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实验四小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结题鉴定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881185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栾川实验四小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结题鉴定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栾川实验四小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结题鉴定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栾川实验四小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结题鉴定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栾川实验四小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结题鉴定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栾川实验四小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结题鉴定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栾川实验四小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结题鉴定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栾川实验四小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课题结题鉴定书(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结题鉴定书学 科 分 类 综合类 课 题 名 称 “484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立 项 编 号 LYKT13219 课 题 主 持 人 李建新 所 在 单 位 栾川县第四实验小学 联 系 电 话 13838882608 (移 动 ) 68655118(固 定 )主 要 成 员 张保国、王海蓉、任 霞 孙大蕊、李建成、王晓燕 成 果 形 式 论 文 及 其 他 完 成 日 期 2013 年 12 月 19 日 洛阳市教育局中小教研室制学科代码 36课题研究情况及主要成果(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一、研究课题问题的提出1、国内研究趋势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家长和学生对

2、优质教育的需求愈来愈烈,对特长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单靠上大学学习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那种“一碗水、一桶水、吃老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需要的是能有“长流水”的成长型、研究型教师,教师不仅要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还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引领者、培育者。当下,全国新课改正向纵深处发展,聚焦在课堂改革,向45分钟要质量,构建高效特色课堂,形成百花齐放的教学模式;关注于教材改革,开发本土课程,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形成百家争鸣的校本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在国内提出 10 多年来,全国教育工作者投入到了新一轮的课改浪潮中,许多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总结提升,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课改典范,出现

3、了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 102 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和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五环大课堂等九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新乡的“目标教学法”、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江苏东卢中学的“两案合一讲学稿”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青岛市即墨中学的和谐互助模式、尉氏县剑桥外国语学校“导学法”教学模式、河南濮阳四中“三段教学法”等等教学模式,创造出生动活泼、优质高效的课堂,打造出一

4、批风靡全国、闻名遐迩的全国名校,他们成功实践和经验的推广,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引来全国各地的教师参观学习,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线。2、当前我县研究趋势我县是全国旅游强县,打造教育强县,让教育和旅游并驱发展,必定成为栾川的大势所趋;我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教学设施,必定成为栾川对外的窗口学校,成为全县、全乡的课改实验基地,成为全县教研的重点帮扶单位。全县中学课堂改革已初见成效,形成了栾川一高的“二五二”教学模式、实验中学的“目标三导”教学法和庙子中学的“五点一线教学模式” ,课堂改革正在向小学纵深辐射,打造小学富有生机的特色课堂,正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3、学校发展的需要

5、我校由七里坪小学、罗庄小学、朝阳小学三个学校合并而成,师资水平落后,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外出学习机会少,教法陈旧,思想观念落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复杂,学前教育参差不齐,学生习惯养成差,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学校尚未命名,不属县直,仍归栾川乡管辖,学校自主发展性不强;县局的高度重视,使我们深感担子重、压力大,唯有迎难而上,大力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办出学校的特色,创出学校的品牌,方能给上级领导和全县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4、教学模式创建的必要性新课标理念下的教育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创造过程,不存在固定的教学模式。但是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和思维方法,又无时不

6、在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目前有两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一是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海底”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教学理论如同大海的海面,波涛汹涌。而处于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繁重的教学任务、学习上的惰性等,又如同处在大海的海底,较为平静。因此,在广大教师和教育理论之间,急需架起一座“桥梁” ,而教学模式正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 。二是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大部分的老教师由于长期受凯洛夫“讲解 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恪守陈规,不愿接受新的教学思想。一些青年教师虽有改革热情,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做指导,因此课堂教学很不规范,随意性很大。因此,我们确实有必要进行新课程课

7、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教无定法,而教学有法” ,教学模式的建立实际上是为了使教师能在学习和模仿中,逐步掌握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从而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其最终的目标是“走出模式” 。 从“有模”到“无模”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需要模式,但反对模式化!武术套路从有招式到无招式,到出手就是招达到了武术的最高境界,“无模”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通过反复仿效和领悟,将各类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特长融会贯通,充分驾驭和灵活运用各种课型教学模式,超越模式,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实质上既是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与遵循的过程,也是对教学模式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因为对原有教学模式的改

8、造和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创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全国各种教学模式的出现,说明教学模式的研究势在必行,它不仅是推进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更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尤其近几年来,大量的外出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传统模式与新课程先进模式的对比愈加明显,我县一直要求创建高效课堂,我们觉得尽快探索出适合本学校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和方法。二、研究课题的价值与意义1、理论意义21 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时代,它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

9、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作用和优势;另一方面,基础教育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同 21 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如果不及时地、有效地解决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就无从谈起。基于这样的形势和背景,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指出了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

10、究。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在各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标准促进探究式学习实施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内容之一。本课题试图从小学高效课堂的创建和课堂教学的服务管理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希望在教学目标的精细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评价、教师的导学案建设和达标测试反馈评价等方面开展一些实践尝试,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明明白白的教,

11、清清楚楚的学”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促成学生自学习惯和品质的养成,建立一整套教学管理服务机制,避免教学的盲目和低效,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2、实践意义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现有效教学,是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教学的终极追求。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它包括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的钻研、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行为的设计、教学深度及难度的把握、学生学习方式的安排等等。要精细、准确、科学地做好这些工作,除了一个教师的经验和专业素养外,它取决于课前细致的个体和集体备课,取决于课前大量的艰苦的案头工作。而课堂教学的管理服务机制则充分体现了计划精确、执行有力、检查到位、反馈及

12、时、科学管理、关注细节、追求高效的思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变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以课堂教学变革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这就是我们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构建主义理论、动机主义理论、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当前课改典范学校的课改精髓,着力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研究,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发展的同时,提倡合作精神基础上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达到互相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共同

13、提高、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分析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对合作学习效果的影响,探索培养儿童的交往合作意识、角色意识和合作技能训练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教会学生合作的必要技能,让每个学生懂得合作的好处,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成果分享,提高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自尊,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儿童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良好习惯。3、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内容、目标、时机、方式、环境的研究,初步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4、进一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充当学生的“管理者” 、 “咨询人” ,同时要当好学生的“顾问” ,成为合作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教学中的技巧,处理好

14、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5、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家访,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探索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力量,进行前置性学习的指导办法,共同支持并开展好本课题的途径。6、打造自主学习、合作发展的高效课堂,建立“4 环 8 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管理体系和“4 库 2 案”教学资源库的服务体系。四、研究重点、难点1、研究重点:(1)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创建“4 环 8 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建设“4 库 2 案”教学资源库,增强对“4 环 8 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管理和支撑。2、研究难点:(1)对“4 环 8 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个流程的细化和推广。(2)建立四个教学资源库:导

15、学单资源库、导学案资源库、课件资源库、试题资源库。五、预期研究成果1、阶段成果及形式:问卷调查表,相关学习材料,课题研究组成员名单,课题研究方案,立项报告,开题报告,各项活动记录。2、最终成果及形式:导学单资源库,导学案资源库,课件资源库,检测试题库,课题的研究报告,研究论文集,教学实录,教学案例集,“484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细则、合作小组的分组、评价办法。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课题主持人李建新(校长):负责课题的组织协调,课题的不断深化、成果的整理和课题的总结,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全面主持课题研究工作。课题参与人张保国(副校长):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立项报告的撰写,各项活动理论研究与方法的指导,参与成果的整理和课题的总结,协助主持课题研究。课题参与人王海蓉(教导主任):负责学生调查问卷的发放、整理、分析,开题报告的撰写,参与成果的整理和课题的总结, “484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细则制定。课题参与人孙大蕊(副教导主任):课件资源库的建设,导学案资源库的建设。课题参与人任 霞(副校长):负责导学单资源库的建设,研究论文集的整理。课题参与人李建成(学生处主任):负责检测试题库的建设,教学实录、教学案例集的整理,合作小组的分组、评价办法的制定。课题参与人王晓燕(副教导主任):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