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吨生物有机肥项目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873954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00吨生物有机肥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年产5000吨生物有机肥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年产5000吨生物有机肥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年产5000吨生物有机肥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年产5000吨生物有机肥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5000吨生物有机肥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00吨生物有机肥项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产 10000 吨生物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靖西市鑫润农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十一月第一章 项目概述为了促进靖西市生态农业发展,尽快形成:“生物有机肥-无公害、绿色、有机基地 -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无公害、绿色、有机肉(食品)- 畜禽(农产品加工)废弃物- 生物有机肥”的绿色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条,形成一个大的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结合实际,研究编制了利用畜禽粪便和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项目可行性报告。现将项目报告内容概述如下: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利用畜禽粪便和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建设期限、建设内容建设时间

2、:2016 年 12 月2017 年 12 月建设内容:建设发酵车间 (含发酵池):240建设包装车间:60建设成品库房:240建设配套房: 60建设生产线: 1 条1.1.4 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申报单位:靖西市鑫润农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杨国庆1.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总投资:360 万元资金投向:固定资产投资 320 万元流动资金 40 万元1.1.6 资金筹措申请上级专项扶持资金:100 万元。企业自筹: 260 万元1.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建设年生产 10000 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 1 条。2解决 2 万头标准猪、牛粪便环境污染问题3解决 100 亩食用菌废菌包1

3、.1.8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1.1.8.1 以靖西市鑫润农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项目核心区建设生物有机肥生产基地,在靖西市范围内以“订单农业”方式辐射种植面积 1 万亩。1.1.8.2 项目实现年产值 600 万元,可创利税 263 万元,年净利润 83.7万元,直接带动农民 50 人增收,农户年均增收 500 元以上(以每头猪节约环境治理费 5 元计算)。农户使用生物有机肥产品增产 10-15%,实现增收 100 元/亩,种植增收 100 万元,带动农户 500 户。1.1.8.3 企业每年吸纳 15 个农村劳动力,月均工资 1600 元。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 2

4、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效的若干意见(中央 1 号文件)。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 号文件)。3、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卫生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目前畜养殖业是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以生猪为主的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同时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利用畜禽粪便生产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缓解我市化肥资源的短缺,提升地力,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和提高产量,还可以实现清洁生产和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推

5、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健康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技术先进,实用可靠,项目承担单位在生物有机肥生产方面已经具备良好基础,有基地、有技术、已经在靖西地区试销售近 3年时间,得到了农户广泛地认可。同时项目能够切实地为农户带来增收前景、为地方增加税收,项目建设可行。1.4 项目建议1.4.1 因有机肥的成本高于化肥,虽然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或远高于一般农产品,但农民意识的转变,仍需要培训和时间,建议政府对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并协调相关部门对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粪便收集进行规范化管理。1.4.2 今年来,靖西作出了按照特色基地建设规划和靖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6、 2010-2015,2012 年特色基地建设应依托“三环四廊五园”,逐步向产业带和园区化的方向发展的方针,本项目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可以解决土壤板结、肥力下降问题,大面积使用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为我市食品安全和农产品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议政府将生物有机肥的推广,纳入政府农业规划,将生产使用生物肥与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绿色沙洋结合起来,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使生物有机肥最大限度地在农业、林业生产中得到直接利用。1.4.3 建议政府加快生态农业规划进程,加快示范区建设,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降低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强度,促进农村面源污染的进一步治理。第二章 项目环境情况2.1 自然资源概况靖西

7、市位于中国南疆边陲,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边境,百色市南部,地处东经 1055610648,北纬 22512334。北回归线横穿西北隅,境内大部在北回归线以南。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交界,西与那坡县毗邻,北与百色市和云南省富宁县相连,东与天等县、大新县接壤,东北紧靠德保县,是御侮卫国之边关。东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公路里程 268 公里;北距百色市公路里程 181 公里。境内地域西宽东狭,东西最大横距 99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75 公里,面积 3322 平方公里,折合 499.65 万亩,占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1.41%。靖西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结构复杂。土地总面积为332613.4

8、8 公顷。2010 年土地利用分类有,耕地分别为 68351.35 公顷;园地 3518.53 公顷;林地分别为 160474.69 公顷;牧草地 14359.14公顷;工矿用地分别为 7366.05 公顷;交通用地分别为 3288.55 公顷;水利设施用地 4237.67 公顷;其他土地 71017.50 公顷。靖西市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左江和右江的部分支流,境内主要河流有 23 条。靖西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分别为 20.5和 20.2,年最高气温分别为 34.1和 35.4 ,年最低气温分别为 4.4和 0.4,年总降水量分别为 1000.1 毫米和 1541.1 毫米,无霜期

9、分别为 348天和 350 天,年日照总时数分别为 1458.4 小时和 1390.8 小时,两年内平均风速 1.1 米/ 秒。水资源总量为 37.36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为 25.45 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 7.36 亿立方米,外县流入水量4.55 亿立方米。2.2 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今年以来,靖西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促进全市水产畜牧业稳步发展。截至 5 月中旬,全县肉类总产量达 1.16 万吨,同比增 2.6%;水产品产量 2665.2 吨,同比增 6.5%;牧渔业产值3.91 亿元,仅此项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 651 元。目前,全县 2000羽以上规模养鸡户达到 7

10、9 户,肉鸡出栏量累计完成 170 万羽。该市现有 6 个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年出栏肉猪 15000 头以上,采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投入 278.1 万元在安德镇、渠洋镇、龙临镇、湖润镇、岳圩镇等 10 乡镇建立 12 个林下养鸡集中区。深入开展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目前,全县建立 107 个牛冻精人工授精点,技术推广辐射 19 个乡镇 1238 个屯,覆盖率达 51%,全县完成牛人工授精 4115 头,产杂交牛 2612 头。仅有 70%左右的有贮粪池,且容积不足,绝大多数为直排;其它小规模家庭养殖基本都是直排。若达到年出栏生猪 3000 万头的目标,畜禽粪便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

11、畜禽养殖污染会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2.3 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2.3.1 畜禽养殖业方面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的逐渐扩大,畜禽养殖特点发生如下变化:即由过去的分散经营、饲养头数少、主要分布在农区转变为现在的集中经营、饲养头数多、分布在城市郊区或集镇区。由于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变化,导致畜禽养殖污染呈现总量增加、程度加剧和范围扩大的趋势。一是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据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 23 个规模化畜禽养殖集中的省、市调查显示,我国 2003 年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 31 亿吨,是工业固体废物的 2.4 倍数,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仅 COD 一项就达 11613

12、 万吨,已远远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物的 COD 之和,而在我县显得更为突出。随着我县“311”工程的实施,畜禽产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畜禽总量将急剧增加,畜禽粪便的排放量将快素增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对我是环境治理造成很大的压力。二是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相当严重。由于畜禽养殖场基本没有综合利用和污水治理设施,畜禽粪便及污水任意排放现象普遍。大量畜禽粪便及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加剧了河流的富营养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3.2 种植业方面70 年代以后,因化肥具有便于贮运、施用简单、见效快的优点,加上畜禽养殖特点的演变和务农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畜禽粪含水量大、恶臭、带来处理、运输、施用的

13、不方便,更加剧了畜禽粪直接还田的难度,致使在广大农村肥料施用由畜禽肥为主转变为化肥占主导地位,这不仅使土壤板结,土质逐年下降,而且也使畜禽粪由宝变为废弃物,失去了应用的出路,使其从“利”变成了“害”,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大量使用也对水质、环境等带来了潜在威胁。农产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产品有毒残留成份越来越高,农产品品质逐步下降,市场竞争力也随之减弱,与众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后,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形成尖锐的矛盾。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 养殖业的规模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宁乡是靖西市的生猪养殖牵头县,随着养殖规模的增长,养殖业环境污染

14、问题将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1 氮和磷的污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的化合物,比如,肉仔鸡粪便中含食入氮的 50%、食入磷的 55%;生长猪排出食入氮、磷的 80%-85%。这给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据测算, 一个万头猪场,每年至少向猪场周围排污 3 万,其中含约 107的氮和 31的磷,这些氮和磷进入土壤后,会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含量过高会使土地失去生产价值,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使水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3.1.2 恶臭对环境的污染畜牧业生产中的恶臭主要来自粪便、饲料发酵和家畜呼吸等,臭气的主要化合物有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吲哚、粪臭素(甲基吲哚)以及

15、脂肪族的醛类、硫醇、胺类等。臭气中的氨气、硫化氢和甲烷等,浓度低时可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浓度高时可使幼畜中毒死亡,使养殖工作人员健康受损,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粪便排出后不能及时处理会使臭味增加,危害人畜的健康。3.1.3 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畜禽粪尿是畜产废弃物中数量最多、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源。畜禽每天排出的粪尿量相当于体重的 5%-8%。据测定:一个 10 万只鸡场,年产鸡粪可达 3600t,鸡粪中 BOD5 总量为人粪尿的 0.7 倍;一个5000 头的猪场每天排出的粪尿约 10t,一头猪的排泄量相当于 2 个人的排泄量,猪粪尿中 BOD5 总量为人粪尿的 13 倍。畜禽粪尿不仅数量大,其所

16、含的污染物数量和种类也非常多,主要包括:粪尿本身及其分解物所含的恶臭成分,粪尿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大量硫化氢、氨、醇类、酚类、酰胺类、胺类和吲哚等有机物,大量的病原菌和微生物以及重金属和兽药等。这些物质可通过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环境,产生恶臭,刺激人畜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导致畜禽生产力下降;招引蚊蝇,孳生和传播疾病;污染饮用水、土壤和农作物,传播人畜共患病及畜禽传染病。3.1.4 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现在,以规模化猪场和奶牛场产生的污水数量最多。据统计:规模化养猪场每生产一头肥猪约产生 4t 污水,一个年出栏一万头的肥猪生产线,每天清洁地面、冲洗粪沟及猪饮水时浪费而产生的污水总量为 100-150m3,COD 平均为 1500mg/L,BOD5 达 1200-1300 mg/L,总氮量接近 1100 mg/L,总磷量约为 440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