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 训练九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36268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 训练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 训练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 训练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 训练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 训练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 训练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 训练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练九写好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目标略语 历年高考对考场记叙文给予很高的期望,但是考场记叙文的情况却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有很多,写不好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是其中之一。开头和结尾是吸引阅卷老师眼球最重要的部位,必须练好过硬的方法技巧。佳作悟法真题回放 (2014广东)题目见本章训练七 “真题回放”满分样卷温柔的目光在这个数码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照片不泛黄,不模糊。然而,我却在两位老人的那些黑白照片上,看见了温柔的目光和永恒的回 忆。以科技时代的老照片切入,引出两位老人黑白照片上的记忆 ,简洁而扣题。十一年前一位老人翻箱倒柜在寻找东西。小女孩凑过去,抓着辫子,待在一旁看着老人。老人急切地在翻找着,一个

2、柜子接着一个柜子地找着。终于,压在箱子底的那东西找到了。老人笑了,那笑容灿烂如花,像阳光一样温暖。原来,老人翻找的是一本相册,里面的相片早已泛黄、模糊不清。 “孩子,你的奶奶明天生日,我把它拿出来,要去相片馆过些胶。 ”爷爷,也就是这位老人,这样对我说。看着那些照片, 爷爷露出了我从未见过的温柔的目光。奶奶的生日席上,那些照片被放大,播放到荧屏上,我跟着大人慢慢看着那一 张张泛黄、模糊的照片。有一张是爷爷娶奶奶 时拍的,两人目光 刚好对视,那种温柔,无法言语;还有一张是奶奶刚生完我父亲,怀里抱着我父 亲和爷爷合照的相片,两人在相片中,没有看向 镜头,只是共同温柔地望着襁褓中的婴儿,那种温柔,无

3、法言语。以“小女孩”十一年前的视角,通 过爷爷珍藏老照片,回看老照片,写 爷爷与奶奶的温情记忆。两年前在阳台上,爷爷和奶奶相互依靠着,手里拿着那本相册。当年的小女孩已经长成一个让他们欣慰的青春少女了。他们把我拉到身边,低头共同翻看那本相片早已模糊不清的相册。“为什么要看这些相片,根本看不出 样子了,怎么看? ”我傻傻地 问爷爷奶奶。奶奶一如往常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相片,用那双布 满皱纹 的手轻抚着相片,然后,她抓起爷爷的手,和自己的手叠在一起放到心脏的位置。 轻轻地 说:“它已经在我们这里了。 ”爷爷对我颔首微笑。写两年前的爷爷奶奶依偎在一起翻看老照片的情景, “它已 经在我们这里了”一句感人至

4、深。是的,这些相片在两位老人心中永不模糊。一年前奶奶是在爷爷的怀中去世的。当我 们踏进房间时,奶奶手里还放着那本相册。爷爷在翻着,喃喃地说:“这是我刚娶你 时拍的, 这张是我们有了第一个孩子拍的,这张是我们结婚五周年拍的”看看那些相片, 爷爷的目光依旧温柔,只是这次他的目光里还有着深深的悲痛。写奶奶去世,爷爷翻老照片来 怀念奶奶。奶奶入葬后,爷爷抱着相册坐在床 边。我 进去看他时,他突然哭了。说:“孙女,我 该怎么办?以后再也没她陪我回忆了。 ”那一刻,我只是 觉得无比心酸,然后,轻轻抱着爷爷。昨天白居易说:“老来多健忘,惟不忘相思。 ”爷爷记忆力不再那么好,他只是喜 欢抱着相册,目光温柔,一

5、一跟我絮 说他与奶奶的人生。引用白居易的诗点题扣题,爷爷 忘记了很多,却忘不了奶奶,简洁的语言,无尽的意味。我突然发觉,在那个黑白胶片 时代,那两位老人的生命中,那些泛黄的照片,仍然被他们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那些相片,即使模糊,在他们心中却永不褪色。回扣立意,照应开头,升华情感。亮点点评 文章以时间的变迁为小标题,既 显示出黑白照片的 历史记忆和情感价值,同时自然形成时间为经、照片 为纬的脉络清晰的文章结构。文章画面感突出,画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画面描摹细腻深情,再细读来,该文的开头与结尾简约不简单。新材料作文如果写成记叙文的话,既要“ 见料”又要开启下文。 该文能从材料的第一段切入,这叫“ 见

6、料”;接着笔锋一转,写起了两位老人黑白照片上的回忆,既扣住了材料的另一半,又开启了下文,并且全段只有两句话,干净利落。结尾既照应开头又“见料”,更把这种“ 少年夫妻老来伴”的相濡以沫、生死与共的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动。技法指要一、雕饰凤头,别开生面“好钢用在刀刃上” ,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记叙文就是要求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而且在评价记叙文优劣时主要瞄准的首先就是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是否有精彩的描写。故事情节要等到故事看完才知道,描写则不然。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开头就描写,开头就“赢人” ,开头就得分。而常见的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境)开头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物、景,

7、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做铺垫。 例如 2013 年高考江西满分作文月儿弯弯开头:月光如水一般铺天盖地而来,桌面上仿佛 铺了一块洁净的 纱, 风轻轻吹来,窗外桂树、棕榈树和木芙蓉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我把 这本泛黄的磨了棱角的 呐喊浸在如水的月光里,温暖再一次涌上心头,眼前仿佛有两只眼睛注 视着我,眼睛里漾着两湾深邃清澈的湖水,月弯弯的,照着那熟稔的一页,一些文字跳入我的眼帘: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 胧在这水汽里我轻轻抚摸这些温暖而优美的文字,眼前仿佛 飘来了阵阵 水草和豆麦的清香, 还有那哗哗的水流声;弯弯的月儿仿

8、佛在偷偷地笑着,游 荡着。评点以细腻的笔触描写恬静闲适的环境,渲染自己闲适的心情,才有下文的看书情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等,选择一种即可,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刻画人物,吸引读者的兴趣。例如 2012 年高考江苏满分作文忧与爱开头:都说“父爱深沉” ,于是,一直以来,我都安慰自己:你爱得太过深沉,而我,感觉不到。我坐在书桌前,面对着惨败的 “战卷” 、猩 红的叉号发呆。你刚从厂里回来,便撞上这一幕,我从书桌的镜子里看见站在身后的你,眉头紧锁,黝黑的,扭成一股麻绳,扯得我窒息。评点人物神态与行为的反常,引人思考,促人联想,激人兴趣。章先将高潮环节“抖出来” ,可以有效地设置悬念,更好地吸

9、引读者兴趣。例如小小说儿子的信开头:丁博士从诺贝尔授奖会上回来,就感到一种不安。当他走进实验室时,这种感觉就被证实了,那架“单程超时空飞船 ”不翼而飞,而 电脑被打开了,丁博士的目光在蓝色屏幕上搜索,是儿子留给他的一封信。评点这篇科幻小说如果采取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就应该是:丁博士儿子的母亲因车祸去世,丁博士答应其母亲要让儿子成为杰出的人。(开端)为达到目的,丁博士把儿子当作记忆移植的实验品,对其“洗脑”后移植了许多科学家的记忆,使儿子对世界失去了兴趣,而感到难受。(发展 )儿子趁父亲外出参加诺贝尔授奖会的机会留下一封信,驾“单程超时空飞船”逃离了。 (高潮 )丁博士回来后,遭到沉重打击,便按

10、下了彻底毁灭的按钮。(结局)但作者却采用了“高潮情节率先展示法” ,对材料进行了剪接,这样安排不仅动人心魄,而且主题集中,并且大大节约了篇幅。二、手有余香,韵味无穷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 ,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要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由此看来

11、,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考场作文中常用的:章点题记叙文结尾一般都要点题,尤其是新材料作文命题下的记叙文,结尾是点题最重要的部位,否则,有可能被误判为偏离题意。所以,结尾点题,不仅需要一句画龙点睛的话,有时还需要浓墨重彩的文字,这样,才能给阅卷老师强烈的视觉冲击。例如:这世界需要你,需要你的爱,你的爱如春风,吹化了我心底的坚冰;你的爱如细雨,滋润了我心田的渴望。在此刻,多么想在短暂的寂寞之后睡在你的怀里。我知道有你的存在,便永远是晴空。花若能言,口自芬芳。爱若能言,心香弥漫。这世界需要你!(2011 年山东卷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结尾)该结

12、尾不仅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诠释了“母爱” ,而且总结全篇,两次直接点出标题,使主题在文章的最后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最大的张扬,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新材料作文命题背景下的记叙文结尾点题如能明点更好,最好是暗合(不出现材料,而是出现材料的题旨),两者结合更妙。当然点题语言是议论式,或者议论抒情相结合式。请看下面两例:(1)是啊,人应该如洞中的蝶,当外界环境侵扰时,寻找适合的环境。 这样,才能守住自己的本真。(2013 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寻找适宜的环境结尾)该结尾系用明暗结合点题法。(2)微小的改变有时恰如历史的节点,看似巧合寻常,却决定了整个的方向。勤转毛笔,以微小之变书博大之韵,依稀裙裾飞

13、扬。(2013 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捺的一转结尾)该结尾的议论方式是暗点题旨。下想象在记叙文的结尾,简单地创设一种情境,使文章在一种特殊的氛围中结束,这样,就会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如 2010 年高考重庆卷作文难题 ,有考生写了一篇记叙文,全文通过写与幺叔的交往,表现出幺叔“欠情如欠债,头顶锅儿卖”的朴实的情操。作者在结尾听了二哥的讲述后写了这样一句:我“噢”了一声,怔在那里,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作者创设了一个无话可说的情境,表现出对人物特殊性格的心理反应,也让读者去想象:面对这种难题该怎么做呢?化主旨通过融情于景、渲染氛围等手法彰显美感和韵味,给人一种余味未尽之感。此

14、法多用于记叙文之结尾。例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白雪飘零的情愫不知能与谁共。落花悄然成了芬芳的泥土,抚慰了刚出芽的嫩柳,那细细的情思便成了文学的 归宿。 (2009 年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站在文学的门口结尾)这个结尾景物烘托的作用十分明显。作者以“落花” “泥土” “嫩柳”等景物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意境,烘托出作者内心对文学的浓浓情思,情与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效果很好。上面第 2、3 两种结尾方式,须有前提,就是上文点题很充分。否则,这两种结尾方式在考场上会因过于含蓄而吃亏的。实战演练一、用两种不同的结尾方式(其一必为“画龙点睛,卒章点题”式) ,写出记叙文的结尾文字。出生于铁匠的家庭,做过童工和装

15、 订工的法拉第, 发现了电 磁感应定律。在功成名就之后,他谢绝了皇家学院院长的 职务。他的好友 此作了很好的解释:“在他的眼中看去,宫廷的华丽,和布来屯(原上面的雷雨比 较起来,算得什么;皇家的一切器具,和落日比较起来,又算得什么?其所以说雷雨和落日,是因为这些现象在他的心里,都可以挑起一种狂喜。在他这种人的心胸中,那些世俗的荣 华 快乐,当然没有价值了。 ”“画龙点睛,卒章点题”式结尾:_其他方式结尾:_提示“价值观的考量” 是高考命题中常见的话题。比如 2011 年高考重庆卷“情有独钟”,“情独钟于何物 ”是需要做出一个价值判断的, “价值的高下”也是“作文立意的高下”。再比如2011 年高考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 这个“你”的价值阐发得越充分,世界对“你”的需要也就越发自然。对于科学家而言,在“ 雷雨和落日”的探索中有所发现,那是至高无上的快乐。同 样的,我们在价值的衡量中,能不能把握好 “真”“善”“美”的尺度,是需要我们认真回答的。结尾示例略。二、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花摇曳的是容貌,草散发的是气质。花可以傲,因为是少数,草不必卑,因为是多数。缤纷的目光看世界,如花,纯净的心态对生活,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