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64314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目录一、早孕建卡初查常规 .1二、产前检查常规 .2三、高危妊娠管理常规 .3四、产科诊疗常规 .3五、接产常规 .4六、母婴同室工作常规 .5七、母乳喂养工作常规 .5八、产后护理常规 .6九、产后访视常规 .7十、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常规 .7一、早孕建卡初查常规1.妊娠 13 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2.详细询问停经情况,进行全身检查,测身高、体重及基础血压。3.进行外阴、阴道检查,了解外生殖器有无影响分娩的疾病,并给予适当处理。根据孕情,必要时做 B 超检查(B 超不宜作为常规) 。4.了解以往健康情况,重点了解心、肺、肝、肾、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对有内科合并症

2、的孕妇应请专科医生会诊,以估计孕妇能否负担妊娠与分娩过2程。若不宜继续妊娠及早终止。5.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白带常规检查及梅毒、淋病等筛查。6.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对高危孕妇进行高危评分,并进行管理。7.进行妊娠早期的健康教育。8.做好孕期卫生指导。二、产前检查常规1.孕早期(妊娠 13 周内):见“早孕建卡初查常规”2.孕中期(妊娠 13-27 周)2.1 每隔 4 周产前检查一次,高危孕妇增加检查次数。2.2 询问孕妇健康情况,了解胎动出现时间。2.3 测体重、量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检查有无水肿,孕 20 周时复测尿蛋白。2.4 测量宫底高度、腹围、听胎心,注意胎儿

3、大小,判断是否与孕周相符。20 周起绘制妊娠图,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2.5 孕 16-20 周间行母血甲胎蛋白筛查,孕 18-24 周超声波检查,必要时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发现异常提出医学指导意见。2.6 提供营养及心理保健指导。2.7 孕 26 周左右时对所有孕妇作 50 克糖筛查试验,如血糖7.8mmol/L作 75 克葡萄糖耐量试验,及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8 筛查高危产妇,系统管理。3.孕晚期(孕 28 周以后)3.1 每隔 4 周产前检查一次,36 周后每周检查一次,有异常者增加检查次数,必要时住院治疗。3.2 询问孕妇情况,有无头痛、眼花、水肿、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了解胎动

4、情况。3.3 测量体重、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检查有无水肿,每次测尿蛋白,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者,积极预防。3.4 发现异常胎位及时纠正。3.5 指导孕妇自行监测胎儿,记胎动卡。33.6 听胎心。如有异常行电子胎心监护。3.7.测量宫底高度、腹围,注意羊水量、胎儿大小,绘制妊娠围,积极防治胎儿生长受限。3.8 复检血红蛋白,纠正贫血。3.9 孕 28-30 周行骨盆外测量。3.10 孕 36 周左右复查 B 超进一步了解有无胎儿胎盘异常。3.11 孕 37 周后注意胎先露入盆情况,了解头盆关系,并根据全面情况预测分娩方式,决定分娩地点,提出产时注意事项及做好产前准备工作。3.12 帮助孕

5、妇做好母乳喂养的身心准备,介绍临产症状及去医院的时机。三、高危妊娠管理常规1.对筛选出来的高危孕妇进行专册登记,并在“孕立妇保健手册”上作红色标记。2.高危门诊,按高危妊娠严重程度实行分级管理。3.对未按时来门诊者须采取不同方式追访(信访、电话访) 。4.凡属高危妊娠均应住院分娩,部分患者应酌情提前住院。5.高危孕妇住院后,根据母婴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婴最有利的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6.高危妊娠者产后应有乡镇、街道卫生院保健人员进行访视。产后 42 天到指定单位进行健康检查。四、产科诊疗常规1.坚持首科首诊负责制,严格值班交接制度,坚守岗位,履行职责。2.及时询问病史,按规定书写

6、病历,及时审签病历,按时归档。3.执行查房制度,住院医师每日不少于二次,主治医师每日不少于一次,科主任、主任医师每周 1-2 次,并做好三级查房记录。4.遇有疑难病例及时认真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5.科主任、主治医师、床位医师对疑难病例及有关手术必须进行讨论,讨论情况记入病历。46.遇有疑难病例,及时申请会诊(按会诊制度执行) 。7.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参加危重病人抢救,重大抢救由科主任或院领导参加,分工协作,抢救及时,做好有关记录。8.严格操作规程,执行查对制度,以防差错事故发生。9.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无菌技术操作,防止交叉感染。10.做好门急诊工作,定期安排人员上门诊,解

7、决门诊疑难病例。五、接产常规1.产妇进入产房应有专人守护不得离开。2.密切观察子宫收缩、胎心、血压情况,每 5-10 分钟听胎心一次。碘伏消毒并在臀下热上消毒巾。3.用 1%肥皂水擦洗上阴部,然后用温开水冲掉肥皂水,最后用 0.5%碘伏消毒并在臀下热上消毒巾。4.接产前应作好接产准备,如:宫缩剂、吸引器、复苏囊、气管插管。接生人员按常规洗手、消毒,严格遵守操作规程。5.正确指导产妇用力,配合接生者分娩。6.胎头拨露时,接生者一手保护会阴,另一手协助胎头俯屈,注意保护母婴安全,必要时做会阴侧切术。7.胎头娩出后及时挤出口鼻的粘液,然后,按分娩机制娩出胎儿。8.胎儿娩出后,进一步清理呼吸道,擦干身

8、上的血迹、羊水,注意保暖,给予阿普加评分,同时予产妇垫上聚血盆。9.用脐圈结扎脐带后,分别用 20%高锰酸钾液消毒脐带断面,待断面干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带布包扎,并查体。10.与产妇核对新生儿性别后,盖手印、脚印、与手圈之后,在产后半个时内协助正常新生儿与母亲皮肤接触并早吸吮,接触 30 分钟以上,婴儿评分7分者送新生儿病房观察。11.注意观察胎盘剥离征象,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阴道有裂伤,并采取相应措施,肛查一次,无特殊情况移至平车休息,注意预防产后出血。12.产后密切观察产妇子宫收缩、阴道流血、血压及膀胱充盈情况,每 20分钟一次,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发生,并做好治疗及护理工

9、作,无异常情况,两5小时后回母婴同室,做好交班工作。六、母婴同室工作常规1.热情接待产妇和新生儿,介绍产后注意事项,按常规做好母婴的医疗及护理工作。2.对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强化勤吸吮、早吸吮按需喂哺,开奶前不喂食,24 小时母婴同室,严禁使用人工奶头、奶瓶及代用品喂哺婴儿。3.定时巡视,观察产妇的宫缩、恶露、伤口、膀胱充盈等情况,做好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4.强化责任护士职责,正确指导产妇喂奶及新生儿正确含接姿势,以便及时纠正。5.对产妇进行乳房护理及宣教,做好异常乳房的处理及护理。6.对新生儿的一些常见现象,如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假月经、溢奶与吐奶、产瘤等进行广泛宣

10、传。7.产后第二天指导产妇做产后操,并解释每节体操的意义。8.鼓励产妇进食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的食物,多进蛋白和多吃汤汁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有条件时医院可增加二餐点心。9.出院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评价,以便出院前及时补课,并做好产褥保健、计划生育及育儿知识宣教,指导怎样办理出院手续。七、母乳喂养工作常规1.从产前建卡起即加强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和重要性,建立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1.1 孕妇人手一册“母乳喂养指南” 。1.2 孕妇学校老师授课、放录像、问卷、教会孕妇具体母乳喂养的方法。1.3 加强对孕妇的营养指导和乳房护理,教会如何注意乳房卫生,为哺乳做好准备

11、。2.孕妇入院待产必须让其再次接受母乳喂养指导。3.产后半小时内帮助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大于 30 分钟,并进行吸吮。4.帮助剖宫产的婴儿在出生 30 分钟内和母亲进行部分皮肤接触,手术结束6后母婴一起回到母婴同室,在产妇能作应答反应后约半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大于 30 分钟,并进行早吸吮。5.实行 24 小时母婴同室。6.鼓励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7.提供纯母乳喂养,禁止给婴儿吸人工奶头,取消奶瓶。8.指导母亲做好乳房护理,及时解决奶胀等问题,教给哺乳期营养等知识。9.医护人员要不断更新母乳喂养有关知识,进行必要技术培训,以促进母乳喂养工作的顺利开展。10.对家属宣教,取得支持,做好出院

12、后随访工作。八、产后护理常规1.产妇回母婴同室后,须做好交接班工作,了解分娩情况及特殊医疗,进一步检查新生儿,核对手圈等。2.进一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姿势及婴儿含接姿势,宣教有关知识,按需哺乳。3.给产妇软食、热饮、汤类饮食或按医嘱送特殊饮食。4.严格执行母婴同室探视制度。5.室内保持空气清晰,冬夏均应每日通风换气,但须注意避免对流风,防止产妇及新生儿受凉。6.测体温、脉搏,2-3 次/日,连续三天正常改 1 次/日,体温 37.5以上8 小时一次,38以上 6 小时一次,39以上 4 小时一次。7.产后 6 小时内勤观察子宫收缩及出血量,至少半小时一次。子宫收缩不良时,揉按子宫挤出血块,出血多

13、时报告医师。8.督促产妇在产后 4 小时内小便,不能自解者,应予协助,必要时导尿或留置导尿管。9.产后 3 日内或会阴缝线拆除前,每日 2 次定时擦洗外阴,每次大便的加洗一次,如见有组织块排出或恶露多而臭时,报告医师。10.会阴部红肿时,可湿热敷或产后 24 小时后理疗。11.会阴浅裂伤缝线于产后 48 小时拆除,侧切开缝线于产后 3-5 天拆除。12.会阴护理前要洗手,产妇所用会阴垫要消毒,勤换。便盆用后洗净,浸7泡消毒液内,用前冲净,便盆架每周清洗消毒一次。13.产妇衣服、床上中单及臀垫后及时更换,出院后应将用过的隔水垫单清洗消毒。14.督促产妇授乳前洗手并擦净乳头,乳房胀时用热敷、按摩、抽吸、牵出凹陷乳头等方法,帮助排空乳房。乳头皲裂轻者可继续哺乳,哺乳后挤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皲裂重者暂停授乳。15.产后宫缩可针刺中极、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用弱刺激手法或服镇痛剂止痛。16.产后便秘者,可肛注开塞露或用肥皂水灌肠。17.如无禁忌,应鼓励产妇多翻身,24 小时可下床活动,48 小时可开始做产后健身操。九、产后访视常规1.产妇出院前,经治医生再次告知产妇如何与有关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写“孕产妇保健手册” 。2.产妇出院后“孕产妇保健手册”转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的保健组织,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3.医院提供母乳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