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生、计划、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90170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长生、计划、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特长生、计划、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特长生、计划、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特长生、计划、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特长生、计划、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长生、计划、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长生、计划、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长生培养计划2015 年 9 月 1 日班级 一至六年级 辅导教师 王树梅目 的 要 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创办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乡镇小学,美术特长生的培养作为这一方案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强美育特色。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生潜能,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2、使教师彻底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3、鼓励、关注、培养在美术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能力全面提高,通过

2、学生的主观能力,主张多样,即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前提下,掌握旁通涉猎,浅尝辄止的原则,教给学生多样的绘画形式,多样的绘画方法。特 长 生 统 计迟桂玲、花欣然、于兴婷、朱丽坤、赵佳祺、张俊宇、韩蕴祥、内 容时 间 安 排第一阶段: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与方法(9 月)每学年度开始,教师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拔有专长及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还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或增加或变换。第二阶段:具体实施完善阶段(9-11 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并不断提高艺术水平。第三阶段: 汇报阶段(12 月)全体特

3、长学生做特长展示。学生培养记录2015 年 9 月辅导对象 一二年级美术特长生目的及针对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绘画姿势和良好的绘画习惯辅导记录培养学生正确的绘画姿势和良好的绘画习惯、认识颜色、如何使用颜色、掌握儿童绘画的基本程序(先用铅笔构型、用勾线笔勾线、橡皮擦擦掉没有重合的铅笔痕迹、涂色)如何涂色、重视手工课训练学生的手机肉群体。方式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应用学生掌握程度(效果) 低年级学生逐步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方法。学生培养记录2015 年 9 月辅导对象 三四年级美术特长生目的及针对性 初步了解中国画,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用墨方法辅导记录指导学生如何勾线(讲究的是形体准确,线条流畅)如何丰富

4、画面、如何使用渐变色、了解色彩的色相、明白简单的透视关系、加强学生的临摹训练提高形体的准确度、初步了解中国画,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用墨方法。方式方法 讲授法,指导临摹学生掌握程度(效果) 中年级学生逐步掌握了中国画的基础画法。学生培养记录2015 年 10 月 辅导对象 五六年级美术特长生目的及针对性 提高学生的线描、素描或写生水平辅导记录提高学生的线描、素描或写生水平、以启迪、发散、想象来丰富学生的绘画、设计、手工制作,深入了解中国画、版画、油画的性质和区别,能用鉴赏的眼光感受作品的风格和所表达的意境,初步了解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的魅力。方式方法 欣赏、写生学生掌握程度(效果) 学

5、生通过写生对绘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培养记录2015 年 10 月 辅导对象 四至六年级美术特长生目的及针对性 画家介绍美术欣赏辅导记录以不同的赏析内容,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来阐述名家的内涵及艺术风格,让学生懂得去品味和感受作品的美,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谈感受,从作品的多角度来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将每学期每位学生掌握五幅名画、五首名曲、五个名家的教学重点落到实处。使学生成为高能力、高素养、高品位的整合发展。一、稳定情绪,组织教学。二、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画和画家简略介绍祖国万岁齐百石 这幅画运用了中国画传统的“借物抒情”的独特表现手法。奔马俆悲鸿 寄予祖国

6、建设一日千里的情思。秋色有香齐百石三,介绍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中国花鸟画多以少胜多,借物抒情,虚实藏露,笔墨技法。方式方法 欣赏法学生掌握程度(效果) 学生对名家名画有初步的欣赏,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养。学生培养记录2015 年 11 月辅导对象 四至六年级美术特长生目的及针对性 培养学生软笔书法的书写辅导记录软笔书法: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与规范书法教学,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熟练掌握运笔方法,掌握基本的笔画,根据学段的不同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低段做到能写简单的毛笔字,书写规范;高段要达到一定水平的毛笔字,力争做到形韵兼备。训练过程中要做到

7、提前备课有教案、授课仔细、重点难点讲解分明、辅导精心、批改及时、优秀学苗重点辅导。方式方法 讲授法,指导临摹学生掌握程度(效果) 学生逐步掌握了软笔书法的基础。学生培养记录2015 年 11 月辅导对象 一至六年级美术特长生目的及针对性 培养学生创作科学幻想画辅导记录(一) 、辅导步骤 1、构思敢于想象未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变化;2、绘制初稿根据想像画出设想; 3、审核内容是否违背科学规律教师可协助指导,注意:不要轻易否定;4、深入创作再造想像; 5、艺术造型尝试运用多种绘画技巧绘出科幻画。(二) 、辅导注意事项 、启发想象力,明确创作方向。、进一步深入指导初稿。3、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体现艺术美

8、。方式方法 构思,创作学生掌握程度(效果) 学生初步了解科幻画,并能构思创作自己的科幻画。学生培养记录2015 年 12 月辅导对象 一至六年级美术特长生目的及针对性 举行绘画比赛辅导记录举行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们举行了速写、美术字、墨板报设计、简笔画、记忆画等比赛,通过训练比赛,大大促进了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另外,我们还举行了中外名画知识抢答比赛,每当比赛,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场上的气氛格外热烈。 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防止一阵风、形式主义,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要作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

9、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方式方法学生掌握程度(效果)学生培养记录年 月 日辅导对象目的及针对性辅导记录方式方法学生掌握程度(效果)特长生辅导总结年 月 日思想转 变 对 象学习组 织 过 程取 得 效 果通过培养学习,使学生在原来的水平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熟练掌握一些艺术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整体素质,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改 进 措 施美术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 20 名左右。活动要固定,通常每周一次,活动制度化。遇到有特殊情况择日进行,不轻易暂停。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精心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小组活动主要

10、有三方面:(1)重视基础训练,对素描、色彩、速写、工艺美术,抓住难点强化训练,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2)指导学生参加与校园环境布置,重点辅导学生设计艺术节、运动会的徽标,设计海报、黑板报、墙报,学习布置会场、美术展览等等,边学边实践,边干边提高。 (3)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观课堂上艺术教师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发现艺术苗子,并通过艺术选修课,特长课带领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教育活动,精心组织辅导训练,发展学生艺术特长,培养艺术人才。训练时做到有培训计划,有具体实施要求,有详细的训练教案,有严格的制度考核,有重点生的培养,有成果的预设,

11、有强烈的责任感。教师要抓住机会扩大学生参赛面,做到有赛必参,有参必奖. 三、管理促进,研究提升。 加强备课组,教研组的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发挥集体优势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学生、进度、研究教学方法,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每次活动要有记录,有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不走形式,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确保质量、扎实有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 察与热爱生活的习惯,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较高艺术品味的作品来。 二、经常开设美术知识讲座 优秀的美术作品对于学生在认识上、思想教育上、审美能力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事

12、物的审美属性日益突出,缺乏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现代人,将不可避免出现困惑和缺憾。通过美术鉴赏和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把学生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我们经常举行美术知识讲座,诸如世界名画欣赏 、 世界风景画欣赏 、 中国服饰欣赏 、 全国美展欣赏等等,通过多媒体观看全新的各类美术图像,同时还观看录像、放幻灯,或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翻看大画册,边看边议,畅谈感想。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世界观形成中的一个闪光点。我在欣赏课中特别注重介绍中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像齐白石的祖国万岁 ,潘鹤的艰苦岁月 ,王式廊的血衣 ,董希文的 开国大典 ,罗中立的父亲等等,引导学生看画读画,透过自己的视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感受、体会。欣赏之余,我们还座谈心得,撰写体会。通过一系列的鉴赏评析,加深了同学们对杰作的热爱,唤起了对美术的高涨热情,使兴趣小组持久地开展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