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340417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1.4.1 有理数的乘法(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自我教育: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 乘法法则的推导知识重点 会利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用多媒休课件演示出教科书 36 页蜗牛沿直线爬行的引例,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1)和(2)及(1)和(3)这些问题有何区别?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用动画演示出蜗牛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的运动过程,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利用蜗牛爬行来引入自然亲切,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方法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交流对话探究新知以引例为基础,观察得出的四个式子,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中四种不同的形式,完成教科书中 37 页的填空根据前面的研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法则的内容启发学生探索有理数中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特殊数。与其他数相乘的规律,把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补充完整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寻找法则的特点并总结规律;一、看两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确定积的符号;三、再把绝对值相乘,并用教材中 38 页的方法向学生逐步展示运算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

3、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概括只要合理都加以鼓励 使学生明确有理数中包括正数、负数和 0,培养完整的分类思想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法则,用概括出的规律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运算。应用新知体验成功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1) 5(-3) (2) (-4) 6(3)(-7) (-9) (4)0.50.7、给出教科书 38 页例 1,让学生以独立思考的形式加以解决由例 1 中的第(2)小题:(一 ) (2)引12入倒数的概念,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出倒数的定对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及时应用,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定义与小学里是一样的。让学生初步体验

4、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明确 0没有倒数。通过练习让学生归纳出一个数同 1 相乘得身,一个数同1 相乘得它义 鼓励学生举出互为倒数的例子,并提问,数a(a0)的倒数是什么?a 为什么不能等于 0?练习:填空:(1)1(-3)= ;(1) (3) (2)1a= ; (一 1) a= 给出教科书 38 页例 2,利用气温变化这样的实际问题来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相反数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课堂练习 教科书 39 页练习第 1,2,3 加深学生对法则和倒数的理解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倒数的定义本课作业 教科书 46 页习题 1.4 第 1,2 题附板书:1.4.1 有理数的

5、乘法(1)有理数乘法法则 例一例二教学反思课题: 1.4.1 有理数的乘法(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知识重点 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课件演示翻牌游戏,桌上有 9 张反面向上的扑克牌,每次翻动其中任意

6、 2 张(包括已翻过的牌) ,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观察能否使所有的牌都正面向上?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纸牌,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试验,并且在课件中用动画的形式不停地翻动其中的任意两张牌让其中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表试验后的结论:不论翻多少次,都不会使 9 张牌都正面朝上提问:从这个结果,你能想到其中的数学道理吗?以游戏的形式,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亲自动手,验证自己的想象,得出结论,再经过交流、思考,升华认识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才能解释其中的选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探究新知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234

7、(5) ,23(-4) (5) ,2(3) (4)(5) ,(2) (3) (4) (5).思考: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利用所得到的规律,引导学生探讨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这组式子利用负因数的个教逐个增加的形式,让学生马上可以淆出积的符号和负因数的个数有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认识并通过活动,增强小组合作及资源共享意识应用新知体验成功出示教科书 40 页例 3,在解题前先引导学生思考多个不是 0 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

8、步?出示问题: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7.8(8.1)O (19.6)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得出几个数相乘,其中因数为 0 时的特殊规律.出示教科书中 40 页的练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计算出示教科书 40 页例 4,引导学生用计算器中的符号键和运算键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学生带着目的性去学习,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在思维层次上进行总结,以更好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全面地有条理思考数学问盈,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熟悉运算方法,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使学生学会用计算器来简化运算课堂练习 教师自行安排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 1, 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的符号确定方法2,

9、计算器的使用本课作业附板书:1.4.1 有理数的乘法(2)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例一符号变化规律 例二教学反思课题: 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过程与方法:掌握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自我教育: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知识重点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 50 米,共走了20 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5020=100)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 50 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

10、少分钟?(100 50=20)2,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3,在学生回答了这个关系后提出课题有理数的除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有理数除法和有理数乘法之间有互逆关系。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比较大小:8(4) 8(一 ) ;14(15)3 (15) ;3(一 1 )(一 2)(1 )(一 )42小组合作完成上面题目的填空,探讨并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 运用法则计算:(1) (15)(3) ;(2)(12)(一 ) ;(3) (8)(一 )1614观察商的符号及绝对值同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完成教科书 43 页的填空3,师生共同完成教科书

11、 43 页例 6。小组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归纳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把问题再次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应用新知举一反三1,课堂练习:P44 页上面的练习,可由学生点评。2,讲解教科书 44 页例 7,使学生明白分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分母。然后做教科书 44 页下面的练习第 1题,并由学生点评.3,乘除混合运算该怎么做呢?通过教科书 44 页例 8 的学习,由学生自己叙述计算的方法:先将除法转换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给学生点评锻炼的机会。教师通过例子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除法运算中遇到小数,分数问题,处理办法和小学一样,老师可做4,计算

12、:(1) (36)十 9;(2) (12)(一 4)(一 1 ) ;5(3) (一 )(一 )十(一 0.25)285归纳。课堂练习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 由学生归纳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一谈本节课得到了什么启示。本课作业 教科书第 46 页习题 1.4 第 4、6 题附板书:1.4.2 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除法法则 例一例二教学反思课题: 1.5.1 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过程与方法: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会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幂的符号法则。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难点 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理解有理

13、数乘法运算与乘方间的联系,处理好负数的乘方运算。知识重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1, 教师展示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某种细胞的分裂过程,学生则回答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并说明如何得出结果。2, 结合学生熟悉的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aa,棱长为 a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aaa 及它们的简单记法,告诉学生几个相同因数 a 相乘的运算就是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1 在实际背景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计算正方体面积和正方体体积的实例,引出课题。小组合作1, 分小组学习教科书 49 页,要求能结合教产书中的示意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下列几个概念

14、的意义及相互关系。底数是相同的因数,可以是任何有理数,指数是相同因数的个数,在现阶段中是正整数,而幂则是乘方的结果。2, 补充例题: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指数各是多少?(1) (2.3)(2.3)(2.3)(2.3)(2) ( )( )( )( )4141(3)xxxx(1999 个)3, 此例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述完成。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相同的分数或相同的负数相乘时,要加括号,例如(2)(2)(2)(2)记作(2)此例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完成。4、小组讨论: 的区别。42与 通过补充例题的学习,对有理数的乘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应用新知巩固练习a) 做一做:教科书第 5

15、1 页练习第 1 题。b) 用计算器算 ,以及教科书 51 页练568和 -3习第 2 题。c) 小组讨论:通过上面练习,你能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正数呢?0 呢?学生归纳总结: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0 的任何次幂是 0.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把问题再次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发现规律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1、 由学生小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2、 总结五种已学的运算及其结果:运算 加 减 乘 除 乘方运算结果 和 差 积 商 幂本课作业1、 必做题:教科书 56 页习题 1.5 第 1、2 题。2、 选做题:用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1) ;(2) (3) ; (4)44323、 观察下列各等式:1= ;1+3= ;1+3+5= ;1+3+5+7= 2222 通过上述观察,你能猜想出反映这种规律的一般结论吗? 你能运用上述规律求 1+3+5+7+2003 的值吗?附板书:1.5.1 有理数的乘方(1)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