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73143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老师在帮助学生总结语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语法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事实上,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着语法。要真正掌握语言,就必须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所以语法学习是必要的。但语法的学习对大多数学生很说很难理解,需要老师及时的帮助,但老师在帮助学生总结语法时,应注意一些方法。一、明确语法教学的目的,把握语法教学的尺度首先,语法的归纳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段。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有差距的,而且他们的基础很不同。所以,在讲授语法知识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要努力做到“因时制宜”,有的放

2、矢。 其次,语法的归纳要符合语境化的要求。具体的语法现象表达具体的语法内容,在讲授新语法知识时,老师应想到创设具体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语法教学泛指教学语言的结构形式,其内容主要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知识。语法教学的目的是掌握学习语言的工具,是用语法解释语言,而不是语法决定语言。它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发挥创造能力的依据和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并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将语法教学放在以实现真实的交际意图为中心的交际活动中去进行;同时要明确教会学生语法,不是为了培养他们用语法分析语言的能力,也不是要他们掌握一系列复杂的语法术语概念。语法教

3、法从属于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是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服务的。英语教师要围绕这一目的进行语法教法,但不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要在大量形象生动、直观有趣、富有交际性的语言活动中对语法项目的关键之处略作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已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概括其特点,使语法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地帮助交际任务的实现。也就是说英语的语法教学要“淡化而不忽略,重视而不死抠”。二、遵循英语语法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天性,针对现行教材中的语法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英语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交际性原则 英语语法的交际性在于语言呈形象化、交际化。语法能

4、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不应在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中进行教学,应该在交际活动中将零碎的语法点和真实有效的语境相结合,从视、听、说入手,在听说实践中使学生发现、掌握语言规律。通过设计、创造交际性语言环境,运用课件、实物、图片、表演、动作表情等,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组织真实、半真实的交际活动把语法点和交际性语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践的语言材料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在语言交际实践中熟悉语言结构,发展言语技能,培养初步的交际能力。2、实践性原则语言学习,离不开实践和反复练习。只有把所学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语言交际中去,语法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语法学习才有意义。正所谓:只有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这恐怕永远是

5、语言学习的成功秘诀。因此,语法教学必须重视语言的实践性。英语语法主要出现在单词、句型和短小的文章中,因而语法教学要结合这些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体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语法教学要做到精讲多练,适当点拨,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形成语感,从而建立一套新的语言习惯。3、多样性原则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单词、句型、对话或短小的课文形式出现,而且每一种感性材料和特定情景都为某一语言项目或语法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丰富的情景创设来活化语法,让语法项目生动起来,并且巧妙地融入到语言活动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孤立和零碎的语言知识

6、转化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法学的多样性原则就是主要体现在为一种语法项目设计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或为多种不同的语法项目设计多种不同的与其相适合的活动方法。比如:用对比、图表、歌谣、游戏、顺口溜等方法把枯燥的语法规则变成形象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语法知识。4、阶段性原则语法是语言内部规律的总结,学习英语要了解其基本语法。小学阶段的语法教法不是从语法到语法,而是要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让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指导下进行语言实践。小学阶段的英语实际就是对英语知识的感性积累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好好把握这一阶段性原则。三、善用语法教学方法对于英语语法

7、学习,一直是困扰着我们学生的问题之一,而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也同样感到很棘手。英语语法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本身是存在的,如果教师不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难于真正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在运用语言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果讲解语法,又怕陷入枯燥乏味的传统语法教学模式。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那么英语的语法教学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1、实物法 实物法是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等特点,有效地避免语法教学的枯

8、燥性和单一性,对学习主要是感性认识的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学方法之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时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之一。例如:“现在进行时”这一时态教学的时候,先通过自制的动画展示句子的基本形式及用法,然后再利用动画来玩游戏、猜动作、说句子。其间教师只需作些简单的解释,学生易理解和掌握这种时态的用法。接着还可以再呈现几个小朋友在公园各自玩耍的动画,让学生进行综合的文字描述和口头表达以巩固“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通过动画教学,语法学习变得更有趣,学生也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2、归纳法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

9、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就能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如:在教“情态动词 can”的用法的时候,先列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他们:I can swim .You can write .Janet can dance.The bird can sing.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马上就发现这些句子都用了情态动词 can;接着启发学生继续观察 can 前面的主语和后面的动词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并分析,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原来 can 后面是用动词原形的,它前面的主语可以是任何人。这时教师可以让个别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情态动词 can 表

10、示“能、会”,主语不用考虑人称,后面直接加动词原形。最后再给出一些动画,让学生用 can 来说句子或者各自说说自己能干什么,并以此类推其它情态动词类似的用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内化语法规则,掌握好其用法,并使他们逐步建构起清晰且完整的语法知识图式。学生学到的知识需要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和整理,才会更好吸收。这一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逐条讲解灌输语法规则,学生只记笔记不思考、少练习的教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3、图表法图表法就是把学生容易混淆的一些相关的语法点归类列出表格,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启发他们找出关键点,并重点加以突破,化难为易,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语法问

11、题。例如:对于“to be ”与“to have”的用法,学生经常会搞错人称与动词的配对,如果列个表格让学生去观察和对比并加以练习,他们很容易就能够区分出来并掌握。如下表:人称代词 搭配词I amwe, you, they arehavehe, she, it is has4、对比法对比法是把学生容易混淆或犯错的相关语法点呈现出来,引导他们对其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找出关键点并加以突破,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1)英语语法之间的对比如:树上有一个梨。There is a pear the tree (on , in ) 学生通常会选择介词“on” 来填空,这是对的;可是再来一题:树

12、上有一只小鸟。There is a bird the tree (on , in )学生还是选择介词“on ”,这就错了。学生说:“老师,不都是在树上吗?怎么会错?”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真观察并想想树上的这两个物在来源上有什么不同。这时,有的学生就喊道到:“梨是树上长出来的,而小鸟是从别处飞到树上的”。我就说:“你们说对了”,这时老师就可以帮学生总结一下。在树上有 in the tree 和 on the tree两个表达,当树上的物是外来的时候就用介词 in;当这个物是树上本身生长的,就用介词 on.这样学生也就会明白。总之,教师在教语法时,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在学语法时感到快乐,这样收效也会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