范围。要做到做到“零虫害”,只有做到“零风险”才可能,而零风险的成本绝非企业能承受的。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能“接受”的风险值。提出一个观点,仅供讨论。1. 判断你的“基础风险”:所有的定量分析,必须先有可靠的监测数据

16、。例如,整理以往捕蝇灯捕获量、粘鼠板捕获量、鼠饵站取食阳性率等反映出来的数值。这些监测,必须真实有效,同时覆盖所有的敏感地段。这些数据,体现出现有环境下的真实风险水平。可接受阈值的设定,不应脱离“基础风险”而放卫星搞大跃进。在企业不断改善的过程中,这些“基础风险”是应该不断降低的。虫害控制公司要不断反馈出这些变化。在讨论的时候,更多的是围绕如何进一步降低它。 2. 设定所谓“风险阈值”之前,我们先观察以往一年以上的有效监测数据,包括分地段的时间趋势变化。尤其对于敏感地段,例如,灌装车间、烤焙车间等食品直接暴露的位置。这些位置,若严格而言,应该做到害虫“零密度”。要做到这点,理论上不难,就是把所有可能有利于害虫内部孳生或者外部携入的风险都识别并排除。例如,内部清洁、原材料包材进入车间前的检查、车间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