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安全措施1 概述:鉴于自 10 月 15 日起至次年 4 月 15 日止,内蒙地区即进入冬季施工,为了安全、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确保冬季施工安全、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好以防火防爆、防风、防滑、防冻、防中毒、防坠落为重点控制内容的冬季“六防”工作 (本措施适用于内蒙古三维煤化 20 万吨甲醇工程) 2 冬季施工安全原则规定a)冬季施工安全,严格按《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 (JGJ104—97)执行b)提前辨识冬季施工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加强高寒、大雪环境户外作业的风险管理,制定并落实适合冬季操作、施工安全的组织方案和技术措施,备齐充足的冬季施工所需的安全资源c)冬季施工前,组织冬季施工安全大检查,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条件确认;加强气温骤变、夜间低温和大雪等恶劣气候环境下的岗位巡回检查工作,做好装置、设备、管线和罐区等设施的保温、保养,防止人员冻伤、物料冻凝、设备冻坏等事故发生d)做好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重点培训有关冬季施工的规范、标准、规定,学习冬季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施工方法;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重点掌握冬季安全生产的防火、防爆、防滑、防冻、防中毒等相关知识。
e)患有糖尿病、心肝病、脉管病、甲状腺病的职工将不安排在该项目进行冬季施工作业f)充分利用预制厂房,加大钢结构、管道等预制深度,减少露天作业和高空作业g)各施工单位要建立一支清雪、清冰队伍,大雪过后,项目领导要立即组织全员清扫道路和 2 米以下的作业面,2 米以上的作业平台、通道、管排、设备等,要由专门的清雪(冰)队伍进行积雪清扫后,由项目施工、安全部门联合检查确认,再报监理、业主复查确认安全条件后,方可施工h)雪后,高处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前,必须开具“雪后施工作业许可证” ,经各级施工负责人和监理、业主安全人员确认符合条件后,方准施工i)根据气候变化,灵活安排各工种施工,遇到大风、大雪等恶劣天气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统筹安排好室内、外作业j)业主和施工单位应建立有效的气象信息沟通方式,让全体员工随时了解特殊天气状况,以便提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k)为员工准备必要的防冻药物l)针对冬季施工特点,制定防暴风雪、防冻伤、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应急预案3 现场冬季施工安全防护措施3.1 办公、休息场所冬季取暖安全a)冬季取暖设施均应在入冬前准备及维修完成,并由相关部门组织对办公室、厂房、库房、职工休息室等的门窗、电源、汽源、水管线等进行全面检查。
b)各施工作业场所的办公室、工具房等应按要求在指定地点集中摆放,从指定的汽源引蒸汽或采用煤炉取暖c)职工休息室、预制厂房等若采用煤炉取暖,烟气应用烟囱排至室外,并保证室内的空气畅通,并定期用一氧化碳检测仪、氧含量检测仪检测;炉具设置要合格,并应有安全等部门发放的使用合格证,且设专人看管,做到人走火灭;使用电暖气的场所应遵守统一规定,设专人负责看护,做到人走断电d)严禁使用电炉、碘钨灯取暖e)员工宿舍取暖设施设专人管理,严禁乱拉、乱接电器,严防触电、冻伤、烟气中毒、火灾事故3.2 设备、材料冬季安全防护a)在冬季来临之前,应对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库房进行全面的防冻、防潮、防火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及时整改b)入冬前所有施工设备由施工部门负责进行一次维修保养工作,换用适合寒冷低温的燃油、润滑油、液压油、防冻液、蓄电池液等;明确所有设备的防冻防滑负责人c)怕冻的设备、器材在入冬前应移至室内存放,若无条件室内存放须在室外搭棚保护,并有防冻设施,以防受冻影响使用d)闲置的设备应入库保管,设备的管口应进行封闭,放在室外的设备、材料等应上盖下垫,较长时间不使用的应用蓬布盖好e)用水设备入库前或使用后应及时将水排放干净,管道应用压缩空气吹干,防止冻坏设备及管道等。
f)施工机械、车辆在寒冷环境下长时间停放时,应将水箱中未加防冻剂的冷却水除净g)小型原材料、零构件一律入库保管,严禁露天摆放3.3 冬季劳保着装a)除配备一般个体防护用品外,所有员工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寒防护用品,包括棉安全帽、软底防滑棉劳保鞋、棉手套、防寒棉衣棉裤等,特殊情况下可配发部分防雪眼镜b)为焊工等部分工种配备保温垫c)为职工配备必要的防冻药物3.4 场地、道路安全a)施工现场的道路应保证畅通,道路上的杂物、积雪、积冰等应及时清除干净b)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扫雪器材,必要时可使用融雪剂c)现场道路的两侧安装雪天路界警示标识,间隔约为 50 米,以便为清雪人员和车辆提供清楚的分界d)入冬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地下排水沟、井、坑等应设盖板或防护栏,并竖立醒目的警示标牌,以防雪后无封堵措施和警示标志造成人员伤害e)雪后应及时将作业平台等上的积雪、霜、冰清扫干净,创造良好、安全的作业环境f)冬季特别是行驶在积雪、积冰道路上的各种施工车辆,要装设防滑设施,限速行驶,在厂内行驶时,要有专人指挥,特殊情况下可设警戒区3.5 冬季电焊、焊接作业安全防护a)焊接应严格遵守焊接工艺纪律,针对当地气候条件,制定防风、防雪、预热、后热、层间温度控制等工艺措施。
b)焊件坡口表面有霜、露、雪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除,否则严禁施焊c)焊缝热处理时,要做好保温及防雪措施d)气焊作业时,要经常检查胶皮管、压力表、减压阀等是否受冻,上述附件受冻后,使用热水、蒸汽等解冻,不得用明火烘烤3.6 冬季油漆、保温作业安全防护a)作业前将结构表面的霜、雪、积水清理干净,干燥后方可进行油漆、保温工作b)环境温度低于 5℃,湿度大于 85%时,禁止油漆作业c)绝热层在冬季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防雪措施3.7 冬季水压试验安全防护a)冬季来临前组织有关人员对进行过水压试验的设备、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防冻措施,如:对水压试验过的设备、管道进行空气吹扫,打开低点排凝阀等措施b)设备、管道水压试验以及动设备用水单机试运时,可采取加防冻剂、加热、外部保温等防冻措施,试压、试运完毕后,应及时将水排净,并用压缩空气将内存积水吹净,以免冻伤管线、设备、阀门等3.7 冬季吊装作业安全防护a)严格执行吊装方案和起重、司索操作规程,下雪天气不宜进行室外吊装及其相关的高处作业b)风力在六级及以上严禁进行吊装作业c)构件与其它物体冻结在一起时,应采取措施化冻分离后方可进行吊装,严禁吊拉与地面冻结的构件及设备。
d)吊装作业区要设置警戒绳和监护人,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e)吊车在冬季施工中要采取必要的防滑、防冻措施,在—30℃以下停止吊装作业3.8 冬季高空作业安全防护a)高空作业人员应集中精力,排除干扰,按要求劳保着装,注意防寒、保暖,特别要系好安全带,穿戴软底防滑棉劳保鞋,防止打滑坠落b)降雪过程中、风力超过六级时,严禁进行高空作业c)霜、雪后,应立即检查施工用的楼梯通道、脚手架、脚手板、平台等,发现积雪、冰,要立即清扫;特殊情况需在积雪、积冰未清除的场地作业,施工前应铺设防滑垫d)雪后进行高空作业前,作业单位必须向业主施工部门和安全部门办理“雪后作业许可证” ,方准作业3.9 冬季防火a)冬季寒冷干燥,易发生火灾,入冬前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消防检查,落实责任,各消防点应配备足够的合格的消防器材b)使用煤炉取暖的场所,应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人走火灭,不留隐患煤、木材及其它易燃材料不得靠近炉子堆放,以免引发火灾c)任何办公室、操作间、厂房、休息室内严禁使用碘钨灯及电炉取暖d)严禁在施工现场作业点直接点明火取暖e)现场被冻结的物品需解冻时,应尽可能采用蒸汽化冻4 冬季应急和急救a)冬季施工易发生火灾、摔倒、中毒、触电、高空坠落等事故,所以除了制定一般性的应急预案外,还须制定防暴风雪、防烟气中毒、防冻伤应急预案,进入现场后立即对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定期组织演习和评审。
b)冻伤的简单救治局部冻伤按其程度分为四度:i 度冻伤:伤及表皮层,局部红、肿、痒、痛、热,约 1 周后结痂而愈ⅱ度冻伤:伤达真皮层,红、肿、痛、痒较明显,局部起水泡,无感染结痂后 2~3 周愈合ⅲ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早期红肿并有大水泡,皮肤由苍白变成蓝黑色,知觉消失,组织呈干性坏死ⅳ度冻伤:伤及肌肉和骨骼,发生干性和湿性坏疽,需植皮和截肢冻疮:常在冬季不知不觉中发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处,局部发红,发紫,肿胀,痒痛,有时起水泡,糜烂,破溃,结痂如无感染,天暖后自愈但来年冬季容易复发发生冻伤后,不能马上热敷或者按摩冻伤部位,以防加重局部水肿受凉后 1-2 小时方可进行热敷,如果局部皮肤没有破损,可以涂抹冻伤膏,或者用泡过辣椒的酒精涂抹(75%的酒精或者 60 度以上白酒内泡上辣椒) ,30%的猪油和蜂蜜混合后涂抹效果也不错如果皮肤有破损,则需要尽快用新霉素软膏涂抹,防止感染5 冬季施工安全设施及特殊劳保用品个体防寒防护用品:棉安全帽、冬季防寒劳保鞋、棉手套、防寒棉衣棉裤、防雪眼镜;防冻药物;铲雪设备(铁锹、扫把等) 、融雪剂等;保温垫、防滑垫等;暖棚(适用于保证焊接作业环境温度和人员取暖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