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2176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教学法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教学法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教学法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教学法研究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教学法研究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教学法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教学法研究与实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教学法研究与实践桂林市乐群小学 石妮一、 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人类社会面临 21 世纪的挑战,首先是信息化的挑战。这就要求人们的阅读必须是快速、高效和广泛的。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学生阅读量少仍然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读着语文课程标准 ,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不止一次地陷入沉思:看看我的孩子们:周一到周五的课业负担本来就不轻,周末更是奔走于各种兴趣班之间,让他们拿什么时间来读课外书呢

2、?过重的课内外负担,过多的“细读文本” ,剥夺了孩子们阅读的时间,扼杀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自由,使我对以上标准的实行不敢乐观。我开始怀疑与审视这套所谓“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材:难道一册区区几万字的小学语文课本,就要耗去学生半年的学习时间与生命?难道这浩如烟海的优秀书籍,就不能在课堂上让孩子一睹为快?于是,我开始了尝试:研究和探索“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教学方法,力求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整合课程资源,进行全面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通过四个循序渐进的课型来完成过去需要七到八课时才能完成的一单元的教学,让学生省时高效地学完教材内容,从而节约出大量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大

3、量课外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二、 研究的过程(一) 研究的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生字过关课、课文诵读课、课文领悟课、因材施教讲评课等四课型在语文阅读课中进行单元整合教学,以实现用用 45 课时科学高效地学完原来需要用 7-8 课时才能学完的一个单元的课文,不仅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节约出大量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海量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元整合指在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它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整合课程资源,进行全面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四课渐进指通过生字过关课、课文诵读课、课文领悟课、因材施教讲评课这四个课型循序渐进地指

4、导学生学习一个单元的知识。海量阅读指利用课堂内的时间,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以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二) 研究的思路1、雏形:三节课上完一个单元当我感到困惑的时候,广西教研部的陆云主任作为桂林市秀峰区“教师培训梯队工程”的导师,亲自来到学校指导我们。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陆云主任,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用三课时让学生自主学完一个单元,然后把争取出的来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海量课外阅读的方法介绍给了我。当时的我如获至宝,第二天就在班上进行了尝试: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了 12 个小组。学习一个单元的第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涵盖一个单元所有知识点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借助课本等在小组内进行自学,并告诉学生这就是第二节

5、课要测试的内容。第二课时,我们以组为单位,针对第一节课自学的内容进行测试。第三课时,针对学生在测试中掌握得不好的知识点进行讲评,并根据四人小组的共同表现进行评分中,表现好的组可以获得到阅览室看书的奖励。过去学生不知道老师要考什么,只是被动学习,而现在,老师告诉他们自学的内容就是第二天考试的内容,学得特别主动,平时 7 至 8 课时才能学完的一个单元的内容,三个课时就学完了,而节约出来的时间则可以让学生读课外书,也因此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然而让我困惑的是,我给学生提出的自学任务除了包括本单元里必须掌握的字、词等基础知识外,对课文的学习,到底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我还是拿捏不准。2、 一改:“

6、大道至简”的语文课带着这个疑问摸索着进行了近两个月,我得到了到参加 s 版教材培训的机会。培训中,一位专家说了这么一句话:语文课“大道至简”,只需要让学生两个明白两个问题: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我想到了什么,老师就功德圆满了。当时听到这句话,我深以为然,是啊,就像青年名师薛瑞萍说的那样:语文是一艘船,应该让他载着我们驶向更为广阔的大海,而不是领着学生到处摸哪里有几颗螺丝。如果我把语文课的时间花在让学生分析词语,深挖句意、中心思想上,他们就永远失去了与圣人为伍,与经典同行的机会。于是,我回校后立刻删繁就简,于是,当时我们班的课文学习,只要求掌握这两个问题。3、二改:“鲸吞牛食”学教材在不断查阅相关

7、资料改进自己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幸逢“海量阅读”和韩兴娥。我才发现发现,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大量阅读,韩老师等不少的先行者已经做了大量研究。韩老师认为语文学习应该“鲸吞牛食 ”:让孩子消化一点再阅读一点,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学习进程,就像让牛和鲸鱼细嚼慢咽的结果,只能让它们饿死。教师要做的是把大量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吞食提供条件,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 ”, 随着大量的阅读,总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 。从韩兴娥那里,我主要借鉴了两个做法:第一、删去对课文条分缕析的做法,直奔中心提出能涵盖主要知识点的问题。二是,她认为识字是为大量阅读服务的,一改

8、过去传统教学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课文中慢慢识字的做法,一年级集中让学生认识 2500 个汉字,为大量阅读夯实基础。所以,我也把一个单元的识字课单列出来,在课前进行集识字,以帮助阅读。4、三改:“生本教育”的小组建设和前置作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又有幸参加了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学习。“生本”的课堂给了我强烈的冲击。根据“生本”的理念,我改进了小组的建设: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朋友组成学习小组,小组内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弱的学生结为师徒。整个小组的成绩实行捆绑制,小组的成绩即个人的成绩,促进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加入到学习中来。同时,我引入了“生本教育”中布置前置作业,先学后教的做法。5、成形

9、: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我在自己班级这一亩三分地上摸索实验了半年,然而,到底怎样通过单元整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仍是我的疑问。于是,我常常通过电话、网络向陆云主任请教。陆主任看了我的教案后向我指出:单元整合第一是要是突出单元训练重点(不仅仅是课文内容方面,更重要的是语文能力方面在大的框架下如何突出年段特点,落实能力训练。)其二,要注意迁移运用。一课学方法,两课做运用,以一课带多课。通过这样的训练点和系列训练过程,学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什么考试都不怕。听到这些,我顿觉醍醐灌顶,于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我开始尝试“单元整合,四课渐进”四课型的具体教学方法:(三)、探索具体做法:第一课时:生字过关课

10、。要想大量阅读,必须先清除生字障碍。学习每个单元的开始,我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本单元的一类字和二类字。 生字过关课的模式为:课前预习 -互助自学课堂竞赛练写纠错练字互评” 。课前预习:我把家庭作业的形式由课后的复习作业改为课前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们在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第一项是把要学的课文读通顺。第二项,找出课文里最易错的字音。第三项,找出本课出现的多音字;第四项要求对照课本正确地抄写生字,并组词。第五项:积累课文里的四字词语。互助自学:课堂上,首先让各小组在预习的基础上,每个组员内在小组内说记字方法,组长负责指导并检查,过关的小组在组长到黑板上的汇报表上画一把勾。课堂竞赛:教师准

11、备分别写着 A、B等表示组号的乒乓球,摸到哪个球,就由哪位组员回答以下问题:(1)读本单元生字词,说说要注意哪个字音。 (2)教师出示本单元内最易错的几个字,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练写纠错: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完成涵盖本单元所有生字词的“读拼音写词语” ,写完后由小组长批改后,组员改正自己的错误。练字互评:把练字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同步字贴上完成本单元的练字,完成后由小组同学和教师一同评选出优秀作品展出在班上“书法栏” 。第二课时:课文诵读课利用课文诵读课,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丘中的思想感情。具体做法是:由组长组织组员按顺序轮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12、,直到读完本单元所有课文。教师用课件出示重点段及难读段(含有生字词、句子较长等) ,抽组员读,教师和学生及时点评指导。第三课时:课文领悟课课文领悟课,我力求把学习的权力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进一步领会、感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每次课文领悟课前,我都会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进行预习。前置性作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搜集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完成涵盖单元重及每课重要知识点的课前作业。学生完成以上预习作业后,我们便在课堂上根据预习进行交流。交流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讨论家庭作业中的问题。 (2)一个单元一般有三篇精讲课文,教师直击中心,提出涵盖

13、单元重点及课文重要知识点的问题,一课学方法,两课做运用,以一课带多课。通过课文领悟课的学习,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了,阅读能力也增强了。第四课时:因材施教讲评课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我设计了因材施教讲评课。在因材施教讲评课课前,我会让学生利用家庭作业的时间完成一张由我精心设计的涵盖本单元所有知识点的小卷子。学生完成后,我会在课前批改好,然后在课中针对学生在小测试中掌握得不好的知识点进行讲评,并根据小组的共同表现进行评分,表现好的组可以获得到阅览室看书的奖励,掌握得不够好的组则留下来由老师有针对性地补课。海量阅读:在学生通过上述课型完成整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之后,我和学生们便进入了海量课外阅读的自

14、由天地。我带领全班学生一起:(1)读教师的推荐书目(2)开展班级“好书推荐漂流本”(3)建立个人读书“采蜜本”(4)全班同读一本书阅读课上,学生可以看,可以摘,可以写。学生的眼睛浸泡在铅字中,耳朵浸泡在书声中,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在课内的时间真正感受白纸黑字带来的乐趣。三、 研究的成果(一) 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教学法初步成形,在整合整个单元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四个循序渐进的课型既:生字过关课、课文诵读课、课文领悟课、因材施教讲评课来完成一单元教学,单元整合,四课渐进,重点突出,省时高效。实验班学生 2011 年秋季语文期末统考成绩对比统计表参与考试学生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15、实验班学生 100% 100% 97.06同年级平行班 100% 100% 97.46秀峰区平均成绩 99.84% 86.77% 无(二) 学生在同样的课堂时间内,既扎实高效地学好课内知识,课外阅读量也成倍增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自学能力、语文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每月阅读推荐书目的课外书数量统计表 阅读数量1 本 2 本 3 本 4 本 5 本 6 本 7 本 8 本 9 本 10 本 11 本 12 本 13 本实验前百分比34.530.1%12.5%10.3% 2.9% 2.7% 1.6% 1.4% 1.1% 1.0% 0.8% 0.3% 0.7%实验后百

16、分比0.6% 0.4% 1.2% 0.9% 1.4% 2.9% 12.5%12.5%31.1% 33.52.7% 1.6% 1.4%(三)我作为教师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的教学理论,小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获自治区优秀成果奖,根据课题研究撰写的论文寻找我和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幸福之路发表在自治区级期刊教育科研论坛 、 “单元整合、四课渐进、海量阅读” 教学法研究与实践发表于中国双百期刊小学语文教学 ,我个人被评为 2011 年度广西教研先进个人。四、 存在的问题和调整方案由于现在应试教育还没有完全摈弃,怎样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的关系,合理安排好课堂学习与课指导外阅读的时间;怎样整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的内容、类型;怎样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这些都还有很大难度,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订好阅读计划、尝试不同的阅读课指导方式等方法,在以后的研究过程逐步处理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