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方略李少芬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323370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校方略李少芬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治校方略李少芬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治校方略李少芬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治校方略李少芬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治校方略李少芬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校方略李少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校方略李少芬(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治校方略1正是金色好年华,团队教育展风华-花都区新华金华中学“团队教育”实践探索任卫兵 李少芬一、基本情况金华中学创建于 1999 年,位于广州北花都区新华街铁道西,是一所附城初级中学。全校 21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1000 人左右,教职工81 人。2006 年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学校秉承“ 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育才先育人” 的办学理念, 以“一线三全” (以“ 团队建设”为德育工作主线, “全员” 、“全程”、 “全面”为德育工作形态 )的德育工作模式,打造“团队教育”特色学校。2007 年被评为“花都区德育特色实验学校” ,2010 年被评为“广州市德育示范学校 ”,2011 年被推荐

2、参加“省德育示范学校”的评 估。 二、特色建设的构想思考一:弱势学校如何生存立足?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带,生源主要是附城定点的农村、借读的外来工子弟、两所重点中学招生之后电脑派位的学生。学校周边环境复杂,位置偏僻,交通很不方便,加上规模小、 办学条件相对滞后,即使按志愿原则进行电脑派位的生源也与位置优越的兄弟学校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少学生家庭背景相当复杂,家庭教育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因为谋生而没时间管教的、家庭变故没人管的、知识水平低不懂管教的、靠征地分红生活无忧而无视教育责任的等等。这些很大程度影响了我们的孩子:刚上初中的他们对什么都抱无所谓的态度,爱上网聊天玩游戏、 爱跟潮流、到处游逛、学 习

3、基础差而 厌学生源越复杂,德育难度越大,德育工作更重要。本着“为一切学生的 终身发展负责”的信念,在办学之初,我们就达成了共识:“育才先育人 ”,走创德育特治校方略2色实验学校之路。我们不奢求把学生培养成为赫赫有名的学者或者是尖端科技人才,但我们坚信,可以把学生都培养成堂堂正正的人,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师资方面,随着城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多所新学校的建立,新学校及城区中心学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办学条件不仅导致优质生源的流失,还造成了教师的大量流动,骨干被抽调,因此,教师缺编、 专业不 对口等现象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教师队伍。严峻的形势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只有把现有的人力资源整合为人才优势

4、,打造一支具有团队意识、合作能力、进取精神的教师团队,才能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唯有团队才能创造完美,形成规模。思考二:学校教育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当代的青少年因为大都是“独生子女” ,缺少“同伴成长” 的环境,而家长们又对其过度宠爱,这使得多数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 、“不善于协作”、 “不尊重他人”、 “自以为是”、 “没有责任感 ”,对集体主义更是茫然不知,缺乏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出现了新的内容,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更加注重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新时期人才要求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缺陷存在着严重的

5、矛盾冲突,所以,加强青少年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异常重要。开展团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协调合作的精神,增强集体主义观念,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思考三:特色学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办学以来,我们致力于“团队建设”的实践,以“三全育人” 为德育保障机制, 2007 年成功创建了花都区首批德育特色实验学校。治校方略3在第二个十年开始,我们充分利用德育特色实验学校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开始寻找从“特色学校”到“ 品牌学校” 跨越的路径。依靠学校所取得的办学经验,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启动了“ 中学团队教育” 的课题 研究,以课题为依托,促进学校的 优势持续

6、发展,凸显学校的特色效应,努力实现从“特色学校”到“ 品牌学校” 跨越的目标。三、具体做法:我们的“团队 教育” ,是指对师生进行团队意识、团队精神教育,形成学校团队,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德育理念与模式。我 们的做法,简单归纳为三句话:全员德育,团队“和”谐合作;全程德育,团队扎“实”始终;全面德育,团队“ 活” 现精彩。(一)全员德育,团队“和”谐合作“全员德育”指的是优化德育工作 队伍,做到全 员参与,形成合力。我们以四支团队(学校、家庭、社区; 教 师、家长、学生; 落级领导、年级组长 、班主任、任 课教师;团委会、学生会、班委会)构成了四大德育工作网络,真正把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7、以及家庭的关爱育人、学生的自我教育落到了实处。1以核心团队为引擎,营造“全员德育”氛围 我们组建了以学校领导、团队负责人、年级组长、科组长、班主任为主力军的德育工作核心队伍。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强调全体师生“ 人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在德育面前要人人平等地互相启发和互相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育人 ”。 我们推行了“三人行” 的 团队行为模式。每个班 级配备了一正两副班主任,三位老师组成班主任导师团,充分发挥三人共谋的威力,优化班级团队的管理。班级导师团认真研究本班学生,把本班学生分成若干个 3 人组,并以此编排座位,组建“三人行 ”合作学习小组。组建治校方略4“三人行”团队的目

8、的是要 让全体师生利用团队 的智慧学会学习、学会相处、学会合作、学会协调、学会帮助、学会竞争,以此激发“ 全员德育”的热情。开始,有人担心“三个和尚没水喝”,经过两年多的熔炼,老师们已经意识到“12 3”,尝到了加和效应的甜头。 “三人行” 导师的成功“身教”,很好的 发挥了核心团队的榜样示范和教育的作用。其实, “三”只是一个虚数。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种尝试,让大家真正明白“ 合作可以实现共赢”的道理。从核心 团队做起,坚定信念: “团队好,才是真的好!” 2以团队骨干为中坚,掀动“全员德育”浪潮首先是健全德育常规会议学习制度,利用每月一次的学校德育工作会议,每周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会议,每学期不

9、少于两次的德育工作研讨会,抓好德育骨干的校本培训。其次是坚定走好“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提高之路。一直以来,我校每年除了组织班主任参加省市区的各类德育工作培训之外,还组织德育骨干到过深圳、东莞、番禺、增城、广州、上海、南通、扬州、南京等省内外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去取经交流学习。反响最大的一次是,08 年组织优秀班主任到上海去参观学习,老师们在领略大都市的先进文化背景的同时, 见识了百年老校上海浦东中学、新兴民办学校上海平和中学的先进办学经验,亲耳聆听全国名班主任万玮老师指点迷津,感受到了震撼式触动,信心与热情倍增。此外,邀请专家作讲座、邀请外校同行来进行专题研讨、举办德育工作开放日等“请进 来” 的

10、形式, 对促进我校班主任教育观念的转变及职业素养、 专业水平的提高也起到很大的作用。3以团队评价机制为抓手,激发“全员德育”潜能团队建设,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只有团队的成长才会有学校治校方略5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面向的是整个团队,全面落实“合作评 价机制” 和 “多元评价机制”,激发“全员德育”的潜能。 在教师层面,我们侧重于对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项目组、“三人行”班主任等团体性 组织进行整体评价。我 们 通过实施小组评、自评、互评 等多种评价方式,重点评价团队的“ 沟通、协作、勤奋、敬业、主动” 等团队 意识元素。这样的评价机制有利于 营造良性竞争氛围, 实现合作共赢

11、。因此,我 们的大课间活动、广播体操比赛、舞蹈比赛、合唱比赛等集体项目都能取得辉煌成绩,三个年级的成绩一直稳居在区街的前列,德育教育能成为当地的标杆,这些都是集合团队智慧,优势互补,全体通力合作的结果。我们的老师说:“ 在我 们学校,每一项工作都不会是一个人单独在干,而是一个团队在干,我是在团队的催促中进步的。 ”这也体现了我们实施的“团队教育” 包括了 “团队精神教育、同伴成长教育、合作共赢教育”三大内容。此外,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三人行”合作小组考核评价细则等,我们都要求体现“ 个性发展与团队合作” 的元素。4以“团队论坛”为载体,凸显“全员德育”实效打造“学习型教 师团队 ”是学校可持

12、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五项修炼中彼得 圣吉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组织 ,将是那些能够设法使全体成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包 含 的 五 项 修 炼 是 :共 同 愿 景 、团 队 学 习 、改 善 心 智 模 式 、自 我 超 越 、系 统 思 考 。所以,学 习型团队成 员尤其需要相互沟通、理解、分享、欣赏和支持,从而促 进相互提高, 发挥整合效应,实现团队共同进步。我 们发现组织“ 无领导式的教师论坛 ”是最有效的途径。我们组织过“寻亮点、学榜 样”、 “发现美,才能创造美” “读班主任兵法,做智慧型班主任” 等别开生面的班主任工作交流总结会和形式治校方略6多

13、样的“师德 论坛” 活动 。大家都 认为,身边的同事发自肺腑的实践感言,触动心灵的效果是其他任何“高深”的讲座都不可替代的。通过“征集师德论坛议案”、 “征集教育案例” 、“开展师德辩论赛”、 “评选师德标兵” 、“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的事迹报告录像” 、“听身边的榜样谈师德”、“我为学校谋 策略讨论 会” 、“我的快乐我做主专题报告会”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营造“ 正师风、立师德、铸师魂”的育人氛围,激发“全员德育”热情。另外,通过举办了教师读书档案册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地 进行自学提升。学校给每人添置了一本读书档案册,用作写学习笔记,可以摘抄,可以剪贴老师在与大师的对话中获得

14、了精神的提升。5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提升“全员德育”水平我校的德育特色课题有花都区附城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人文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等,当中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区、市 级以上的奖励。近两年,全校参与的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传统美德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的子课题中学团队教育获省教育学会立项。 2011 年 5 月学校团队教育实践与研究获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重点研究课题立项。在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季教授和教育学会伍柳婷副会长等专家的指引下,老师们的德育理论与实践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近几年,老师们获奖和发表的论文也不少,我们的“ 团队教育”特色也依托课题研究找到了新的增长点,2

15、010 年获得了花都区德育创新奖一等奖。6以“家校互动”为平台,壮大“全员德育”力量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通过联合北京四中网校、区关工委、共建部队、定点派出所等社会力量,积极办好家长学治校方略7校。首先,针对学生实际及家庭教育热点问题,制定家长学校教学计划。围绕 “教子之道,贵 在 明 德 ”、“好孩子好习惯”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等系列专题 教育内容,开 设“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关注”、“ 帮 助 迈 好中 学 第 一 步 ”、“注 意 孩 子 的 人 格 培 养 ”、“习 惯 决 定 命 运 ”等 专 题 讲 座 ,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方法。 其

16、次,通过开展各式亲子活动,创设家校互动平台,搭建家长、孩子、学校沟通的桥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 长 助教团、家长义工服务队、社区热心人士等家长学校的骨干,带领并发动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广大家长在这些参与中理解孩子、理解学校。 “理解型的家长团队” 是我们实 施“ 团队教育”的后方力量。同时,全体班主任做好“三访”(即家访、信息访问、电话访问),调动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2008 年,我们成功创建了广州市家长学校示范点。(二)全程德育,团队扎“实”始终“全程”指的是跟踪德育工作 进程,做到 “全程跟进” ,贯彻始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关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从学习到生活等德育的全过程。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关键。所以,养成教育是“ 全程德育”的支点。1依托校本课程操与行,以“团体操”为养成教育的切入口学校一直注重以“操” 为 切入口进行常规纪律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