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务工作者杨刚事迹材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315200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党务工作者杨刚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优秀党务工作者杨刚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优秀党务工作者杨刚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优秀党务工作者杨刚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优秀党务工作者杨刚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党务工作者杨刚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党务工作者杨刚事迹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 杨刚同志先进事迹杨刚,男,汉族, 1960 年 10 月生,山东泰安人,党员,大专学历。1980 年 7 月至今一直从事王益区群众文化工作及基层党务工作,现任王益区文化稽查大队副队长职务,兼王益区少儿图书馆党支部书记。从事党务工作多年来,他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有较强的事业心,工作踏实肯干、兢兢业业,求真务实,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政策并在工作中加以贯彻实践。他坚持原则,具有较强的创新开拓精神,使党群工

2、作能够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展开,工作每年都有新举措,每年都有新进步,为全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十九次分别被各部、厅、局评为全国、省、市、区 级“新长征突击手 ”、“模范共青团” 、“优秀团干部” 、“先进工作者”、 “优秀共产党员”、郭秀明式的好支书,本人连续四年评为优秀等次,他所负责的各项工作也先后 17 次受到省、市、区的表彰。一、用学习转变角色,以能力适应新的岗位今年三月,因工作需要,他由原来熟悉的王益区文化馆馆长兼馆党支部书记岗位,调任到现在的工作岗位,这个岗位对他来说是全新而陌生的。面对新的岗位和新的挑战,他没有退缩,而是用学习转变角色,以能力适应新的岗位。他深深地知

3、道要做好党群工作,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为此,他把学习党的理论、知 识作为第一任务,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要,适应新时期更好地开展党群工作的需要。二、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党建创新中成绩突出在工作中,杨刚同志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善于洞察新的形势,2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多次承担完成了大型群众文化组织活动,先后组织完成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等活动,创新党员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党群活动,推动职工队伍建设,将党群工作转化为推进文化发展的动力。1、抓制度、打基础, 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党务工作。该同志在从事党务工作

4、的过程中,在制订、完善党建工作规章制度上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各项党建组织工作,明确了标准和要求,加强了管理和考核,强化了支部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使支部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起来。他从抓好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等基础工作入手,坚持每周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政治业务一次,每个月组织党员学习活动一次,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年底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奖优罚劣,以此推动党群工作的开展,不断开创新局面。为了把党员理论学习开展的更有成效,在严格执行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安排定期党员学习的同时,一改原有的学习形式和方法,结合形势、学习内容和职工思想状况等,采取了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广泛、信息量更

5、大的专题辅导、 专题讲座和形势报告等,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或社会名人等进行讲授,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无障碍交流,学习效果十分明显,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每年都要组织三到四场讲座或辅导,组织一到两次党务工作专题培训,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丰富理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好形式,大大激发了学习的自觉性,由原来的要我学,成为今天的我要学,营造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力的促进了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2、抓载体、求创新,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在党员教育上,他注重用先进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教育党员,用汪继军、杨瑞辉、王银玲等身边先进典型教育影响党员,还率领馆内党员到惠家沟参观学习。郭秀明的事迹使他们深

6、受感动,党员人人捐钱捐物,支持惠家沟发展。他还组织党员职工开展警示教育、 “四看齐” 教育活动和新老党员向党旗宣誓活动,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3展观活动及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及三比三带三争当活动,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进行了周密部署,使活动都做到了组织严密、扎实细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三比三带三争当活动,由于活动深入广泛,载体丰富,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得到了局工委的充分肯定。他自己在活动中坚持写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起到了带头作用。通过党员创先争优学习教育活动,使多数同志思想认识、政治理论水平、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有 4 名党外同志受到启发,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

7、请书,经过组织精心培养,有两名同志已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3、抓重点、求实效,以党建促群文工作。杨刚同志立足王益实际,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日常工作,以党在新时期的文化政策为契机,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他立足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和干部,要按照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统一认识, 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有利于” 为标准,开创了一条发展自己的新路。为了提高基层馆的知名度,他自己率先垂范,多次到省、市有关单位,加强对外联系合作,和西安美院联合成立了西安美院铜川教学部,五年来已培养学生 680名,辅导 学生 1870 名,和省群众艺术馆、省民管协会、省音协合作成立了全国乐器

8、等级考级铜川考试办公室,已有 2320 名学生参加了考试,合格率名列全省第二、三名。二 00 七年又和省舞协合作成立铜川舞蹈等级考级办公室,并组织本区书画爱好者参加我市书画等级考试工作。这些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我区文化艺术的对外联系合作,为我区各项艺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为加强文化和企业的联系,促使我区各项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先后协助区局和东风机械厂、骊山水泥厂、市电信分公司、区工商局等十几家单位联合举办大型书画、摄影作品展十多次,为加强企业文化工作、活跃广大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他和四家村队签定了长期文化辅导目标责任书,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发展村队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这些

9、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市电台、电视台、铜川日报社等媒4体多次宣传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旦失传将给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带来很大的损失,九十年代初,他就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地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认真的摸底调查、登记、造册,通过对 3 个乡镇 39 个行政村、4 个街道办事处的 21 个社区逐村逐户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线索,撰写普查笔记 30 万字,收集实物 1000 多件,从中选定申报项目43 个,向政府提供了近百万字的 43 个项目文本,其中有 5 个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定,并向社会公布。为了加大非遗宣传力度,确定本地区非遗项目,他还自费组织

10、有关人员走访了中国民间协会顾问贾芝等著名专家,贾芝老先生还亲笔为民间文学孟姜女故里故事传说题词,他还积极争取借助“十万人游铜川” 之际,把国家著名新闻主持人李修萍、署名电影演员陶玉玲、王树仁、黄梅英、庞敏等请到孟姜故里、 “王益区孟家 塬” 参观,提高了王益区的社会知名度,他还通过各种关系把日本著名学者渡边明次带到故里参观学习,并通过他把孟姜女的故事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宣传。孟姜女故里故事传说非遗项目也得到了省、市的公布。根据全区文化工作规划,他配合区、市文化局组织实施了许多全区性大型文化活动,为每年的“双节” 、“三八”、 “五一”、 “五四”、 “六一” 、“七一”、 “八一” 、“十一” 等

11、节日群众文化,增添了色彩,使数以万计的城乡群众得到了“文化大餐 ”的滋养。据不完全 统计,近年来,他具体组织全区专业级业余文艺工作者创作各类艺术作品近千件,创作辅导各类文艺节目近百个,多项作品在省、市刊物上发表,并得到市电台、电视台多次报道。4、抓宣传、重引导,不断加大学习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实践,杨刚同志深刻认识到,只有搞好宣传工作,把党的决策和工作部署、党委确定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工作举措宣传好,才能把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委的决策上来,统一到总体发展目标上来。为了提高宣传工作水平,他从加强馆内群众文化宣传栏的制作水平入手,在内容与时效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以点带面,将群众文化

12、的宣传与辅导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为推动5中心工作以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三、廉洁公正的工作作风,在职工中树立了党员形象。在工作中,杨刚同志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处事正派公道。无论是在工作方面还是在廉政建设方面,他都按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法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成工委和领导布置的工作,坚持联系群众,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并注意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对待同事、部下以诚、信相待。对职工特别是离退休老职工所反映的问题,他能办的积极去办,不能办的也积极做好解释工作,积极做好稳定工作,得到了领导和职工们的肯定。几年的工作实践为杨刚同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他也时刻以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甘于奉献,塑造了党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在历次区局中层干部年度考核中都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二零一一年六月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