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杨善洲同志演讲稿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95593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杨善洲同志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向杨善洲同志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向杨善洲同志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向杨善洲同志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向杨善洲同志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杨善洲同志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杨善洲同志演讲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学习杨善洲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来自 xxx,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杨善洲,谱写青春华章” 。在我开始演讲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秃水枯,在人的记忆中除了荒芜便是贫瘠;山里有个老人,脚穿胶鞋,肩扛锄头,一步一镐丈量完了这座山,在他汗水洒落的地方,树苗茁壮成长。春去春又来,花开花又落,那些树苗长成了绿色的海洋。于是人们记住了这个老人的名字杨善洲。杨善洲同志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共云南省委两届省委委员,云南省两届人大代表,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他的一生荣誉颇多,先后被国家和云南省授予过“ 优秀共 产党员 ”、 “全国十大绿化 标

2、兵”、 “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 “中 华环境奖提名奖”、老有所为”等荣誉。杨善洲老书记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身体力行“俯首甘为孺子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他的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1988 年 4 月,60 岁的杨善洲同志光荣退休。省委书记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去住,好好过一个安逸闲适的晚年,- 2 -但杨老婉言谢绝了,他说:“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 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 22 年,建成了面积 8 万亩、价值 1 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 3 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

3、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说选择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 我是在兑现许给 家乡老百姓的承诺,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 ”就是这么一个老人,他脚穿胶鞋,肩扛锄头,手拄拐杖一干就是二十二个春秋,建成了面积约 5.6 万亩、价值 1 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 3 亿多元的林场,杨老一步一镐丈量完了大亮山,在他汗水洒落的地方,树苗茁壮成长。现在那些树苗已长成了绿色的海洋。老书记六十年如一日,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4、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他淡薄名利、地位,在担任地方党委领导期间他粗茶淡饭,衣着朴实。有一次,杨善洲下乡,乡秘书看他戴草帽、穿草鞋的模样,还以为是农民,便打发说领导不在,杨善洲不急不恼,自己进村了解情况,最后才叫来乡干部,安排具体工作。- 3 -他公而忘私、廉洁奉公,1964 年,杨老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年,按组织部门有文件规定他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写报告上去时,被他要求撤销了。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 8 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5、曾经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了 20 万元的特别贡献奖,如果是我,我肯定拿去付一套住房的首付,如果是他,他可能会拿给儿子还住房贷款,如果是你,你决不会把这 20 万全捐出去吧?可是杨老就是这么做了,自己家的房子漏风漏雨不去修,他却把其中的 10 万元捐给了保山第一中学,另外 10 万元捐给了大亮山林场。杨老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用自己的实践兑现了对党的承诺。一位记者在 2010 年 7 月上大亮山采访杨老时,他拄着拐杖和记者一起走进林场。那天,精神状态很好的他像踏入游乐场的孩子一样兴奋,一会拍拍路边华山松的树干,一会抚摸一下正在生长的小树苗,一会和记者们讲述发生在他和树之间的有趣故事

6、。见到林场的老职工、老朋友,他像见到阔别已久的亲人,拉着用他们的手,有聊不完的话题。2010 年 9 月当记者再次来到大亮山时,与上次就不同了,这次杨老没有一起来。当时他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记者说:“在病床 边紧 握着他苍白粗糙的手,看着他充满叮嘱- 4 -意味的眼神,能感受的到,他依然牵挂着大亮山上他用生命余晖渲染出的那抹绿色。 ”这位奋斗不止、无私奉献、品德高尚的老共产党员于2010 年 10 月 10 日 15 时 8 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 83 岁。杨老他的一生留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一代,我们背负着建设祖国、强大祖国的重任,我们必须只争朝夕

7、,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要培养像杨善洲同志一样的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最艰苦的岗位锻炼意志,勇往直前,承担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加强业务能力。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其实想想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工作岗位、职务、成绩都像一颗颗树苗,只要保持着创新的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就有那么一天会将这颗

8、小树苗培育成参天大树!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名利、索取和获得,能做到像杨老一样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真的- 5 -少之又少。作为青年人,我们不能总是想我的付出能有多少回报或者能为此得到什么,要知道,通过我们努力而取得的成绩和宝贵的工作经验就是我们得到的的最大回报。2011 年是我国“十二五 ”的开局之年,也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以饱满的热情,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献身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坚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恪守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用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国家、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的精神,用我们的青春,谱写出新的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