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295780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临夏中学高考复习资料 2018-2-8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甘肃省临夏中学 王鹏【重要政治制度知识归纳】一.皇帝制度(1)公元前 221 年,秦兼并六国。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2)从秦始皇起,皇帝的特权在制度上进一步明确。(3)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政府,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皇帝制度走向极端。(4)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针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5)在 19 世纪末的维新变法

2、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度。(6)1912 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二.古代官制(1)中央官制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

3、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总揽中央行政权力。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元世祖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统治机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清初,中央机构大

4、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1861 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 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2)地方官制。甘肃省临夏中学高考复习资料 2018-2-82分封制: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

5、,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郡县制: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郡国并行: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 附益之法”, “郡国并行” 之制名存实亡,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东汉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猛安谋克制:金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它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蕃汉分治:辽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制度,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

6、,沿用唐以来的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权力不及北面官大;北面官均由契丹人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蕃汉分治制度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行省制: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僧官制度:明朝实行僧官制度,对西藏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也由朝廷任免,法王实际上是最高的僧官。驻藏大臣:清朝确立了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

7、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了驻藏大臣制度,代表中央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明清时期,我国对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朝沿袭元朝)和“改土归流”政策。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土司首领必须忠于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明初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后,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地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土司制度随之逐渐消亡。三.选官制度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了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

8、了禅让制。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 1912 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军功授爵:在政治上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察举制含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演变: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后期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世家地主因此而发展起来。东汉时期,逐渐被官僚家族支配。作用:促成汉武帝时人才辈出,国家鼎盛。东汉之后助长了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九

9、品中正制:三国时的魏国评定州郡人才高低,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甘肃省临夏中学高考复习资料 2018-2-83科举制时间:隋朝至晚清时期。含义: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选官制度。依据:考试成绩。沿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

10、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1898 年,戊戌变法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20 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 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1905 年,清末新政中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

11、特点: 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评价:积极意义: 科举制的实行,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主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消极影响: 明清时专重“四书” 、 “五经” ,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

12、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种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四.监察制度(1)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2)西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3)东汉: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4)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御史台(6)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其中,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负责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直接由皇帝指挥;后来,明统治者又先后设东厂、西厂,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13、。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五、古代重要的法制建设:甘肃省临夏中学高考复习资料 2018-2-841、演变:(1)春秋战国:法制建设出现高潮,法制思想百花齐放。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主张“以法为本” , “法不阿贵” (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影响: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2)秦朝: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崇法抑儒,以法为教。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很有影响。 (秦为创建统

14、一法律时期,以综合性、严密性、严酷性著称,但立法者又践踏法律)(3)汉朝:开始儒家思想影响法制建设时期(“约法三章”之尊重生命和财产为典型表现;礼法交融,儒法互用)(4)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时期(宋太祖向地方派法官,王安石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5)明朝:明太祖制定大明律 ,增加经济立法;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2、关于古代德政政治行为的认识:(1)古人特别重视“民”和“德”在为政中的重要地位。孔子、孟子从理论上提出“民贵君轻”和行“德政”的重要性。汉唐统治者实践“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出现大治局面(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2) “德政” 、 “

15、得民”措施多种多样,或政治上的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赋税,或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体”与重交往,促进了社会和睦安定(如唐太宗被少数民族自愿尊为“天可汗”是表现之一) 。(3)暴政、虐政成为历史谴责的对象(如夏桀、商纣、秦隋暴政、焚书坑儒、文字狱等) ,德政成为褒扬的模范(如文帝、景帝、唐太宗等) 。(4)选官重视德才兼备,为“德政” 、 “得民”提供人员素质的基础保证(汉代举孝廉、唐太宗求访贤哲、唐玄宗选贤任能等) ,且加强官吏考核。(5) “为政以德” “政在得民”作为一种政治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政治行为文明之中延续至今,为社会主流认识所赞扬。(6)不同时代的“德” “民”

16、含义不同,古代的“民”是权利的客体,今天的民是权利的主体。(7) “为政以德”并不排斥法。汉代以下,往往是外儒内法,因而,历朝都加强法制建设。【经典试题】选择题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政治制度的革新。据此回答 1 一 3 题。1 汉朝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主要是() A.编户齐民 B.察举制C.封国制 D.刺史制度2下列有关两汉时期察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B.它是一种自上而下推举人才为官的制度C.察举是两汉选用官吏的惟一途径D.个人声望始终是察举的重要标准3 隋唐开始,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 A.建立军功 B.参加科举考试 C.弃农经商 D.依靠门第出身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大都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也有的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据此回答 4 一 7 题。甘肃省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