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个案调查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1196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个案调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八章-个案调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八章-个案调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八章-个案调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八章-个案调查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个案调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个案调查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八章 个案调查法个案调查法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个案调查法不仅仅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复杂的认知课程,是帮助个人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通常个案调查法是在对象总体中选择特定的人、事、物所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第一节 什么是个案调查法一、个案调查法的涵义个案调查法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狭义的个案调查法是指对单一特定的人、事、物所做的描述、分析及报告的方法。广义的个案调查法则可界定为:采用各种方法,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

2、资料,对单一个体或一个单位团体作深入细致研究的过程。个案调查法的意义体现在:(一)教育、教学研究历来重视个体的发展和个别差异,通过个案调查可以详细地描述个体特征,有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以个案的具体实例来解释、说明某种抽象的理论和观点,为进一步证实理论或假设提供依据。(三)验证某种治疗方案或辅导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解决某类问题提供操作性的策略与步骤。(四)在可能的情况下,试图将个案的研究结论适度地推广到更大的同类群体中去,发现或描述个体或事件的总趋势。(五)个案调查信息的累积有助于对事物总体的归纳,可以为以后的研究分析、理论概括做好准备。二、个案调查法的特征个案调查常被看

3、成是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质化的研究,与实证主义的、验证性的、量化的研究相对应。事实上个案调查不是以质化与量化研究来划分的,而是以研究对象的单一性来界定的。个案调查是所有研究方法中最生动、最有趣的,在学校教育教学、心理咨询、行为矫正等工作上具有重要意义。个案调查法的特征如下:(一)研究对象的单一性与典型性个案调查法,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通常是单一个体或单一群体,即使研究中有多个被试,通常也把他们作为一个单位或某个问题看待。作为个案调查对象的个体,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典型特征,如天才儿童、弱智儿童、辍学儿童、问题儿童、残障儿童等。一般来说,个案调查对象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

4、行为表2现;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比如,对某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个案调查,可以看一下他是否经常有些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在创造力测验上的得分是否高于常人;教师及家长等对该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诸如头脑灵活、常提怪问题等是否有较深的印象,能否举出一些事例等。个案调查的对象虽然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调查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例如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

5、家皮亚杰通过对少数儿童的个别谈话,揭示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当然,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虽可以反映某些一般的特征,但个别毕竟不等于一般。个案调查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小,因此不宜机械地推广到一般中去,需要谨慎地思考和分析,以免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误。此外,如果不具有典型性的个体,则显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个案调查法收集个案资料的方法是多样、综合的。研究中常常要综合运用测验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多种方法,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从而得出比较科

6、学的结论。例如,研究一个弱智儿童,首先需要对被试进行智力测验,看看其智商是否偏低。其次,对被试作系统观察,看看其各种智力操作是否落后。最后,调查其成长环境,必要时还要做一些对照实验。(三)研究内容的深入性个案调查法的研究周期一般比较长,对个案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一般需要对个案进行连续的跟踪研究。由于个案调查的对象单一,所以研究时就需要有较为充裕的时间,便于对个案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例如,对一个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往往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察,诸如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原有的知识

7、基础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和家长的辅导情况。还要进行前后左右的对照和比较。这样就可以对该生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四)研究结果的应用性个案调查法是以一个具体对象(一个学生或一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具体状态和发生、发展过程,并以此了解和分析相关或相对的事物或对象,这样有利于根据诊断原因提出改进和治疗方法,便于对症下药和解决问题,其结果具有应用性和可行性。三、个案调查法的适用范围个案调查法应用范围很广,在教育研究中往往适用于对不良问题的研究或对某些难以重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事例进行研究,如学生辍学、学业失败、家庭破裂、道德不良、青少年犯罪等,也适用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偏差的

8、诊断研究和矫正研究。表 81 个案调查法的应用 1种类 描述组织历史 关注一个特别的组织的历史,通常追溯组织的发展历史(例如班级发展史)1 James H. McMiclan, Educational ResearchFundamentals for the Consumer, p. 267.3观 察 参 与 观 察 是 收 集 数 据 的 主 要 方 法 , 研 究 一 个 特 定 团 体 或 团 体 中 的 子 部门( 例 如 学 校 或 学 校 中 的 某 个 班 级 )个 人 史 用第一人称描述个人经历,又称口头史(个人成长经历)情境研究 多角度剖析一个特殊事件(例如,孩子怎样应对父母

9、的死亡)多个案例 研究几个不同的独立团体多种地点 通常在不同地点并有许多参与者的加盟,主要用于发展理论的研究也有人将个案调查法的应用分为三类:1诊断性个案调查考察特殊对象以及特定问题行为等,目的在于对个案对象的问题行为或心理状态做出诊断。2指导性个案调查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如对新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进行尝试,然后推广运用到实践中去。3探索性个案调查小型的、试探性的研究,常为进行大型研究或构建理论作前期准备。在学校教育中,个案调查法由于研究对象少,在自然状态中进行,需要较长时间的跟踪,特别适合于教师使用。在一所学校中,总会有一些学习困难或行为偏差的个别学生,采用常规的教育、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奏效。

10、需要对他们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给予特别的处理。通过收集有关个人的资料,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或问题的症结所在,诊断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提出矫正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第二节 怎样进行个案调查一、个案调查的基本步骤个案调查可以由问题切入,亦可以从研究对象着手,通常有二种研究模式。(一)问题解决模式学校中多数个案调查着重对问题的解决,即帮助个案解决其行为或人格上的特殊问题。从实际操作程序上可分为下列六个步骤。步骤 1 步骤 2 步骤 3 步骤 4 步骤 5 步骤 6问题 问题 问题 问题 问题图 81 个案问题解决步骤流程图1确定问题性质确定问题性质把握问题关键了解问题背景提出解决方案付

11、诸行动检验结果形成最佳决策4在实施个案调查时应先察觉问题行为或人格上的特殊表现是什么并加以确认及界定。有时候问题性质并不像表面所显示的那么明显易察,因此确认问题性质时,研究者应该先确认偏差行为的存在,并依据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及严重程度来确定问题性质。2把握问题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必须从问题的性质中收集相关资料,再加以核对、评估、分析,确定问题的关键。3了解问题背景个案问题的发生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原由,实际问题的状况与理论上或理想上的普遍情况不尽相同。研究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问题发生的过程、条件、个案的内在动机和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4提出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问题,研究者可以根据过去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

12、及方法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用独特的创新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5付诸行动检验结果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有许多,这些方法中哪些具有实效则要在行动过程中加以检验。当解决问题的方法无效或出现新问题时,可以回到前一步骤,重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这样不断地循环重复,直至问题最终解决。6形成最佳决策研究者在比较评价各种结果的基础上,选择解决问题效果最好的方法形成最佳的研究决策。以上六个步骤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基础,一旦哪个步骤出现问题,可以返回到前一步骤,重新探究。下面是一个问题解决模式的案例。在一些情况下,个案调查并没有提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付诸行动,而只涉及第 1 至第 3 个研究步骤,这

13、种情况,通常也被视为个案调查。例 1:某班级学生和老师应对考试压力情况 1一、确定问题性质考试压 力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中学生的学习负担普遍较重,学生自主学 习和活动的空间很小,教师和学生的精力都放在应付考试上。如果 说,一所学校的校 长是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感受到升学的压力,那么教师则是从自身的工作中,感受到考试带来的生存压力。学生的考试成 绩同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二、把握问题关键升学考试的压力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学生自主性的发展。为了真实地再现升学压 力下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 ,笔者运用个案调查的方法,在江苏省江阴市某所实验学校,进行了调查工作。三、了解问题

14、背景首先选取了学习成绩好、中、差的三类学生进行了座谈。1问:你们是怎样看待考试的?考 试对于你们意味着什么 ?答:考试意味着未来、职业 和将来的工作。考试意味着挨打,考不好回家是要被爸爸打屁股的。考不好卷子从来不敢给家长看,只有学校要家长签名时才拿回家。2问:你们对这次考试成绩满 意吗?1齐学红:考试压力下的教师和学生个案研究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年第 1 期。5答:(齐答)不满意,每次考下来总是不满意。3问:为什么? 是不是对自己期望值太高了?答:就是没发挥好。语文课没考好,主要是因为老师没猜到题,他认为重点的没考,不是重点的倒考了。4问:你们个人有没有责任呢 ?答:主要原因在自

15、己,就是老师让背书时不认真。5问:你们觉得现在的考试主要是考 查什么?答:语文主要是考学生的死记硬背,背过的就能答上,没背过的就答不上,而且是什么都要背,根本就不要自己去理解。考 试时必须按标 准答案回答,不这样就算错。其次,还同语文教师进行了交 谈。6问:这次语文考试成绩怎样 ?答:不好,考下来我很火。主要是考 试题目出得不好。有几个题目我没有让学生背到,学生就答不上来。7问:什么题目没背到?答:有这样两个题目,一是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个句子我只要求学生理解意思,没要求学生背翻译。另一个是课文“春”里的一段描写,问“写小鸟与牧童短笛同春风有什么联系?”答案要

16、求同参考 书上的一字不差,其他两位教师都把标准答案抄给了学生,结果他们班的学生就全答上了。这类题目的答案不要说学生,就是教师不背,也难答得同标准答案一样。问题是这样教下来,教师越教越死,学生越背越死。 现在的题目是自己考自己 ,考下来学生成绩不好,学校要追究教师的责任。教务处 就要问了,为什么别的班考得好 ,你们班考不好。没办法,只好把书上的东西全部抄给学生,让他们都背过。至于中考成绩会怎样,就顾不了那么远了,只要学生现在能考好就行了。不然的 话,饭碗就没有了。学校考评、聘任要同学生成绩挂钩,现在的教师难当啊!教师不这样教不行,学生不背不行。这怪不得任何人,都是现在的考试制度造成的。四、问题分析:现在的考试,不是考 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 应用能力,而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所谓的“标准答案”,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