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参观点简介1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232557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湄潭县参观点简介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湄潭县参观点简介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湄潭县参观点简介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湄潭县参观点简介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湄潭县参观点简介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湄潭县参观点简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湄潭县参观点简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湄潭县茶产业参观点基本情况1、 万亩茶海(联系人:永兴镇政府)永兴万亩茶海是贵州省农业厅直属国营湄潭茶场的主体部分,位于湄潭县永兴镇、复兴镇境内、紧邻 326 国道,交通便利。万亩茶海的前身是 1939 年国民政府“中央 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 (简称 “中央实验 茶场”)。当时,参加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生产会议唯一的茶届代表张天福先生受命选址中央实验茶场,足迹踏遍西南诸省,最终选定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土壤肥沃、竹木茂密、民风淳朴、交通便利的湄潭。1978 年以后,茶场加快了改革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实行定面积定人员定大型农机具,包年用工包产量产值包成本包利润的“ 三 定 四 包 ”生 产 责 任

2、 制 后 ,年 生 产 茶 青 就达 592.16 万 斤 ,是 贵 州 省 最 大 的 出 口 茶 基 地 。为 迎 接 与 欧 有 好 国 家客 人 来 访 ,上 世 纪 70 年 代 中 后 期 铺 设 从 遵 义 永 兴 茶 场 油 路 。如今,永兴万亩茶海景区纵深 24 公里、宽约 3 公里,连片茶园近 40000 亩(永兴镇 1 万亩,永兴茶场 1 万亩,复兴镇近 2 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连片茶园,其中湄潭苔茶 3000 余亩、福鼎大白茶 20000 多亩、福云系列 5000 余亩、黔湄系列近万亩。投产茶2园年亩产值 3000 余元(其中永兴茶场 1500 元),年总产值达 1 亿

3、元。万亩茶海不仅是湄潭县最大的产茶基地,也是湄潭生态旅游最具特色的亮点之一。2、 接官坪茶叶园区建设基本情况(联系人:兴隆镇政府)涉及 1 村 1 居,5 个村民组,453 户。 现有茶园面积3500 亩,丰产茶园 3150 亩,幼龄茶园 100 亩,新建茶园 250 亩;茶园配植桂花树 56000 株;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 70 盏、粘虫黄板 63000 张;配置现代茶园管理机械 60 台套;园区硬化公路4.2 公里,机耕便道 2 公里, 20 立方米的蓄水池 5 个,小水窖110 个。该园区采取现代农业配套管理的模式,利用生态茶园标准化配置的方法,突出展示茶桂风情,改善和美化新农村生产生

4、活环境,正在规划着力将其打造成为湄潭小茶海旅游景区。3、 抄乐乡落花屯村铜鼓井茶产业发展简介(联系人:抄乐乡政府、落花屯村)铜鼓井位于抄乐乡西北角,总有耕地面积 1500 余亩,其中3土 1000 余亩,田 500 余亩。现有人口 500 余人,黔北民居 90 余幢,现有茶园 620 余亩,投产茶园 390 亩,幼龄茶园 230 亩,投产茶园年均亩收入 5000 余元,纯收入 3000 余元。铜鼓井,以前是当地人称之为的“小台湾 ”,无人管,无人问,没有产业的支撑,农民没有固定的收入,可以说当时铜鼓井是“进屋一身灰,出门一身泥” ,人 们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房屋很简陋,交通不便。2002 年,乡

5、党委、政府为了给村民找致富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乡党委确定在抄乐主要抓好两个产业:一是茶叶产业,二是烤烟产业;在不宜种烟的区域主要以抓茶产业为主。铜鼓井土地属微酸性土壤,较适宜茶树的生长,铜鼓井村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2002 年该区域种植茶叶就达到 200 余亩。到目前为止,铜鼓井区域的茶园达到了 600 余亩,达到了人均 1 亩茶,真正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为了提高茶园的质量,打造生态茶园,有机茶园,2008 年就茶园中套种桂花 300余亩,2010 年套种经果树 50 余亩。2007 年、2009 年两年通过有机茶认证 300 余亩。2009 年,随着县委、政府提出

6、茶旅一体的战略思路,铜鼓井人民紧抓机遇,创造条件,当年的旅游发展资金投入就达到了100 余万无。到目前,就铜鼓井区域投入村庄整治、旅游发展的资金就达到了 500 余万元,是前些年所有人想也不敢想的。铜鼓井村民依靠茶致富了,找到了出路,找到了发展的方向。44、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示范点基本情况(联系人:兴隆镇政府、龙凤村)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示范点位于 204 省道旁,距县城 10 公里,总面积 1.6 平方公里,共有 42 户 217 人,现有茶园 367 亩,户均茶园 8.7 亩,人均茶园 1.7 亩,2008 农民人均纯收入 4600 元。这里依山傍水、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山上茶园翠 绿、

7、山下田园飘香、黔北民居连片、靓丽现代农庄”是田家沟的 现实写照。近几年来,田家沟一手抓粮油生产,一手抓茶叶产业,实现了粮食经济双丰收,群众日益富裕。该示范点是湄潭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最早规划建设的集生态、产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带中的示范点之一。该示范点在“四在农家 ”创建活动中改造庭院 环境 40 户,拆除危旧房及畜圈 48 幢,新改建住房 35 幢,水泥路连接每家每户,配套建成了垃圾桶、垃圾池等卫生设施;建成了农民文化广场、篮球场、小戏台、农家书屋、宣传栏、乒乓球台、羽毛球场、象棋桌等文体设施;通过村民大会,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卫生公约和民主管理制度。田家沟群众还自发成立了乡村

8、旅游合作社,组建了花灯歌舞队、唢呐队等群众文艺团体,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07 年 10 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田家沟新村进行5了专题报道,2008 年初国家旅游局授牌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 年被浙江大学选定为“浙江大学师 生社会实践基地” ,被县文明委评为“文明村寨 ”。电视连续剧青山 绿水红日子等影视剧先后在这里拍摄,被誉为“中国式的欧洲 农村” 。4、 核桃坝村、茶青交易市场基本情况(联系人:湄江镇政府、核桃坝村)享有“中国西部生 态茶叶第一村 ”美誉的湄江 镇核桃坝村,位于湄潭县城东南角,距县城 10 公里,辖 8 个村民组 803 户 3347人。该 村茶园面积

9、 6800 亩,户均 8.4 亩,茶叶亩产值达 5000 元以上。2008 年经济总产值 4600 万元,人均纯收入 5000 元(其中人均茶叶收入达 4200 元)。核桃坝村曾是出名的贫困村,当时有民谣这样说:“核桃坝,几道弯,十年就有九年干;顿顿吃的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座山;不少男儿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充分利用适宜茶树生长的荒坡荒地,大力发展良种茶园,全村家家户户种茶,核桃坝迅速成为全省最大的茶树良种场、全省最大的茶叶专业村,被新闻界誉为“中国茶叶第一村” 。党和国家 领导人毛泽东、邓 小平、江泽民等先后接见老支书何殿伦,曾当选为党的

10、十四大代表的他,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劳模、中国茶业界十大风云人物,并以其为原型拍摄了电视专题片老茶农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播出。6核桃坝村先后两次被贵州省委、省政府评为“小康村” ,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 创建文明村镇先进 村镇” ,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先进 基层党组织 ”,2007 年又被国家 财政部、中国科协评选为“ 全国科普惠 农新村先 进单位” ,是湄潭 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试验试点。近年来,核桃坝村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要求,依托茶产业为经济支撑,以“四在 农家” 为载体,以打造乡村旅游为突破口,着力在“强基础、兴产业 、美村寨、展新貌 ”上下功夫,规划建设以“千壶园”

11、为主体格 调的村庄集镇化示范点,在雕花窗上,家家户户都刻有精致的小茶壶图案,与县城“天下第一大茶壶” 遥相对映。新村 总规划面积 85218 平方米,房屋占地 27840 平方米,建黔北民居 120 余户,集村办公楼、茶叶加工业、民居一体化的新村建设,不仅解决了茶叶加工和市场问题,而且成为一条绿色旅游观光线,吸引了众多客人。目前,以村办公楼所在地为中心,已新改建街道式黔北民居50 余户,新建街道两条,已完善了排污沟、人行道、果皮箱、行道树、文体广场、自来水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整村推进的模式在全村开展了以公路建设、民居改造、庭院美化为主的创建活动,使 80%以上的民居环境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12、全村民房座落有致、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村民行为文明, “农村集镇化”已具雏形。核桃坝茶青交易市场:占地面积 3000 平方米,总投资 200 万7元,摊位 54 个,高峰期每天的交易量约 1.5 万斤。市场设有管理办公室、检测设配、停车场、卫生间。5、 金花村及茶青市场基本情况(联系人:湄江镇政府、金花村)金花村是茶叶专业村,总人口 2568,茶园面积 6719 亩,人均茶园 2.6 亩。有规模加工企业 5 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 1 家、市级 4 家;个体加工户 33 家。也是生态茶园示范村。金花村茶青交易市场:占地面积 1500 平方米,总投资 48 万元,摊 位 94 个,高峰期

13、每天的交易量约 3 万斤。市场设有管理办公室、检测设配、停车场、卫生间。6、 工业园区兰馨(4388080)、栗香(4222558)遵义市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 18.76 平方公里,现 入驻企业 46 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 3 家,省级龙头企业 7 家、市级龙头企业 9 家;拥有国家级驰名商标 2 个(“茅贡米业” 、“湄潭翠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 个, 贵州省著名商标5 个, 贵州省名牌产品 8 个,共获相关专利 13 项;拥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检测机构 3 个。目前园区工业总产值达 20 亿元,辐射多类产业基地 80 余万亩,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7+10”8重点建设园区之一,被命名为“全国农业产业 化示范基地” 、“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贵州省乡镇企业(湄潭) 绿色食品加工集聚区”、 “贵州省茶叶科技示范园区 ”、“贵州省一 类工业园区” 、“贵州省湄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目前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先后引进了厦门以晴集团、中国科工集团、遵义集顺达集团。正泰集团、盼盼食品也已达成入园意向。7、 中国茶城(联系人:4042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