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读课文2011.6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54858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读课文2011.6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选读课文2011.6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选读课文2011.6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选读课文2011.6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选读课文2011.6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读课文201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读课文2011.6(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时 教 学 笔 记第 周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春的消息 内容 阅读 课型 阅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重点 有感情朗读 难点 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之情。 关键 朗读读懂教师 常规教学准备 学生 教材、学具环节时间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一、走进春天二、感受春天(一)学习第一小节(二)学习第二小节(三)学习第三小节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学生边拍手边欣赏歌曲。2、引语:小朋友,春姑娘悄悄地来到

2、了我们的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你们找到春天了吗?3、指名反馈。4、小结: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选读课文第一课春的消息 。 (板书课题) 5、听范读,学生模仿。6、学生初读诗歌,读通诗句。想一想: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春的消息呢?7、学生交流反馈。1、指名朗读第 1 节,看看这一节中有哪些春的消息?你一边读,一边想像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3、指导朗读三四句。(1)春姑娘这么美丽,你们欢迎她的到来吗?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三四行,把你的渴望用朗读声来表达出来!用你的朗读把春姑娘叫出来!(2)她有点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再来把她呼唤出来,好吗?如果春姑娘能听到你

3、这么希望她来,她一定会非常高兴的!齐读。1、指名朗读第 2 节,看看这一节中有哪些春的消息?你一边读,一边想像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1、指名朗读第 3 节,看看这一节中有哪些春的消息?你一边读,一边想像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1)看到这只蝴蝶,你心中充满了什么样的感情?(2)做一做:“高兴地捉住”又“爱怜地放掉” ,体会作者对蝴蝶的喜爱。(3)这只美丽的蝴蝶又能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玩耍了,这时候,它会想说什么呢?你们看,风轻轻拂过大地,大地怎么了?(变绿了,换上绿衣裳)那在风中摇摆的枝条像在干什么?春风真是一位神奇的

4、魔术师啊!你想怎么读这句,让大家知道春风的神奇呢?学生试读,指导朗读(读出风的轻、柔,读出你的欣喜) ,赛读。(1)让我们脱掉厚厚的棉袄,换上轻松舒适的春装吧。(2)我们像小鸟一样还飞过什么地方?飞过_,飞过_。(3)指导学生读出快乐之情。(四)学习第四小节三、回味春天四、再找春天(4)是呀,蝴蝶是有生命的,它更希望能自由地飞翔。让我们和美丽的蝴蝶四处飞舞吧! (齐读第三小节)1、指名朗读第 4 节,看看这一节中有哪些春的消息?你一边读,一边想像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1)出示雏菊的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花?(2)感受欣喜,雀跃的心情。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

5、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高兴、兴奋)让我感受一下你的高兴好吗?把你的欣喜大胆地展示出来吧! (3)与小花朵对话。练习句式:小花朵,_? !谁再来亲切地问候一下可爱的雏菊?(出示: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五)学习第五小节1、指名朗读第 5 节,看看这一节中有哪些春的消息?你一边读,一边想像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1) “绿苞”是什么?(借助插图,引导学生感受:绿苞,就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为什么说是沉睡的溪流?(设想:冬天溪流结冰了,春天来了,溪水融化了。 )(六)学习第六小节想象一下,暖烘烘的阳光照在你的身上,脚下是绿油油的草

6、地,你想怎样活动活动你的筋骨?1、春天是这么美,使人这么快乐,让我们再一次在优美的音乐中,去体会快乐的春天吧!2、课件演示春天五彩斑斓的美景,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引导学生背诵。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到处都向我们传达春的消息。让我们再找一找春还有哪些消息?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你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诗,优美的词语,对联,儿歌等?(4)模仿诗句,让我们也来写首诗:例:看到第一只燕子飞,_。看到第一朵梨花开了,_。可以用笔来画一画你心中美丽的春天。引语:春天是无处不在的。读书的时候,春天就藏在诗文里,唱歌的时候,春天就在音符上跳跃,画画的时候,春天就在画笔下变得丰富多彩。那就让我们把

7、这些春的消息在下课以后,动笔写一写,模仿诗歌写写春天。3、写一写你眼中的春天。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学 笔 记第 周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一次有趣的观察 内容 阅读 课型 阅读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导书写“蔓” 。2 读中理解感悟,了解扁豆蔓儿向右绕着爬的生长规律,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 朗读课文,懂得要多留心细观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重点 有感情朗读 难点 了解扁豆蔓儿向右绕着爬 的生长规律 关键 朗读读懂教师 常规教学准备 学生 教材、学具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一、二、三、看图引入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细读课文,深入品味。1、 展示

8、课文插图,仔细观察,看图说话。你看明白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指名说话2、揭题:画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 ,他究竟在观察什么?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咱们到课文里看个究竟。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再读课文,给文章自然段标上序号。A、结合课文插图,读了课文,你又明白了什么?B、想一想,说一说。3、再看插图,读读词语(1)指名认读词语。(2)结合插图和课文内容,用这些词各说一句话。1、轻声读全文。思考:在大人的谈话中,我听说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针对这一有趣的话题,我起先怎么想的?最后又是怎么认为的?用“”划出有关“我”前后想法和态度的句子。2、

9、交流讨论,深入发现。A、我常听大人说,扁豆的蔓儿决定自己观察观察。出示句子:B、我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我自己观察到的!(1)指名读两句句子。 “我”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起先我不相信是为什么?最后我终于相信又是为什么?(2)再自由读这两句句子,留心标点“?” 、 “!” ,从标点中,你又读懂了什么?“我”听大人说, 。起先,我 。于是,我就 。最后我终于相信 。这真是一次 的观察。四、 回顾总结,思考升华。(3)想想,你准备怎样“读”好这两句话?指名挑战读,评价。3、那么,是什么改变了我的态度?让我有这么一个非常肯定的结论呢?自由读:2、3 自然段(小结:认真仔细的观察,亲眼

10、看见的现象(改变了我的态度)(1)用“ ”划出“我”观察态度认真、仔细的句子。A、交流反馈,理解品味“特点” 、 “看个究竟” 、 “紧盯”、 “又”这些词的意思和用词准确。B、在两次观察中,让“我”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是哪一次?为什么?C、比较句子:我看着它。 我紧盯着它。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我”的“紧盯”?D、课件展示扁豆蔓儿的有趣现象从右边绕着爬。(2)有感情地朗读 2、3 自然段。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1、出示课件图片。看“我”多 ,小主人公开心地对我们说什么呢?2、对课文中的“我”说句赞扬的话吧。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学 笔 记第 周

11、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内容 阅读 课型 阅读教学目标1、 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爱护自然界中的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 3、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爱护环境的认识。重点 有感情朗读 难点 关键 朗读读懂教师 常规教学准备 学生 教材、学具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一二、三、四五、导入:初读课文学文识字理解课文听音乐,看课件,感受春天的美。扩展延伸1、师:春天到了,王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去大自然里找春天,把春天带到学校来。第二天,小朋友们有的手里拿着红红的桃花,有的手里拿着嫩嫩的桑叶,有的拿着细细的柳枝,还有的带

12、来了青青的小草。只有小丽手里什么也没有同学们,小丽怎么会没完成作业呢?她会不会挨批评呢?你们想知道吗? 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小丽的特别的作业。 2、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3、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生自由读课文,画下不认识的字。 (2)在读课文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呢?谁来介绍介绍好办法?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小丽的特别的作业是什么? (2)通过自己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小丽的作业到底是什么呢? (3)她的作业和其他同学的作业有什么地方一样?又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4)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

13、好? (1)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听到了什么。 (2)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你想对小花、小草、小鸟说些什么呢? (4)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你能写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话,提醒每一个人吗?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学 笔 记第 周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看浪花 内容 阅读 课型 阅读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2、了解大海,想象浪花像什么以及孩子们玩耍的乐趣。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重点 有感情朗读 难点 关键 朗读读懂教师 常规教学准备 学生 教材、学具环节时间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一、二、三、谈话激趣导入。扫清障碍,自读课文。品词引路,感知课文1、孩子们,你们看见过

14、大海吗?(生自由回答)大海离我们西部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但是咱们从电视、各种图画书上是经常看见的,你能把你所知道的大海样子跟同学们一起交流交流吗?(生互相交流)2、是呀,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有美丽的海欧,大海边有美丽的贝壳,大海呀,还有调皮的小浪花呢?(板书:浪花)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到海边,去同三个小朋友一起去看看浪花吧!(补全课题)3、齐读课题。1、学生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去,并拿出笔,在字下面作上一个小记号。2、借助拼音读自己所勾画的字,注意读准字音。3、再读课文,做到读准、读通、读流利。4、指名读,其余生评。 (指导读好表示浪花声音的“哗哗”这里破折号的用法,

15、应该在朗读时体现出来。 )1、指名读文,其余生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谁在干什么?2、生找出:三个孩子光脚丫,坐在海滩看浪花。 (强调用上自己的话来说)3、浪花像什么样呀?(学生说出像问号时,教师板书简笔画,并书写一个大大的问号作对比)4、指导朗读好本节。5、我们知道,问号就是表示在提问题呀,今天浪花可为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问题是什么吗?(生提问,注意引导口语训练)6、是呀,浪花给孩子们提的这一个问题,孩子们都是怎样回答的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生交流:A、回答第一个孩子的问题时,抓住“海水”和“淡水”四、 品读诗文,小结全文。,进行分析,让孩子明确这两种水的不同之处。B、第二个孩子的回答时,故意质疑,让孩子了解海底“火山”和“陆地”的矛盾处,从而理解探秘一词。C、第三个孩子的回答时,从挖煤入手,了解矿石,然后理解采矿 。D、假如你也在海边看浪花,你会想到些什么?你又会怎样回答。8、学习第三节(1)指名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