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电与磁第1课时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64881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电与磁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电与磁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电与磁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电与磁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电与磁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电与磁第1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第九章 电和磁 (第 1 课时 )备课人 郭利良 审核人 时间 【学习目标】1掌握磁极间的作用规律,会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一些现象。2通过常见磁体的磁场分布,会画磁体周围的磁感线。3. 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并能完成相应的练习。4. 通过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会利用磁化特点解释一些现象。5. 通过认识磁场、磁感线的分布及方向、地磁场。能完成部分作图题。【学法指导】1、自学构建: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知识网络。 2、平行训练:学生自主完成基础训练,具备一定的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点拨释疑:教师出示答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点拨释疑。4、直击中考:完成中考中档以上的题,自主

2、完成或讨论完成。5、交流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习流程】 : 磁体磁(简单的磁现象 地磁场)1、概念:在物理学中把 叫做磁性, 叫做磁体。 (知道天然磁体,人造磁体,永磁体)2、磁极: 叫磁极。磁体上有两极:南极(S)和北极(N 极) 。 (说明:自然界中的磁体总有 N 和 S 两个磁极,一根磁铁断为两截以后,每一段都有 N、S 极。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4、磁化: 。5、应用:指南针磁场1、磁场: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叫做 的物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它们各自的 而发生的。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 的作用。3、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 为该点的磁场方向。4、地磁场

3、: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北极在 ,地磁的南极在 。 叫做地磁场。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且不在地球的表面上。磁感线1、为形象化地描述磁场而在磁场中画出的一些 的、 的曲线。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 和 。2、方 向 : 磁 感 线 上 任 意 一 点 的 方 向 是 该 点 的 磁 场方向;3、强弱: 用 磁感线 分布表示磁场的强弱分布。4、磁感线 相 交 叉 ; 在 磁 体 外 部 磁 感 线 从 磁 体 的 极 出 来 ,回 到 磁 极 。 内 部 恰 好 。5、 几 种 特 殊 磁 场 的 磁 感 线 分 布 :流程一 知识网络流程二 平行训练1.用磁化的手段记录信息在我

4、们的生活、生产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的两个例子是: ,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 。3悬浮列车是利用 的原理从铁轨上浮起来的。4 可以形象、方便地描述磁场,它分布越密的地方表示越 。 (选填“弱”或“强” ) 5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 “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6如图 1,将铁钉放在某矿石附近,铁钉立即被吸引到矿石上,此现象说明该矿石具有( )导电性 磁性 弹性势能 隔热性7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登月工程”。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引力为地球的六

5、分之一,宇航员登上月球, 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轻而易举地提起 150kg 的物体(均选填“能”或“不能”)8.以下器材,没有应用磁性材料的是( )A.录音带 B.打电话用的 IC 卡 C.VCD 光碟 D.电冰箱门上的封条9.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条形铁条 a、 b.如图 9 甲,用手拿住 b, a 掉不下来;如图乙,用手拿 a, b 会掉下来,这个现象说明( )A a、 b 均是磁铁 B b 是磁铁, a 不是 C a 是磁铁, b 不是 D a、 b 均不是磁铁10.有甲、乙两根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当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时,乙按如图方式转动起来,则可判断( ) A一定是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

6、B一定是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C甲、乙都一定有磁性 D甲、乙都可能有磁性11.如图 11 所示,磁铁吸住两根铁钉的一端,那么这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 )A互相吸引,如图甲 B互相排斥,如图乙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图丙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2.如图 12 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一个较重的铁钉,若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 S极与原来磁铁的 N 极靠拢时,则出现的情况( )A将铁钉吸得更牢 B铁钉落下C铁钉尖端将吸向右端的铁钉 D铁钉尖端将吸向左边的铁钉13.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

7、。其依据是( )A.磁体的吸铁性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14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B磁体间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来说磁场的方向不同 D磁场是假象的场,实际并不存在15如图 6 所示,小磁针的指向不正确的是( )16用钢棒的一端去接近磁针时,两者相互排斥,原因是( )A.它们原来都具有磁性 B.肯定钢棒具有磁性,磁针没有磁性C.它们原来都没有磁性 D.钢棒原来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体之间只有接触才能产生相互作用 B.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条形磁

8、铁中部的磁性最弱C.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元硬币,则硬币一定是铁做的D.把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为两段,那么两段面间将没有任何作用18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周围放置有甲、乙、丙三个小磁针,小磁针 N 极指向正确的是 ( )A.甲、乙对;丙错 B. 甲、丙对;乙错C.乙、丙对;甲错 以上说法都不对19.把钢条的一端移近小磁针,小磁针被吸引过来,这说明( )A.钢条一定具有磁性 B.钢条一定没有磁性C.钢条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 D.以上说法都不对20(2010 潍坊 )如图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甲、乙处标出磁极极性(用“N”或“S”表示)并画出磁感线。 (每个磁极画两条)21、(2010

9、 南京 )在上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 N 极。流程三 点拨释疑 (根据实际情况,老师针对平行训练进行点拨)流程四 直击中考1、 ( 2010 厦门)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的北极在地理 ,地磁的南极在地理 .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理 极出来,回到地理 极. 鳗鲡、海龟、鸽子等动物就是靠 来导航的.2.( 2010 南京 )磁场是有方向的,人们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_有_的作用。3.( 2010 广安) 两个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在图 9-1-7 中表示正确的是( )4(2010 成都 )下列说法

10、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磁场中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B在地磁场作用下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北方C、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应该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D、奥斯特实验表明,铜导线可以被磁化图 618 题图甲 乙NS20 题图N N21 题图5.(2010 宜昌 )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磁场C.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南极出发指向北极的 D.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6 ( 2010 兰州) 关于磁体和磁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悬挂起来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B

11、铁、铜、铝等金属材料都能够被磁化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D、通电导体周围一定存在磁场7 ( 2010 河南) 放在条形磁铁和通电螺线管旁边的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就是小磁针中心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下列所示的四幅图中,小磁针的指向错误的是( )8 ( 2010 梧州) 在下图中描述磁场的各图中错误的是( )A B C D9 ( 2010 杭州) 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条形磁铁靠近时一定会会相互排斥B指南针静止时它的北极总是指向 地理的南极C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用改变电流大小来控制D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不能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10.( 2009 金华) 经科学家

12、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表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他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实验中,若把这些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则它的 N 极指向( )A北 B南 C西 D东11 ( 2010 长沙)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扬子江一诗中著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这里磁针石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它的南极指向地理位置的 方。12通过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会利用磁化特点解释一些现象。 ( 2010 南京) 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条形磁铁靠近时一定会会相互排斥 B指南针静止时它的北极总是指向 地理的南极C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用改变电流大小来控制D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不能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13.( 2010 苏州) 如图请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磁极的极性,并在代表磁感线的虚线上画出磁感线的方向.地磁南极地磁北极流程五 交流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