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20715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析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析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析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析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析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析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析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2论析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论文关键词:络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现 论文摘要:络文化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之间的关联不仅来源于其现实的合理性,更来源于二者共同的文化品质和人文追求。在当代,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置于络文化这个新的传播媒介中来实现,必呈现出新特点:传播介体权力系统的退场以及社会政治价值的多元;传播主体中心角色的流失以及社会政治话语的多样;传播客体个性意识的张扬以及社会政治行为的疏离。在络文化传播中促成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需要利用传播介体的综合力将抽

2、象的理论创制为亲近性读本;发挥传播主体的创造力,将深刻的理论赋予其日常性意义;激发传播客体的学习力,将硬性的灌输转换为自觉性素养。 络文化在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同时,突破时空的边界,迅速抢占了传统文化形态的生存空间和可以进一步拓展的生态位,成为社会文化现象和文化传播的当代形态。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使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人民群众中获得认知、认可、认同,其实是一个文化现象及其传播的过程。因此,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2探讨络文化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之间的内在关联、现实境况以及实践路径是当代的重要

3、课题。 一、络文化传播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关联 络文化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之间的关联不仅来源于其现实的合理性,更来源于构成事物矛盾双方的内在需要性,即共同的文化品质和人文追求。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文品格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通过卓有成效的理论普及工作,使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到广大群众接受认同的过程。大众化意味着“化大众” ,即在接受的基础上,注意采用通俗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知识来化育(教化、感化)大众,使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升为每一位普通人的一种自觉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这个过程

4、既是知识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也是价值观传播与接受的过程。 “大众化”作为一个知识传播过程.遵循的是理性原则,如同一般的知识传播一样,需要讲清其科学原理和科学逻辑。而作为一个价值观传播过程,就不仅仅是讲明科学道理这么简单,因为关涉到某种价值的接受和认同就需要运用到价值理性,要告诉大众它不仅是有用的,还是好的,是值得人们去追求的。这就要求在“大众化”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科学思维,还应从其人文的品质或文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2化的角度中去思考。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狭隘和片面的理解,过多地强调它的

5、政治意义和意识形态性,而忽略其文化品格和文化过程。诚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但其“化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命令、政治指令的传递;更是一种政治价值、政治理念和规范的传播,即文化或人文的传播。我们说,政治与文化都不是一种被动的社会陈设,它们都是一种作用于社会的力量。政治的传播方式是统治阶级利用其掌握的国家机器来对群众施加影响,以大力张扬、传播和灌输,使其成为公共观念,具有某种强制性;而文化的传播方式是以有形的感召和无形的潜移默化来施加影响,更加隐秘和“润物细无声” 。在人们厌倦说教、疏远政治的当下,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认识其文化品格,用文化的原理、用人文的力量或许能受到更好

6、的效果。 (二)络文化传播的人文使命 自然是人类的生存条件,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文化承载着人类的基本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历史昭示我们,人类固然需要物质,但更需要精神和人文智慧。人类发展至今,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络是其一。以络为物质基础构筑起来的络文化改变了人类传统文化的空间存在形态,催生了对外部世界的新的认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2和反应方式。作为文化传播的当代形态,络文化必然承载着重要责任,即指引人类追求更美好、更和谐、更理智、更高尚的生活的使命。可是,曾几何时,我们在享受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快捷、多样

7、的同时,却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它的人文缺场。如络成瘾、信息犯罪、络色情、金融诈骗、窃取机密情报、造谣中伤、煽动性政治宣传、制造混乱等问题就让现代人在精神上遭遇到巨大压力,道德出现滑坡、心灵陷人困惑、生活产生迷茫,在人类发展的丛林里渐渐迷失了方向。这是络文化带给我们眼花缭乱的晕眩后,所带来的人文主义的萎缩和文化向度的缺失。 人类生活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这一目的应该指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络是人的创造物,是人为发展自身的智力、能力、社会关系等而创设,络文化应为人走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精神和心灵的指引。面对当前络文化的娱乐化、游戏化、商品化、工具化倾向,络文化应在人类社会文化的演

8、绎推进上承担起弘扬先进、高雅文化,摈弃庸俗、媚俗、低俗等落后文化,以真正承担起指引人类走向更好的未来的严肃而厚重的责任。 由此可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用先进文化武装大众头脑,使其成为当代的主流、主导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科学品性、政治意义,更兼具文化品格。而络文化自身拥有不可推卸的弘扬先进、推崇高尚的使命。这是二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2者在当代的语境下拥有的共同的文化诉求与内在关联。 二、络文化传播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况 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它基于传统“媒介”文化但又是对传统的综合与突破。将“大众化”的任务放

9、置在络文化这个新传播媒介来实现,就需要思考因为各种关联条件的变更而使“大众化”这一先进文化传播活动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可能性问题。 (一)传播介体权力系统的退场以及社会政治价值的多元 从传播的介体看,传统的媒介文化所构成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封闭的文化体系,因为受到技术、时空的限制,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自上而下、以少对多的金字塔型的权力传播系统,无论是通过传统的公众的报纸、广播、电视或者其他个人媒介,都是根据权力机构的意识形态来进行宣传与教化,这种权力系统具有强大的威力,在信息掌握不对称的情况下容易左右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使普通大众朝着权力媒体引导的声音而行事,也容易使“

10、大众化”的过程犹如医生给病人进行“皮下注射”般可预见,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民众中容易成为传播的主流。而络文化因为嵌人了新技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方式构成的“虚拟空间” ,各种信息可以迅速地通过络复制、传送、转换,这样所构成的就是一个相对开放、兼容、共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2享的文化体系,这一文化系统容纳了各国各民族的多元政治文化,使五花八门的意识形态信息充斥络,造成整个社会政治价值的多元化。 (二)传播主体中心角色的流失以及社会政治话语的多样 传统的金字塔型的权力传播系统赋予传播主体以领导权、控制权,由于技术、时空的限制,信息往往由少

11、数人掌握经有限的人使用,传播主体成为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与主导者, “大众化”的过程一般遵循的是宣传灌输接受这样一条路径。在“大众化”的运作过程中,传播主体,尤其是领导、上级机关是信息的掌控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把关人” ,他们把符合传播主体标准的信息、内容进行层层把关、加工、处理、过滤、净化,选择合适的信息进行传播、宣讲,同时,对宣讲的时间、方式进行适当配置,经过这一“把关”而传送出来的声音必定是一种权威话语。而传统传播介体权力系统的退场,传播主体的中心角色遭受质疑。络的出现,将全世界所有的信息汇集到了一起,在这一系统中,只要上就进人到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于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理想、不同价值取

12、向的人交织在一起,传播交流处在一种无序而混乱的状态,主流话语、主流思想难以形成。社会政治话语的多样化由于络文化的出现而不可避免。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2(三)传播客体个性意识的张扬以及社会政治行为的疏离 传播介体线性的金字塔型的传播体系,使得传统的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明晰的、确定的。传统的传播主体的权威角色作用于传播客体,直接导致了传播客体处于一种“我说你听,我推你动”的受控、被动局面,充当的是受教育、被灌输的角色,习惯于被动地遵从而较少选择的自由,个性意识往往处于被压抑状态。络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沉寂的、确定的关系格局,它以强大

13、的力量在一夜之间将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信息汇集到你面前,构成了一个开放的、无限增长的信息库,实现了的真正共享。如果说传统的“大众化”让人感觉是一种“皮下注射”式的强制灌输的话,那么,络文化给予的自由选择意识大大释放,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灌输的抵触,使得民众在“大众化”中存在着有意无意中淡化政治、疏离政治的倾向。 面对络时代带来的社会政治价值多元、政治话语多样、政治行为疏离的倾向,考察“大众化”的现实状态,还有两个重大挑战或现实难题需要进入我们的思考视闽。 一是络文化的“霸权主义”渗透。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

14、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2络文化不是一个脱离现实世界之外而建立的纯粹的“虚拟”文化,相反,它是现实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络文化从产生起就带有明显的霸权文化的特征,这一特征的显现是以对络技术的控制为基础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强势、技术强势向全世界输出其所奉行的文化主张、价值理念和政治思想,以使他们的文化成为“霸权文化” ,遏制和消解其他文化元素。因此,络文化成为一个新的工具,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言论在此充斥,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亦在此登场。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争夺战中,若无坚定的信念和相当的辨别能力,其思想观念必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强势的情况下,要使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大众的主流价值观,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二是络文化的“后现代”倾向。 络文化和传统“媒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在多方面又否定、批判和超越了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呈现出一种追求感性而轻视理性、追求平俗而反对高雅、追求实际反对深厚的“后现代”文化趋向。比如,络传播对传统政治文化传播的最大挑战是对“中心”和“权威”的排拒。传统的政治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组织和机构,而络传播不受国界、民族、宗教的限制,通过超链接、超文本的手段,将全球各种文化信息连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