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要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39201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原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原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原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原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要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2. 城镇化水平计算: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 田园城市理论 在 19 世纪中期以后的种种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霍华德于 1898 年出版了以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4. 田园城市概念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 1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城市中的所有土

2、地必须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 2用土地必须交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5. 田园城市理论的形成 调查:以伦敦为对象展开综合而深入的城市问题及原因调查 1分析:霍华德认为城市和乡村都有相互交织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因此可以利用 2两者的优点形成一个城乡磁体田园城市 观念:城市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应该停止增 3长,而其过量的部分应该由附近的另一城市来接纳,即形成多中心复合的“城镇密集区”(Urban Cluster)。 模式:根据霍华德设想,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 4分 措施:霍华德对田园城市的资金来源、土地的分配、城市财政的收支、经营管 5

3、理等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实践:霍华德于 1899 年组织了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 6主张。1903 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伦敦东北 56 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该城市的设计是在霍华德的指导下由恩温(R. Unwin)和帕克(B. Parker)完成的。6. 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贡献 针对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从城乡结合的角度作为 1一个体系来解决 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体系,对现代 2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首开了城市规划中社会研究的先河,将物质规划 3与社会规划相结合。7. 雅典宪章: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综合

4、城市四项基本功能生活(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其解决办法就是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分区。1933 年召开的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雅典宪章,依据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并把该宪章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大纲。 在 20 世纪上半叶,现代城 1市规划基本上是追随着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的,雅典宪章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功能分区 2的思想和具体做法,并要求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分区的划分和布置,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

5、方向。 虽然已经认识到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是多 3方面的,但仍然强调“城市规划是一种基于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科学”。8. 马丘比丘宪章(1977):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用地单位?)9. 马丘比丘宪章主要观点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 1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认为雅典宪章的功能分 2区“没有考虑城市居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果是城市患了贫血症,在那些城市里建筑物成了孤立的单元,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 认为 3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

6、,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城市居民 4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的不断的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并“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和施工”。10.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比较 由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相 1支撑的综合空间规划 由功能分割走向系统综合 由描绘终极状态步入循环过程 2 3由专家意志的表达转向对公众参与的鼓励 411. 邻里单位理论 美国建筑师佩里借用社会学中的“社区”思想理论,于 1929 年提出了邻里单位的思想,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

7、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 邻里单位以一个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作为邻里单位的尺度,讲求空间宜人景观的营建,强调内聚的居住情感,强调作为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对后来居住区规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2. 邻里单位的基本原则 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 1所需要的住房 边界: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2开放空间 机构用地 地方商业 内部道路系统: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 3 4 5 6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13. 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

8、的理论。沙里宁于 1918 年在编制大赫尔辛基规划时提出的。1942 年出版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详尽地阐述了这一理论。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城市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出来的。“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所以这条原则,也应当作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14. 有机疏散理论城市改建的目标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 1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它最适 2宜的用途 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有机疏散理论可以看作为是霍华德田园城 3市与柯布西埃集中主义思想的折中,成为西方改善大城

9、市问题尤其是卫星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 把大城市目前的那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 4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 原先密集的城区,将分 5裂成一个一个的集镇,它们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15. 永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6.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 1 2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 3整的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417. 城市环境的概念:城市环境是指

10、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18. 城市环境容量的概念: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19. 城市环境质量的概念:城市环境质量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20.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产业的分类: 21. 城市人口统计的口径: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22. 城市人口统计类型: 户籍人口:是指当地公安派出所登记户口的人口 流动人口: 1 2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一定期限(一般有半年以下,半年以

11、上,一年以上几种分发) 暂住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在该地区暂时居住一定期限的人口 常 3 4住人口:实际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 5 623. 城市人口增长:自然增长: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数*1000%机械增长:机械增长率=(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数*1000%24. 综合增长率法: Pt=P0(1+r)(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r-人口综合年均增长率,n-预测年限(tn-t0))25. 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 对城市历史沿革的认识和分析,包括城市历史的发 1展,演进以及城市发展的

12、脉络 分析城市格局的演变,包括城市的整体形态、功能布 2局、空间要素(如道路街巷、城市轴线)等 分析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3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景观等内容。物质性的历史要素包括文物古迹、革命古迹、传统街区、名胜古迹、古井、古寺、古木等;非物质性的历史要素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体现地方特色的岁时节庆、地方语言、传统风俗、文化艺术等。26. 基于城市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通过城市定位诠释市文化形象 1根据城市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 根据城市文化选择城市产业发展 在城 2 3 4市设计阶段通过对城市肌理的分析诠释城市文化历史 根据城市文化指导城市景观

13、设 5计 通过城市环境要素诠释城市文化基调 627.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建筑、道 1 2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 3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市政工程管 4 5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竖向规划设计 估量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 6 7效益28. 城市用地的概念: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技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29. 中心城区规划应包括: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30. 用地评

14、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 1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 2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33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调整提案32. 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33.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展战略规划研究与实践的国家之一。34. 城市性质的概念: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

15、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35. 城市规模预测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36. 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耕地农田 保护自然 1 2 3和历史资源 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 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 4 5件 37.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20 年38.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 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 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 1 2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体现城市设计构想 城市政策的载体 3 439. 容积率:又称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英文缩写为 FAR,是地板内所

16、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 Ar 与地块面积 Al 的比值;FAR=Ar/Al;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用地面积40. 建筑密度:是指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建筑密度=(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之和/用地面积)x100%41. 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是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x100%42. 建筑限高:是指规划部门对建筑建造提出的一个许可的最大限制高度(上限);建筑高度一般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平屋顶)或屋面面层(坡屋顶)的高度 P33143. 建筑后退: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行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