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从审美角度着手,促进童话教学增值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019995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从审美角度着手,促进童话教学增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从审美角度着手,促进童话教学增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从审美角度着手,促进童话教学增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从审美角度着手,促进童话教学增值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从审美角度着手,促进童话教学增值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从审美角度着手,促进童话教学增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从审美角度着手,促进童话教学增值(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审美角度着手,促进童话教学增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表述中,关注阅读童话、寓言和故事的阅读情感,即人文性目标。其中,童话是以儿童为本位的一种文学样式,其夸张的想象、不可思议的情节、诗意的语言深深吸引着儿童,其美学价值甚于知识价值。如何在童话教学中,从童话本体的美学价值出发,关注审美角度,为教学增值呢?笔者以平日教学之见之思,梳理共飨:一、通过感知,沉淀幻想之美韦苇在世界童话史一书中谈到:“童话是以幻想滋养人类精神的故事家园。”的确,童话之美,美在丰富奇幻的想象,这种想象,与孩子的心理成长

2、同步,与儿童的泛灵心理相吻合。教学中,老师有必要采取各种形式,让儿童沉浸于童话所描绘的世界,因角色的存在而存在,去感知角色的行为和经历,感知童话世界的环境和情节的起伏。以下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失踪的森林王国的听课纪实:课堂开始,一段森林奏鸣曲响起,老师娓娓讲述:森林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有的种庄稼,有的狩猎,有的织布,有的捕鱼,生活中充满了笑声和歌声。孩子们静静地听着,时而微笑,时而点头。故事慢慢发展,老师讲到“参天大树一排排倒下去了,高耸的大楼一幢幢立起来”时,汽车的轰鸣声、电锯的吱吱声、大树倒下的咯吱声等背景音传来,孩子们的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的蹙眉,有的瞪着眼。接着“呼呼”的风雨声

3、、“轰隆”的雷电声划破教室的宁静,有的孩子开始捂着耳朵,有的甚至攥紧同桌的手,似乎风雨正袭。“国王听着狂风的吼叫,看着高楼大厦被黄沙渐渐埋没,深深地叹了口气,瘫倒在自己的宝座上。”故事结束,一段怆然的小提琴曲将人的心紧紧地勾起,如蜷曲的触手。孩子们坐在位置上,没有动,没有发出声音,直到乐曲结束,才恍然回神。与幻想零距离,感知胜于讲解。老师的讲述和恰如其分的背景音乐为孩子创造了幻想之境,每一段语言都化作影像一般在孩子的脑海浮现。这种奇妙的阅读感受,正是童话本身的幻想特质给予读者的,也是儿童阅读童话获得内心愉悦的重要元素。二、通过体验,感受人性之美台湾小语会前理事长赵镜中老师在语文阅读力的教与学一

4、书中提到:童话故事在为儿童提供娱乐的同时,也启发儿童认识自我并推动他的人格发展。许多童话作品,都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展现了童话人物乐善好施、真诚相待、坚韧执着、英勇无畏的人性之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去感受、发现这种人性之美,使其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建构童话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池塘边的叫声一文故事浅显,以对话的形式推动故事的发展。小青蛙天真热情的样子就是孩子的影映,深受孩子的喜欢。教学中,我让孩子体验当一回“小鱼和青蛙”的感觉。(老师旁白:从此,每天傍晚,池塘边就响起了“呱呱“的叫声,那是青蛙在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呢。)师:可爱的小青蛙,你都给小鱼讲了些什么故事呢

5、?生:小鱼,今天下午,我看到一颗种子发芽了,长出了嫩嫩的小叶片,可好看了!生:小鱼,山脚下搬来了一个新邻居,它长着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呢。生:小鱼,今天小兔和老鼠为了一颗花生吵起来了,可有意思呢。生:小鱼,今天早上,所有的学校都在升旗,因为今天是星期一。(生笑)(小鱼从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那样丰富多彩,每次听到这一个个故事,它总是露出满意的微笑。可是,有一天,雨下得特别大,小鱼已经三次从水中冒出头来了,还不见青蛙的影子。小鱼们,你们在想什么呢?)生:雨这么大,青蛙应该不会来吧了。生:谁会在下大雨的时候特地去为别人讲故事呢?生:可是,我还想再听听青蛙讲讲雨天发生的故事呢。生

6、:这么大的雨,青蛙估计已经回家了,或许已经忘了这件事了。我还是回家吧。(这时,老师播放青蛙的叫声:呱-呱-呱)青蛙的叫声响起,学生的眼神立马亮了起来,有的甚至忍不住轻轻拍手。望着学生,我的内心也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孩童们能毫无障碍地即刻进入体验童话角色的状态,亲历角色的遭遇与情感,无缝与作品联结。如此一来,作品所传达的耀眼的人性之光自然而然照进了孩子的心灵,滋养着他们心灵深处的土壤。三、通过讨论,体悟哲思之美童话,因其阅读对象的特殊性,往往承载着道德引导的使命。不可否认,老师们很明白童话的寓意功能,也习惯将寓意作为一种教化告知孩子。遗憾的是,教化的力量显得雁过无痕。诚如美国童话作家布鲁诺贝特尔

7、海姆在童话的魅力一书中指出:童话故事具有各种各样的意义和深度,它们远远超出了那些最为透彻和最为全面的探讨所提取的东西。所以,轻教化重思考成了童话教学应有的一个转向。二年级下学期狮子和兔子一文的最后一句:“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故事所寓道理。教学中,作了如下处理:师:看着暴跳如雷的狮子,兔子为他想了什么办法?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生:兔子想到的办法是跳到水里,因为他知道红蚂蚁怕水。生:因为他知道狮子会游泳。师:这种方法好吗?生:好,省力有效。师:在解决问题之前,冷静分析眼前的情况也许是最重要的。我们一起来扮演兔子的心灵导师,跟狮子聊聊吧。(分发课堂练笔内容)狮子纵身跳到水里,红蚂蚁

8、被水冲走了。狮子 ,抬头看了看兔子:“兔子,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兔子轻轻一笑:“ 。”狮子恍然大悟:“ 。”学生的练笔中,出现了许多充满哲思的解释。有学生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发脾气是没有用的,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啊!有学生说:方法总比问题多,想办法比发脾气有用。有学生说:蚂蚁是怕水的,想战胜它,就要攻它的弱点。足以见学生很善于分析眼前的形势,作出决策啊!童话的魅力一书对此作了详细的解释:如果把童话故事的寓意都给孩子详尽无遗地讲出来,就会破坏这个故事的价值。教学童话,应给予孩子机会发现过去不曾发现的童话故事的含义,这种发现,使孩子从被动地接受一个故事,变成他也参与其中为自己而创造意义。

9、创造意义所带来的的哲思之美,远胜于一个教诲式的结论。四、通过比较,迁移情节之美童话故事展开情节的方式与儿童思考和体验世界的方式是一致的,故童话故事适于儿童阅读,也适宜儿童创作。可喜的是,学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童话后,总会萌生出自己写童话的愿望。在学完一片树叶之后,有个孩子如发新大陆一般:这个故事就是人物一个一个出场,你看,先是小黄牛,接着是小兔子、小猴子、小熊、小山羊和小猪。受其启发,我找来了一年级的课文小母鸡种稻子和经典童话猴子捞月,让学生阅读后完成下列表格:童话故事 故事中的角色一片树叶小母鸡种稻子猴子捞月我的发现:填完表格,通过比较,学生各有发现:故事中的角色都很多,但都有一个主角;主角都

10、是先出场的;主角就是最重要的那一个;每个角色出场,都做了不一样的事情随后,我找来绘本小猪闹闹中的一幅插图,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迁移方法,按角色的出场写成一段话。以下是一位孩子的成果:一天,小猪闹闹跟着鸭妈妈和小鸭子们来到了河岸边。鸭妈妈扑通一声跳到河里后,说:“一,二, 三,四,五,跳吧!我亲爱的小鸭们!”小鸭子听到这话后,立即跳到水中。闹闹觉得很好玩,就高声叫道:“全体注意,有一只巨鸭王准备降落!”闹闹“砰”地一下跳进了河里,溅起的水花把小鸭子们像火箭一样冲上了空中。“坏蛋!你这个超级大坏蛋!”鸭妈妈叫道。闹闹失落地走了。 孩子有心安排了鸭妈妈、小鸭子和小猪闹闹的出场,把故事写得惟妙惟肖。通过比较,孩子用直观的形象思维解开了理性的逻辑,用特有的的方式剖析了童话的情节安排之美,随之迁移、创作,在童话阅读中发现美、欣赏美,也学习美。童话,因其自身的文体特点,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然而,教学中,老师往往只关注作品传递了哪些知识,讲了哪些道理,带来哪些教益,忽视了童话的审美特征,背理了童话的本体特征。其实,童话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天然优质资源之一,唯有从审美角度出发,引导儿童真切地体验、感受、理解作品,获得美妙的审美体验,感受童话幻想之美、人性之美、哲思之美、情节之美,才能得到语言、审美情感、品德等多方面的熏陶,从中获取儿童发展人文素养和成就人文底蕴的养料。如此,便不辜负童话的美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