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老师该采取何方法提高差等生的成绩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761404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老师该采取何方法提高差等生的成绩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学教育]老师该采取何方法提高差等生的成绩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学教育]老师该采取何方法提高差等生的成绩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学教育]老师该采取何方法提高差等生的成绩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学教育]老师该采取何方法提高差等生的成绩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老师该采取何方法提高差等生的成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老师该采取何方法提高差等生的成绩(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差生定义高中阶段的数学差等生可按如下规则定义:以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每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加上升学统考的数学成绩为标准,累计成绩名列全班倒数 15 名内的学生称为数学差等生。具有一定志向水平的差生称为易于转化的差生;没有志向水平的差生称为难于转化的差生。三、差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教学的实践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差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以下心理障碍。1.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由于差生学习成绩差,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的落后位置,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对学习丧失信心。2.具有胆怯心理。学习上遇到困难不

2、敢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结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3.具有压抑心理。多数差生也想把学习搞好,家长也希望他们成才。但由于基础太差,总是学不好。于是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常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情绪波动,性格浮躁,导致悲观消极的压抑心理。 4.具有惰性心理。学习上不肯用功,思想上不求上进。只图安逸自在,玩字当头,混字领先。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 5.具有逆反心理。由于差生得到的常常是批评、指责和嘲讽,因此,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6.志向水平低。普遍的差生都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

3、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总感觉一天不知道该做什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结果什么都做不好。7.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遗忘快。问卷调查表明:90的差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心里想集中,但集中不起来。所学的知识记不住,记住了也很快就遗忘了。8.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差生在学习中不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孤立地看待问题,不善于将所给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四、差生转化对策针对差生学习心理上的以上障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帮助差生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1.帮助差生增强学习的信心。由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常是自暴自弃,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和失落感,认为自

4、己不是读书的材料,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对差生充满热情,充满爱心。用教师的热情去激励差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师的爱心去增强差生学习的信心。定期或不定期地找他们谈心,经常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关心他们的学习。给他们讲一些伟人成长的故事,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刚读初中时,由于对学习缺乏信心,数学成绩很差,经常考试不及格,需要补考才能过关。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华罗庚对学习增强了信心,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初中毕业时,数学成绩就进入了全班的优秀生行列,后来成了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实践表明:用一些伟人成长的故事来帮助差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2.多角度巧设计,全方位地培养差生的学习兴

5、趣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给人带来疲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差生之所以成绩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厌恶学习。因此,要提高差生的学习效果,就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对差生进行学习数学意义的教育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基础,没有扎实的数学知识,

6、要学好物理、化学是困难的;没有高深的数学参与运算,人造卫星不能上天;没有统计数学,国民经济不能正常运转。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数学,衣、食、住、行都需要应用数学。因此,数学的应用是广泛的,我们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驾驭学习,驾驭生活。 第二,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差生的求知欲一个富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可以诱发差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动下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因此,将教材中的知识精心地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串,可以有效地激励差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这些问题串应满足两个条件: ()可行性。所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要符合差生的认知水平,过难会使差生望而生畏,过易则失去意义。()刺激性。所设计的问题要

7、让差生产生好奇心和刺激感。例如,在讲极限概念时,可引入这样一个实例:甲、乙两个容器中,各盛有公斤的某种溶液,先由乙器向甲器注入一半,以后依次向甲器注入乙器内剩余的一半,由此引出以下问题串。问题.这个过程会不会终止?为什么?问题.乙器内的溶液会不会注完?每次向甲器注入之后,乙器中剩下的溶液是多少?问题.每次注入后甲器内的溶液各是多少?问题.如果这个过程无限地继续下去,甲器内的溶液无限地趋近于多少?乙器内的溶液无限地趋近于多少?以上四个问题来源于生活,富有趣味性,难易程度符合差生实际,可以有效地激励差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对极限概念的理解。第三,创设幽默情境幽默可以给人带来情趣,可以使紧张的气

8、氛变得和谐,给和谐的气氛增添欢乐。幽默能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能有效地改善差生的感知、记忆、想象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素材,适当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幽默的动作、幽默的问题,可以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听课的效果。第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对差生的感染力 一个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你的教导,他们会当真理;你的课堂,他们会跟着你的感觉走。因此,要使差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强对差生的感染力至关重要。3.定期作学习方法指导由于差生志向水平低,不能科学有效地利用时间,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定期根据不同

9、的学习内容作学习方法指导。例如,高一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立体几何,尤其是差生。教师应根据立体几何这门学科的特征,给差生作学习方法介绍。第一,闯三关。画图关、识图关、语言关;第二,三官齐动。多动手,勤动脑,用眼仔细观察好。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图形的性质,画法与计算的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是一大难关,要闯过这一关,必须多动手做模型,联系模型画图形,对照图形想关系。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有效地培养差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开展一帮一活动,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一个班 15 名差生,每天对他们的学习情况都一一过问,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多数的

10、差生对学习都缺乏自觉性,如果不经常关心他们,督促他们,他们是不会自觉学习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将 1个差生和 1 个优等生配搭在一起,使他们座位相邻,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我给优等生规定三条任务:帮助差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督促差生按时完成作业; 给差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同时给差生也规定了三条要求: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必须虚心向优等生请教, 要自觉地接受优等生的监督,优等生介绍的学习方法要认真地做好笔记并在学习中实施。一个月召开一次优等生会议,检查他们对差生转化工作的落实情况,收集一些反馈信息,共同商量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差生转化工作有明显效果

11、的优等生,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增加他们的操行评比分,对不负责的优等生提出批评,限期改正。 一个月召开一次差生会议,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多数差生都认为:一帮一活动很好,他们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在优等生的督促之下,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提高了,每次的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了。同时,从优等生那里学到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果.5.发现闪光点,诱发好奇心虽然差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多数的差生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闪光点,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都希望能学好,都希望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例如,有一个难于转化的特差生,数学成绩每次考试都是班上

12、的倒数第一。当老师讲了不完全归纳法之后,她给老师写道:我发现连续自然数之间存在着一种相等关系,例如,、2、3、4、5、6、7、8、9、10,这 10 个数,有如下相等关系。1+10=2+9=3+8=4+7=5+6=11,不知别人发现过这个规律没有。一个数学特差生,能够独立地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这就是她的闪光点,是她创新思维的萌芽。敢于猜想,善于发现是一个人成材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各种层次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诱发他们追求知识的好奇心,正确加以引导,让他们的闪光点变成知识的火花,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自己如果没有自制立,需要那些支持有什么用? 很明显,这类的学生,百分之四十只能

13、靠他律才能学习进步.可又想来,他们难到真没有自制立了么?只有靠他人的管束才能进步向上吗?家长如果没有好的基本教育方式,那要那些更好而又更华丽的学校又有什么用?在某一省,有百分之三十的差等生都是在这种前提下而酿成学习搞不好的成果.他们难道真的没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么?只有靠家长的教育才会打好学习的基础么?学校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教育,要那些书和试卷有什么用?在某一城市就有百分之三十的中学学校,学习教育方法不太不正确而导致学生的学习下降.很多疑问在大家面前一定会感到迷茫吧?这些疑问只能靠我们去观察发现.那些差等生跟其他同学一样,都想当个三好学生,可自己就只能想想,没有实际去努力过;从而感到自己好困惑.就产

14、生一些自卑感,就觉的自己不配当个三好学生.在网络上,我们常常说些这样的话题:学习不好的学生,只是差等生么?我们讨论了很多,终于得出结论: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不一定是差等生,他们只不过,是找不到学习的方法,学习比较吃力或者对学习不感兴趣;这些答案不光是这些,还有很多.以我看来.要先从他们的业余爱好培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对文艺方面感兴趣,这样,渐渐就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从而对学习很努力,就有奋斗的意念,也有自制立.还有一种,就是家长要多多理解学生,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发挥才能.多加以指导和鼓励,这样,学生不仅能打好学习基础,还能善与思考辨别能力.学习也会提高的很快. 另一种就是学校方面

15、的,学校应该多多搞些教育方面的活动和课外娱乐活动,这样能不段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加以了解社会和加深了对社会上的辨别能力.一、问题的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通中学存在着两种学生:一种是国家计划内的统招生,另一种是计划外的“钱学生”。于是,大量的差生由于向学校缴纳了捐资助学费,也涌进了重点中学。这些差生在智力和知识方面与统招生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大量差生的存在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作为重点中学的一个教师,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适应新的形势,使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与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呢?实践告诉我们: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怎样来做

16、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呢?实验研究表明:认真分析差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并研究相应的对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二、差生定义高中阶段的数学差等生可按如下规则定义:以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每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加上升学统考的数学成绩为标准,累计成绩名列全班倒数 15 名内的学生称为数学差等生。具有一定志向水平的差生称为易于转化的差生;没有志向水平的差生称为难于转化的差生。三、差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1.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由于差生学习成绩差,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的落后位置,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对学习丧失信心。2.具有胆怯心理。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结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3.具有压抑心理。多数差生也想把学习搞好,家长也希望他们成才。但由于基础太差,总是学不好。于是得不到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