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古诗教学初探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70355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古诗教学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古诗教学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古诗教学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古诗教学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古诗教学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小学古诗教学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善教应使继其志 金针还须度于人-小学古诗教学初探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三千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三千余年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的要求。 “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 160 篇(段) 。 如此大的阅读量,就需要教师运用多样的形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从而引领小学生有效地学习古诗文。在教学中,我们实验了以下

2、几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发现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与效果都有了提高。实践证明,下面的策略是可行的。故 事 引 路 法孩子最爱听的就是故事,因此,讲故事成了各学科老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古诗文中采用故事引路的方法组织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下面以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恐畏鱼惊不应人”为例,简述故事引路法的教学流程:一、 (老师充满激情地)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顿时眼睛发光,精神饱满)有一个蓬着头发的小男孩,拿着钓鱼竿来到了小河边,他想学习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但是他的个子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四周的草儿几乎把他的身子都盖住了。他可不管这么多,

3、眼睛盯着鱼竿一动也不动的,他多认真啊!(这时加上老师的体态的作用,学生已完全进入角色了) 。 (老师用急切的语气说)这时,有一个过路的人经过这里,看见了他,想去问个路。这小男孩连忙摆摆手(老师加动作)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师略作停顿,让学生参与故事的编撰、创作,适时给以鼓励)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鱼逃走才不理他的。这小男孩可爱吗?(学生再次参与讨论,使小男孩的形象在小朋友头脑中鲜活和丰富起来。 ) 二、这一极富意趣的情境被唐朝的一个诗人胡令能看见了,就用诗的形式把它写了下来,题目是小儿垂钓 。 题目是什么?(追问,加深影响,增强记忆) 三、 (老师背诵全诗,背完后提问)你记住了什么?(可

4、以是一句诗,也可以是一个词,让学生老鼠叨番薯似地不断去“弄” ,老师的任务是不断地给予肯定) 四、老师再背一篇,你听仔细了,看谁的小耳朵最灵,记性最好。 (同学们互相提示,不断记忆,如有困难,老师作适当的点拨) 五、出示全诗,读读记记。 (学生们在个别认识的字的提示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当堂背出来) 六、老师说诗意,学生背相应的诗句。 (有故事作基础,学生困难不大)“故事引入法”教学古诗文的过程中折射出的是与新课标精神暗合的新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在不断地交往,积极地互动。随着一声“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 ,学生迅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这小男孩连忙摆摆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又马上

5、进入创作状态:“他是怕那人的声音太响,把鱼吓跑了。 ”“这时肯定是他看到有条鱼游过来了。 ”同学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诗境,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创作;老师的“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鱼逃走才不理他的”让同学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尝到了学习的快乐;“这小男孩可爱吗?”一问,又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心中时时装着的是学生。老师始终是在跟学生交谈,交谈中引发学生思考。从“故事引入法”教学古诗文的实例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老师是没有受考试束缚的,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宗旨,整个教学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去体验,重在让学生朗读,感受古诗文的整体美、节奏美。“不 求 甚 解” 法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

6、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里至少蕴含着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说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但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则不必有这些顾忌。古诗文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意在提高文化底蕴,属于品味和鉴赏的高等级工作。它不像高考作文那样属于“安身立命”之本,是远离功利之外的一种精神修养。因此,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的目标单一而有趣,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习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本身的声音、形体、色彩、结构、分量、品质、情味等等,从而领略汉语言独特的形音义的综合美。这样的

7、话,在学生进行古诗文学习时,就大可“不求甚解”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少年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发人”先让学生背了再说,读多了,感悟多了,学生对其中的意思自然也就会明白个三分。不久前,我给四年级的同学上思想品德课,当上到有关“友谊”这一内容时,学生随口说出了许多古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 “一曲离歌两行泪, 不知何地再逢君

8、” 。 多么精彩的回答啊,多么丰富的古诗文储备!同学们在背这些句子时,对它的含义或许还不甚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阅历的丰富,他们对某些诗句有了顿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就自然运用起来了。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我们的学生在有了一定的积淀之后,某日突然用上了一两句,他们自己也会惊喜万分。对有些句子,他们虽然没达到运用的程度,但他们对其中的一些意思有所领会时,他们也会“欣然”忘形。每每读到“浩气自当有,冰心岂能无”时,孩子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挺起胸膛,扬起小脸。他们虽然不能说清什么是浩气,什么是冰心,但通过他们的朗读,通过他们的体态语明明白白地告诉听众,做人当然要有正气,纯洁的心灵比什么都重要。

9、我所教的班上有位小朋友,他的其他课程学得都不是很好,但每次读起古诗文来劲道十足,且读得很有韵味。从他的身上再次证实,学习古诗文更多的时候,需要“不求甚解” ,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 “猜” 代 “讲” 法在古代,诗是用于吟唱的歌,故称诗歌。要感悟古诗的音乐美,我认为最好的教学策略便是“读、猜、吟、背” 。 “读”:读通诗文,整体感悟;“猜”:猜猜意思,享受成功;“吟”:轻轻吟诵,走进诗境;“背”:背诵佳句,完成积累。四者之间,我觉得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算“猜”了。每到“猜”时,同学们总是那么欣欣然。孩子们通过读,对诗文有了点朦朦胧胧的了解。这时,好胜的孩子们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愿望

10、。他们想说出自己的感受,但又有点担心,怕说错。那么好,我们就来猜一猜。反正是猜,猜错了又有何妨?这一个“猜”字减轻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他们可以自由地诉说,甚至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一点认识大胆地展开想象。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有的学生猜是“蓑笠翁家境贫寒才出来钓鱼” 、有学生猜“蓑笠翁是无处可去无奈之举” 、有学生猜是“柳宗元为了排遣寂寞不愿同流合污”多精彩啊。不管答案是否正确,可每位学生都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同学们在猜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精神状态。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错了,再来猜;在同伴的启发下,有了新的想法,那就再来猜。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合作的是氛

11、围,合作的是环境。这是合作学习的高境界。在这样的氛围中,班级及群体的合力效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学们在相互影响下,思维的火花得到了碰撞,部分学生在猜中会有“顿悟” 。在猜的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个引导者,但发现精彩的答案时,老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得到发挥,引导学生去“接近”正确答案。说“接近” ,是因为古诗文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像画家画中国画一样留下一定的空白,为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也正因为老师的定位是让学生“接近”正确答案,在同学们不断的猜的过程中,才不会去赤裸裸地否定孩子们的答案。“猜”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寻找到了自我。整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少了老师的讲解,有的只是老师适时的点拨。 “猜”中还蕴含了同学们的想象,包含了同学们的思想。因为学生在猜时,他只有通过读,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取得了联系,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表象后他们才会去猜。在“猜”中,同学们互受启发,渐渐走进意境,再配以吟咏体验,孩子们会被古诗、对联中美好的意境所感动,到后来是越学越想学。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古诗文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读古诗文,爱上学古诗文,不妨尝试上面的策略。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孩子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阅读教材论王松泉 辽宁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