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读者的接受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5212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读者的接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读者的接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读者的接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读者的接受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读者的接受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读者的接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读者的接受(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与读者的接受汉语中有一句成语叫“诗情画意” ,精要地概括出诗画这两种艺术的不同特色:诗主情,画重意。因此又有“抒情诗”和“写意画”的说法。但“情”与“意”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通的。单从字面上说,情指情感,意指意趣。意趣中不能没有情感,而诗歌对情感的表达是艺术的,自然也不能没有意趣。宋代诗人苏轼曾说过:“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又在评王维的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画艺术的相通之处,最主要的在于都离不开意境的创造。诗歌最基本的特点是抒情。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作品,一无例外地都是主体(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客体(客观的自然界或社会生活)相融合

2、的产物,但诗歌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征表现得最为鲜明的一种文学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感情(或者说激情)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艺术,这是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包括叙事体的小说和戏剧文学在内都不能例外的。但诗歌却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激情、最具感情色彩的文体。诗人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表现是情感式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对诗歌的接受也是情感式的。诗人的感情也常常凝聚和蕴含在艺术形象之中,并不都是直接说出来的,但离开感情,我们就很难捕捉诗歌的形象。接受者自己充满激情,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激情,在诗歌欣赏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什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

3、意象和意境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各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在诗中,意象是局部的,比较具体的,而意境则是整体的,比较空灵的。情景交融是意象和意境的基本特征。唐代的司空图说:“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清代的王夫之也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 这里讲的“思”与“情” ,都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 “境”和“景”都是指的客观物象、客观世界,这两方面在诗中是融合在一起的,达到了“偕”和“妙合无垠”的境界。意象和意境的创造都离不开客观的物和景,但这物和景又跟我们平常在生活中所

4、看到的面貌不完全相同,它是经过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的筛选、提炼、浸润而成的,是经过诗的升华的。同样是写菊华,陶渊明笔下的菊华同李清照笔下的菊华是不一样的,而同时又都有别于我们在生活中所见的菊华。总之,诗人在描写物象的时候,总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创造意象和意境,诗人的追求都达到尽可能完美的情景交融,也就是王夫之所说的“妙合无垠”的境界。但意境的特征又不止于情景交融,它突破和超越了具体的意象,从有限到达无限,从具体升华到空灵;它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去体会和领悟诗人寄寓诗中的社会、历史,乃至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说:“境生于

5、外,故精二寡和。 ”这是对诗歌意境的一种极简要而又极准确的概括。意象可以从诗歌的具体描写中去捕捉,而意境则须于笔墨之外得之。下面试以唐代以诗画相通为特点的画家兼诗人王维的一首著名的短诗鸟鸣涧来作一些分析。全诗如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这是王维写的皇甫岳云谿杂题五首中的一首。诗人描写的是友人皇甫岳山居云谿2的景色。这里描写了寂静的山林中的几种景象:落花、空山、月出、鸟鸣、深涧。这几种景象都是客观生活中存在的,我们没有到过云谿,但作为近似的具体个别景象,我们或许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或至少听说过;不过,一经王维写到诗里,就跟我们平日的所见所闻不同,它们都带上了诗人王维的主观感

6、情色彩,每一种物象都包含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在内,这就构成了诗的意象,再经诗人的熔铸,又联缀融合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创造出一种幽静、恬适、优美的诗的意境。这意境中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情、理想和追求。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在山中居处时体验到的一种因远离尘世烦嚣而沉浸于优美的大自然景色中的闲静恬适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通过诗人感受最深切的几种景象来表达的。首句中“人闲”的“闲”字和次句中“夜静”的“静”字,是我们体味并进入到这首诗意象和意境的关键。 “闲”在这里并不是指的空闲,没有事情可做,而是指的悠闲、恬适,包含着对官场、名利、人事纷争等种种尘世烦扰的厌恶和回避等感情。正是由于诗人有这种宁静恬适

7、的心境,他才能看到、听到、感受到他写进诗中的那些景象。 “桂花”是山中常见的一种木犀花,有春天开的,有秋天开的,也有四季开的。这里写的是春天的山景,该是春天开的。春桂自开自落,一般人是不大会注意的,只有心境宁静的诗人才注意及此,因而落花的景象就传达出了诗人一种独特的宁静的心境。落花本是客观的,但在这里也是主观的,是诗人王维眼中心中的落花,是他所感受到的,是带着浓厚感情色彩的。这就构成了诗的意象。显而易见,落花意象中有诗人王维的形象在。同样, “空山”的意象也是如此。这里的“空” ,不是空无一物的“空” (至少从诗中的描写看就有花、树、鸟等) ,而是空寂的“空” ,传达的也是一种宁静的境界。这种

8、境界在夜静的时分感受得尤为深切。因而这里的“空山”也是独特的,融进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已不再是原来的客观景物,而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诗歌意象了。以下的“月出”和“鸟鸣”是相互关联的两种意象。月亮出来是会使树上的宿鸟惊醒的,这种景象宋朝的词人辛弃疾也写过。他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句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但情景虽近似,着意之点却有不同。从全首词看,重点是写动,写有声,写与农民相通的丰收的喜悦。这与王维这首诗的感情和韵致是很不相同的。王维这首诗意境创造的特点,是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花落是动的,月出是动的,宿鸟因月出而惊起也是动的。唯其动,也就更能显出静来。鸟鸣是写有声,但深涧中的鸟

9、鸣却更能显出山中的空寂。这就是说,在这个具体的环境气氛之中,诗人对静的感受是来自动态和有声的,因而这种静就不是一般的静,而是表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思想感情的静。这首诗由几种关联的意象联缀融合而创造出的诗的意境,是一种宁静幽深的艺术境界。仔细吟诵体会,就会感受到这宁静又不同于死寂,而是充满生机和隽永有味的,它充分地显出迷人的自然美,并由此表现出一种诗意和风致,使我们从诗人所创造出的意境中,具体地感受到诗人一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诗心。诗的意象和意境,不仅浸润进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而且还常常体现出诗人不同的气质和个性。跟王维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那种细腻、深微、含蓄的特点不同,李白诗中的意

10、象和意境就显得开阔、宏大、奔放,这跟李白狂放不羁的个性和飞动的艺术想象力是分不开的。试读他非常著名的秋浦歌第十五首:白女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因忧愁而使头发变白,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理,因而以白发这种物象来抒发内心的忧愁,是一种寻常的意象,是诗中常见而又易于为读者接受的。奇特的是李白创造了一种极其夸大的意象,说他的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这是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如果读者只3把它看作同诗人不相干的一种客观的物象,就会感到它不真实,就不会相信也不能接受。但作为一种诗歌意象,即看做是诗人用以表现出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寄托物,读者就能理解,而且乐于接受。为什么呢?因为诗人内心

11、的忧愁是那样强烈,他的气质和个性又是那么豪放,不如此夸张就不足以表现他内心强烈的感情,不足以表现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也不足以表现他鲜明的个性。因此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种表面上看来不真实、不合事理的意象中,活脱脱地站立起一个李白的形象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内心强烈的、不可压抑的愁绪,而且还能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气质与个性,并从中得到一种美感。这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这样极度夸张的描写是十分真实的。艺术的魅力不是来自夸张本身,而是来自由夸张而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感情奔放的李白在艺术表现上往往不大讲究含蓄,而这首诗虽然风格豪放,却仍不失含蓄的风致。第二句“缘愁似个长” ,明白点出一个“愁”字

12、,而且说明愁是白发这么长的原因,这是一种直白式的表现,却也并没有把意思说尽。 “似个长”的“似”字就很值得玩味,它将直观的白发和看不见的愁绪联系在一起,使得太深、太强烈的愁绪具象化,进一步表现出那三千丈长的白发乃是诗人内心无尽的愁绪所化。率直中含婉曲,诗读起来就有意味了。更值得注意的是三、四两句,前面明明白白说出了是因为愁才使头发变白,而且白得那么长的,这里却使用了一个比喻的意象“秋霜” ,还提出疑问:这镜里照出来的秋霜是从哪里来的?这种似乎自相矛盾的感情心理,将诗人思想感情的表现强化了,深化了。这疑问的提出,表现了诗人从镜中看到自己的白发时是惊异的,不甘心的,却又无可奈何。这样,不仅将内心的

13、愁绪表现得更充分,更强烈,而且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表现也更为丰富了。由于诗人的个性和气质,李白诗中写愁大多是这么豪放的。 将进酒中这样写: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这样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这样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跟不同的诗人一比较,这种表现于诗歌意象中的诗人的个性与气质,就显得愈加鲜明。中国文学史上以身世的凄苦不幸著称的词人秦观和李清照,写愁就另是一种写法: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满庭芳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愁得是那么

14、凄凉,那么孤苦,那么寂寞难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愁得是那么缠绵,那么沉重,那么难于排解。李白不仅写愁富于个性特色,许多写景之作也是如此。如借景以抒写别情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庐山瀑布写自然景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所创造的意象和意境,都是那么开阔,那么宏大,那么气势磅礴。写景诗中,无时无处都有一个李白在。4读者对诗歌的接受过程,就是艺术鉴赏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而真正的接受,就必须进入到诗人所创

15、造的艺术境界,即诗歌的意境中去。但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轻易地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的。这需要有一定的准备和条件,一定的过程。大致说来,读者对诗歌的接受,特别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由于有语言的距离,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要能进入诗歌的艺术意境中去,须历三个环节,也可以说是三个层次,三种境界。这三个环节,三个层次,三种境界,就是:了解,感悟,联想。一、了解了解是接受诗歌的基础,也是对诗歌艺术鉴赏的开始。了解不等于鉴赏,但没有了解就谈不上鉴赏,也就不可能真正接受一首诗歌。对诗歌的了解涉及到许多方面。第一是语言。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别是唐诗的语言是比较接近生活的,但毕竟是古代汉语,经过较大的历史变异,这是我们接

16、受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重障碍。了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把诗中每个词的意思和词与词的关系弄清楚。这是诗歌欣赏的基础和前提。第二是名物。诗人的感情由外物的触发而产生诗,而在表达感情、创造意境的时候,又常常利用外物作为媒介,达到物我交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诗乃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者” 。因此,如果对诗中所写的名物一无所知,就很难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深入地理解诗人借这物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孔子在谈到诗(这里是指“诗三百”即后来所称的诗经 )的时候曾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是从读诗的收获一面说的,若从读诗的准备一面,即接受和鉴赏的一面说,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梅、菊、兰、竹、松以及杜鹃、鸿雁等物象,虽然作为诗人创造物的意象出现在诗中时有不同的内涵(如前所说,陶渊明在诗中和李清照在词中都多次写到过菊花,但所反映的思想内涵和感情色彩却是很不一样的) ,但又都是与这些事物本身的基本特征(如菊花的傲霜和高洁等)相关并由此而发生出来的。有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